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以下数据与事实相接近的是〔 〕
A. 中学生课桌的高度75dm B. 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km/h
C. 正常人眨一下眼的时间接近0.3min D. 洗澡水的温度约60℃
2.下面单位换算正确的选项是〔 〕
A. 36.7cm=36.7cm×10-2m=0.367m B. 36.7cm=36.7÷100m=0.367m
C. 36.7cm=36.7×10-2m=0.367m D. 36.7cm=36.7cm÷100m=0.367m
3.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4m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些板墙是为了〔 〕
A. 保护车辆平安行驶 B. 阻碍车辆排放的废气排泄
C. 表达高架道路设计的美 D. 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减小噪声污染
4.以下实例中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
A. 用声呐探测海深 B. 牙医用超声波给患者清洗牙齿
C. 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 D. 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马上回到教室坐好
5.生活处处有物理,细心观察皆学问。如图是某学校楼梯中的一局部,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在不损坏公物的前提下,一个同学用一根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音色和响度
6.关于0℃的水和0℃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二者温度相同 B. 0℃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 C. 0℃的水温度高 D. 无法比较
7.以下物质熔化时都没有熔点的一组是〔 〕
A. 铜、食盐、松香 B. 冰、石蜡、海波 C. 玻璃、沥青、松香 D. 硫酸、水晶、食盐
8.到目前为止,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三种测量工具,对这三种测量工具,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停表小圈对应的单位是秒;大圈对应的单位是分钟
B. 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使用了,需要换一把新尺
C. 使用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外表平行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关于人工降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降落下来的雨水是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水滴
B. 降落下来的雨水是干冰升华放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C. 降落下来的雨水是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 降落下来的雨水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10.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4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6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
A. 24m/s B. 48m/s C. 50m/s D. 100m/s
二、多项选择题
11.关于误差与错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选用更精密的仪器,就不会产生误差 B. 只要正确操作,错误和误差都是可防止的
C. 屡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D. 读数时,应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12.下面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
A.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
B.太空中宇航员能说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D.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1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水沸腾时,温度一直升高 B. 向手上哈气感觉暖和是因为液化放热
C. 用降低温度的方法能使所有的气体液化 D. 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上酒精后,它的示数先降低后不变
三、填空题
14.华华对一物体进行四次测量,结果分别为2.35cm、2.36cm、2.63cm、2.36cm,那么该物体的长度结果记录为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15.铭铭和鑫鑫同时对一物体进行正确测量,他们测得的数值分别为3.23cm、3.2cm,他们测的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铭铭又测量一本书中间局部200页的厚度是6.4mm,那么每张纸的厚度是 mm。
16.由图可知,物体A的长度为 cm;停表的示数为 s。
17.人们用 来划分声音的等级,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
18.2021年6月30日,随着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定点于地球同步轨道,中国建成世界领先的“北斗〞导航系统。这里的同步是指卫星相对于 是静止的。我们平时说的运动和静止具有 性。
19.中央台?经典咏流传?节目中龚琳娜演唱?上下求索?,乐师用编钟演奏,气势磅礴。乐师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 不同;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鼓声还是编钟声,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
20.“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是唐朝诗人李益的古诗作品?参军北征?中的两句。前一句中雪的形成是 现象;后一句中的笛声是 的振动产生的。
2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其中响度最大的是 , 音调最高的是 .
22.暑假的一天,聪聪请文文和天天来家做玩耍,按照她们的喜爱,聪聪将冰水和热水分别倒入常温下的两只相同的透明水杯中,一会儿发现这两只杯子的杯壁上都有一局部出现了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那么水珠会在冰水杯的 壁;热水杯的 壁。〔选填“内〞或“外〞〕
23.如图,烧杯中参加适量的水,放置在盛水的锅中〔与锅底不接触〕,用火焰给锅加热,那么锅中的水 沸腾;烧杯中的水 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四、实验题
24.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________;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和________;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
〔3〕斜面保持较________的坡度,目的是:________;
〔4〕物体下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得出的结论:小车从斜面滑下时,________。〔填“越滑越快〞或“越滑越慢〞或“速度不变〞〕
25.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此实验方法被称为________法;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假设在月球上做甲、乙实验,能看到球被弹起的是________实验;
〔3〕如图丙,八个相同的啤酒瓶装有不同高度的水,假设敲击,水面________〔选填“高〞或“低〞〕的音调高。这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26.如图是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1〕该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判断出________图线是晶体〔填“甲〞或“乙〞〕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时间是________分钟;
〔3〕BC段处于________状态。
五、综合题
27.阅读材料,答复材料后的问题
过冷水
过冷水是指到达或低于冰点时却没有凝固成冰的水。水凝固成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必须有凝结核。当温度低到冰点之下时,如果水太过纯洁,水中没有一个凝结核来结晶,那么即使在0℃之下也不会结冰,还保持着液态。
凝结核可以是微小的冰晶,可以是水中的悬浮物,可以是器皿的壁。当过冷水中具备凝结核时,例如投入少许固体,或摇晃液体,都能让水迅速凝固,温度上升到凝固点。当天空中的飞机穿过有过冷水的云层时,云中的过冷水遇到飞机,会马上结成冰,飞机就容易发生坠机事故。
〔1〕.水在0 ℃以下不结冰是因为水中缺少 。
〔2〕.不仅有过冷水,还有过热水,过热水是指 。
〔3〕.动画片海尔兄弟之冰川危机中有个片段是:一个池塘里的水在零下的温度仍未结冰。如果你是编剧,你准备让海尔兄弟怎么做就可以使湖水冻起来? 。
28.鹏鹏一家周日驾车去公园游玩,途中他看到如下列图的某交通标志牌,请答复下面的问题:
〔1〕请你说出这两个交通标志牌中数据的含义:
①“西大桥15km〞的含义:________;
②“40〞的含义:________;
〔2〕此时他家的车速已达20m/s,假设仍以此速度向前行驶,这辆车是否超速?请说明;________
〔3〕从交通标志牌处到西大桥最快需要几分钟?
六、简答题
29.晚饭后,明明帮着妈妈在厨房里做家务。突然电水壶发生报警声,妈妈马上把水灌入暖水瓶中,边倒边与明明聊天。一会儿,明明提醒妈妈:“妈妈,水快满了。〞妈妈说:“你怎么知道的?〞明明说:“听出来的。〞你知道明明是根据声音的哪个特性来判断的吗?原因是什么?
七、计算题
30.学完声速的知识后,天一和海晟同学想测量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于是他俩找来一根长为1020m的某空金属管。天一在空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海晟把耳朵贴在管子的另一端,听到两声,时间间隔为2s,请你帮他们完成以下计算:
〔1〕声音在空金属管中的传播时间为多少?
〔2〕声音在金属管子中的传播时间是多少?
〔3〕声音在金属管子中的传播速度为多少?〔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答案解析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B
【解析】【解答】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略小于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75cm=7.5dm左右,A不符合题意;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4m/s=1.4×3.6km/h≈5km/h
B符合题意;
C.人们常用“眨眼之间〞形容时间短暂,正常人眨一次眼的时间不到0.5s,C不符合题意;
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到达60℃,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长度、温度、速度和时间,结合数据解答。
2.【答案】 C
【解析】【解答】正确的换算过程是36.7cm=36.7×10-2m=0.367m
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长度的单位换算解答。
3.【答案】 D
【解析】【解答】道路两侧设有3米至4米高的透明板墙是用来反射道路上的过往车辆所发出的噪声,其作用相当于一个隔音板,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道路两侧设置的是透明板墙,就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以减弱噪声对道路两旁住宅和办公楼的噪声污染,它并不能保护车辆平安行驶,也不能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和表达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
故答案为:D.
【分析】阻止声音的传播,是从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
4.【答案】 B
【解析】【解答】A.声呐测海深时,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A不合题意;
B.超声波洗牙是利用声音中的超声来传递能量,起到清洁牙齿的作用,B符合题意;
C.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时,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不合题意;
D.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马上回到教室坐好,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超声波洗牙,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根据声音得知某事,是声音传递信息。
5.【答案】 A
【解析】【分析】A、用木棒敲过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铁护栏的长度不同,体积和质量都不同,振动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一定不同.符合题意.
B、都是木棒敲打铁护栏,物体的材料和结构都相同,音色不会改变.不符合题意.
C、用力大小可能不同,铁护栏的振动幅度可能不同,响度可能不同.不符合题意.
D、由B分析知,音色不会改变;由C分析知,响度可能改变,可能不变.不符合题意.
应选A.
【点评】〔1〕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2〕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3〕响度跟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4〕音色跟物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6.【答案】 A
【解析】【解答】0℃的水和0℃的冰水混合物冷热程度相同,温度都是0℃,温度相同,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0摄氏度是相同的温度。
7.【答案】 C
【解析】【解答】A.铜和食盐属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松香没有熔点,属于非晶体,A不符合题意;
B.冰、海波属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石蜡没有熔点,属于非晶体,B不符合题意;
C.玻璃、沥青、松香都没有熔点,属于非晶体,C符合题意;
D.硫酸、水晶、食盐都属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非晶体有玻璃、沥青、松香等。
8.【答案】 C
【解析】【解答】A.停表大圈记录的单位是秒,小圈记录的单位是分钟,A不符合题意;
B.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可以选用其它的整数刻度作为临时的“零刻线〞,在读数时再减去这一刻度值,即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也能测量物体的长度,B不符合题意;
CD.使用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外表相平,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停表的大盘是秒钟盘,小盘是分钟盘;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可以从某一整刻度开始;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外表相平。
9.【答案】 D
【解析】【解答】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很容易升华,在升华过程中吸热,使气温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降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干冰从固体直接变为气体,是升华现象吸热;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现象。
10.【答案】 B
【解析】【解答】设总路程为2s , 由 可得,前半段路程行驶的时间
后半段行驶的时间
那么整个路程汽车的平均速度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计算时间,利用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计算平均速度。
二、多项选择题
11.【答案】 A,B,D
【解析】【解答】A.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防止的,选用更精密的仪器,照样会产生误差,A错误,符合题意;
B.正确操作,错误是可防止的,但误差是不可防止的,B错误,符合题意;
C.误差是可以减小的,可以采用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度高的测量工具、屡次测量求平均值等方法来减小误差,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防止的;读数时的估读数字是分度值的下一位,不是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D。
【分析】真实值与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防止的;屡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错误可以防止。
12.【答案】 A,B,C
【解析】【解答】A.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A错误,符合题意;
B.太空中宇航员能说话但不能传播,说明声音不可在真空中传播,B错误,符合题意;
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C错误,符合题意;
D.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将声音的振动放大,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C。
【分析】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倒车雷达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发声体在振动。
13.【答案】 B,C
【解析】【解答】A.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A不符合题意;
B.向手上哈气,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的手变成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出热量,所以手感到暖和,B符合题意;
C.所有的气体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都可以液化,C符合题意;
D.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酒精后,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汽化吸收热量,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会降低,当酒精都汽化后,温度计的示数会升高,温度计示数升高到室温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整个过程温度计先下降,后升高,再保持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气体液化时放热;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
三、填空题
14.【答案】 2.36cm;1mm
【解析】【解答】数据2.63cm与其余3次记录数值的准确值不同,此测量数据是错误,应该去掉,物体的长度为
三个正确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数字对应的单位是1mm,所以分度值是1mm。
【分析】屡次测量长度时,差异较大的数据是错误的;根据屡次测量的数据计算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15.【答案】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0.064
【解析】【解答】进行长度测量时,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得的结果是3.23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得的结果是3.2cm,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而两位同学是对同一物体进行正确测量,所以结果不同的原因是: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一本书中间局部200页有100张,厚度为6.4mm,所以每张纸的厚度为
【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测量的精确程度不同;根据总厚度和总数量的比值,计算单个厚度大小。
16.【答案】 3.00;156
【解析】【解答】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A左端与1.00cm对齐,右端与4.00cm对齐,估读为4.00cm,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4.00cm﹣1.00cm=3.00cm
停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2min和3min之间略偏向3min一侧;大盘的分度值是0.1s,指针在36s处,那么大表盘读数为36s,因此停表读数为2min36s=156s。
【分析】根据物体对应刻度尺的位置测量长度;根据秒表的分钟指针和秒钟指针,测量时间。
17.【答案】 分贝;90dB
【解析】【解答】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其符号是dB,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分析】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90dB以上的噪声会影响听力。
18.【答案】 地球;相对
【解析】【解答】因为同步卫星的转动和地球的转动是同步的,地球怎么转卫星也怎么转,它相对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对与地球是静止的。
月亮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如果从月亮上来看,这颗卫星是运动的,所以我们平时说的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分析】相当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物体是运动的,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9.【答案】 音调;音色
【解析】【解答】敲打大小不同的编钟,编钟振动的快慢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不同乐器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分析】发声体的大小不同,音调不同;发声体的材料不同,音色不同。
20.【答案】 凝华;空气柱
【解析】【解答】雪是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的冰晶,是凝华现象。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笛声是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分析】气体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吹气时,发声体是气体。
21.【答案】 乙;丙
【解析】【解答】响度和振幅有关,从甲、乙、丙三个图可以看出,乙图的振幅最大,那么它的响度也是最大;
音调和频率有关,三个图中,丙图的频率最大,那么它的音调也是最高.
【分析】物体振动时,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2.【答案】 外;内
【解析】【解答】放冰水的水杯,水杯及杯内温度低,杯外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水杯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水杯的外外表。放热水的水杯,杯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水杯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水杯的内外表。
【分析】气体遇冷发生液化现象;液化发生在温度较高的一侧。
23.【答案】 会;不会
【解析】【解答】开始加热时锅中的水与烧杯中的水都会吸热升温,但当锅中的水到达沸点时吸热会沸腾起来,但温度不再升高,此时烧杯中的水也会到达沸点,但由于烧杯中的水与锅中水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继续吸热,所以烧杯中的水不会沸腾。
【分析】沸腾的条件是:到达沸点,继续吸热。
四、实验题
24.【答案】 〔1〕
〔2〕路程;时间;刻度尺;秒表
〔3〕小;计时方便
〔4〕大于;越滑越快
【解析】【解答】(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
(2)由 可知,实验中需要测量出小车运行的路程和时间,因此需要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和秒表。
(3)假设要计时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4)因为物体从斜面上自由滑下时,通过下半段路程的时间小于通过上半段路程的时间,而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因此物体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大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故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时,越滑越快。
【分析】〔1〕测量速度的原理是;
〔2〕测量速度时,需要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利用秒表测量时间;
〔3〕斜面的坡度越小,便于测量时间;
〔4〕斜面上下滑的物体加速运动。
25.【答案】 〔1〕发声体在振动;把音叉的振动放大;转换
〔2〕空气可以传播声音;甲
〔3〕低;水和瓶子
【解析】【解答】(1)如图甲,用竖直的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音叉的振动不容易直接观察,通过乒乓球的跳动把音叉的振动放大,说明音叉的振动,采用的物理方法是转换法。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只有甲实验可以成功。
(3)敲击它们时,振动的物体是水和瓶子,瓶中盛水越多,瓶子和水的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音调越低,因此水面低的音调高。
【分析】〔1〕发声体在振动;乒乓球可以将发声体的微小振动放大,是转换法;
〔2〕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振动的物体可以将和物体接触的小物体弹起;
〔3〕发声体越小,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6.【答案】 〔1〕试管均匀受热;更准确的控制反响温度
〔2〕乙;50;3
〔3〕固液共存
【解析】【解答】(1)水浴加热可以更准确的控制反响温度,使试管均匀受热等。
(2)从图象观察,在BC段乙物质的温度保持50℃不变,此时吸热,温度不变,说明乙物质有一定的熔点,而且物质的熔点是50℃,故乙属于晶体。熔化时间为
(3)BC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分析】〔1〕水浴法加热,物体受热均匀;
〔2〕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熔化时的温度是熔点;温度保持不变的时间是熔化的时间;
〔3〕晶体在熔化时,固液共存。
五、综合题
27.【答案】 〔1〕凝结核
〔2〕水到达沸点或高于沸点时却没有沸腾的水
〔3〕可以向水中投入一个石子
【解析】【解答】〔1〕由题意知:水凝固成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必须有凝结核,故水在0℃以下不结冰是因为水中缺少凝结核;〔2〕根据短文中过冷水的特点推理可知,过热水是指水到达沸点或高于沸点时却没有沸腾的水;〔3〕根据“当过冷水中具备凝结核时,例如投入少许固体,或摇晃液体,都能让水迅速凝固〞故一个池塘里的水在零下的温度仍未结冰可以向水中投入一个石子,使水快速凝固。
【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根据题意分析解答能力,读懂题意是关键.
28.【答案】 〔1〕此处距西大桥8km;此路段限速40km/h
〔2〕超速
〔3〕速度公式 可知,最快的行驶时间为
【解析】【解答】(1)“西大桥15km〞的含义是此处距西大桥15km,“40〞的含义是:此路段限速40km/h。
(2)单位换算1m/s=3.6km/h,那么20m/s=20×3.6km/h=72km/h>40km/h
故这辆车已超速。
(3)由速度公式 可知,最快的行驶时间为
【分析】〔1〕交通标志牌上地名和数据表示距某地路程;仅有数据是限速;
〔2〕根据速度的大小判断,是否超速;
〔3〕根据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计算时间。
六、简答题
29.【答案】 音调;因为向暖瓶内倒水时,空气振动发声,当水越来越多时,空气柱越来越短,声音的音调越来越高,水的多少是根据音调的上下来判断的。
【解析】【解答】向暖瓶内倒水时,水流激起水瓶内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声。当空气柱振动发声时,空气柱的长短决定了声音音调的上下。当水越来越多时,空气柱越来越短,声音的音调越来越高,所以水的多少是根据音调的上下来判断的。
【分析】振动的物体越小,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七、计算题
30.【答案】 〔1〕解:由 知道,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
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为3s
〔2〕解:声音在金属中传播快用的时间短,所以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时间
答: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时间是1s;
〔3〕解:声音在金属管中播的速度
答: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1020m/s。
【解析】【分析】〔1〕根据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计算时间;
〔2〕根据时间差,计算运动的时间;
〔3〕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九上物理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是某品牌电暖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5米/秒 D、无法确定,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声源处 传播处 人耳处,提高 增大 加快,-4 74,音调 响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及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探究与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