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 定理与证明课文课件ppt
展开1.理解基本事实、定理等概念.(重点)2.理解证明的概念,并会对真命题进行证明.(难点)
【问题】我们学过的哪些命题是真命题﹖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4.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基本事实 :数学中一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即出发点.这样的真命题视为基本事实.我们也称它为公理.
例如: 1.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 直线平行;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定理】 数学中,有些命题可以从基本事实或其他真命题出发,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判断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作为进一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比如:“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条定理就是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这条公理的基础上推理而出的,它也可以作为判定平行线的依据.
基本事实、定理、命题的关系:
基本事实(正确性由实践总结)
定理(正确性通过推理证实)
(1)一位同学在钻研数学题时发现:
2+1=3,2×3+1=7,2×3×5+1=31,2×3×5×7+1=211,
于是,他根据上面的结果并利用质数表得出结论:从质数2开始,排在前面的任意多个质数的乘积加1一定也是质数.他的结论正确吗?
【试一试】 计算一下2×3×5×7×11+1与2×3×5×7×11×13+1,你发现了什么?
(2)如果a=b,那么a2=b2.由此我们猜想:当a> b时,a2> b2.这个命题是真命题吗?
(3)我们曾经通过计算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等的内角和,得到一个结论: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这个结论正确吗?是否有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不满足这一规律?
不正确,因为3>-5,但是32<(-5)2 .
【探讨】上面的几个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通过特殊的事例得到的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定义】根据条件、定义以及基本事实、定理等,经过演绎推理,来判断一个命题是否正确,这样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
【例1】 证明命题: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已知:如图,在△ABC中,∠C=90°.
求证:∠A+∠B=90°.
此命题可以用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因此我们把它也作为定理.
方法归纳:演绎推理是研究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除了基本事实与已知的定理外,等式与不等式的有关性质以及等量代换也可以作为推理的依据.
在七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有关性质及其判别方法,哪位同学能说出它的性质和判别方法?
现在我们就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来证明下面的判别方法:
【例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已知:如图,直线l3分别与l1、l2交于点A,点B,且∠1=∠2.
你能根据图写出此定理的已知和求证吗?
【注意】如果命题已给出已知和求证,就可以按照所学有关公理、定理、性质等直接进行证明了.如果要证明一个文字语言叙述的证明题,而没有给出图形、 已知、求证, 我们要证明这个命题,必须: 1.首先必须根据命题的要求准确的画出图形,标出字母.2.再根据要求按照图中所标字母写出数学语言表示的已知和求证.
分析:要证明OE⊥OF,只要证明∠EOF= 90°,即∠1+∠2= 90°即可.
1.证明: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已知:如图,∠AOB+∠BOC=180°,OE平分∠AOB,OF平分∠BOC.求证:OE⊥OF.
2.用演绎推理证明下面的定理:
(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步骤:(1)根据题意作出图形; (2)写出已知和求证; (3)写出证明的过程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 定理与证明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 定理与证明说课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叫命题,命题的结构,命题的分类,真命题,他的结论正确吗,不正确,这个结论正确吗,假命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 定理与证明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 定理与证明教课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2定理与证明pptx、习题131pptx、2定理与证明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 定理与证明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 定理与证明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直线公理,平行公理,余角的性质,垂线的性质,补角的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