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上册12 我们小点儿声教案
展开12.我们小点儿声
学情分析:
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不同,孩子的行为习惯差别非常大,所以,在课前进行了充分地调查。
1、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校集体生活,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了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打扰他人的观念。但是,通过在校教师跟踪观察发现班上三分之二的孩子行为落实不到位,容易不知不觉地大声讲话,打扰他人,而自己毫无所知。特别是在上厕所的时候用力关门、用力放椅子和学习用具饭盒等行为制造了大量噪音。
2、为了进一步了解孩子在校外公共场所是否做到不大声喧哗和不打扰他人,教师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班上44名学生,44名孩子都明白在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不能打扰别人,31名孩子并不清楚噪音对人健康的伤害,15名孩子认为大声说话和文明没有关系。在行为落实方面却只有5名小朋友真正做到“我们小点儿声”,33名小朋友有时能做到“我们小点儿声”,6名小朋友完全无法做到在公共场所“我们小点儿声”。
3、通过道法老师在校跟踪观察以及校外情况的调查问卷,总体上说,二年级学生对常规认识不深刻,行为落实不到位。他们喜欢过集体生活,但自控能力却不是很好,容易不知不觉地大声讲话,用各种行为制造噪音,打扰他人,而自己却毫无知觉。
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的第五条“懂礼貌、有次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而编写。通过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在人员聚集的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打扰他人,保持良好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同时明白这不仅是为了维持正常的公共秩序,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个人素质的体现;然后让学生试着发现生活中哪些场合需要控制自己的音量,思考有哪些好点子可以让大家学会控制音量。通过发现与实践,让学生养成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的文明习惯。
本课侧重培养学生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不打扰他人的文明行为,是达成单元目标的重要内容。《我们小点儿声》是《我们在公共场所》单元里的第4课,重在使学生养成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打扰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它与本单元其他三课之间使并列关系。
教学目标:
感受到安静的环境给人带来的愉悦,嘈杂的环境给人带来的不悦。
知道在公共场所应低声说话,不影响他人。
能做到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
教学过程:
对比体验 课题引入
今天,王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两种声音,让我们闭上眼睛聆听,用你们的表情告诉,你们喜欢哪一种声音。
(播放:清晨鸟语花香的轻音乐和教室里嘈杂的声音。)
师:老师发现好多孩子听到第二段声音的时候捂住了耳朵。为什么,你要捂住耳朵呢?(太吵了)
教师:吵闹的环境让我们感觉不舒服,所以,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需要“我们小点儿声”。
(板书课题:我们小点儿声)
教室里面有点儿吵
1、刚刚,孩子都说到吵闹的声音让我们不舒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教师出示分贝表)
教师解说:分贝是用来度量声音的强度。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由于休息不足,疲劳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对我们的身体不健康。(贴:健康)
难怪刚刚孩子听到第二种吵闹的声音觉得不舒服。
2、了解教室内噪音来源。
猜一猜第二种声音来自哪里?(根据孩子回答贴出教室噪音来源卡片)
我们不喜欢的声音居然来自我们教室啊!来看看这一段视频,找一找制造噪音的罪魁祸首吧!
播放“教室里面有点儿吵”的视频。
学生回答视频中谁制造了让我们难受的噪声环境呢?
根据孩子的回答,教师移动“分贝表”指针。
3、了解校园里除了教室以外的噪音来源。
除了视频中的噪音,在你们的教室或者是校园里,你们还曾经感受过很吵的情况吗?
同学回忆交流什么时候,校园(教室)里面有点吵?
根据孩子的回答,教师移动“分贝表”,贴出噪音来源卡片。(操场、厕所、过道·等等)
过渡:因为我们制造了噪音,让噪音在学校每个角落无处不在,让我们的分贝表都快爆表了。
面对噪音的制造者,旁边人是这样看着他的。过这些眼神,你猜一猜到旁边人心里在说些什么?(讨厌他、觉得他不懂文明、他不懂得尊重别人等等)
总结:大声喧哗,随意制造噪音破坏了我们健康的学习环境,对别人是一种打扰,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板书:尊重)所以,我们的声音小一点儿,大家才能有健康的学习环境,是对同学、对老师最起码的尊重。
小小“调音师”
过渡:怎么样赶走校园里无处不在的噪音,把分贝表降到健康的指数呢?王老师请来了两个小小调音师,看看他们做了些什么。
1、视频播放:“我是小小调音师,我可以做个警示贴,提醒自己小声点儿”和“我是小小调音师,当别人说话很大声时,我可以用手势提醒别人”。
视频中的孩子是怎么做小小调音师的呢?
孩子的回答,教师贴出:警示贴 手势提醒,并且调低分贝表音量。
教师:两个小小调音师用警示贴和手势提醒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噪音,降低分贝表。你们也来当一名小小“调音师”吧,想一些好办法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这些噪音吧!
2、小组讨论:如何当小小调音师,并且将把你们的好办法写在卡片上。
a、(教师巡视,手机录下孩子们喧闹的场景。一分钟后,摇铃停止。)
b、大家知道为什么老师让你们停止讨论吗?(太吵闹了。)
c、教室播放现场录制的孩子们讨论的视频。
d、多么吵闹的小组讨论啊!那我们先来想个办法让四人小组讨论时音量降低吧!
e、学生交流回答。
f、通过孩子的交流,王老师总结了四人小组讨论降低音量的方法如下:组长提醒、依次交流、讨论结束后用静息的方式告诉老师。那按照这个方法,孩子们重新开始讨论吧!
3、全班交流降低噪音的好方法,教师将孩子写在卡片上的金点子贴在黑板上,降低分贝表。
4、学校是我家,爱护靠大家。在孩子们共同的努力下,我们得到了一个安静而有序的校园。
播放30秒“双林小学”校园生活的场景视频。
过渡:学习需要如此安静的环境,生活中也有许多地方需要“小点儿声”。那在校外的哪些地方应该小点儿声?
这里也要小点儿声
有安静标志的地方需要小点儿声
a、走进,我们的闯关题吧!(打出场景:医院、博物馆、图书馆、夜市)哪些地方需要小点声?哪些地方不需要小点儿声?请将场景拖入不同的区域。
b、你怎么知道医院、博物馆、图书馆需要安静呢?(学生圈出并放大医院、博物馆、图书馆墙上的安静标志)
教师总结:标志都是警示我们小点儿声,以后在公共区域看到这些标志,我们就应该保持安静。
闯关题二:医院、博物馆、图书馆需要安静的原因,判断对错。
没有安静标志也需要“小点儿声”的地方。
闯关题三:哪些地方没有警示标志,但是也要小点儿声
除了闯关题中提到的公交车上、电影院、家的过道需要小点儿声,还有哪些地方呢?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进行了调查,完成了这张调查记录表,谁愿意来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
生分享,教师将孩子调查问卷同步投屏大屏幕。
教师总结:这么多的公共场所都需要我们小点儿声,孩子在描述需要保持安静的原因时,老师在同学们的交流中听得最多的词语是“不影响”、“不打扰”,所以在公共场所我们要有意识地降低自己的音量,保持安静,这样既不影响他人,也是自身文明的一种体现。(贴:文明)
设计安静警示标志
有些场所虽然没有警示标志,但也要小点儿声。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设计一种警示标志来送给这些地方,提醒所有人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时间3分钟)
老师现场拍摄警示标志,投屏展示,并请设计者做介绍。
学生用手中的应答器投票选出他们最喜欢的设计图
总结全文
今天的这堂课上,我们学习了在公共场所应该——小点儿声,还学习了保持“小点儿声”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把今天这堂课的收获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在公共场所“小点儿声”,时时刻刻做个“小小调音师”,学会尊重他人,做个文明人。
最后让我们在这首优美的小诗中结束今天这堂课,大家可以随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朗诵。(配乐诗:《声音》)
请同学们轻轻关上书,轻轻站起来,轻轻地收拾好东西,轻轻离开教室……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2 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2 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共6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 我们小点儿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 我们小点儿声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上册12 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上册12 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