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学案,共2页。
学习课题名称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课 型:复习课 技术使用:用ppt总结区分易混点学习过程:[体系构建]多媒体:展示图片和相关文字材料学生:结合图片分析材料,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思维引导:同在国有企业,小李和小张工资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同意小李的观点吗?为什么?材料二中提到了哪些要素分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只存在于非公有制经济中吗?教师关键提示:/易/错/提/醒/按劳分配≠公有制中的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个体劳动所得(1)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也会存在非劳动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除劳动要素外)分配;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收入不能称为按劳分配,而称为按劳动要素分配。(2)个体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所以,个体劳动收入不包含按劳分配成分。个体劳动者的收入,来自自身的管理和劳动、经营和投资,是综合分配所得。同步检测1: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③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④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教师引导学生答题思路:审设问→审材料→析选项→定答案审设问 知识:未限定事件: 下列说法角度: 正确的是审材料 题题干材料没有有效信息,需要判断选项观点的正误。析选项 ③④是对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方式的正确认识;按劳分配方式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之中,①中企业成分不明确,工人工资收入可能是按劳分配所得,也可能是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可能是按劳分配所得,也可能是按(非劳动)要素分配所得,排除②。[情境导思·激活思维]“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明显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到2020年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要缩小收入差距,提低、扩中、控高。下一步,要提高扶贫标准;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的同时又降低其税收负担,包括连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个税起征点提至月收入5 000元……“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到的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增加就业机会、稳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等,都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探究任务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多媒体:展示图片和相关文字材料学生:结合图片分析材料,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思维引导:为什么要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教师关键提示: 初次分配再分配范围物质生产部门内部(主要为工业企业)全社会主体主要是企业国家、政府手段市场机制决定政府调控机制(税收、政策、法律)目的提高效率,体现公平主要是更加体现公平举例按劳分配收入、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都属于初次分配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障制度等转移支付 ,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同步测试2: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做好2018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对2018年农业补贴的对象、额度、细则做了比较详细的说明。2020年,国家在农业补贴的方式以及对象上,都在逐步的精细化和严格化。对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进行财政补贴可以( )①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②在源头上为农业发展注入活水,增强农业内生活力,提高农业在GDP中的比重 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挥重要作用 ④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教师引导学生答题思路:审设问→审材料→析选项→定答案审材料: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给予增值税优惠;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2 经济与社会第二单元 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精品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习提纲,合作探究,深度学习,总结,效果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必修2 经济与社会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导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拓展,即学即练1,即学即练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学案,共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