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立体几何(理)知识点与大题16道专练(基础题)(原卷版)-备战2022年高考数学大题分类提升专题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6立体几何(理)知识点与大题16道专练(基础题)(原卷版)-备战2022年高考数学大题分类提升专题学案,共12页。
一. 平面基本性质即三条公理
公理2的三条推论:
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二.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共面直线: 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既不平行,也不相交)
三.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情况:
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 符号 a α
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符号 a∩α= A
平行——没有公共点 符号 a∥α
说明: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a α来表示
1.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
(1)定义:直线和平面没有公共点,则称直线平行于平面;
(2)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符号:
2.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符号:
3.直线与平面垂直
⑴定义: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那么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⑵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简记为:线线垂直,则线面垂直.
符号:
4.直线与平面垂直
性质Ⅰ: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
性质Ⅱ: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符号:
推论: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有一条垂直于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符号语言:a∥b, a⊥α,⇒b⊥α
四.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平行——没有公共点: 符号 α∥β
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 符号 α∩β=a
1.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定义: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称这两个平面平行;
(2)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面平行,则面面平行. 符号:
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的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简记为:面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符号:
补充: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夹在两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两平面平行,一平面上的任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⑴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⑵判定定理: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简记为:线面面垂直,则面面垂直. 符号:
推论:如果一个平面平行于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这个平面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简记为:面面垂直,则线面垂直.
证明线线平行的方法
①三角形中位线 ②平行四边形 ③线面平行的性质 ④平行线的传递性
⑤面面平行的性质 ⑥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
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
①定义: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为90°;(特别是证明异面直线垂直); ②线面垂直的性质
③利用勾股定理证明两相交直线垂直;
④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证明两相交直线垂直;
五:三种成角
1.异面直线成角
步骤:1、平移,转化为相交直线所成角;2、找锐角(或直角)作为夹角;3、求解
注意:取值范围:(0。,90。].
2.线面成角:斜线与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成的角,取值范围:(0。,90。].
如图:PA是平面的一条斜线,A为斜足,O为垂足,OA叫斜线PA在平面上射影,为线面角。
3.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形成的图形
取值范围:(0。,180。)
向量法解立体几何
1、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
⑴.直线的方向向量: 若A、B是直线上的任意两点,则为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与平行的任意非零向量也是直线的方向向量.
⑵.平面的法向量: 若向量所在直线垂直于平面,则称这个向量垂直于平面,记作,如果,那么向量叫做平面的法向量.
⑶.平面的法向量的求法(待定系数法):
①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②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③求出平面内两个不共线向量的坐标.
④根据法向量定义建立方程组.
⑤解方程组,取其中一组解,即得平面的法向量.
2、用向量方法判定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⑴线线平行。设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是,则要证明∥,只需证明∥,即.
⑵线面平行。设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是,则要证明∥,只需证明,即.
⑶面面平行。若平面的法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要证∥,只需证∥,即证.
用向量方法判定空间的垂直关系
⑴线线垂直。设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是,则要证明,只需证明,即.
⑵线面垂直
①(法一)设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是,则要证明,只需证明∥,即.
②(法二)设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平面内的两个相交向量分别为,若
⑶面面垂直。 若平面的法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要证,只需证,即证.
4、利用向量求空间角
⑴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已知为两异面直线,A,C与B,D分别是上的任意两点,所成的角为,则
⑵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求法:设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与的夹角为, 则为的余角或的补角
的余角.即有:
⑶求二面角
二面角的平面角是指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O,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作射线,则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O
A
B
O
A
B
l
如图:
求法:设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再设的夹角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则二面角为的夹角或其补角
根据具体图形确定是锐角或是钝角:
如果是锐角,则, 即;
如果是钝角,则, 即.
5、利用法向量求空间距离
⑴点Q到直线距离
若Q为直线外的一点,在直线上,为直线的方向向量,=,则点Q到直线距离为
⑵点A到平面的距离
若点P为平面外一点,点M为平面内任一点,平面的法向量为,则P到平面的距离就等于在法向量方向上的投影的绝对值.
即
⑷两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
利用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可将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转化为求点面距离。即
⑸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设向量与两异面直线都垂直,则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就是在向量方向上投影的绝对值。 即
1.如图,在三棱锥中,是等边三角形,,点是 的中点,连接.
(1)证明:平面平面;
(2)若,且二面角为,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2.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菱形,,侧棱底面,,点为的中点,作,交于点.
(1)求证:平面;
(2)求证:;
(3)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3.如图,直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是菱形,AA1=4,AB=2,∠BAD=60°,E,M,N分别是BC,BB1,A1D的中点.
(1)证明:MN∥平面C1DE;
(2)求AM与平面A1MD所成角的正弦值.
4.如图所示,已知点P在正方体ABCD-A′B′C′D′的对角线BD′上,∠PDA=60°.
(1)求DP与CC′所成角的大小.
(2)求DP与平面AA′D′D所成角的大小.
5.如图,四棱锥中,是正三角形,四边形是菱形,点是的中点.
(I)求证:// 平面;
(II)若平面平面,,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6.已知两两垂直,,为的中点,点在上,.
(Ⅰ)求的长;
(Ⅱ)若点在线段上,设,当时,求实数的值.
7.如图,已知矩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P,平面ABCD,E、F分别是AB、PC的中点.
求证:(1)共面;
(2)求证:.
8.如图,直棱柱的底面△ABC中, , ,棱,如图,以为原点,分别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1)求平面的法向量;
(2)求直线与平面夹角的正弦值.
9.如图,四棱锥中,为正三角形,为正方形,平面平面,、分别为、中点.
(1)证明:平面;
(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10.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矩形,是的中点,平面,且,.
()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
()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11.已知棱长为2的正方体,点M、N分别是和的中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1)写出图中M、N的坐标;
(2)求直线AM与NC所成角的余弦值.
12.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AB=AC=2,A1A=4,点D是BC的中点;
(I)求异面直线A1B,AC1所成角的余弦值;
(II)求直线AB1与平面C1AD所成角的正弦值.
13.如图,在棱长为ɑ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是CB、CD、CC1的中点.
(1)求直线C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弦的值;
(2)求证:平面A B1D1∥平面EFG;
(3)求证:平面AA1C⊥面EFG .
14.如图1,,,过动点A作,垂足D在线段BC上且异于点B,连接AB,沿将△折起,使(如图2所示).
(1)当的长为多少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
(2)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时,设点,分别为棱,的中点,试在棱上确定一点,使得,并求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
15.如图,已知线段AB、BD在平面内,线段,如果,
(1)求C、D两点间的距离.
(2)求点D到平面ABC的距离
16.如图所示,在边长为12的正方形ADD1A1中,点B,C在线段AD上,且AB=3,BC=4,作BB1 ∥ AA1,分别交A1D1,AD1于点B1,P,作CC1 ∥ AA1,分别交A1D1,AD1于点C1,Q,将该正方形沿BB1,CC1折叠,使得DD1与AA1重合,构成如图所示的三棱柱ABC−A1B1C1.
(1)求证:AB⊥平面BCC1B1;
(2)求四棱锥A−BCQP的体积;
(3)求平面PQA与平面BCA所成角的余弦值.
公理1
公理2
公理3
图形语言
文字语言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语言
作用
判断线在面内
确定一个平面
证明多点共线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专题11概率(理)知识点与大题16道专练(中档题)(原卷版)-备战2022年高考数学大题分类提升专题学案,共17页。
这是一份专题7概率(文)知识点与大题16道专练(基础题)(原卷版)-备战2022年高考数学大题分类提升专题学案,共15页。
这是一份专题24导数知识点与大题16道专练(基础题)(原卷版)-备战2022年高考数学大题分类提升专题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数的运算,利用单调性求参数的取值,函数的极值与其导数的关系,导数图象与原函数图象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