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上册2 探究物质的密度同步测试题
展开5.2探究物质的密度实验题练习(2)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一、实验题
1.关于测量仪器的基本使用,请回答
(1)如图甲中物体 A 的长度为_______cm.
(2)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情况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 (选填“左”或“右”)调,正确称量后砝码和游码情况如图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 g。
(3)在如图丁所示中,量筒的分度值为_______ mL,小石块的体积测量值为_______ cm³
2.为了探究同一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小磊同学使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水和水银的质量和体积,得到下列数据:
物质 | 实验次数 | V/cm3 | m/g | m/V(g/cm3) |
水 | 1 | 5 | 5 | 1 |
2 | 10 | 10 | 1 | |
3 | 20 | 20 | 1 | |
水银 | 4 | 5 | 68 | 13.6 |
5 | 10 | 136 | 13.6 | |
6 | 20 | 272 | 13.6 |
(1)在本次实验中,测量水和水银的体积的工具是___________;
(2)比较第①②③三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同一种物质,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___________;
(3)比较六次实验的“质量”和“体积”栏中的数据,可以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_;不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___________;(填“相同”、“不同”)我们引入了___________概念来反映物质的这一特性。
3.小乐同学甲中有一个玻璃钢实心小球,他想通过图的实验测定制作小球的玻璃钢的密度。
(1)称量质量时,当小乐依次往右盘中添加了1个20g和1个10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了分度标尺的右边(如图所示),接下来小明的正确操作应是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移动砝码 B.取下20g的砝码,换上5g的砝码
C.取下10g的砝码,换上5g的砝码 D.再往右盘添加5g的砝码
(2)小明用天平正确称量小球的质量时,右盘上砝码总质量是25g,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球的质量为_____g;把小球浸没在装有20cm3水的量筒中,水面升至如图所示位置,则小球的体积为________cm3,测得的玻璃钢密度为__________g/cm3。
4.测量液体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调节好天平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1=101g;
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为V,如图乙所示,则V=________cm3;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m2,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m2=_________g;
④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_________kg/m3。
5.小玉同学用天平(含砝码)、量筒、足量的水和细线(不计质量和体积)这些实验器材来测量一块圆柱形实心合金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他把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小玉将合金放入左盘,天平平衡时,测出合金的质量如图乙所示。用量筒测量合金体积时,把合金放入装有 60mL 水的量筒后如图丙所示,则合金的密度是_____kg/m3(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同组同学指出小玉在测量体积过程中有不足之处:小玉忘记用细线悬挂合金缓慢浸没在水中,而是直接把合金放入量筒造成有水溅出,则这样测出的合金密度将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6.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_____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按该实验方案测出酱油的密度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
(2)小聪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在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他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聪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______,请帮小聪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_。
7.学完质量和密度后,小亮和小军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油的密度:
(1)他们开始测量,步骤如下:
①将待测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为55.8g;
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油倒入量筒(如图甲),测出倒出这部分油的体积是_____cm3;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为_____g(如图乙);
④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算出,该油的密度是_____kg/m3;
(2)小亮发现厨房有“电子秤”也可测出液体密度,他找来一枚鸡蛋,操作步骤如下:
①把电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开关并归零;
②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在电子秤上,打开开关并归零;
③用细绳系住鸡蛋,手提细绳将鸡蛋缓慢浸没在烧杯中的水中(鸡蛋不触碰烧杯底部),读出电子秤的示数为 m1(如图丙);
④将装有适量某种液体的烧杯放在电子秤上,打开开关并归零;
⑤用细绳系住鸡蛋,手提细绳将鸡蛋缓慢浸没在烧杯中的液体中(鸡蛋不触碰烧杯底部),读出电子秤的示数为 m2,则某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用 m1、m2 和 ρ水表示)。
8.小李同学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瓷片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则瓷片的质量为______g。
(3)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2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
a.柱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瓷片;
b.先往量简装入42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简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__________cm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的密度ρ为__________g/cm3.
(5)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李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6)这里测量瓷片的体积用到了__________法(选填字母序号)。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类比法 D.累积法
9.下面是小明同学“测量不规则小石块密度”的主要实验过程。
(实验设计)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测量小石块密度的两种方案(操作步骤按照示意图中的①②③顺序进行)。你认为方案___________测量误差会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小明选择某一方案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相关物理量,计算出了石块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的实验过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质量时,通过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测出小石块的质量,示数如图所示;
(3)按照实验方案测出了小石块的体积,并将数据填入了表中。
(实验数据)测出所有相关物理量,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表格内,计算出石块的密度。请你将表格中①、②、③、④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石块的质量m/g | ②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 | 石块的体积V/cm3 | 石块的密度 |
①___________ |
|
| 9 | ④___________ |
10.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他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物体的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2)下表是这位同学记录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物理量 物体 | 质量m/g | 体积V/cm3 | /g·cm3 |
铁块1 | 79 | 10 | 7.9 |
铁块2 | 158 | 20 | 7.9 |
铁块3 | 237 | 30 | 7.9 |
铝块1 | 54 | 20 | 2.7 |
铝块2 | 108 | 40 | 2.7 |
铝块3 | 162 | 60 | 2.7 |
①表格中空缺的文字内容应为___________;
②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_;
③在做这个实验时,为什么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收集多组数据,原因:___________。
11.实验室里用悬重法测蜡块的密度。如图所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0,只放入重物时,量筒内水与重物总体积为V1。将蜡块及重物全浸入水中后,量筒水面所示总体积为V2 。已知蜡块的质量为m,则蜡块的体积为_____,密度为___________。
12.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矿石的质量为______g,体积为______cm3,密度=______kg/m3。由于捆绑矿石的轻绳也排开一些水,因此会使测的矿石密度偏______。
参考答案
1.1.30 右 73.4 1 20
2.量筒 正比 相同 不同 密度
3.C 29.4 15 1.96
4.将游码调至左端零刻线处 60 38
5.右 3.1×103 偏大
6.32 1.07×103 偏大 见解析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3 ρ=
7.20 37.4
8.平衡螺母 32 16 2 偏小 B
9.一 石块上沾有水,测出的质量偏大 18 水的体积V1/cm3 水和石块的体积V2/cm3 2
10.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 应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是恒定的 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 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
11.V2-V1; 。
12.左 73.4 20 3.67×103 小
初中粤沪版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2 探究物质的密度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粤沪版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2 探究物质的密度复习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2 探究物质的密度练习题: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2 探究物质的密度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2 探究物质的密度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 探究物质的密度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