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自主学习探究,自主练习,知识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认识0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性。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在积的末尾添0的算理。
一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50×90 400×0 32×30 190×50
0×140 300×30 21×40 25×30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二、自主学习探究
1、用课件出示48页例2。160×30=
2、引导学生列出竖式。
3、我提问160×30怎样计算呢?小组讨论汇报。
李鹏程说我们组是先口算出16×3=48,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两个0。
梁瀚宇说我们组认为3个160就是480,30个160就是4800。
我问谁能用竖来计算呢?冯裕元说我来,他在黑板上这样写的计算方法和昨天学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一样。
1 6 0
× 3 0
──────
0 0 0
+ 4 8 0
──────
4 8 0 0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这时陈浩宇说老师我想到了一个简便竖式:
1 6 0
× 3 0
──────
4 8 0 0
在6和3 的右边在画一条竖的虚线分开。
哦你真棒,谁来总结一下呢?这时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先把因数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在乘得积的末尾添上0(数一数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添几个0)。
4、 106×30怎样计算呢?自己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试算,并在小组相互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5、教师强调并小结。
6、学生总结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7、教师巡视并针对突出问题小结。
三、自主练习
师:通过刚才的自学,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下面我们来进行自主练习,看谁把今天的知识学的最好,最棒!
1、教材48页做一做
120×73 46×205 182×47 250×60
28×103 27×142 224×30 304×15
2、教材49页练习八第5题。
四、知识运用
在15世纪意大利的一本算术书中介绍了一种 “格子乘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谁的眼睛亮,最聪明小脑瓜能发现什么?
有一同学说老师我发现格子上面的数乘右边的数等于格子左边和下边的数。
这时艾则尔江说老师我还发现一个就是把一个格子用斜线分开,下面一行是46×5所用的乘法口诀,上面是46×7用的口决,三条斜线把口诀分成4部分从下向上看,第一个就是积的个位,第二个斜行3个数相加就是积的十位,满十还要向积的百位进一,第三个斜行3个数相加就是积的百位,满十还要向积的千位进一。
回答的太精彩了,同学们你们听懂了吗?
听懂了!明白了!
你们会自己用格子乘法来计算了吗?会了学生齐答。
那么那你们就自己编两道题“格子乘法”题,看谁编的快!
这时下课铃响了,我就说编好题的同学把题交到办公室给我看,学生也不出去玩了,不一会就给我把题送过来。办公室的老师说,你们班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真高啊!
教学反思:由于上节课所学习的笔算要求数位对齐,当冯裕元列出的竖式是大部分学生的想法和做法,因此我顺势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发现出简便的竖式方法,这样便于学生对新知的巩固,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佷好的作用。从课堂作业的反馈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是有的学生还是采用数位对齐的方法进行计算,有待我课后个别辅导。这节课我没有想到班里的学生接受能力强,观察力也强,尤其是对格子乘法的观察理解,举一反三的编了许多格子乘法题,真让我出乎意外!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突破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上册4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究算法,沟通算法,巩固练习,收获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