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幽径悲剧》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2/122779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一单元《幽径悲剧》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2/122779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三 幽径悲剧 季羡林教案及反思
展开用两课时。
《幽径悲剧》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组织学生通读全文。可让学生默读、朗读或教师范读。
处理文章第一部分,讨论:
① 文中描写的幽径有什么特点?
② 联系课文后面的内容,说说这部分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处理文章第二部分,讨论:
① 幽径藤萝有什么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② 文章写“十年浩劫”中花木惨遭诛伐,唯有幽径藤萝硕果仅存,目的是什么?
③“今年春天”指的是哪年春天?这说明什么?对藤萝的拟人化描写能起到什么 作用?
精读第 12—16 段,为下一课时的讨论做准备。
第二课时
请学生朗读第 12—16 段,讨论:
① 作者说“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你如何理解这些话?
② 文中对古藤的拟人化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 作者除了为古藤痛苦之外,还为什么而痛苦?(人们的冷漠无情)
④ 讨论课后练习一、二。
讨论本文的写作特点。
方案二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词,重点理解文本中的文言词汇。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品味语言,学习反复、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学习层层铺笔的描写手法及作用。
通过品读、美读把握文章情感,学习作者矢志不移地维护真、善、美的精神。
引导学生理解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树立维护真、善、美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通过读、品、悟理解文本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作品强烈的悲剧效果。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第一课时
在 2003 年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一只小鸟被一个高速飞行的网球击中,鸟儿堕地身亡。接下来的一幕让世人震撼: 击中小鸟的运动员神情沮丧,马上终止比赛,跑到小鸟跟前,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双手合拢,表示忏悔。他因自己的失误而深深的一跪已经成为经典的一幕,让世人永远难忘。而在我国,北大教授季羡林悲天悯人,因为一株藤萝被他人无情地砍伐,引发内心深深的痛惜,其博大的胸怀可见一斑,他奋笔疾书,将痛楚化为文字,呈现于世人的面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幽径悲剧》。
二 走近作者
作者季羡林,世人称其为“学界泰斗”“一代宗师”,国内外公认的 “东方学大师”。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
心灵独白:“只要活着,脑筋就要天天不停。”“我 94 周岁了,并不打算‘走’。我要 活到
108 岁。”(推荐观看中央 10 套”子午书简”——— 《本色季羡林》 )
三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让学生按照“幽径”“藤萝”“藤萝被毁”的思路,理出文章的结构,并为每一部 分概括一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 (第 1 段—第 6 段): 写幽径。第二部分 (第 7 段—第 11 段): 写悲剧。第三部分 (第 12 段—第 16 段): 写感受。
欣赏第一部分。
思考: 第一部分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幽径的?作者是怎样写幽径美景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
① 两个方面: 一是写幽径有来头,不可等闲视之:二是写幽径四季的美景。
② 从“山上”“湖中”两个方面写景物之美。写山上之美,是按照时间顺序,从“春天”写到“夏
天”,再写到“秋天”,突出“总有翠色在目”。写湖中之美,着重表现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充满了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最后又以一段文字合写冬天景象,意在 表明虽是隆冬却并无“萧条”之感。总之,作者写幽径之美,更注重表现的是浓烈勃发的生 机。
四 作业
完成 《语文练习册》“基础知识”部分。
第二课时
—检查基础知识
可以采用教师检查、同学互查或自查等方式进行。
二欣赏第二部分
阅读第 7 段后思考,本文用了很大的篇幅写幽径之美,以及其他名园中的藤萝,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 写幽径,是为了衬托幽径的藤萝,写藤萝不仅是与幽径的其他“神奇的东西”相比显得不寻常,而且与燕园的其他藤萝相比,这一棵古藤萝也显得“最有特色”。所有这些 都是侧面烘托。
作者如何从正面描写这棵藤萝的呢?
明确:“盘曲而上”之形、“蓦地”扑鼻之香、“万绿丛中一点红”之色、“袭入耳内”的
蜜蜂声。(有形有声有色) 讲解: 作者最后指出,经过十年浩劫,只剩下了这棵藤萝了,它成了“我在悲愤、惆怅之余”的“唯一的一点安慰”。这说明这棵藤萝在我的心灵深处有着无可 替代的地位,也为下文悲剧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三学习第三部分讨论:
哪些词句充分流露出古藤被砍后作者的心情?(随文圈点)
作者采用了哪种特殊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提示: 抒情的方式: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作者对自然物的感受特别深切,感情特别丰富。谈谈你对这位老教授的心灵,有些什么感受?
明确:
有“痛苦”“悲哀至极”“害怕不敢”等词。
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诉枯藤之悲,抒发自己的悲哀、惆怅的心情。
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同时,委婉地批评了有些人不关心自
然,不关爱生命。
小结: 作者用富有深情的笔触描述了燕园幽径的一棵古藤萝被砍的悲剧,抒发作者悲哀、
惆怅的感情,表现了作者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同时,折射出人性的善恶。
四作业
完成 《语文练习册》“阅读”部分。
简答: 在学习课文之前,你是怎样理解悲剧的?学了课文后,文章所告诉我们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悲剧?是谁的悲剧?你对制造悲剧者有何感想?
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三 幽径悲剧 季羡林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三 幽径悲剧 季羡林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一单元 把握主要内容四 捡麦穗 张洁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单元 把握主要内容四 捡麦穗 张洁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语,整体感知,鉴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总结鉴赏叙述类散文一般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一单元 把握主要内容二 同题散文两篇我的母亲 老舍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单元 把握主要内容二 同题散文两篇我的母亲 老舍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