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雾在哪里课时训练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2824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9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雾在哪里课时训练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2824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9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雾在哪里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19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雾在哪里课时训练,共32页。主要包含了看拼音,写汉字,搜集一下有关天气的谚语,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改进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看拼音,写汉字。
lùn àn wū jiǔ sàn
不( ) 海( ) 房( ) 不( ) ( )步
二、搜集一下有关天气的谚语。
三、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尸( )( )( ) 攵( )( )( )
第二课时
一、用“无论……还是……都……”写一句话。
二、在你的眼里,雾是什么?
三、搜集关于雾的谚语。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论 岸 屋 久 散
二、1.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2.云绞云雨淋淋 3.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 4.天有铁砧云地下雨淋淋 5.直雷雨小横雷雨大。
三、尸(屋)(层)(居) 攵(散)(放)(收)
第二课时
一、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我都要按时上学。
二、例如:雾像仙境一样,富有诗情画意。
三、十雾九晴 清晨雾浓,一日天晴
《雾在哪里》教学反思
《雾在哪里》是一则有趣的科普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把雾比作一个淘气的孩子在捉迷藏,它把大海、天空连同太阳、海岸和城市、自己藏了起来,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本文让孩子们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感受雾的聚散变化的特点,符合低年段孩子的认知特征。
一、教学效果
在教学本课中,我主要围绕雾“淘气”“藏”来设计。抓住雾“淘 气”,雾把什么“藏”了起来等问题,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中悟,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阅读和思考习惯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本课的教学我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学习,读通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读给同学听,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想象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切身体会来理解文章中雾把东西藏起来时的情景,以及雾散后的情景。在此基础上配合幻灯片图片展示,更加清晰直观。这样学生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因此,效果不错。
二、成功之处:
1.在激趣导入的环节,我通过一个小谜语“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飘飘,日出慢慢散”,让同学们猜一猜,从而引出“雾”,让孩子们感知雾的特点。然后趁热打铁,播放一些雾的图片,带孩子们进入雾的情境当中。
2.在指导阅读时,我充分利用课上的师生互动多层次进行阅读的指导。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读对于理解语言和体会文章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范读、指生读、师生合作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在读中体会雾的淘气。这样不仅让孩子们在读中认识生字、理解课文,还培养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3.课上,我根据本课内容,鼓励学生开口说话,自由选择内容练习说话,将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并将课文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培养了学生语感。
三、不足之处:
1.在读书环节时,个别学生没有端起书本,姿势不端,没有及时进行纠正。对于写字的指导,还有部分同学没有按照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进行书写,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2.课上,讲到“岸”和“暗”这两个同音字时,虽说清楚了读音的相同之处,但对于形旁边表义这个特点却没有深入讲解。
四、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力求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