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教科版(2001)科学六年级下册 3.3 我们来造“环形山”(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教科版(2001)科学六年级下册 3.3  我们来造“环形山”(教案)第1页
    教科版(2001)科学六年级下册 3.3  我们来造“环形山”(教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科学教科版3、我们来造“环形山”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教科版3、我们来造“环形山”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认识环形山,制造“环形山”,推测环形山的成因,课堂检测,课堂小结,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我们来造“环形山”》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我们来造“环形山”》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宇宙》第三课教学内容。教科书共两页,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月球的地形特征一环形山”;第二部分是“造‘环形山’”;第三部分是“推测环形山的成因”;第四部分是“阅读资料一环形山的成因”。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2.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1.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2.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 3.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造“环形山”。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客观和乐趣,意识到设计科学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够大胆地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 3.意识到模拟实验及推测和客观真实是有一定差距的。 教学重点: 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教学准备: 沙、皮球、石头、注射器、细胶管、水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1.播放古诗《古朗月行》节选,学生欣赏。说一说你认为月亮应该是怎么样的?2.今天我们就随着嫦娥一号去看一看月亮表面。(播放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的视频)。二、认识环形山1.观察月球的表面。(图片展示)2.提问:月球表面和我们想象的一样吗?实际它是怎么的?这些环形山有什么特点?(板书:“环形山”)对比地球上的山峰和月球上的环形山。    4.月球上的环形山:(1)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2)环形山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3)环形山的直径有的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几百千米。    5.环形山的特征:(1)分布杂乱随机(2)数量众多(3)大小和深浅不一    三、制造“环形山”1.分小组进行实验2.小组讨论交流,完成实验,探测“环形山”的成因3.完成实验报告单。实验步骤:1.用重球砸向沙堆,观察现象并记录2.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观察现象实验现象:1.重球砸向沙堆,沙堆会出现类似环形山的凹坑。2.注射器中的水会穿出沙堆,形成火山状;实验结果:沙堆会出现类似环形山的凹坑。    四、推测环形山的成因    1.喷射月球形成不久,月球内部的高热熔岩与气体冲破表层,喷射而出,就像地球上的火山喷发。它们开始威力较强,熔岩喷出又高又远,堆积喷口外部,形成了环形山。后来喷射威力逐渐减小,喷射堆积只在中央底部,形成了小山峰,就是环形山中的中央峰。有的喷射熄灭较早,或没有再次喷射,就没有中央峰。 2.流星体、陨石撞击 流星体撞击月球。1972年5月13日有一颗大的陨星体在月面上撞成一个有足球场那么大的陨石坑。撞击时引起的月震,被放置在月面的4个月震仪记录下来。主张陨石撞击的人认为,在距今约30亿年前,空间的陨星体很多,月球正处于半融熔状态。巨大的陨星撞击月面时,在其四周溅出岩石与土壤,形成了一圈一圈的环形山。又由于月面上没有风雨的洗刷与猛烈的地质构造活动,所以当初形成的环形山就一直保留下来了。 3.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的学说关于月面环形山的形成,人们曾有过多种猜测。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如此众多的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星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得撞击更为猛烈和频繁。人们已经观察到一些行星和许多卫星及小行星的表面都有这种“陨击坑”,证实了这种猜想。 也曾有人认为月球上的环形山可能是火山爆发形成的。但根据人类登月后在月面设置的“月震仪”的探测资料得知,和地球相比,月球是个地质不活跃的天体。在过去的46亿年间,月球从来不曾有过频繁而激烈的火山活动。    五、课堂检测(课件出示习题)六、课堂小结:1.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2.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七、知识拓展月球上的环形山,大多是用著名天文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如哥白尼、开普勒、牛顿、柏拉图、第谷、祖冲之、张衡等环形山。(六年级语文课本下册第19课《千年梦圆在今朝》中国明代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坐火箭上天的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相关教案

    六年级下科学听课反思我们来造环形山_教科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科学听课反思我们来造环形山_教科版,共1页。

    六年级下科学教案我们来造“环形山”_教科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科学教案我们来造“环形山”_教科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3、我们来造“环形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3、我们来造“环形山”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活动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