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检测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22797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检测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22797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检测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227970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封建时代日本和朝鲜的共同点是
A.学习中国隋唐文化B.长期实行幕府制度
C.形成特殊的武士阶层D.与中国明朝发生过战争
2.与俄罗斯帝国相比,拜古庭帝国的突出特点是
A.疆域辽阔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
C.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D.曾积极扩张领土
3.10-11 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以下关于西欧城市兴起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②城市完全独立于各地封建主
③城市兴起促使西欧大学兴起④城市兴起有利于国王的统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指出,复杂的朝廷仪式和基于太阳崇拜的国教,进一步促进了帝国的统一,这一宗教认为印加是太阳的后裔,在太阳礼拜中,他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知
A.国教崇拜显示了君权神授色彩
B.宗教崇拜为帝国统一的决定因素
C.太阳神是印加帝国唯一的信仰
D.印加帝国宗教狂热引起侵略扩张
5.下列关于东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东罗马帝国也叫拜占庭帝国 ②14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崛起
③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500年,东罗马帝国灭亡 ④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6.美国科学家迈克尔哈特著有《人类史上最有影响的百位人物排名》一书,穆罕默德名列百位人物之一。这本书刚一出版,即成为畅销书。在这本书中有关穆罕默德的记述,你不可能看到的内容是
A.7世纪创立了伊斯兰教
B.完成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历史使命
C.建立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
D.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大帝国
7.奥斯曼土耳其兴起后,深刻影响了欧洲和亚洲的历史。其中之一是15世纪中期灭亡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
8.13世纪时,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
①免赋税特权 ②司法特权 ③言论自由权 ④教育自主权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9.中世纪的西欧,占统治地位的主要是三股势力:一个是西欧社会的精神统治者,一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还有一个是实际掌握地方实权的贵族。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指的是( )
A.国王B.基督教会C.庄园主D.城市贵族
10.曾经在今天北非地区兴起的文明古国包括( )
A.埃及和阿克苏姆王国B.埃及和桑海
C.加纳和阿克苏姆王国D.马里和桑海
11.古代非洲文明中,对外贸易高度繁荣,受到多种文明因素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混合型文明可能是
A.阿克苏姆文明B.马里文明C.加纳文明D.桑海文明
12.1547年,17岁的伊凡四世亲政,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加冕典礼,自称“沙皇”。此为俄国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自称沙皇,旨在
A.标榜和宣扬自己对上帝的虔诚B.彰显俄罗斯成为亚欧非大帝国的荣耀
C.宣示莫斯科公国为基辅罗斯所取代D.宣示自己至高无上的君权
13.欧洲日耳曼人氏族公社被历史淘汰后,日耳曼国家诞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A.教皇国
B.法兰克王国
C.西班牙王国
D.赛琉璃王国
14.桑海时期,廷巴克图依然是著名的文化中心,有180多所学校,其中该城的桑科尔学校,有来自北非各地的几千名学生学习法律、文学、修辞和地理学等。从材料可分析得出桑海
A.文化教育事业推动了北非文化的发展B.是非洲文化最昌盛的国家
C.统治者重视对外文化交流D.奉行友好交往的对外政策
15.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面对游牧民族的入侵,印度社会中能参战的人仅限于“刹帝利”,即武士阶层。其他人都未经训练,而且对作战也毫无兴趣,漠不关心。这说明他认为印度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种姓制度使社会缺少凝聚力B.印度人民不重视军事训练
C.游牧民族的骑兵力量强大D.印度社会制度的落后性
16.某校高一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查阅了以下内容:封君与封臣、领主与农奴、城市的兴起、早期的大学。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古希腊罗马文化B.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C.中世纪的欧洲D.跨入近代社会
17.646年1月1日,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规定: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效仿唐朝制度实行“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对官吏实行“食封”和“俸禄”。这表明( )
A.树立了天皇的绝对权威
B.建立了完备的中央集权行政体制
C.全面效仿唐朝政治制度
D.王室积极谋求中日国家对等关系
18.“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古典文化。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俄罗斯、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这个帝国是
A.西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19.“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A.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时期
B.中古时期确立了日耳曼人在欧洲的统治
C.西欧封建制度既有罗马帝国特征又有日耳曼人传统
D.封建社会时期的西欧保留了农奴制
20.印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因为交通不便,印度安文明内部之间基本没有交流,印第安文明发展相对缓慢。这反映了( )
A.印度安文明内部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B.印度安文明内部之间战争频繁
C.地理环境是印第安文明发展相对缓慢的重要原因
D.地理环境导致了印第安文明的发展相对缓慢
21.早期罗马法规定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妻子不能拥有任何独立财产,公元6世纪的法律规定,妻子可以保持其人身和财产的独立,甚至从“某些方面看,当时的妇女甚至要比当下大多数文明国家法律下的妇女获得了更大的解放”这一变化
A.蕴含着自然法精神B.适应了帝国建立的需要
C.体现了公民法的灵活性D.使妇女获得了充分的公民权
二、简答题
22.中西殊异
“秦汉以后无‘封建’” 是当今学术界常见的一句话,言外之意是秦汉以后的中国与“封建制度”下的西欧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较明显的差异。
请简述这些差异。
三、材料分析题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认为我如赐予教堂(或任何人)以彼所应得的恩宠,并在“上帝”的帮助下以书面文件保证此种恩宠可长期享受,必可增加王权的光辉。兹特宣布:我答应某地领主兼某教堂主教某某的请求……特赐给他下列恩宠:在某主教教堂所现有的,以及以后该教堂靠“上帝”的恩宠所取得的庄园范围内,政府一切官吏俱不得入内执行审判、收敛罚款,或其他事物。此种权力俱由该主教和他的继任者执掌。
——国王颁赐特免权文件
材料二 我们希望,在我们王国里每个自由人必须按他的意愿从我们或我们的忠臣中,选择
一个领主……我们要把权利赐给我们的忠臣们,而且我们决不愿对他们做出任何违反理性的事情。我们也告诫你们以及我们其他的忠臣把权利授给你们的附庸,对他们绝不做违反理性的事情。我们希望,我们每个人的臣民,都应跟随他的领主反对敌人,或执行他的其他要求。
——《麦尔森法令》
材料三 如我的忠臣中某人在我死后因对“上帝”和对我的感戴,愿通世隐居,并且有子或有堪为国家有用之才的亲属,则他可根据自己的决定转让领地。
——《克尔西敕令》
(1)材料中“忠臣”的权利与义务是什么?
(2)根据以上材料,联系同时期东方中国的政治体制,你认为西欧此时的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屯仓,仍赐食封,大夫以上各有差。降以布帛,赐官人百姓有差。又曰,大夫,所使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
材料二初造户籍,计账,班田收授之法。凡五十户为里,每里置长一人,掌按检户口,课殖农桑,禁察非违,催驱赋役。若山谷阻险,地远人稀之处,随便量置。凡田长三十步、广而二十步为段,十段为町。段租稻两束两把,町租稻二十二束。……
(1)归纳材料中日本大化改新的措施并指出这些措施之间的关系。
(2)分析这些措施对日本历史产生的影响。
参考答案
1.A 2.C 3.B 4.A 5.B 6.D 7.C 8.A 9.A 10.A 11.A 12.D 13.B 14.A 15.A 16.C 17.B 18.B 19.C 20.C 21.A
22.
23.(1)权利:领主自治(或享有行政权、司法权、征税权),领地世袭。
义务:军事义务(服兵役)。
(2)西欧是地方自治,而中国则是中央集权;西欧是领地世袭,而中国是官吏俸禄制、任期制;西欧王权是有限的,而中国是皇权至上的;西欧宗教享有世俗的一切特权,而中国古代宗教组织则无此地位
24.(1)公地公民制度,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公地公民制度是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的前提和基础,租庸调制以班田收授法为基础。
(2)这些措施使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日本国家形态基本完备,确立了天皇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地位,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欧洲
中国
政治
王权有限,教权常常凌驾王权之上,地方权力较大
皇权至上,中央集权
经济
庄园经济,领地世袭,土地所有权归领主,农民农奴化趋势明显
小农经济,土地所有权归地主和农民。农民以自耕农为主
文化
基督教对文化影响极大
儒家思想是统治思想,无核心宗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作业,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学者指出,“4世纪时,帝国拥有人口稠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