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综合与测试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综合与测试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四章探究欧姆定律练习(3)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的阻值关系是,闭合开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V的示数等于的示数B.电压表的示数大于的示数C.电流表A的示数等于的示数D.电流表的示数大于的示数2.如图所示,这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B.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控制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C.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误差D.该电路还可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3.将两只滑动变阻器按图所示的方法连接,如果把a、b两根导线接入电路里,要使这两只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应把滑片P1、P2放在( )。A.P1放在最右端,P2放在最右端 B.P1放在最左端,P2放在最左端C.P1放在最右端,P2放在最左端 D.P1放在最左端,P2放在最右端4.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比a的横截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B.利用此装置只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的关系C.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D.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压表5.如图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象,小明对图象信是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和乙均是定值电阻B.将甲和乙串联,若电流为0.3A,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为3VC.将甲和乙并联,若电压为1V,则它们干路电流为0.4AD.当乙两端电压为2.5V,其电阻值为5Ω6.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发现,闭合开关以后,灯泡不亮,电流表没有示数,电压表的指针明显偏转,无论怎么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且均为电源电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电流表烧坏 B.灯泡被短路 C.灯泡处开路 D.滑动变阻器连接错误7.下列关于电流、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B.只要电路闭合,电路中就会有电流C.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若采用超导材料输送电能,可以大大降低电能的损耗8.关于公式的物理意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B.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C.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则电阻也为0D.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比9.在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法中,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阻变大的是( )A. B. C. D.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 12V,灯泡L上标有“12V 0.5A”字样, 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是“50Ω 2A”,电流表 A1的量程是“0~0.6A”,电流表 A2的量程是“0~3A”。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在不损坏电路元件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是 4.8ΩB.电流表 A2的示数变化范围是 0.74A~3AC.电流表 A2和 A1的差值一直在变大D.电压表V和电流表 A2的比值不变 二、填空题1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______和横截面积,此外,其电阻大小还与______有关。12.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A1的示数将______,电流表A2的示数将______,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将______。(三个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3.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120Ω、2 A”,则该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是______,“2 A”是它的______,当P在A端时连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__;P在B端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__;P在AB中点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__。14.在探究“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的实验中,小王把开关、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源用导线连接好后,闭合开关,小灯泡亮了;他想改变小灯泡的亮度;但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的亮度就是不变。请你指出小王在实验中关于滑动变阻器的连接可能存在的两种错误方式:①______;②______。15.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图乙是图甲中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R1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当只闭合S1 、S2时,电压表示数是2V;当只闭合S2 、S3 时,电压表示数是4V。则R1=_____Ω,电源电压U=_____V,R2=______Ω。
16.如图所示电路中,当P向右移动时,V的示数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7.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定值电阻,,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为________;当S2闭合,S1、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___;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_________。18.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滑片P滑到a点和b点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是___________V;当滑片P滑到b点时,电阻R2的电压为___________V。
19.图甲是某同学设计的温度报警电路,电压U恒为12V,电阻、中,一只为热敏电阻,另一只为电阻箱,其中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报警电路要求:①输出电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②当输出电压达到或超过4V时,便触发报警器(未画出)报警。图中热敏电阻应为________(填“”或“”);若将电阻箱调至,则电路开始报警的温度为_________℃;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源电压会降低,为不改变电路开始报警的温度,则应调节电阻箱,使其阻值_________至适当值。
参考答案1.D【详解】A.由左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电压表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测量电源电压,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V的示数大于的示数,故A错误;B.左图中,因为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且,根据欧姆定律得,电阻两端的电压小于电阻两端的电压,即电压表的示数小于的示数,故B错误;C.由右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量电阻的电流,电流表测量电阻的电流,电流表A测量干路的电流,由于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和等于干路中的电流,所以电流表A的示数大于的示数,故C错误;D.右图中,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且,根据欧姆定律得,通过电阻的电流大于通过电阻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大于的示数,故D正确。故选D。2.B【详解】A.“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为R=是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故“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C.此实验中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故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D.根据控制变量法知,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需要保持电阻不变,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找普遍规律,故利用此装置可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3.D【详解】根据题意要求,图中的两个滑动变阻器是串联接入电路的,要使接入电路的总电阻最大,必须让每个变阻器的电阻丝都全部接入电路。对于左边的变阻器来说,电阻丝的右端接入电路,所以应该把滑片P1移到最左端;对于右边的变阻器来说,电阻丝的左端接入电路,所以应该把滑片P2移到最右端。故选D。4.C【详解】A.小灯泡越亮,电路中的电流越大,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小,故A错误;B.利用此装置中的一根电阻丝,用夹子改变电阻丝的长度,也可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长度的关系,故B错误;C.根据B选项的描述可知,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故C正确;D.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根据电流的大小来判断电阻的大小,而电压表因为内阻比较大,不能串联,故D错误。故选C。5.D【详解】A.由图可知,在电流和电压关系的图像中,甲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电流和电压成正比,甲是定值电阻,乙的图像是一条曲线,说明乙的电阻是变化的,乙不是定值电阻,故A错误;B.将甲和乙串联,此时甲和乙的电流相等,当电流都等于0.3A时,由图可知,甲的电压是1.5V,乙的电压是0.5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总电压为故B错误;C.将甲和乙并联,此时甲和乙的电压相等,当电压都等于1V时,由图可知,甲的电流是0.2A,乙的电流是0.4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干路电流为故C错误;D.由图可知,当乙两端电压为2.5V时其电流为0.5A,此时乙的电阻为故D正确。故选D。6.C【详解】A.如果电流表烧坏,电路断路,灯泡不亮,电压表与电源两极不能相连,电压表示数为零,故A不符合题意;B.如果灯泡被短路,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B不符合题意;C.如果灯泡处开路,电路断路,则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相连,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故C符合题意;D.如果同时使用滑动变阻器上面两个接线柱,电路电流很小,电流表有示数,灯泡发光但较暗,电压表示数小于电源电压,如果滑动变阻器同时接下面两个接线柱,则电流表有示数,示数较大,灯泡发光且较亮,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D【详解】A.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负电荷的定向移动也能形成电流,故A错误;B.若电路闭合,但电路中没有电源,电路中也不会有电流,故B错误;C.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导体的电阻大小决定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还与温度有关,而与所加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大小无关,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不为零,故C错误;D.超导材料的电阻为0,有电流通过时超导材料不会发热。若用超导材料输送电能,可以大大降低电能的损耗,故D正确。故选D。8.D【详解】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但可以通过计算出电阻的大小,即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比。故选D。9.D【详解】A.滑动变阻器的A、D接线柱接入电路,当滑片向左滑动时,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变短,所以电阻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B.滑动变阻器的A、C接线柱接入电路,当滑片向左滑动时,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变短,所以电阻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C.滑动变阻器的A、B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此时的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变,为阻值是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的定值电阻,故C不符合题意;D.滑动变阻器的B、D接线柱接入电路,当滑片向左滑动时,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长度变长,所以电阻增大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C【详解】由电路图知,小灯泡和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A1测量灯泡L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电路的总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A.因为电源电压恒为12V,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12V,所以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IL=0.5A,因为电流表A2的量程“0~3A”,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是“50Ω 2A”,所以通过滑动变阻器R的电流最大为2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R最小===6Ω故A错误;B.电流表A2的示数最大为2A+0.5A=2.5A;当滑动变阻器电阻最大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最小为I滑小===0.24A电流表A2的示数最小为0.24A+0.5A=0.74A则电流表A2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74~2.5A,故B错误;C.A1测灯泡的电流,大小始终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减小,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大,则干路电流A2变大,则电流表 A2和 A1的差值为滑动变阻器通过的电流,在一直在变大,故C正确;D.电压表V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A2测量干路电流,由于A2变大,则电压表V的示数和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变小,故D错误。故选C。11.长度 温度 【详解】[1]导体越长,电荷定向移动所受阻碍越大,导体电阻越大,说明导体电阻和导体长度有关。[2]如果导体的温度越高,电荷定向移动越难,导体的电阻越大,说明导体的电阻和温度有关。12.不变 变小 变大 【详解】[1][2][3]如图所示,R1、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A1测R1中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R2的电阻变大,支路中电流变小,电流表A2的示数将变小;R1电阻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干路电流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等于电阻R2的阻值将变大。13.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120Ω 0 60Ω 【详解】[1]“120Ω”为该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所以其阻值变化范围是0120Ω。[2]“2 A”指它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 A。[3]P在A端时,电阻全部接入电路,连入的电阻为120 Ω。[4]P在B时,电阻被短路,接入电阻为零。[5]P在AB中点时,电阻左侧被短路,右侧接入电路,接入电阻为60Ω。14.导线都接在上面的接线柱上 导线都接在下面的接线柱上 【详解】[1]滑动的变阻器结构如图所示: 它有四个接线柱,如导线接在CD接线柱上,电阻最小且不可调,灯泡亮度不变。[2]如果导线接在AB接线柱上,电阻最大切不可调,小灯泡亮度不变。15.10 8 5 【详解】[1]由图乙可知,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4V时,电流为0.4A,故R1的电阻为R1===10Ω[2]当只闭合S1 、S2时,定值电阻R1与灯泡L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L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示数是2V,由图乙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6A,则此时R1的两端的电压为U1=IR1=0.6A×10Ω=6V则电源电压为U=U1+UL=6V+2V=8V[3]当只闭合S2 、S3 时,定值电阻R2与灯泡L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L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示数是4V,由图乙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8A,则此时灯泡L的电阻为RL===5Ω则此时电路的总电阻为R===10Ω则R2的电阻为R2= R-RL=10Ω-5Ω=5Ω16.增大【详解】如图,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当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大,根据串联分压规律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大,所以电压表V的示数增大。17.6 0.2 0.9 【详解】[1]由电路图知,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路中只有电阻R2工作,则电源电压U=IR2=0.6A×10Ω=6V[2]当S2闭合、S1、S3断开时,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3]当S1、S3闭合,S2断开时,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表测干路电路。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Iˊ=I1ˊ+I2ˊ=0.3A+0.6A=0.9A18.6 4 【详解】[1]由电路图知道,当滑片P位于a端时,电路为电阻R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象知道,电路中的最大电流0.6A时,电压表的最大示数为6V,即电源电压为6V。[2]由知道,定值电阻R1的阻值当滑片P位于b端时,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象知道,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0.2A,则电路中的总电阻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知道,此时电阻R2的电压为4V。19. 28 增大 【详解】[1]热敏电阻温度越高阻值越小,由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可知,温度升高热敏电阻分压变小,因为输出电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图中热敏电阻应为。[2]当输出电压达到4V时,电路电流为热敏电阻分压为U2=12V-4V=8V热敏电阻阻值由图可知,温度28℃。[3]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源电压会降低,不改变电路开始报警的温度,热敏电阻阻值不变,变阻箱分压减小,所以要增大变阻箱分压,则应增大其阻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综合与测试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粤沪版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