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习(共12份)
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习3动力学中的三类典型问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习3动力学中的三类典型问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共8页。
1.(2020·江苏高考)中欧班列在欧亚大陆开辟了“生命之路”,为国际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某运送防疫物资的班列由40节质量相等的车厢组成,在车头牵引下,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行驶时,第2节对第3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若每节车厢所受摩擦力、空气阻力均相等,则倒数第3节对倒数第2节车厢的牵引力为( )
A.F B.eq \f(19F,20) C.eq \f(F,19) D.eq \f(F,20)
C [根据题意可知第2节车厢对第3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因为每节车厢质量相等,阻力相同,故第2节对第3节车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38f=38ma,设倒数第3节车厢对倒数第2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1,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1-2f=2ma,联立解得F1=eq \f(F,19)。故选C。]
2.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块B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其上放置质量为m1的物块A,用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的细线将A与质量为M的物块C连接,释放C,A和B一起以加速度大小a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细线中的拉力大小为( )
A.MgB.M(g+a)
C.(m1+m2)aD.m1a+μm1g
C [以C为研究对象,有Mg-T=Ma,解得T=Mg-Ma,故A、B错误;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T=(m1+m2)a,故C正确;A、B间为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B可知f=m2a≠μm1g,故D错误。]
3.用外力F拉一物体使其做竖直上升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加速度a随外力F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质量为eq \f(F0,a0)
B.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2a0
C.当a>0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D.当a=a1时,拉力F=eq \f(F0,a0)a1
A [当F=0时a=-a0,此时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故g=a0,所以B错误。当a=0时,拉力F=F0,拉力大小等于重力,故物体的质量为eq \f(F0,a0),所以A正确。当a>0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所以C错误。当a=a1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1,又m=eq \f(F0,a0)、g=a0,故拉力F=eq \f(F0,a0)(a1+a0),所以D错误。]
4.(多选)(2020·江苏常州田家炳中学调研)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一水平横杆,横杆左端的固定斜杆与竖直方向成α角,斜杆下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横杆右端用一根细线悬挂相同的小球。当小车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β(β≠α)保持不变。设斜杆、细线对小球的作用力分别为F1、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一定不相同
B.F1、F2一定相同
C.小车加速度大小为gtan α
D.小车加速度大小为gtan β
BD [以右边的小球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设其质量为m,有mgtan β=ma,得a=gtan β;以左边的小球为研究对象,设其加速度为a′,斜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 θ=ma′;因为a=a′,得θ=β,则斜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与细线平行,即F1、F2方向相同,大小相等,故A错误,B正确;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gtan β,方向向右,故D正确,C错误。]
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车厢,车厢内固定的平台通过相同的弹簧把相同的物块A、B压在竖直侧壁和水平的顶板上。已知A、B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车厢静止时,两弹簧长度相同,A恰好不下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使车厢沿水平方向加速运动,为保证A、B仍相对车厢静止,则车厢( )
A.速度可能向左,加速度可大于(1+μ)g
B.加速度一定向右,不能超过(1-μ)g
C.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μg
D.加速度一定向左,不能超过(1-μ)g
B [开始时A恰好不下滑,对A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有FfA=mg=μFNA=μF弹,解得F弹=eq \f(mg,μ),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车厢沿水平方向做加速运动时,为了保证A不下滑,侧壁对A的支持力必须大于等于eq \f(mg,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方向一定向右。对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有FfBm=μFNB=μ(F弹-mg)≥ma,解得a≤(1-μ)g,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
6.(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个物体放在斜面上,中间用一个轻杆相连,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它们在斜面上加速下滑。关于杆的受力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若μ1=μ2,m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习3动力学中的两类典型模型含答案,共11页。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讲义:第三章 专题突破4 动力学中的三类典型物理模型,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讲义:第三章 专题突破3 动力学中的三类典型问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