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角的初步认识(18)-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2826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角的初步认识(18)-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2826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角的初步认识(18)-人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2826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3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3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设计理念,教学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科年级:
二年级数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角和直角”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从观察实物中逐步抽象出所学的角,教材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提出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等,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以后,为进一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奠定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触起来比较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自学讨论贯穿于教学个环节中,在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让他们在大量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说他们注意力集中比较短,喜欢做小动作,感觉数字枯燥无味,因此我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五、设计理念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结合新课程“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及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想,本节教学中主要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方法,来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并使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获得探索成功、积极发现的情感体验,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达到“享受学习”的境界。
六、教学活动
活动内容
设计意图
教
学
重
点
活动一:初步感知,认角
1、课件出示:(只露出3个角的三角形,露出5个角的五角星,4个角的长方形,遮住一部分的圆)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个老朋友,这几个老朋友今天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你能猜出它们分别是谁吗?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么猜的吗?
学情预设:看到了漏在外面的3个角,所以就猜它是三角形。第二个图形露出了5个角,猜出是五角星,第三个图形露出了外面的4个直角,猜出是长方形。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注意到,刚才同学们在猜图形的时候都用到了“角”这个概念(板书:角)。那么角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图形呢?我们接下来就重点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2、为了我们观察和研究的方便,我们把这些长在图形上的角都剪下来怎么样?
课件演示: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
师:既然这些图形都被我们称作是角,它们肯定有相同的地方,对不对?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这些被我们称作角的图形,到底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自己观察,你有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四人小组交流,
学情预设: 生1:这些角都是尖尖的。
生 2:一个角还有两个边。
生3:两个边都是直直的。
同时出示课件,介绍顶点并标出所有角的顶点;边介绍边标出所有角的边。
小结:说一说,被我们称作角的这种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使学生明确,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板书:共同特点:一个尖尖的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活动二:小组合作,折角
1、师:(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
2、选取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
3、对折出来不是角的要让学生指出并说明理由。
4、说一说折的角的各部分名称,
活动三:体验感悟,画角
师:刚才大家都用纸折出了角,现在老师想把这个角画在黑板上,看哪位小朋友最善于观察,能在老师画完后说出老师是怎样画角的(PPT演示)
师:同学们可要看仔细了哟,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PPT演示)
师:哪位善于观察的小朋友能来说一说老师刚才是怎样画角的。
生:先画了一个顶点,然后画了边。
师:几条边呀?
生:两条。(学生说时在角的旁边写出角和边)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师:就是刚刚这位小朋友说的,老师在画角时先画一个顶点,从这个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了一个角。(课件演示画角的过程)
师:老师能画角,你们能不能在练习纸上也画出一个角?那自己动手画一画,画完之后告诉同桌你画的顶点和边分别在哪里!
(学生自己动手画角,教师巡视。)
师:下面老师要请一位同学上来给同学们展示一下他画的角。(拿一个学生画的角投影)
师:你来说说你画的角的顶点和边在哪?(学生指)
(师:只有一条边吗?)
师;是的,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师:同学们看看这位同学画的是对的吗?
1.本环节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首先为学生创设了有趣的学习情境,通过“猜一猜”这一活动唤起学生对已学图形的回忆,并引出新知,初步感知角。让学生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
2.小组合作探究
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各部分名称及特点,并从中
获得探索成功、积极发现的情感体验,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达到“享受学习”的境界
通过折角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角的特点。从比较得出:角是有大有小的,使学生在操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并对角的大小这一特点进行了初步认识。
教学画角时,我利用多媒体演示画角的过程,这种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留下的表象也非常深刻,角的画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教学难点
巩固重难点
活动四:PPT演示角有大小
1.师:这里有个钟面,为了学习方便,老师吧时针拿走了,剩下分针和分针,当秒针慢慢转动的时候,时针好和分针就形成了一个角,时针慢慢往前走,这个角慢慢变大,原来角是有大小的。这个慢慢变大的部分,叫做的张口,张口变大角就大,张口变小,角就小。
2.师:还是那个分针和秒针所形成的角,我们把角的两条边延长,看看角的大小有变化吗?原来,角的大小和张口有关,和边的长短无关。所以我们要比较角的大小,只要比较角的张口大小就行,不用看边的长短。
活动五:PPT演示比较角的大小
师:既然角有大小,那么我们怎样来比较角的大小呢?
(1)观察法,也就是看的方法。(大屏幕出现一个钝角和一个锐角)像这样的两个角,一眼就能看出角1的张口比角二大,所以角1比角2大,
(2)重叠法。像这样的两个角很难判断出大小,我们就要重叠法,将两个角重叠,点对点边对边(大屏幕演示重叠的方法),另一条边在外面的则角大,另一条边在里边的则角小。
(3)直尺测量法:在两条上边找出与定点同样距离的位置,然后量两个点的长度(大屏幕演示直尺测量角的方法)。48毫米大于41毫米,所以角1比角2大。
①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个同学的角,谁的大一些?
②学生想办法比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叠法: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条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
活动六:体会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①教师拿出活动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大的角。
②把角的边剪短,思考:这样的角小了吗?
③学生说理由并用重叠法证明角的大小没变。
④用自己的胳膊形成一个角,把角变大,再变大,想想,你的胳膊变长了吗?把角变小再变小,想想你的胳膊变短了吗?
活动七:巩固练习
1、辨认角。课件出示: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数角。
3、比较角。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一个顶点 两条边
(尖尖的) (直直的)
角的大小与张口大小有关 ,与边的长短无关
1.通过观看PPT演示,使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
2.通过观看PPT演示,使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开的大小有关
通过练习,巩固前面建立起来的角的概念,使学生对角的特点、角的构成有了更深的认识。
1题2题让学生在辨别角的过程中,建立清晰的角的概念。3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开的大小有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3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3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3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小结,质疑,欣赏生活中的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