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湖北省黄冈外国语学校、黄冈西湖中学、启黄中学等中考数学一模【试卷+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湖北省黄冈外国语学校、黄冈西湖中学、启黄中学等中考数学一模【试卷+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湖北省黄冈外国语学校、黄冈西湖中学、启黄中学等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2021的绝对值是( )
A.2021 B.﹣2021 C. D.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x+y)2=x2+y2 B.x3+x4=x7
C.x3•x2=x6 D.(﹣3x)2=9x2
3.如图,该立体图形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4.已知x1,x2是方程x2﹣3x﹣2=0的两根,则x12+x22的值为( )
A.5 B.10 C.11 D.13
5.如图,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矩形纸片的一边上.若∠1=35°,则∠2的度数是( )
A.35° B.45° C.55° D.65°
6.如图,线段AB经过⊙O的圆心,AC,BD分别与⊙O相切于点C,D.若AC=BD=4,∠A=45°,则的长度为( )
A.π B.2π C.2π D.4π
7.如图①,E为矩形ABCD的边AD上一点,BE<BC,点P从点B出发沿折线B﹣E﹣D运动到点D停止,点Q从点B出发沿BC运动到点C停止,它们的运动速度都是1cm/s.现P,Q两点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x(s),△BPQ的面积为y(cm2),若y与x的对应关系如图②所示,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 )
A.96cm2 B.84cm2 C.72cm2 D.56cm2
8.矩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2,2),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P是对角线OB上一动点(不与原点重合),连接PC,过点P作PD⊥PC,交x轴于点D.下列结论:
①OA=BC=2;
②当点D运动到OA的中点处时,PC2+PD2=7;
③在运动过程中,∠CDP是一个定值;
④当△ODP为等腰三角形时,点D的坐标为(,0).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湖北省为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将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0000套,缓解中低收入人群和新参加工作大学生的住房需求.把36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是 .
10.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xy2﹣4x= .
11.计算:(﹣)= .
12.一组数据1,2,5,x,3,6的众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
13.如图,在△ABC中,∠B=90°,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D,E,再分别以D,E点为圆心,大于DE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作射线AF交边BC于点G,若BG=1,AC=4,则△ACG的面积为 .
14.如图,建筑物C上有一杆AB.从与BC相距10m的D处观测旗杆顶部A的仰角为53°,观测旗杆底部B的仰角为45°,则旗杆AB的高度约为 m(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sin53°≈0.80,cos53°≈0.60,tan53°≈1.33).
15.将被3整除余数为1的正整数,按照下列规律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则第20行第19个数是 .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3,﹣2),B(0,﹣2),C(﹣3,0),M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连接CM,过点M作MN⊥MC交y轴于点N,若点M、N在直线y=kx+b上,则b的最大值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2分)
17.计算:|﹣2|+(π+3)0+2cos30°﹣()﹣1﹣.
18.如图在△ABC和△ADE中点E在BC边上,∠BAC=∠DAE,∠B=∠D,AB=AD.
(1)求证:△ABC≌△ADE
(2)如果∠AEC=65°,将△ADE绕着A旋转一个锐角后与△ABC重合,求这个旋转角的大小.
19.甲口袋中装有2个相同小球,它们分别写有数字1,2;乙口袋中装有3个相同小球,它们分别写有数字3,4,5;丙口袋中装有2个相同小球,它们分别写有数字6,7.从三个口袋各随机取出1个小球.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求:
(1)取出的3个小球上恰好有一个偶数的概率;
(2)取出的3个小球上全是奇数的概率.
20.如图,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1,4),点B的坐标为(4,n).
(1)根据图象,直接写出满足k1x+b>的x的取值范围;
(2)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3)点P在线段AB上,且S△AOP:S△BOP=1:2,求点P的坐标.
21.如图,在⊙O中,B是⊙O上的一点,∠ABC=120°,弦AC=2,弦BM平分∠ABC交AC于点D,连接MA,MC.
(1)求⊙O半径的长;
(2)试探究线段AB,BC,BM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2.为了抗击新冠疫情,我市甲、乙两厂积极生产了某种防疫物资共500吨,乙厂的生产量是甲厂的2倍少100吨.这批防疫物资将运往A地240吨,B地260吨,运费如下表(单位:元/吨).
目的地
生产厂
A
B
甲
20
25
乙
15
24
(1)求甲、乙两厂各生产了这批防疫物资多少吨?
(2)设这批物资从乙厂运往A地x吨,全部运往A,B两地的总运费为y元.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设计使总运费最少的调运方案;
(3)当每吨运费均降低m元(0<m≤15且m为整数)时,按(2)中设计的调运方案运输,总运费不超过5200元.求m的最小值.
23.2020年体育中考,增设了考生进入考点需进行体温检测的要求.防疫部门为了解学生错峰进入考点进行体温检测的情况,调查了一所学校某天上午考生进入考点的累计人数y(人)与时间x(分钟)的变化情况,数据如下表:(表中9~15表示9<x≤15)
时间x(分钟)
0
1
2
3
4
5
6
7
8
9
9~15
人数y(人)
0
170
320
450
560
650
720
770
800
810
810
(1)根据这15分钟内考生进入考点的累计人数与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初中所学函数知识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考生一进考点就开始测量体温,体温检测点有2个,每个检测点每分钟检测20人,考生排队测量体温,求排队人数最多时有多少人?全部考生都完成体温检测需要多少时间?
(3)在(2)的条件下,如果要在12分钟内让全部考生完成体温检测,从一开始就应该至少增加几个检测点?
24.如图,抛物线y=ax2+bx+2与x轴交于两点A(﹣1,0)和B(4,0),与y轴交于点C,连接AC、B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D是△ABC边上一点,连接OD,将线段OD以O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E,若点E落在抛物线上,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
(3)点M在线段AB上(与A、B不重合),点N在线段BC上(与B,C不重合),是否存在以C,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2021的绝对值是( )
A.2021 B.﹣2021 C. D.
【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直接求得.
解:﹣2021的绝对值为2021,
故选:A.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x+y)2=x2+y2 B.x3+x4=x7
C.x3•x2=x6 D.(﹣3x)2=9x2
【分析】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和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得出答案.
解:A、(x+y)2=x2+2xy+y2,故此选项错误;
B、x3+x4,不是同类项,无法合并,故此选项错误;
C、x3•x2=x5,故此选项错误;
D、(﹣3x)2=9x2,正确.
故选:D.
3.如图,该立体图形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即可解答.
解: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的俯视图是C.
故选:C.
4.已知x1,x2是方程x2﹣3x﹣2=0的两根,则x12+x22的值为( )
A.5 B.10 C.11 D.13
【分析】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1+x2=3,x1x2=﹣2,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x12+x22=(x1+x2)2﹣2x1x2,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
解:根据题意得x1+x2=3,x1x2=﹣2,
所以x12+x22=(x1+x2)2﹣2x1x2=32﹣2×(﹣2)=13.
故选:D.
5.如图,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矩形纸片的一边上.若∠1=35°,则∠2的度数是( )
A.35° B.45° C.55° D.65°
【分析】求出∠3即可解决问题;
解:
∵∠1+∠3=90°,∠1=35°,
∴∠3=55°,
∴∠2=∠3=55°,
故选:C.
6.如图,线段AB经过⊙O的圆心,AC,BD分别与⊙O相切于点C,D.若AC=BD=4,∠A=45°,则的长度为( )
A.π B.2π C.2π D.4π
【分析】连接OC、OD,根据切线性质和∠A=45°,易证得△AOC和△B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进而求得OC=OD=4,∠COD=90°,根据弧长公式求得即可.
解:连接OC、OD,
∵AC,BD分别与⊙O相切于点C,D.
∴OC⊥AC,OD⊥BD,
∵∠A=45°,
∴∠AOC=45°,
∴AC=OC=4,
∵AC=BD=4,OC=OD=4,
∴OD=BD,
∴∠BOD=45°,
∴∠COD=180°﹣45°﹣45°=90°,
∴的长度为:=2π,
故选:B.
7.如图①,E为矩形ABCD的边AD上一点,BE<BC,点P从点B出发沿折线B﹣E﹣D运动到点D停止,点Q从点B出发沿BC运动到点C停止,它们的运动速度都是1cm/s.现P,Q两点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x(s),△BPQ的面积为y(cm2),若y与x的对应关系如图②所示,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 )
A.96cm2 B.84cm2 C.72cm2 D.56cm2
【分析】过点E作EH⊥BC,由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EH=AB=6,由图2可知当x=14时,点P与点D重合,则AD=12,可得出答案.
解:从函数的图象和运动的过程可以得出:当点P运动到点E时,x=10,y=30,
过点E作EH⊥BC于H,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y==30,
解得EH=AB=6,
∴AE===8(cm),
由图2可知当x=14时,点P与点D重合,
∴AD=AE+DE=8+4=12(cm),
∴矩形的面积为12×6=72(cm2).
故选:C.
8.矩形O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2,2),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P是对角线OB上一动点(不与原点重合),连接PC,过点P作PD⊥PC,交x轴于点D.下列结论:
①OA=BC=2;
②当点D运动到OA的中点处时,PC2+PD2=7;
③在运动过程中,∠CDP是一个定值;
④当△ODP为等腰三角形时,点D的坐标为(,0).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析】①根据矩形的性质即可得到OA=BC=2;故①正确;
②由点D为OA的中点,得到OD=OA=,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PC2+PD2=CD2=OC2+OD2=22+()2=7,故②正确;
③如图,过点P作PF⊥OA于F,FP的延长线交BC于E,PE=a,则PF=EF﹣PE=2﹣a,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得到BE=PE=a,求得CE=BC﹣BE=2﹣a=(2﹣a),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FD=,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得到∠PDC=60°,故③正确;
④当△ODP为等腰三角形时,Ⅰ、OD=PD,解直角三角形得到OD=OC=,Ⅱ、OP=O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四边形的内角和得到∠OCP=105°>90°,故不合题意舍去;Ⅲ、OP=P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四边形的内角和得到∠OCP=105°>90°,故不合题意舍去;于是得到当△ODP为等腰三角形时,点D的坐标为(,0).故④错误.
解:①∵四边形OABC是矩形,B(2,2),
∴OA=BC=2;故①正确;
②∵点D为OA的中点,
∴OD=OA=,
∴PC2+PD2=CD2=OC2+OD2=22+()2=7,故②正确;
③如图,过点P作PF⊥OA于F,FP的延长线交BC于E,
∴PE⊥BC,四边形OFEC是矩形,
∴EF=OC=2,
设PE=a,则PF=EF﹣PE=2﹣a,
在Rt△BEP中,tan∠CBO===,
∴BE=PE=a,
∴CE=BC﹣BE=2﹣a=(2﹣a),
∵PD⊥PC,
∴∠CPE+∠FPD=90°,
∵∠CPE+∠PCE=90°,
∴∠FPD=∠ECP,
∵∠CEP=∠PFD=90°,
∴△CEP∽△PFD,
∴=,
∴tan∠PDC====,
∴∠PDC=60°,故③正确;
④∵B(2,2),四边形OABC是矩形,
∴OA=2,AB=2,
∵tan∠AOB==,
∴∠AOB=30°,
当△ODP为等腰三角形时,
Ⅰ、OD=PD,
∴∠DOP=∠DPO=30°,
∴∠ODP=120°,
∴∠ODC=60°,
∴OD=OC=,
Ⅱ、当D在x轴的正半轴上时,OP=OD,
∴∠ODP=∠OPD=75°,
∵∠COD=∠CPD=90°,
∴∠OCP=105°>90°,故不合题意舍去;
当D在x轴的负半轴上时,OP′=OD′,
∵∠AOB=30°,
∴∠D′OP′=150°,
∵∠CP′D′=90°,
∴∠CP′O=105°,
∵∠COP′=60°,
∴∠OCP′=15°,
∴∠BCP′=75°,
∴∠CP′B=180°﹣75°﹣30°=75°,
∴BC=BP′=2,
∴OD′=OP′=4﹣2,
∴D(2﹣4,0);
Ⅲ、OP=PD,
∴∠POD=∠PDO=30°,
∴∠OCP=150°>90°故不合题意舍去,
∴当△ODP为等腰三角形时,点D的坐标为(2﹣4,0)或(,0).故④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9.湖北省为做好“稳就业、保民生”工作,将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0000套,缓解中低收入人群和新参加工作大学生的住房需求.把36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是 3.6×107 .
【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解:将36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6×107.
故答案为:3.6×107.
10.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xy2﹣4x= x(y+2)(y﹣2) .
【分析】本题可先提公因式x,再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求解.
解:xy2﹣4x
=x(y2﹣4)
=x(y+2)(y﹣2).
故答案为:x(y+2)(y﹣2).
11.计算:(﹣)= ﹣ .
【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即可得到结果.
解:原式=•
=﹣•
=﹣.
故答案为:﹣.
12.一组数据1,2,5,x,3,6的众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4 .
【分析】先根据众数的概念得出x的值,再将数据重新排列,从而根据中位数的概念可得答案.
解:∵数据1,2,5,x,3,6的众数为5,
∴x=5,
则数据为1,2,3,5,5,6,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4,
故答案为:4.
13.如图,在△ABC中,∠B=90°,以点A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D,E,再分别以D,E点为圆心,大于DE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F,作射线AF交边BC于点G,若BG=1,AC=4,则△ACG的面积为 2 .
【分析】利用基本作图得到AG平分∠BAC,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G点到AC的距离为1,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ACG的面积.
解:由作法得AG平分∠BAC,
∴G点到AC的距离等于BG的长,即G点到AC的距离为1,
所以△ACG的面积=×4×1=2.
故答案为:2.
14.如图,建筑物C上有一杆AB.从与BC相距10m的D处观测旗杆顶部A的仰角为53°,观测旗杆底部B的仰角为45°,则旗杆AB的高度约为 3 m(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sin53°≈0.80,cos53°≈0.60,tan53°≈1.33).
【分析】根据正切的定义分别求出AC、BC,结合图形计算即可.
解:在Rt△BCD中,tan∠BDC=,
则BC=CD•tan∠BDC=10(m),
在Rt△ACD中,tan∠ADC=,
则AC=CD•tan∠ADC≈10×1.33=13.3(m),
∴AB=AC﹣BC=3.3≈3(m),
故答案为:3.
15.将被3整除余数为1的正整数,按照下列规律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则第20行第19个数是 625 .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和各行的数字个数的特点,可以求得第20行第19个数是多少,本题得以解决.
解:由图可得,
第一行1个数,第二行2个数,第三行3个数,…,则前20行的数字有:1+2+3+…+19+20=210个数,
∴第20行第20个数是:1+3(210﹣1)=628,
∴第20行第19个数是:628﹣3=625,
故答案为:625.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3,﹣2),B(0,﹣2),C(﹣3,0),M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连接CM,过点M作MN⊥MC交y轴于点N,若点M、N在直线y=kx+b上,则b的最大值是 ﹣ .
【分析】当点M在AB上运动时,MN⊥MC交y轴于点N,此时点N在y轴的负半轴移动,定有△AMC∽△NBM;只要求出ON的最小值,也就是BN最大值时,就能确定点N的坐标,而直线y=kx+b与y轴交于点N(0,b),此时b的值最大,因此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设未知数构造二次函数,通过求二次函数的最值得以解决.
解:连接AC,则四边形ABOC是矩形,
∴∠A=∠ABO=90°,
又∵MN⊥MC,
∴∠CMN=90°,
∴∠AMC=∠MNB,
∴△AMC∽△NBM,
∴,
设BN=y,AM=x.则MB=3﹣x,ON=2﹣y,
∴,
即:y=﹣x2+x
∴当x=﹣=﹣时,y最大=﹣×()2+=,
∵直线y=kx+b与y轴交于N(0,b)
当BN最大,此时ON最小,点N (0,b)越往上,b的值最大,
∴ON=OB﹣BN=2﹣=,
此时,N(0,﹣)
b的最大值为﹣.
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2分)
17.计算:|﹣2|+(π+3)0+2cos30°﹣()﹣1﹣.
【分析】直接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二次根式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
解:原式=2+1+2×﹣3﹣2
=2+1+﹣3﹣2
=﹣.
18.如图在△ABC和△ADE中点E在BC边上,∠BAC=∠DAE,∠B=∠D,AB=AD.
(1)求证:△ABC≌△ADE
(2)如果∠AEC=65°,将△ADE绕着A旋转一个锐角后与△ABC重合,求这个旋转角的大小.
【分析】(1)由∠BAC=∠DAE,∠B=∠D,AB=AD,直接利用ASA判定定理判定,即可证得:△ABC≌△ADE;
(2)由将△ADE绕着A旋转一个锐角后与△ABC重合,可得AE=AC,即可求得∠EAC的度数,即这个旋转角的大小.
【解答】(1)证明:在△ABC和△DAE中,
,
∴△ABC≌△ADE(ASA);
(2)解:∵将△ADE绕着A旋转一个锐角后与△ABC重合,
∴AE=AC,
∵∠AEC=65°,
∴∠C=∠AEC=65°,
∴∠EAC=180°﹣∠AEC﹣∠C=50°,
即这个旋转角的大小是50°.
19.甲口袋中装有2个相同小球,它们分别写有数字1,2;乙口袋中装有3个相同小球,它们分别写有数字3,4,5;丙口袋中装有2个相同小球,它们分别写有数字6,7.从三个口袋各随机取出1个小球.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法求:
(1)取出的3个小球上恰好有一个偶数的概率;
(2)取出的3个小球上全是奇数的概率.
【分析】(1)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找出取出的3个小球上恰好有一个偶数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计算;
(2)找出取出的3个小球上全是奇数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计算.
解:(1)画树状图为:
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取出的3个小球上恰好有一个偶数的结果数为5,
所以取出的3个小球上恰好有一个偶数的概率=;
(2)取出的3个小球上全是奇数的结果数为2,
所以取出的3个小球上全是奇数的概率==.
20.如图,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1,4),点B的坐标为(4,n).
(1)根据图象,直接写出满足k1x+b>的x的取值范围;
(2)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
(3)点P在线段AB上,且S△AOP:S△BOP=1:2,求点P的坐标.
【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图象在反比例图象的上方,可求x的取值范围;
(2)将点A,点B坐标代入两个解析式可求k2,n,k1,b的值,从而求得解析式;
(3)根据S△AOP:S△BOP=1:2,可得答案.
解:(1)∵点A的坐标为(﹣1,4),点B的坐标为(4,n).
由图象可得:k1x+b>的x的取值范围是x<﹣1或0<x<4;
(2)∵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过点A(﹣1,4),B(4,n),
∴k2=﹣1×4=﹣4,k2=4n,
∴n=﹣1,
∴B(4,﹣1),
∵一次函数y=k1x+b的图象过点A,点B,
∴,
解得:k1=﹣1,b=3,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x+3,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3)设直线AB与y轴的交点为C,
∴C(0,3),
∵S△AOC=×3×1=,
∴S△AOB=S△AOC+S△BOC=×3×1+×4=,
∵S△AOP:S△BOP=1:2,
∴S△AOP=×=,
∴S△AOC<S△AOP,S△COP=﹣=1,
∴×3•xP=1,
∴xP=,
∵点P在线段AB上,
∴y=﹣+3=,
∴P(,).
21.如图,在⊙O中,B是⊙O上的一点,∠ABC=120°,弦AC=2,弦BM平分∠ABC交AC于点D,连接MA,MC.
(1)求⊙O半径的长;
(2)试探究线段AB,BC,BM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分析】(1)连接OA、OC,过O作OH⊥AC于点H,由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求得∠AMC,再求得∠AOC,最后解直角三角形得OA便可;
(2)在BM上截取BE=BC,连接CE,证明BC=BE,再证明△ACB≌△MCE,得AB=ME,进而得结论.
解:(1)连接OA、OC,过O作OH⊥AC于点H,如图1,
∵∠ABC=120°,
∴∠AMC=180°﹣∠ABC=60°,
∴∠AOC=2∠AMC=120°,
∴∠AOH=∠AOC=60°,
∵AC=2,
∴AH=AC=,
∴OA===2,
故⊙O的半径为2;
(2)AB+BC=BM,理由如下:
在BM上截取BE=BC,连接CE,如图2,
∵∠ABC=120°,BM平分∠ABC,
∴∠ABM=∠CBM=60°,
∵BE=BC,
∴△EBC是等边三角形,
∴CE=CB=BE,∠BCE=60°,
∴∠BCD+∠DCE=60°,
∵∠ACM=60°,
∴∠ECM+∠DCE=60°,
∴∠ECM=∠BCD,
∵∠CAM=∠CBM=60°,∠ACM=∠ABM=60°,
∴△ACM是等边三角形,
∴AC=CM,
∴△ACB≌△MCE(SAS),
∴AB=ME,
∵ME+EB=BM,
∴AB+BC=BM.
22.为了抗击新冠疫情,我市甲、乙两厂积极生产了某种防疫物资共500吨,乙厂的生产量是甲厂的2倍少100吨.这批防疫物资将运往A地240吨,B地260吨,运费如下表(单位:元/吨).
目的地
生产厂
A
B
甲
20
25
乙
15
24
(1)求甲、乙两厂各生产了这批防疫物资多少吨?
(2)设这批物资从乙厂运往A地x吨,全部运往A,B两地的总运费为y元.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设计使总运费最少的调运方案;
(3)当每吨运费均降低m元(0<m≤15且m为整数)时,按(2)中设计的调运方案运输,总运费不超过5200元.求m的最小值.
【分析】(1)设这批防疫物资甲厂生产了a吨,乙厂生产了b吨,根据题意列方程组解答即可;
(2)根据题意得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及x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即可;
(3)根据题意以及(2)的结论可得y=﹣4x+11000﹣500m,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列不等式解答即可.
解:(1)设这批防疫物资甲厂生产了a吨,乙厂生产了b吨,则:
,解得,
即这批防疫物资甲厂生产了200吨,乙厂生产了300吨;
(2)由题意得:y=20(240﹣x)+25[260﹣(300﹣x)]+15x+24(300﹣x)=﹣4x+11000,
∵,解得:40≤x≤240,
又∵﹣4<0,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x=240时,可以使总运费最少,
∴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4x+11000;使总运费最少的调运方案为:甲厂的200吨物资全部运往B地,乙厂运往A地240吨,运往B地60吨;
(3)由题意和(2)的解答得:y=﹣4x+11000﹣500m,
当x=240时,y最小=﹣4×240+11000﹣500m=10040﹣500m,
∴10040﹣500m≤5200,解得:m≥9.68,
而0<m≤15且m为整数,
∴m的最小值为10.
23.2020年体育中考,增设了考生进入考点需进行体温检测的要求.防疫部门为了解学生错峰进入考点进行体温检测的情况,调查了一所学校某天上午考生进入考点的累计人数y(人)与时间x(分钟)的变化情况,数据如下表:(表中9~15表示9<x≤15)
时间x(分钟)
0
1
2
3
4
5
6
7
8
9
9~15
人数y(人)
0
170
320
450
560
650
720
770
800
810
810
(1)根据这15分钟内考生进入考点的累计人数与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初中所学函数知识求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考生一进考点就开始测量体温,体温检测点有2个,每个检测点每分钟检测20人,考生排队测量体温,求排队人数最多时有多少人?全部考生都完成体温检测需要多少时间?
(3)在(2)的条件下,如果要在12分钟内让全部考生完成体温检测,从一开始就应该至少增加几个检测点?
【分析】(1)分两种情况讨论,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解析式;
(2)设第x分钟时的排队人数为w人,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可求当x=7时,w的最大值=490,当9<x≤15时,210≤w<450,可得排队人数最多时是490人,由全部考生都完成体温检测时间×每分钟检测的人数=总人数,可求解;
(3)设从一开始就应该增加m个检测点,由“在12分钟内让全部考生完成体温检测”,列出不等式,可求解.
解:(1)由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趋势可知,
①当0≤x≤9时,y是x的二次函数,
∵当x=0时,y=0,
∴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可设为:y=ax2+bx,
由题意可得:,
解得:,
∴二次函数关系式为:y=﹣10x2+180x,
②当9<x≤15时,y=810,
∴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2)设第x分钟时的排队人数为w人,
由题意可得:w=y﹣40x=,
①当0≤x≤9时,w=﹣10x2+140x=﹣10(x﹣7)2+490,
∴当x=7时,w的最大值=490,
②当9<x≤15时,w=810﹣40x,w随x的增大而减小,
∴210≤w<450,
∴排队人数最多时是490人,
要全部考生都完成体温检测,根据题意得:810﹣40x=0,
解得:x=20.25,
答:排队人数最多时有490人,全部考生都完成体温检测需要20.25分钟;
(3)设从一开始就应该增加m个检测点,由题意得:12×20(m+2)≥810,
解得m≥,
∵m是整数,
∴m≥的最小整数是2,
∴一开始就应该至少增加2个检测点.
24.如图,抛物线y=ax2+bx+2与x轴交于两点A(﹣1,0)和B(4,0),与y轴交于点C,连接AC、B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D是△ABC边上一点,连接OD,将线段OD以O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OE,若点E落在抛物线上,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
(3)点M在线段AB上(与A、B不重合),点N在线段BC上(与B,C不重合),是否存在以C,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N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将点A、B的坐标代入抛物线表达式,即可求解;
(2)分点D1在AC上、点E1在A′C′上;点D2在AB上、点E2在A′B′上;点D3在BC上、点E3在B′C′上三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
(3)分∠MCN为直角、∠CMN为直角、∠MNC为直角两种情况,利用三角形相似求解即可.
解:(1)∵点A(﹣1,0),B(4,0)在抛物线y=ax2+bx+2上,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2①;
(2)将△ABC以O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90°,得到△A′B′C′,
∵A(﹣1,0),B(4,0),C(0,2),
∴A′(0,﹣1),B′(0,4),C′(﹣2,0),
如图1,当点D1在AC上、点E1在A′C′上时,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将点A′(0,﹣1),C′(﹣2,0)代入得,解得,
∴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1②,
联立①②并解得:或;
∴E1(2﹣,);
当点D2在AB上、点E2在A′B′上时,即y轴与抛物线的交点 E2(0,2) ,
当点D3在BC上、点E3在B′C′上时,与抛物线没有交点,
∴E1(2﹣,)或 E2(0,2);
(3)存在,理由:
由点A、B、C的坐标得,AB2=25,BC2=4+16=20,AC2=1+4=5,
则AB2=BC2+AC2,
故△ABC为以AB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tan∠ABC=;
以C,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CMN为直角三角形,
由点B、C的坐标得,直线BC的表达式为y=﹣x+2,
点N在BC上,故设点N(n,﹣n+2),设点M(m,0);
①当∠MCN为直角时,
此时点M与点A重合,不符合题意,
②当∠CMN为直角时,如图2,
过点N作NG⊥x轴于点G,
∵∠GMN+∠CMO=90°,∠CMO+∠MCO=90°,
∴∠MCO=∠NMG,
∴Rt△NGM∽Rt△MOC,
当∠MCN=∠ABC时,
tan∠ABC=,即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2,
则NG=OM,MG=OC=1,
即﹣n+2=m且n﹣m=1,
解得:n=,
故点N的坐标为(,);
当∠MNC=∠ABC时,
同理可得:n=4(舍去);
③当∠MNC为直角时,如图3,
过点N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H,过点C作CG⊥NH交NH的延长线于点G,
当∠CMN=∠ABC时,
同理可得:△CGN∽NHM且相似比为,
则CG=NH,即n=×(﹣n+2),解得:n=,
故点N的坐标为(,);
当∠MCN=∠ABC时,
则MC=MB,而MN⊥BC,则点N是BC的中点,
由中点公式得,点N(2,1);
综上,点N的坐标为:(2,1)或(,)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启黄中学九上数学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启黄中学七下数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解因式x2-4的结果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湖北省黄冈市西湖中学中考数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等式,已知x+=3,则x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