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已开展空气中浓度的监测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
1.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蒸发器(铜管)液化成水,经排水管排走,空气中水分越来越少,人会感觉干燥。某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排出液化水的体积为V,水的密度为,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液化水中分子的总数N和水分子的直径d分别为( )
A.B.
C.D.
2.关于布朗运动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C.布朗运动与扩散现象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剧
D.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3.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的距离时,分子力为零,说明此时分子间既不存在引力,也不存在斥力
B.分子力随分子间的距离r的变化而变化,当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C.当分子间的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增加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D.分子间距离大于10倍分子直径时,分子力可近似为零
4.我国已开展空气中浓度的监测工作.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的悬浮颗粒物,其悬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物是形成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B.的质量越大,其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C.温度越低,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的运动轨迹是由大量空气分子对无规则碰撞的不平衡和气流运动决定的
5.关于分子间距离与分子间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悬浮颗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就越多,布朗运动就越明显
B.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说明悬浮颗粒的分子运动越剧烈
C.一般情况下,当分子间距离(平衡距离)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时,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D.用气筒打气需外力做功,是因为分子间的斥力作用
6.下面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铁丝很难被拉长,这一事实说明铁丝分子间存在引力
B.水很难被压缩,这一事实说明水分子间存在斥力
C.两个纯净的铅块紧压后合在一起,这一事实说明铅块分子间存在引力
D.磁铁可以吸引铁屑,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是布朗运动
B.已知某气态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该种物质的分子体积为
C.已知某固态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则该种物质的分子体积为
D.内能相同的物体,温度可能不同
8.把墨汁用水稀释后取出一滴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显微镜下既能看到水分子也能看到悬浮的小炭粒,且水分子不停地撞击炭粒
B.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就是所说的布朗运动
C.越小的炭粒,运动越明显
D.在显微镜下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液体,实际上就是由许许多多的静止不动的水分子组成的
9.小张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悬浮的细微粉笔末的运动,从A点开始,他把小颗粒每隔20 s的位置记录在坐标纸上,依次得到等点,把点连线形成如图所示折线图,则关于该粉笔末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折线图是粉笔末的运动轨迹
B.粉笔末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经过B点后10 s时,粉笔末应该在的中点处
D.粉笔末由B到C的平均速度小于由C到D的平均速度
10.雾霾天气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雾霾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形状不规则,但可视为密度相同、直径不同的球体,并用PM10、PM2.5分别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的颗粒物(PM是颗粒物的英文缩写)。某科研机构对北京地区的检测结果表明,在静稳的雾霾天气中,近地面高度百米的范围内,PM10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略有减小,大于PM10的大悬浮颗粒物的浓度随高度的增加明显减小,且两种浓度分布基本不随时间变化。据此材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PM10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的悬浮颗粒物
B.PM10受到的空气分子作用力的合力始终大于其受到的重力
C.PM10和大悬浮颗粒物都在做布朗运动
D.PM2.5浓度随高度的增加逐渐增大
11.很多轿车为了改善夜间行驶时的照明问题,在车灯的设计上选择了氙气灯,因为氙气灯灯光的亮度是普通灯灯光亮度的3倍,但是耗电量仅是普通灯的一半,使用寿命则是普通灯的5倍,很多车主会选择含有氙气灯的汽车。若氙气充入灯头后的体积,密度,氙气的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试估算:(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灯头中氙气分子的总个数N;
(2)灯头中氙气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水的摩尔体积;水分子数;将水分子看成球形,由,解得水分子的直径,故C正确。
2.答案:B
解析: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正确;微粒越大,同一时刻撞击固体微粒的分子数越多,液体分子对固体微粒各个方向的撞击作用差别越小.布朗运动越不明显,B错误;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则布朗运动与扩散现象加剧,C正确;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D正确。
3.答案:A
解析: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时,,合力为零,并非不存在斥力和引力,故A错误;当时,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B正确;当时,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增加得快,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故C正确;当时,引力和斥力都非常小,分子力约为零,故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
4.答案:D
解析:在空气中的运动是固体颗粒的运动,是分子团的运动,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A错误;的质量越小,其受无规则运动气体分子的撞击不平衡性越明显,故B错误;温度越高,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被气体分子撞击后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C错误;受大量空气分子对无规则碰撞,并且受气流影响,从而形成不规则的运动轨迹,故D正确.
5.答案:C
解析:悬浮颗粒越大,在某一瞬间撞击它的液体分子数就越多,布朗运动就越不明显,故A错误;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说明液体分子运动越剧烈,故B错误;当分子间的距离时,分子间作用力为0,当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故C正确;用气筒给车胎打气,到后来觉得气体难以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对活塞在宏观上形成压力,并不是分子间的斥力,故D错误。
6.答案:ABC
解析:铁丝很难被拉长,这一事实说明铁丝分子间存在引力,故A正确;水很难被压缩,这一事实说明水分子间存在斥力,故B正确;将两个纯净的铅块压紧后合在一起,说明铅块分子间存在引力,故C正确;磁铁可以吸引铁屑,是因为磁力的作用,并不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D错误。
7.答案:CD
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在较暗的房间里可以观察到射入屋内的阳光中有悬浮在空气里的小颗粒在飞舞,这是由于气体在流动,不是布朗运动,故A错误;已知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对于固态物质,分子间隙很小,则该种物质的分子体积为;对于气体,分子间距离远大于分子直径,分子体积远小于,故B错误,C正确;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相同的物体,温度不一定相同,故D正确。
8.答案:BC
解析:水分子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故A错误;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其剧烈程度与温度高低和颗粒大小有关,温度越高,颗粒越小,运动越明显,故B、C正确;水分子不是静止不动的,故D错误.
9.答案:BD
解析:该折线图不是粉笔末的实际运动轨迹,分子运动是无规则的,故A错误;粉笔末受到水分子的撞击,做无规则运动,所以粉笔末的无规则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由于粉笔末的运动是无规则的,所以经过B点后10 s时,我们不知道粉笔末在哪个位置,故C错误;时间间隔相等,位移越大,则平均速度就越大,故粉笔末由B到C的平均速度小于由C到D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10.答案:AC
解析:PM10表示直径小于或等于的悬浮颗粒物,A项正确;PM10悬浮在空气中,受到的空气分子作用力的合力不可能始终大于其所受到的重力,B项错误;根据题意,不能判断PM2.5的浓度随髙度的增加而增大,D项错误;悬浮的PM10和大颗粒物由于空气分子的撞击,都在做布朗运动,C项正确。
11.答案:(1)个
(2)
解析:(1)设充入灯头的氙气的物质的量为n,则,氙气分子的总个数(个)。
(2)每个分子所占的空间为,设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为a,
则有,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同步训练题,共1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1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2 光电效应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光电效应 同步课时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