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天津市东丽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天津市东丽区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如下列图,小华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方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B.
C.
D.
2.敲锣会有声音产生,用不同的力敲锣,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3.小明同学四次测量课桌的宽度,结果分别为48.17cm、48.16cm、48.16cm、48.18cm,那么测量结果应记为〔 〕
A. 48.16cm B. 48. 18cm C. 48. 17cm D. 48. 1675cm
4.观察图中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波形图,可以判断甲、乙、丙不同的物理量是〔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频率
5.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图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学校、医院附近设有禁止鸣笛标志
B.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C. 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
D. 纺织工人在车间戴耳罩
6.如下列图的事例中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 超声波清洗眼镜
B.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C. 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D. 倒车雷达
7.冬天,当气温急剧下降时,窗玻璃上出现冰花,如下列图。产生这种现象的物态变化主要是〔 〕
A. 凝固 B. 熔化 C. 凝华 D. 升华
8.手背擦上酒精后会感到凉,这主要是因为〔 〕
A. 酒精汽化过程中吸热 B. 酒精汽化过程中放热
C. 酒精液化过程中吸热 D. 酒精液化过程中放热
9.如下列图的图像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表示同一运动状态的是〔 〕
A. 甲和丙 B. 甲和丁 C. 乙和丙 D. 乙和丁
10.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
A. 水面不发生反射 B. 水面发生漫反射 C. 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D. 地面发生漫反射
二、多项选择题
11.行驶列车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以下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
A. 火车头 B. 车厢的座椅 C. 树木 D. 房屋
12.如下列图的现象产生的过程中要放热的是〔 〕
A. 铁矿熔化成的铁水 B. 北方的冬天,植物上的雾凇
C. 夏天的清晨,蜻蜓身上的露珠 D. 壶口附近的“白气〞
13.如下列图为某一束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路径。保持入射光线不变,通过调节平面镜使反射光线射向P点。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平面镜应向右平移 B. 平面镜应向下平移
C. 平面镜应顺时针转动 D. 第二次的反射角比第一次的反射角小
三、填空题
14.如下列图的硬币的直径为________cm。如下列图的停表的时间为6min________s。
15.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000次。那么它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_Hz,人类________〔选填 “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16.小俞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过2s听到回声,那么小俞与山崖之间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_m〔空气中声速取340m/s〕.这种方法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
17.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过一会儿,水珠又消失了,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先是________后是________。
18.如下列图,小丽同学能看到不发光的书,是因为在书外表发生光的________,有光线进入她的眼睛;此现象中,光源是________〔选填“太阳〞或“书〞〕。
19.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_______m;假设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 m,此时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在班里举行的小型音乐会上,同学们用自己制作的乐器进行演奏:
〔1〕小明在如下列图的8个完全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可以发出
“1、2、3、4、5、6、7、i"的声音来。这些声音是由________〔水和瓶子/空气柱〕振动发出的。越用力敲,声音就越响,是因为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从左到右敲击,音调越来越________〔填“高〞或“低〞〕。
〔2〕小漫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在哨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面。 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如图甲所示。这哨声是由管内的________振动而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 或“音色〞〕。如图乙所示A、B、C图活塞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dou (1)〞“ruai 2〕〞、“mi (3)〞三个音阶,那么dou (1)这个音阶与 ________图位置对应。
四、计算题
21.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小明跑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五、实验题
22.在利用温度计测量开水温度的实验中:
〔1〕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2〕使用温度计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假设被测温度高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高温度,可能将温度计________;假设被测温度低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低温度,将________〔填可能发生的现象〕。
〔3〕图中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C。
〔4〕下面是某同学测量开水温度的实验步骤:
A .选取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B .估计被测开水的温度
C .擦干温度计,整理实验器材
D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观察其示数
E .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水充分接触
上述实验步骤中正确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填实验序号〕。
23.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点燃的蜡烛分别做了:探究“小孔成像〞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发现两次成像的大小、倒正、虚实都有不同。经过小组分析发现两次实验的成像原因不同。
〔1〕小孔成像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
〔2〕小孔成像的大小可以用刻度尺测量,平面镜成像大小________ 〔选填 “可以〞或“不可以〞〕用刻度尺测量,平面镜成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3〕小孔所成的像上下颠倒,平面镜所的成像上下不变,请你写出一种方法验证两次成像左右是否颠倒。〔________〕
24.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将质量相同的海波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过程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海波和石蜡的温度和状态,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波的温度/°C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2
56
石蜡的温度/°C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1〕为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器材外,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2〕实验中,采用水浴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真接给试管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 〔选填“海波〞或“石蜡〞〕是晶体,熔点是________°C。
〔4〕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的坐标系中,画出海波的熔化图像。
25.现有一个皮卷尺,一块手表,请你利用学校的跑道设计一个实验,测量自己正常步行的速度。
要求:
〔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自己正常步行速度的字母表达式;
〔3〕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的表格。
答案解析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D
【解析】【解答】A.使用刻度尺时,应该让有刻度线的一侧紧靠被测物体,故错误;
B.使用刻度尺时,一般让零刻度线或某条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段,故错误;
C.使用刻度尺时,要让刻度尺和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歪斜,故错误;
D.使用刻度尺时让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段,并让有刻度的一端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实验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从0刻度或某一整刻度开始;刻度尺和被测的边平齐。
2.【答案】 A
【解析】【解答】轻敲锣振动幅度小,响度小;重敲锣振动幅度大,响度大,故两次敲击声音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响度。
故答案为:A。
【分析】敲击力度不同,物体振幅不同,响度不同。
3.【答案】 C
【解析】【解答】四次结果相关不大,都是正确的测量数据,那么测量结果应记为算术平均值,即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屡次测量长度的平均值,计算物体的长度,可以减小误差。
4.【答案】 B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三幅图中三种乐器振动的快慢相同,三者的振动频率相同,因此音调相同;偏离原位置相同,振幅也相同,因此响度相同;声波的形状不同,音色不同。
故答案为:B。
【分析】声波图中,不同的形状表示声音的音色不同。
5.【答案】 C
【解析】【解答】A.学校、医院附近设有禁止鸣笛标志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A不符合题意。
B.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B不符合题意。
C.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C符合题意。
D.纺织工人在车间戴耳罩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阻止声音的传播,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6.【答案】 A
【解析】【解答】A.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能传播振动能量,A符合题意;
B.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说明声音可以传递有用的信息,B不符合题意;
C.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通过声音传递信息,C不符合题意;
D.倒车雷达通过超声传递信息判断周围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声音的能量做某事,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的 特点,声音还可以传递信息。
7.【答案】 C
【解析】【解答】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现象,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气体直接变为固体,是凝华现象,雪、霜等是凝华形成的。
8.【答案】 A
【解析】【解答】手背擦上酒精后会感到凉,这主要是因为酒精在手的外表发生了蒸发,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汽化吸热使酒精和手接触的地方温度变低,所以感觉凉。
故答案为:A。
【分析】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汽化吸收热量。
9.【答案】 C
【解析】【解答】甲图是路程和时间的图像,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一条直线,代表物体静止;乙图是路程和时间的图像,图像是经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的直线,代表路程和时间成正比,物体所做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丙图是速度和时间的图像,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一条直线,代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丁图是速度和时间的图像,图像是经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的直线,代表物体做加速运动,所以,表示同一运动状态的是乙和丙,都代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C。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在不同的时刻,速度保持不变。
10.【答案】 D
【解析】【解答】迎着月光走,月光经过积水外表发生镜面反射,进入人的眼睛的光线比较多;月光经粗糙的地面发生漫反射,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比较少。所以人感觉水面比较亮,地面比较暗。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光滑的外表发生镜面反射,粗糙的外表发生漫反射。
二、多项选择题
11.【答案】 A,B
【解析】【解答】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就叫静止,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就叫运动。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火车头以及车厢座椅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相对火车头以及车厢座椅静止;物品相对树木以及房屋位置发生了变化,故相对树木以及房屋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AB。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时,物体是静止的。
12.【答案】 B,C,D
【解析】【解答】A.铁矿熔化成的铁水,熔化过程中要吸热,故错误。
B.北方的冬天,植物上的雾凇是凝华现象,此过程中放热,故正确。
C.夏天的清晨,蜻蜓身上的露珠是液化现象,此过程中放热,故正确。
D.壶口附近的“白气〞其实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正确。
故答案为:BCD。
【分析】在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有:凝固、液化,凝华。
13.【答案】 B,C
【解析】【解答】A.平面镜向右平移并不能使反射的光线发生移动,故错误。
B.平面镜向下平移会使入射点向右下移动,虽然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不变,但反射光线较之前向右平移,可以射向P点,故正确。
C.平面镜顺时针转动,入射角和反射角均增大,反射光线可以射向P点,故正确。
D.由B、C两项可知第二次的反射角大于或等于第一次的反射角,故错误。
故答案为:BC。
【分析】在反射现象中,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同样增大;反射面下移,反射光线向下移动。
三、填空题
14.【答案】 2.00;7
【解析】【解答】如下列图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那么硬币的直径为d=7.00cm-5.00cm=2.00cm如下列图停表的小表盘表示分钟,指针位于6min与7min之间且靠近6min;大表盘上表示秒,分度值为0.1s,示数为7s,那么秒表显示的时间为6min7s。
【分析】根据三角板和刻度尺,可以测量圆的直径,两直角对应刻度尺的距离测量长度;根据秒表的分钟指针和秒钟指针测量时间。
15.【答案】 300;能
【解析】【解答】振动的频率为
故为300Hz。人类能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300Hz在听觉范围内,故可以听到这种声音。
【分析】根据振动的次数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频率;人的听声范围是20Hz~20000Hz。
16.【答案】 340;不能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知道,2s听到回声,所以,声音从小俞到山崖传播的时间是1/2×2s=1s
由s=vt知道,小俞与山崖之间的距离大约是s=vt=340m/s×1s=340m因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不能用这种方法测地月之间的距离。
【分析】根据声速和时间的乘积计算路程,结合回声求距离,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17.【答案】 液化;汽化
【解析】【解答】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是热的水蒸气碰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一会儿液化的小水珠消失了,是因为小水珠变为了气体了,故为汽化。
【分析】气体变为液体的现象,是液化现象;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
18.【答案】 反射;太阳
【解析】【解答】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它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光源是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故此现象中太阳是光源。
【分析】光在介质的外表发生反射;能自行发光的物体是光源。
19.【答案】 2;不变
【解析】【解答】小芳离镜子的距离为1m,那么像离镜子的距离为1m,那么像离人的距离为2m。远离0.5m,由于小芳的大小不变,像与物等大,故像的大小是不变。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20.【答案】 〔1〕水和瓶子;振幅;高
〔2〕空气柱;音调;B
【解析】【解答】(1)敲击它们,是瓶子和水振动发声;越用力敲,声音就越响,是因为振幅越大;从从左到右敲击,水越来越少,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3)这哨声是由管内的空气柱发声;上下推拉活塞,改变了空气柱的长短,故改变了声音的音调;dou (1)这个音阶音调最低,那么此时空气柱的长度最长,故答案为:B。
【分析】〔1〕声音的上下不同,指音调不同;物体振动的幅度不同,响度不同;〔2〕哨子发声时,是空气在振动;改变空气柱的长度,可以改变音调;发声体越长,音调越低。
四、计算题
21.【答案】 解:小明跑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小明跑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69m/s。
【解析】【分析】根据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
五、实验题
22.【答案】 〔1〕热胀冷缩
〔2〕胀破;读不出温度
〔3〕③;98
〔4〕BAEDC
【解析】【解答】(1)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可能将温度计胀破。假设被测温度低于温度计所能测的最低温度,将读不出温度。(3)测液体温度时,应该让温度计的液泡全部浸没在液体中,且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壁,故正确的选项是③。观察温度计,从80°C到100°C中间有十个格,故该温度计分度值是2°C,此时的示数是98°C。(4)正确的顺序是:首先估计被测开水的温度,选取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水充分接触,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观察其示数,最后擦干温度计,整理实验器材。故正确的实验顺序是BAEDC。
【分析】〔1〕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2〕温度计不同测量超过量程的温度;〔3〕温度计使用时,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根据液柱位置,测量温度;〔4〕使用温度计时,首先估计被测的温度,选取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让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液体充分接触,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观察其示数;最后擦干温度计,整理实验器材。
23.【答案】 〔1〕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2〕不可以;虚
〔3〕为验证两次成像左右是否颠倒,用嘴轻轻的吹烛焰使其偏向一侧,观察像的偏折方向,或用F、L等形状的LED灯做光源观察像的左右是否颠倒。
【解析】【解答】(1)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成倒立的实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是虚像。(2)小孔成像是实像,其大小可以用刻度尺测量,平面镜成像是虚像,其大小不可以用刻度尺测量。
【分析】〔1〕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2〕平面镜成像是虚像;〔3〕让烛焰左右晃动,观察像的偏转现象,判断是否左右相反。
24.【答案】 〔1〕秒表
〔2〕使试管受热均匀
〔3〕海波;48
〔4〕
【解析】【解答】(1)为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器材外,还要用到的测量时间的工具秒表。(2)实验中,采用水浴加热而不用酒精灯真接给试管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试管受热均匀。(3)由表中数据可知,海波有固定的熔点,而石蜡没有固定的熔点,那么海波是晶体,熔点是48°C。(4)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的坐标系中采用描点法画出海波的熔化图像如下列图:
。
【分析】〔1〕测量熔化规律时,需要利用秒表测量并记录时间;〔2〕水浴加热,可使物体受热均匀;〔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4〕根据实验测量的数据,在坐标图像中描点作图。
25.【答案】 〔1〕解:①用皮卷尺测量出一段跑道的长度为s;
②用手表测量出自己正常步行长度s所用的时间t。
〔2〕解:自己步行的速度为
〔3〕解:实验要屡次进行,这样可以减少误差,一般是三次,再取平均值,实验数据和结果应该包括路程、时间、速度;如下表所示。
实验表格
实验次数
路程s/m
时间t/s
速度v/(m/s)
1
2
3
【解析】【分析】〔1〕测量速度时,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2〕测量速度的原理是;〔3〕通过屡次测量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天津市东丽区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天津市东丽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