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反思,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反思】
植树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是的,那就是“一一对应”。谁和谁一一对应?仔细想想,是数和间隔一一对应。当两端都植树,一棵树对应一个间隔,最后,树更多,树比间隔多一,并不是一一对应。并在课开始的时候利用生活中几个例子引出一一对应。
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教学
为了让学生明白树与间隔的关系,让学生自己运用SMART电子白板动手操作演示,再通过推理发现:两端都栽,棵树比间隔数多一;只栽一段,棵树与间隔数一一对应,它们相等;两端都不栽,棵树比间隔数少一。
微课助力课堂学习
利用自学的信息技术服务与教学,让教学更加生动,深刻。
4、期待PPT中也有类似电子白板这样的交互功能!那样交流起来会跟方便!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植树问题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人教版
章节
第七单元第一课
学时
一课时
年级
五年级
教学目标
1、运用“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借助学生画线段图的方法和微课视频(砍树法),掌握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两端都栽)。
2.利用导学卡,让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使学生发现并理解植树问题(两端要栽)的解题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事物的意识和能力,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一年级已学过用一个对一个的方法比较多少,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线段的相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思考能力与计算能力,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生活中学生也经常接触一一对应和非一一对应的现象,只是没有系统地、认真地去分析其中的道理;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分不清是3种情况中的哪种情况,不清楚间隔数多还是树的棵数多。
4、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通过动画演示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通过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学习,掌握新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组织,如: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索。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注现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间隔与棵数之间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充分发挥电子白板的优势,利用批注、演示、拖拽、交互式组件、以及插入微课视频等功能,突破教学难点。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流程一
游戏导入
——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教师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图片,自然的导出一一对应.渗透了数学来自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
通过看图说话引出一一对应,从而引出课题。
一、师出示一些图片,它表示什么意思?
2、
4、这3张图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出示课题
说出:
一个萝卜一个坑
一步一个脚印
3、一人一个身份证号码
4、都是一个对一个
1、利用淡出动画出示文字。
2、利用gif图片吸引学生。
流程二
认识植树问题
明白间隔、间隔数、棵数以及全长。
认识间距、间隔数、棵数以及全长。
1、24米的小路一旁种树,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每隔6米种一棵是什么意思?
数学上,我们把两棵树之间的部分叫间隔,间隔的长度叫间距。
已知全长和间距,算数间隔数。
理解新名词的意思
电子白班的标注功能
通过画一画、摆一摆等活动探索出3种不同情况及特点加深对间隔、间隔数、棵树的认识。
2、探索“24米的小路一旁种树,每隔6米种一棵,有多少个间隔?”有几种情况和特点?
师:每隔6米种一棵,有多少个间隔?
师:怎么来的?
师:4个间隔可以载几棵树?请大家在草稿纸上画一画。(学生先画,再上来展示)
师:为什么都是每隔6米种一棵,会出现3种不同的情况?
师:这3种情况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这三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可能出现,今天都来就重点学习——两端都栽(板书)
动手在草稿纸上画
上台在电子白板上通过拖动“树”,展示交流。
找出为什么会出现3种不同情况的原因以及特点。
“树”图片无限克隆,拖移到要植树的地方。
淡入线段上的点和大括号。
将另外两个线段图隐藏,用的时候拖出来。
流程三
探索规律并验证规律
重视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出来,让学生认真观察、独立尝试、合作交流。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开拓思维,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端都植树的特点,进一步发归纳总结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探索两端都栽的规律
2、小组汇报。
3、总结出两端都植树的规律。
4用“拖移法”和“砍树法”来验证两端的规律。
1、学生自主探索完成下面的导学卡
部分同学展示自己的到学卡并想师生汇报自己是如何做的。
3、看老师操作“拖移法”和微课视频“砍树法”。使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1、利用手机App把学生完成的导学卡拍照后传到电脑,投影到白板上,减少了操作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2、利用魔术笔的聚光灯功能,突出树比间隔多一。
3、利用无限克隆的功能给出“树”,方便老师在电子白板进行画图操作。
4、利用课前做好的微课视频,形象生动的展示了为什么树比间隔数多一。
流程四
小试牛刀——利用规律解决例题1
示范如何来利用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对整个的解答过程个完整的认识。
示范如何来利用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
1、学生读题
2、自主解答
3、个别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电子白板的好书写功能
流程四
自学教材
通过阅读,让学生自学教材,谈谈自己的体会或发现。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数学课本。
3、加深对植树问题解答方法的认识。提高解题能力。
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后谈谈自己的收获
阅读教材P106
谈体会收获
利用电子白板的遮盖功能,引导学生,答对了,就点破气球,此时,同步呈现出课本要点,加深对植树问题解答方法的认识。
流程五
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2
会判断生活中那些现象属于植树问题
认识一些生活中的植树问题现象
谈谈自己认为属于植树问题的现象
观看学习视频,并判断什么相当于“树”,什么相当于间隔。
利用微课视频,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流程六
小试牛刀
巩固练习,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44”
加深对植树问题解答方法的认识。
提高解题能力。
1、学生自主完成
2、学生上台自己的答案写在电子板书上,再说说自己的解题理由。
利用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便于墨迹的保存。方便后面学习。
流程七
拓展知识延伸
31’45”-34 ’26”
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价值。
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有系统系。
1、学生自主完成挑战,汇报成果。
1、利用抢红包——翻板模板,展示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知识在学生心中保持神秘感,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忱,激励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目标。
流程八、
课内总结。
34’27”-36 ’29”
加深新知的掌握。
2、培养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汇报。观看学习微课视频总结。
1、插入微课视频,吸引学生的听力和视力的合作效应,提高对知识学生的理解,使印象更加深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学 揭示课题,自主探究 个体建构,小组讨论 合作提升,互动展示 评研深化,反馈达标 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学习活动一,学习提示,课件演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