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数学(文科)一轮复习教学案
一轮复习专题8.22圆的方程(二)(解析版)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一轮复习专题8.22圆的方程(二)(解析版)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过程,探究题,课外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圆的方程(二)一、学习目标:1.了解轨迹法求曲线方程的基本方法,并会用于求圆的方程;2.明确点圆位置关系的判定,学会解决点圆位置关系中的求参问题。二、教学过程:(一)必备知识: 1.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r>0),点M(x0,y0),(1)点M在圆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点M在圆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点M在圆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1)直接法:直接利用条件建立, 之间的关系;(2)待定系数法:已知所求曲线的类型,求曲线方程;(3)定义法:先根据条件得出动点的轨迹是某种已知曲线,再由曲线的定义直接写出动点的轨迹方程;(4)代入(相关点)法:动点依赖于另一动点的变化而运动,常利用代入法求动点的轨迹方程.自查自纠:1.(1)(x0-a)2+(y0-b)2=r2 (2)(x0-a)2+(y0-b)2>r2 (3)(x0-a)2+(y0-b)2<r2(二)题组训练题组一:示例:例1.设A为圆(x-1)2+y2=1上的动点,PA是圆的切线,且|PA|=1,则P点的轨迹方程是( )A.(x-1)2+y2=4 B.(x-1)2+y2=2 C.y2=2x D.y2=-2x【答案】B【详解】作图可知圆心(1,0)到P点距离为,所以P在以(1,0)为圆心,以为半径长的圆上,其轨迹方程为(x-1)2+y2=2.例2.当点P在圆x2+y2=1上变动时,它与定点Q(3,0)的连结线段PQ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A.(x+3)2+y2=4 B.(x-3)2+y2=1 C.(2x-3)2+4y2=1 D.(2x+3)2+4y2=1【答案】C【详解】设,设PQ的中点为M的坐标为,则有,又点P在圆x2+y2=1上,所以,故选择C例3.已知,,为平面内的一动点,且满足,则点的轨迹方程为( )A. B. C. D.【答案】B【详解】由题,设为,,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即,故选:B(三)课堂检测:1.若的斜边的两端点A,B的坐标分别为和,则直角顶点C的轨迹方程为( )A. B. C. D.【答案】C【详解】,中点为,为斜边两端点,则点轨迹是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且与不重合,点轨迹方程为:故选:2.点为圆上的一个动点,点为线段的中点,则点的轨迹方程为( )A. B. C. D.【答案】C【详解】设,则,点为圆上的点,将代入有即即故选C3.已知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且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A. B. C. D.【答案】D【详解】因为为直角三角形,且,所以,所以M的轨迹是以C1为圆心,半径为的圆,故选:D4.古希腊数学家阿波罗尼奧斯(约公元前262~公元前190年)的著作《圆锥曲线论》是古代世界光辉的科学成果,他证明过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与两定点距离的比为常数k(k>0,k≠1)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波罗尼斯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A(﹣3,0),B(3,0),动点M满足=2,则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 )A.(x﹣5)2+y2=16 B.x2+(y﹣5)2=9 C.(x+5)2+y2=16 D.x2+(y+5)2=9【答案】A【详解】设,由,得,可得:(x+3)2+y2=4(x﹣3)2+4y2,即x2﹣10x+y2+9=0整理得,故动点的轨迹方程为.选A.5.方程所表示的曲线是( )A.一个圆 B.一条直线 C.一个点和一条直线 D.一条直线和一个圆【答案】D【详解】变形为或,表示的图形是一条直线和一个圆。题组二:示例:例1.已知是方程的两个不等实数根,则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A.点在圆内 B. 点在圆上 C. 点在圆外 D.无法确定【答案】A【详解】易知点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故===<8,故点在圆C:内.例2.若过点有两条直线与圆相切,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答案】D【详解】圆的方程化为标准式为,因为点有两条直线与圆相切,所以点在圆外,所以 解不等式组得 所以选D例3.若曲线:上所有的点均在第二象限内,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答案】D【详解】曲线表示的圆,圆心,半径为2,所以满足。(三)课堂检测:1.方程为圆的方程,则的范围为________【答案】【详解】方程表示圆需满足或2.若点在圆外,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答案】C.【详解】可化为,则,即;因为点在圆外,,即;所以.3.若过点总可以作两条直线和圆相切,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或 B.C. D.或【答案】A【详解】把圆的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可得,所以,解得,又点应在已知圆的外部,把点的坐标代入圆的方程得:,即,解得或,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故选A.4.若圆与轴的两交点位于原点的同侧,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或【答案】D【详解】令x=0得,由题意得方程有两个根,且两根之积大于零.所以,或故选D.三、探究题:1.已知圆与圆相交于两点,且四边形为平行四形,则圆的方程为( )A. B. C. D.【答案】A【详解】设圆的圆心坐标为,,则由圆及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解得或,则圆心坐标为或(舍),圆的半径为.2.已知圆:和点,若圆上存在两点使得,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答案】B【详解】当和与圆相切时,最大,要使圆上存在两点使得,则,∴,即,解得,故选B.四、课外作业:1.设定点,点是圆上一动点,则线段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答案】【详解】设,,代入圆的方程得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则动点的轨迹方程是( )A. B. C. D.【答案】D【详解】设,则,.因为,所以,整理得.故选:D.3.平面上有两个定点和动点,,则动点的轨迹为( )A.椭圆 B.圆 C.双曲线 D.抛物线【答案】B【详解】以所在的直线为轴,的垂直平分线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则, 则化简得到 故选:4.设A为圆(x-1)2+y2=1上的动点,PA是圆的切线,且|PA|=1,则P点的轨迹方程是( )A.(x-1)2+y2=4 B.(x-1)2+y2=2 C.y2=2x D.y2=-2x【答案】B【详解】作图可知圆心(1,0)到P点距离为,所以P在以(1,0)为圆心,以为半径长的圆上,其轨迹方程为(x-1)2+y2=2.5.点(1,1)在圆的内部,则a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详解】点(1,1)在圆的内部6.已知点P(0,-1)在圆外,则k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详解】点P(0,-1)在圆外,则将点的坐标代入圆的方程可得,所以k的取值范围为7.过点可作圆的两条切线,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或【详解】将圆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因此,又因为过点可作圆两条切线,因此在圆外,即,综上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为或.8.若直线与圆的两个交点关于直线对称,则的值分别为( )A., B., C., D., 【答案】D【详解】依题意知,圆心(2,0)在直线,所以代入得b=-4.同时,直线与直线垂直,所以.故选D.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第34讲 圆的方程(含解析),共5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总结,典型例题,技能提升训练,名师点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教案 第8章_第3节_圆的方程(含答案解析),共8页。
这是一份一轮复习专题8.21圆的方程(一)(解析版)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过程,课外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