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比的意义(4)-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比的意义(4)-人教版第1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比的意义(4)-人教版第2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比的意义(4)-人教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数学人教版4 比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4 比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主探究,构建新知,回顾总结,交流收获,板书设计,梳理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48-49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比的意义”是小学六年级第十一册教材中第四单元的起始课,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已有的两个数相比的知识得以升华,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性质、比的应用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比的意义”这部分知识内容繁杂,学生缺乏原有感知、经验、不易理解和掌握。针对知识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组织学生围绕“比”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较、总结的教学方法,突出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从知识与技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以下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会正确读与写。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并会正确求比值。
    (2)通过主动发现的讨论式学习,激发合作意识,理解并正确掌握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3)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比与除法、分数之间联系与区别的理解。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实物投影、13张表格。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位很了不起的英雄人物(出示课件1)请看大屏幕,认识吗?
    生:杨利伟叔叔!
    师:他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情,到底是什么事情呢?谁来告诉大家?
    生:201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中国第一首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首次进入太空。
    师:你的课外只是真丰富!就是他实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老师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多做贡献,做个骄傲的中国人。
    师:“神舟五号”顺利升空,这是一件多么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骄傲的事情,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当时那振奋人心的场面吧。(出示课件3,播放视频。)
    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师:杨利伟叔叔展示的两面国旗都是长15 cm,宽10cm,(出
    示件4)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长和宽的倍数关系?
    生:用15÷10表示长是宽的几倍?用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师:关于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还有一种表示方法。那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比”。
    (板书课题:比的意义)
    三、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一)同类量的比
    师:刚才我们用“15÷10”表示长是宽的多少倍。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出示课件5)那么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板书:15比10,10比15)
    师:我们来看一看,长和宽的比,宽和长的比,这两个比一样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前项,后项所表示的意义不同,所以位置不能颠倒。
    师:大家分析问题这么透彻,老师很高兴,接下来我们继续去了解“神州”五号的其他信息。
    (二)不同类量的比(出示课件6)
    1.读题理解题意,说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的是什么?
    2.独立解答,说解题思路。要求速度,可以用“路程÷时间”来表示。(课件出示:42252÷90并板书)
    3.试一试用笔表示路程和时间的比。(课件出示并板书:42252比90)
    4.师:观察这三个比,同桌互相说一说它们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出示课件7)
    联系:这三个比都表示两个数相除。
    区别:前两个比两个量都是表示长度,相比的两个量都是同类量,可以表示倍数关系;第三个比中的两个量,一个表示路程,一个表示时间,是不同的量,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一个新的量。
    5.让生举例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
    师:从刚才所举的一些例子,聪明的你们能说说两个数的比表示什么?
    6.生试说比的意义。(课件出示比的意义)(师补充板书:比的意义。)生齐读比的意义。
    教学比的读写法和比各部分的名称。
    1.师:关于比,我们课本第49页还有很多知识,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下面的几个问题自学(出示课件8),并概括相关的知识。看看谁最能干!屏幕出示自学提纲:
    (1)比怎样写、怎样读?
    (2)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3)怎样求比值?
    (4)比值可以怎样表示?
    (5)比和比值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学生汇报,师补充板书:15:10, 10:15, 42252:90
    师质疑:比号和冒号有区别吗?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3.生汇报比各部分名称。(师出示课件9逐一展示)
    15:10=15÷10=(或1.5)
    师: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师:大家想一想:比和比值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出示课件10)
    同桌互相说一说,全班汇报。(课件出示比和比值的联系与区别)
    (四)教学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那么比和除法、分数之间又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
    1.四人为一个小组,交流讨论,完成下面的表格。(出示课件11)
    A.学生代表汇报,完成表格。
    B.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如:15:10可以写成15/10,但仍读作15比10。
    C.师: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与除法、分数这三者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呢?生试说,师补充板书:a:b=a÷b=a/b
    D.除法中除数和分数中的分母不能为0,那么比的后项可以为0吗?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是0。因为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能为0,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因为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师补充板书
    生:不可以。因为……(师补充板书:b≠0)
    2.师质疑:可是在比赛场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形式来表示两个队的比赛结果。(出示课件12)这里的12:0和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比一样吗?谁能说说看。
    3.生试说,师总结,并课件出示比赛比分与比的区别。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订正时指出(课件出示):各类比赛中记录的比分,只表示某一队与另一队比赛各得的进球分数,不是表示两队所得分数的倍数关系,这与我们今天学习的比的意义不同,它只是借用了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的写法。
    三、巩固知识,应用拓展
    大家今天的表现真不错!你们能用我们学到的新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吗?
    1.课本第49页做一做第1题。
    (1)(出示课件13)
    小敏和小亮在文具店买同样的练习本。小敏买了6本,共花了1.8元。小亮买了8本,共花了2.4元。小敏和小亮买的练习本数之比是( ):( ),比值是( );花的钱数之比是( ):( ),比值是( )。
    让学生根据条件和要求写出比并求出比值。反馈交流时,让学生说说两个相比的量是同类量吗?并说说有什么发现?(发现是同类量的比,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2.P49做一做第2题。
    3 :( )=24 ( ) :8=0.5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时,说一说未知的前项和后项是怎样求的。(引导学生根据比与除法的关系求出未知的前项和后项,归纳一般方法:前项=比值×后项;后项=前项÷比值。)
    3.拓展练习。
    张华7分钟走了350m,赵强8分钟走了560m,张华与赵强的步行速度比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4.欣赏人体中有趣的比。
    四、回顾总结,交流收获
    1. 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出色的完成了学习任务。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吗?
    2. 学生畅谈收获。
    五、板书设计,梳理要点
    比的意义
    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15÷10 15比10 15:10(15/10)
    42252÷90 42252比90 42245:90
    15 : 10 = 15÷10 =

    前项 后项 比值
    a:b=a÷b=(b≠0)

    联系
    区别

    前 项
    :(比号)
    后项
    比 值
    一种关系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一种运算
    分数
    分 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一个数

    相关教案

    小学人教版4 比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4 比教案设计,共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比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比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比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提出问题,探究,抽象意义,应用,感悟提升,小结,拓展延伸,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