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广东省清远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展开1.以下各物体的长度接近10厘米的是〔 〕
A. 篮球的直径 B. 乒乓球的直径 C. 手掌的宽度 D. 物理课本的长度
2.声音既可以在固体物质中传播,也可以在液体或气体物质中传播,那么声音在它们当中〔温度相同时〕传播速度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
A. 一样快 B. 气体、液体、固体 C. 气体、固体、液体 D. 固体、液体、气体
3.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能改变音调
B. 同样大小的力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能改变响度
C. 改变试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能改变音调
D.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用同样力度再次拨动能改变响度
4.以下列图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
A. ②① B. ③① C. ②④ D. ③④
5.如下列图,以下光现象中利用了光的直播传播原理的是〔 〕
A. 钢笔“折〞了 B. 用凸面镜扩大视野
C. 放大镜使光会聚 D. 手影表演
6.2021年6月,我们连州地区上空出现了日环食现象,如下列图。以下光学现象与日环食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 雷雨后空中彩虹 B. 水底看起来变浅 C. 平面镜成像 D. 小孔成像
7.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B. 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C. 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是利用了次声波的回声定位
二、填空题
8.连州市中小学美育节节目中,学生演奏古筝。学生用力拨动琴弦,使琴弦________发出声音。声音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用力越大,同学们听到声音的________越大。
9.如图,医生为病人看病用了听诊器, 听诊器的声学原理是声音________〔填“具有能量〞或“能传递信息〞〕;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用超声波洗牙,那么利用了声音________〔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
10.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________m。假设小明身高160cm,当他以0.5m/s的速度缓慢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60cm,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11.今年为防新冠疫情,广州设计制造成功全国首个测温5G警用巡逻机器人,这款机器人有5个高清摄像头,可实现全景无死角监测,当巡逻机器人靠近人拍摄时,所成的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连接机器人的监控中心屏幕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________、 蓝三种根本的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的。该机器人上的摄像头与我们生活中的___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12.如下列图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4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角为________;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__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会〞〕移动。光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选填“可逆〞或“不可逆〞〕。
13.某同学用一个透镜观察洗手液的商标,成像情况如图,此透镜属于________透镜,将它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 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那么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假设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可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
14.如下列图,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一条大鱼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________形成的。假设在A处用鱼叉对准虚像B′叉去,那么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叉到大鱼,你认为真实的鱼所在的大概位置是________〔“B′处〞,“B′上方〞,“B′下方〞〕.
三、作图题
15.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16.在如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A′B′。
17.在图中请画出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大致折射光线。
四、综合题
18.
〔1〕使用刻度尺时,首先观察它的刻度是否磨损、________、分度值和单位;如以下列图用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金属块长度为________cm。
〔2〕小华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长方体的长度,三次测量记录是:L1=18.82 cm、L2=18.83 cm、L3=18.81 cm。
①小华测量三次的目的是________;
②这个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cm;
③实验室测量时间的根本工具是________,如图〔2〕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19.
〔1〕.我国有着灿烂的诗词文化,很多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请根据例子填写有关光的现象。
例:“池水映明月〞,水中有明月是光的反射现象
“潭清疑水浅〞,水变浅是 现象。
“日影化为虹〞,彩虹的形成是 现象。
“起舞弄清影〞,影子的形成是 现象。
〔2〕.小慧从家中出发到连州文化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像如下列图。根据图像分析:
①小慧家到连州文化广场路程为 m;
②小慧从家到连州文化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③小慧前20min步行通过的路程为 m。
五、实验题
20.如图,小美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
〔1〕小美做实验时,看到了两个不重合的像,它们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影响可选用________〔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应选择大小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两只蜡烛A、B;
〔2〕将蜡烛A点燃,竖立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将蜡烛B〔不点燃〕竖立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__;
〔3〕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镜面的距离 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会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5〕将一个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21.小明在观察小提琴、吉它、二胡等弦乐器的振动时,猜想: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研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的条件。
〔1〕小明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他应该选用编号为________和________的琴弦。假设要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的关系,那么应选编号为________和________的琴弦;
〔2〕小明选用编号为A、B的两根弦可以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________的关系,小明操作正确,编号为________的弦音调高,小明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为________;
〔3〕在本实验中,小明同学控制某些因素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________。
2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局部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折。
〔1〕如图,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那么纸板F上________〔能/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得到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ON________;
〔2〕小明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时只记录了一组数据〔如表〕,根据这组数据,他________〔能/不能〕得出关于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
六、计算题
23.为了倡导绿色出行,许多城市投放了大量的共享自行车,小明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自行车0.9km,所用时间为3min。求:
〔1〕将自行车行驶的时间3min化为用s〔秒〕作单位。
〔2〕将自行车行驶的路程0.9km化为用m〔米〕作单位。
〔3〕自行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24.探测专家用超声波探测漂浮潜艇确实切位置,超声波在海水中的声速为1500m/s,在潜艇正上方海面向下发出超声波,从超声波发出直至接收到潜艇的回波经历的时间为0.2s,那么潜艇漂浮的实际深度约为多大?
七、简答题
25.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型显示、新一代通信技术、5G和移动互联网、智能机器人、3D打印、北斗卫星应用等高科技工程将会蓬勃开展,需要大量科技工作者及专业技术人员。而物理是科技的根底学科,不学好物理较难适应未来的人工智能社会。
材料二:2021年5月16日,美国商务部以国家平安为由,将华为公司及其70家附属公司列入管制“实体名单〞,禁止美企向华为出售相关技术和产品。其后,英特尔、高通、赛灵思和博通等芯片设计商和供应商也开始停止向华为供货,使华为无芯片可用,封杀华为5G技术。为应对封锁,国家大力开展物理科学教育,开展集成电路技术。
材料三:小刘与小关是初中同学,小刘很认真学习物理知识,喜欢物理实验,读技术学校毕业后到家一企业做了技术员,成为公司技术工程师。小关从不认真学物理,读了技校后进了工厂工作,由于技术不过关,无法做好工作,家里电灯坏了也不会更换。
〔1〕.谈谈学好物理对你今后开展的好处及重要性。
〔2〕.谈谈学好物理对国家科技开展的好处及重要性。
〔3〕.你已学习物理两个多月,你对物理有兴趣吗?未来两年你将如何学好物理?
答案解析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解:
A、篮球的直径在25c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乒乓球的直径为4cm.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手掌的宽度在10cm左右.此选项符合题意;
D、物理课本的长度在30c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应选C.
【分析】最接近10cm的是哪个物体,首先要对10cm的长度有多长有个大概的印象,再与四个选项进行比较.
2.【答案】 D
【解析】【解答】温度相同时,声音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所以传播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固体、液体、气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介于两者之间。
3.【答案】 C
【解析】【解答】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能改变振动幅度,从而改变响度,A不符合题意;
B.由于瓶中装的水量不同,同样大小的力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能改变音调,B不符合题意;
C.改变试管中水量,从而空气柱也被改变了,再次对着试管吹气能改变音调,C符合题意;
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用同样力度再次拨动能改变振动频率,即改变音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质量有关,发声体的质量不同,发声体的质量越大,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低;管乐器靠空气柱振动发生,吹的力度越大,空气柱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空气柱越短,发生的声音的音调越高。
4.【答案】 B
【解析】【解答】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成像在视网膜之前,那么③为近视眼成像情况,为矫正近视眼,需要使光线发散,会聚在视网膜上,那么应该使用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那么①为矫正情况,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近视眼是晶状体过厚使得对光线的偏折能力过强导致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校正。
5.【答案】 D
【解析】【解答】A.钢笔“折〞了是由于光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凸面镜成像规律,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能成正立、缩小的虚象,利用凸面镜可以到达扩大视野的目的,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放大镜利用的是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不符合题意;
D.手影表演利用的是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不透明的手并在其后形成的阴影,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6.【答案】 D
【解析】【解答】日环食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小孔成像也是利用了该原理;雷雨后空中彩虹、水底看起来变浅都是水对太阳光的折射造成的,而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故答案为:D。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生活中光现象和光的规律的对应关系,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
7.【答案】 A
【解析】【解答】A.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振动的频率越慢,音调越低,A符合题意;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小,B不符合题意;
C.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C不符合题意;
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方向性的特点,利用回声定位工作的,不是次声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质量有关,发声体的质量不同,发声体的质量越大,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低。
二、填空题
8.【答案】 振动;空气;响度
【解析】【解答】物体要发出声音必须振动,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固体、液体都可以传递声音,听到乐声是因为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的声音响度越大,同学们听到的声音也就越大。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必然会产生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响度描述声音的强弱,物体的振动幅度、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都会影响声音的响度。
9.【答案】 能传递信息;响度;具有能量
【解析】【解答】医生为病人看病用了听诊器,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功能制成的,将病人的心跳信息传递到医生的耳朵中,医生来分析病因。心跳被听诊器的膜将振动响度放大,使医生听的更加清楚,使其准确分析其中原因。超声波洗牙是利用声音具有能量,将牙齿上的污垢给清理干净。
【分析】声音不仅可以传播能量,例如声音可以把酒杯震碎,也可以传递信息,例如听收音机、听老师讲课。
10.【答案】 1;等于;虚
【解析】【解答】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成的是虚像,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即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始终等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与像左右相反、大小相等;故小明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m处时,他与镜中像的距离是1m,当他以0.5m/s的速度缓慢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等于160cm,所成的像是虚像。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11.【答案】 变大;绿;照相机
【解析】【解答】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靠近凸透镜,像远离凸透镜,像变大,故当巡逻机器人靠近人拍摄时,所成的像将变大。光的三基色分别是:红、绿、蓝。所以连接机器人的监控中心屏幕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 蓝三种根本的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形成的。机器人上的摄像头成像的特点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相同。
【分析】光的三基色为红绿蓝,三种颜色混合后可以得到白色;当物距u>2f时,像距f
【解析】【解答】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4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为入射角,即90°-40°=50°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液面下降时,入射点向右移动,那么光点S′将向右移动。
【分析】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两角相等,结合入射角的变化分析折射角的变化。
13.【答案】 凸;15;缩小
【解析】【解答】放大镜是凸透镜使用中的一种方式,凸透镜作为放大镜时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确定凸透镜焦距的方法有两种:①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当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光斑到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②当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实像时,此时的物距为两倍焦距。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光屏上会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分析】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时,平行光经过透镜后会会聚到一个点上,此点即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当物距u>2f时,像距f
【解析】【解答】人在岸边看见河中水面的大鱼实际上是河水中的鱼折射后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而形成的虚像,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由于大鱼通过折射后所成的像,如果直接对准这个像去叉,是不能叉到鱼的。由于光线是从水中折射进入空气,折射角会大于入射角,因此鱼的真身应该在鱼像的下方。
【分析】当光发生折射时,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结合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关系作图分析求解即可。
三、作图题
15.【答案】 解:如下列图:
【解析】【解答】解: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由图可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那么入射角等于90°﹣30°=60°,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可画出反射光线.如下列图:
【分析】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由此可求得入射角的大小,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可画出反射光线.
16.【答案】 解:如下列图:
【解析】【解答】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下列图:
【分析】平面镜成像作图时,利用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的性质作图即可。
17.【答案】 解;如下列图:
【解析】【解答】由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的规律作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向法线靠近。如下列图:
【分析】当光发生折射时,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结合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关系作图即可。
四、综合题
18.【答案】 〔1〕量程;1.60
〔2〕屡次测量取平均值,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减小实验误差;18.82;秒表;337.5
【解析】【解答】(1)刻度尺在使用前需要检查刻度是否有磨损、量程、分度值及单位,从而才能正确读数。由图可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0.1cm,所以图中金属块的长度为1.60cm。(2)①在测量实验中,屡次测量然后去平均值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②物体的长度为 ③实验室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由图〔2〕可知,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5min和6min之间,且偏过中间,大盘的分度值为0.1s,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秒表的读数为
【分析】〔1〕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相邻两刻度的距离,观察刻度尺求解即可;用刻度尺读数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
〔2〕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会存在误差,为了减小测量时产生的误差,可以通过选用高精度测量仪器、校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屡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实现;测量时间的长短需要用秒表来测量,小表盘是分钟,大表盘是秒钟,结合指针读数。
19.【答案】 〔1〕折射;色散;光沿直线传播
〔2〕3600;2;1440
【解析】【解答】(1)“潭清疑水浅〞,水变浅是光在水与空气界面发生了折射现象;“日影化为虹〞,彩虹的形成是水珠对太阳光的折射,属于光的色散现象;“起舞弄清影〞,影子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2)根据图像,小慧家到连州文化广场路程为3600m,从家到连州文化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前25min步行速度为
那么前20min步行通过的路程为
【分析】〔1〕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对应的是光的直线传播,各种各样的倒影、平面镜成像对应光的反射,潭清疑水浅、铅笔折断、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对应的光的折射,彩虹的形成对应光的色散;
〔2〕s-t图像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位移,图像的斜率是速度,结合图像分析求解即可。
五、实验题
20.【答案】 〔1〕薄;位置;相同
〔2〕完全重合
〔3〕等于
〔4〕远离;不变
〔5〕虚
【解析】【解答】(1)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将玻璃板垂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这样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实验中应选择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2)将蜡烛A点燃,竖立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将蜡烛B〔不点燃〕竖立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才能确定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标记蜡烛A、B的位置,通过测量可知,B到镜面的距离等于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4)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假设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那么像将远离玻璃板移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物体靠近平面镜,像也靠近平面镜,像的大小不变。(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由于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所以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实质就是光的反射;厚玻璃板会成两个像,不利于实验的进行,应选用薄玻璃进行实验;玻璃板与平面镜相比,即可以透光也可以反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可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如果另一支蜡烛能和该蜡烛的像完全重合,那么说明平面镜成像成等大的像;
〔3〕确定出平面镜中物和像的位置,利用刻度尺测量物距和相距,两者相等,那么可以得到平面镜成像时物距等于相距,如果物距减小,相距也减小;
〔4〕〔5〕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物距等于像距,物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21.【答案】 〔1〕D;E;C;E
〔2〕横截面积;A;琴弦的材料、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音调越高
〔3〕控制变量法
【解析】【解答】(1)弦的音调可能跟长度、材料、粗细有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选择长度和粗细相同,材料不同的D和E。如果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的关系,选择材料和粗细相同,长度不同的C和E。(2)A、B编号的两种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如果选用A、B编号的两种琴弦做实验探究,想探究的问题是在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横截面积的关系。小明操作正确,编号A的弦音调高,小明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为:琴弦的材料、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音调越高。(3)探究弦的音调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应控制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分析】该题目探究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琴弦的长度、材料和横截面积都可能会影响,要探究每一个因素对音调的影响,需要控制其他因素都相同,即控制变量法。
22.【答案】 〔1〕不能;在同一平面内
〔2〕不能;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解析】【解答】(1)在实验过程中,假设将纸板向后翻折,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由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构成的平面与平面镜垂直,故不能看到反射光线;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ON在同一平面内。(2)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改变入射角进行屡次实验。故根据这组数据,小明不能得出关于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结论。
【分析】〔1〕光发生反射时,通过折转光屏的方式可以判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光发生反射时,屡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可以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六、计算题
23.【答案】 〔1〕解:自行车行驶的时间为
答:自行车行驶的时间为180s
〔2〕解:自行车行驶的路程为
答:自行车行驶的路程为900m;
〔3〕解:自行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答:自行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5m/s。
【解析】【分析】〔1〕〔2〕该题目前两问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换算,明确单位之间的进率计算即可;
〔3〕利用自行车行驶的距离除以运动的时间即为运动的速度。
24.【答案】 解:由题意可知,超声波一来一回的时间为0.2s,由公式可得
答:潜艇漂浮的实际深度约为150m。
【解析】【分析】结合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和运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距离。
七、简答题
25.【答案】 〔1〕物理是科技的根底学科,学好物理可以更好的适应未来的人工智能社会。
〔2〕创新驱动开展是国家命运所系;5G的研发即是创新带来的成就,它对我国经济社会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已经成为推动开展的第一动力,而创新的开展更离不开根底学科知识的开展进步。
〔3〕略
【解析】【分析】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结合题目给出的材料和个人的理解作答即可。 控制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A
钢
20
0.3
B
钢
20
0.7
C
尼龙丝
30
0.5
D
铜
40
0.5
E
尼龙丝
40
0.5
实验序号
入射角
反射角
①
50°
50°
广东省清远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清远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关于做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茂名市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茂名市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惠州市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