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命题探究,高考演练,集芙蓉以为裳,2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3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使之然也,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0 年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2)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3)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自言想要重返天上,但又有所顾虑,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制芰荷以为衣兮
2.(2020 年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举例说,笔直的木材如果“_________________”,就会弯曲到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再经曝晒也不会挺直,因为“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称出游时的食物都可来自山间,肥美的鱼从溪水中捕捞出,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用泉水酿制的美酒,口味甘洌。(3)苏轼在《赤壁赋》中发议论说,江水不停地流去,
“_______________”;月亮时圆时缺,“_______________”。
答案:(1) 以为轮
“名句名篇”考查中有一些生僻难写的字,平时要勤于动
笔,强化记忆,在考试中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来。
示例:①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②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剖析:其中“鹜”“澹”就是生僻字,比较难写,学生往往容易多写或少写笔画。
答案:①落霞与孤鹜齐飞
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字在“名句名篇”的考查中大量存在,这是命题者“设伏”的热点,平时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字,有意识地多做分析比较,能够既知其形,又知其义。
示例:①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
②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剖析:其中“暗”“作”容易与同音字“岸”“做”混淆。其实这两组同音字的意义根本不同,只要联系语境,就可以区别开来。
答案:①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区分同义异形字意思相同而字形迥异的字在“名句名篇”考查中出现次数也很多,它是考试得分的“盲点”之一,复习时也应引起高度的重视。示例:①窈窕淑女,____________。(《诗经·关雎》)②____________,来即我谋。(《诗经·氓》)剖析:其中“逑”“匪”容易与同义异形字“求”“非”混淆。
形近字在“名句名篇”考查中屡见不鲜,再加上读音又大多相近,对学生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因此在答题时应予以注意。
示例: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剖析:其中“萧”容易写成形近的“箫”。答案:无边落木萧萧下
有不少名句的语序即使颠倒,意思也不会发生改变,也正是这个原因,一部分学生往往只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导致把语序写颠倒,白白丢掉了分数。
示例: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
②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剖析:以上两句,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写错顺序:把“鱼可百许头”错写为“鱼可百头许”;把“啼夜月”错写为“啼月夜”。
名句名篇的背诵与默写,不应死记硬背,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得我们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示例:①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
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剖析:第一句如果不联系“琵琶女本不愿为人弹奏,是在千呼万唤之后才出来”的语言环境,就会把“始”错写作“使”;第二句如果不联系“晴空”和“排云”这两个语境,就会把“霄”错写作“宵”。
通假字虽和本字的意思一样,但在默写中,若把句中的通
假字写成本字,也属于误写,是不能得分的。
示例:①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②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剖析:以上两例中,在默写时,不能写成括号中的本字。
很多名句经过人们长期的传诵,已经变成了耳熟能详的“大众名言”。但是,在流传演变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名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又有了新的说法。所以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看清句子后面的出处。
示例: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②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剖析:虽然平常是写作“路漫漫”,但已经标明了具体的出处,就不能把“路曼曼”写成“路漫漫”。“必有我师焉”不能写成“必有我师”,虽然这种说法已成俗语。
1.(2019 年全国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 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剖析:结合语境,确定要默写的句子。(1)注意“仞”“蓬蒿”的正确书写。(2)注意“钩”不要误写。(3)注意“燕”“勒”不要误写。
答案:(1)不过数仞而下
(2)地崩山摧壮士死(3)浊酒一杯家万里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燕然未勒归无计
2.(2018 年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_________”,即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名句默写题必须注意语境。(1)根据“关乎生死”和“饥饿的人”“乞丐”可以得出答案。(2) 根据关键词“昔日”“身价很高”“纨绔”“追捧”可以得出答案。(3)根据“明月初升”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1)呼尔而与之
(2)五陵年少争缠头(3)月出于东山之上
一曲红绡不知数徘徊于斗牛之间
1.(2020 年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了炎热。(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__________________”,嘈杂的音乐声“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义而富且贵
2.(2019 年全国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答案:(1)邹忌修八尺有余
3.(2019 年全国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阐明,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的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答案:(1)三军可夺帅也
误区警示误区 1:遗漏字词示例: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误答: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分析:误答是因为平时识记不仔细造成,遗漏的多是句子中的虚词,如示例遗漏了句末语气词“也”。
正解: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
误区 2:不辨情境示例: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分析:此题如果不仔细分辨“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这个情境就会出现整句错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3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课件,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真题感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瓮牖绳枢之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3名篇名句默写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岂无山歌与村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感时花溅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二轮复习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3名篇名句默写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岂无山歌与村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感时花溅泪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