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六年级下册5、太阳系教学设计
展开《太阳系》的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分析
由于《太阳系》这一课知识点较密集,所以我根据六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的现状。这一课的教学没有像以往那样在科学教室中完成,而是让学生们在网络教室中进行学习。因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可以构建“主动、探究、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快捷性。它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多种形式,真正为学生提供了立体式的多项交流机会,形成了“教师的学习指导——学生的个体学习——学生的群体合作学习”三要素的优化动态组合,在网络教学中营造自主探究的宽松环境。
我将教学过程分成五个环节:创设情景——确定研究重点——自主学习——交流汇报——知识延伸。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太阳系的组成及相关天体的特征,尽可能多地了解太阳系的其它有关知识。(基于网络教学信息量大的优势而设计)
2、探究目标: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形成对宇宙天体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根据太阳系中八大行星运行情况及有关数据,能分析推理出一些基本的运行规律。
教学难点
八大行星的名称和排列顺序及运行规律。
教学准备
网络课件
板书设计
太阳系
|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非常好看的录像片,你们想不想看?(播放一段杨利伟在太空拍摄到的地球)。你们看到了什么?欣赏完我们美丽的家——地球,你是否也想到太空去看一看呢?
二、自主探究
1.初步探究
教师谈话:这节课,就让我们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亲临”太阳系参观游览。同学们,你们看谁来迎接我们了?(电脑上出现在各自轨道上运行的八大行星)。那就请同学们仔细地观察,看你都能发现些什么?(学生观察后发言)
学生活动: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
2.自主质疑
教师提问: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也很好。这节课呢,就让我们重点认识、了解八大行星。除了我们观察到的这些以外,关于八大行星你们还想了解些什么呢?
学生活动:(发言)
(让同学们畅谈自己的想法,使他们的想法相互渗透。)
3.深入探究
教师提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不少,不过我们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全部解决,这怎么办呢?那就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意愿任意选择一到两个进行重点了解。
(网上学习的具体要求:首先请同学们在网上浏览自己想要了解的那颗行星,然后再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里,最后再把文件夹里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制作成电子文稿再向同学们交流。)
教师提出要求:现在就请同学们迅速地登陆科普网站找到你所要了解的那颗行星。(学生们纷纷上网进行学习,教师巡视并且进行个别指导。)
三、交流汇报
教师谈话:让我们先浏览到这吧,同学们浏览得可真投入!现在就请把你浏览到的信息介绍给你的同伴、好朋友,你们看怎么样?你可以招呼他过来,也可以自己走过去相互介绍,开始吧!(同学们讨论得可真热烈)谁愿意将你的收获说给我们全班同学听呢?(学生边展示自己制作的电子文稿,边介绍自己了解的那颗行星的情况。)
学生活动: (同学们就这样各自把自己研究的行星向全班同学作了介绍。)
[设计意图:给学生留足自主活动的时间,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自主活动的空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过程,使他们在参与学习活动中亲身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四、汇报总结
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了解了一年等于两天的水星,太阳从西边升起的金星,人类家园的地球,太空中的小地球火星,行星中的老大哥木星,戴着“项链”的土星,躺着打滚的天王星,用笔尖计算出来的海王星,最小最远最冷最神秘的冥王星。
五、知识的延伸
1、教师谈话:一节课短短的四十分钟,我们获取的知识毕竟是十分有限的,每一位同学的头脑中都还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没有得到解答。不过没有关系,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两个关于天文知识比较丰富的网站:一是科普网站,二是天文台网站,点击它们,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2、作业布置:
3、制作太阳系模型
课后小结
本课是在学生们了解了太阳系的组成,并详细研究了流星、彗星、卫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有关八大行星知识的。本课的知识密集,且由于认识对象是宏观遥远的事物和现象,让学生亲自感知是非常困难的。若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少,效果自然不够理想。因此,这节课我安排学生在网络教室学习,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当电脑屏慕上展现出整个太阳系运行的三维动画,形象逼真地把太阳系的外观和运行状况展示给学生时,使学生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然后让学生认真仔细的观察动画,并相互交流,尽可能多地发现太阳系中有关特点,以对太阳系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网络天地进行自主学习,最后学生下载、存储、编辑、制作而成电子文稿,进行交流汇报。
通过计算机网络学习这一课,计算机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自然知识的工具,每一位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优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而打破课内外、时间、空间的限制,广泛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这样以来,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太阳系的相关知识,而且还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和应用信息,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当然,有关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是学生平时难以直接观察到的,用直接观察的方法来完成对太阳系的认识不再是有效的途径。利用一些资料来帮助学生认识太阳系,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太阳系的模型将是更有效的策略。
让学生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是本课的重要活动。学生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建立的太阳系模型,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八大行星在太阳系的空间分布不是均匀的;八大行星的大小差异很大;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是十分渺小的。这一活动,不仅会加深太阳和太阳系中的组成天体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理解力,对建立有关宇宙空间的概念十分有益。
2021学年5、太阳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5、太阳系教学设计,共5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5、太阳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5、太阳系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认识太阳系和八大行星,了解八大行星距太阳的位置关系,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5、太阳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5、太阳系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