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7.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7.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教学ppt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房四宝,按题材内容分,鱼在哪里游,笔状物传情用,中锋侧锋逆锋拖笔,中国画的笔法,用墨赋彩,中国画的墨法,如何用墨,如何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国书画的基本工具,富有弹性的毛笔,细致研磨的墨盒对笔触水分十分敏感的宣纸,加以独特的表现方法,成就了中国画独一无二的表现效果。
中国画以几千年形成的文化传统,完备的绘画体系,独特的表现形式,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此画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是至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绘画作品 。
这两幅画在内容上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人物龙凤图》上只有 4个形象:①一侧身而立的中年妇女 ②一龙③一风 ④ 招魂舟
其一,形象少而精,除了招魂和升天目的所必需的外,没有任何可有可无的形象;其二,招魂和升天的主要媒介物由凤变为龙,包含着楚人由崇凤向崇龙转化的深层文化内涵。
在表现手法上,它也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其一,墓主人形象具有全身肖像特征,女子着细腰彩锦绣袍,其二,所有形象,均以全侧面来表现,说明早期绘画善于抓取形象轮廓最突出、特征最鲜明的一面。
这幅帛画从用笔用线的描述、人物特征的描绘到图的构成无不反映出我国古代绘画对形、神独特的气质和丰富内涵的表现。
勾勒出中国画表现形式发展的基本脉络
早期的绘画,线条主要用于勾勒轮廓,后来逐渐与色彩配合来表现物象。随着笔墨技法的丰富和成熟,特别是文人的参与,以笔墨抒写胸中意气和体现审美理想的写意画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
人物龙凤图(战国)线描
出水芙蓉图(宋代)工笔
呈现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本特征
↑ 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极其细腻地描绘物象。→ 写意画笔墨豪放简练,高度概括,以少胜多。
出水芙蓉图 宋代 佚名
册页 清代 朱耷
这就形成了中国画“以大观小、小中见大”,强调以“想象”为本质特征的观察认识方法。
千里江山图(局部)宋代 王希孟
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画面千山万壑争雄竞秀,江河交错,烟波浩渺,气势十分雄伟壮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从什么角度才能看到如此开阔的画面?
中国人多喜欢登高望远,从高处把握全面。
荷花翠鸟图 清代 朱耷
花鸟是中国画表现的重要内容,中国人善于借花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小中见大”,一草一木往往折射出人们的宇宙观。
明朝宁王朱权的后代。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做道士。号八大山人。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这样的形象,正是朱耷自我心态的写照。寄情于画,以书画表达对旧王朝的眷恋。章法结构不落俗套,在不完整中求完整。朱耷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 画面传达出一股荒凉、寂寞而又冷隽的气息,这当是八大山人凄凉身世、遗世情怀的心灵表现。或许在一般人看来,它没有去再现夏日荷花那千转百媚的妖冶姿态,而是用这种奇异的艺术形象,不免有些脱离了生活的真实,但就艺术情感的表现而论,他这种笔墨所显示的形象,不是凭空虚造,而是建立在对事物的深刻体察基础上的艺术语言。
册页 朱耷(清代)
背景不着一物,凭借鱼的生动姿态交代环境。
画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不只是照搬客观物象,而是概括取舍、删繁就简,追求“不似之似”的艺术趣味。
中国画不拘泥于固定时空的表现手法,常常把事件的全部过程巧妙地安排在一幅画里。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五代 顾闳中
此画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绘了南唐贵族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通过听乐,观舞,休息,清吹,散宴等五段情节,叙事性的描述了韩府夜宴的全部过程。韩熙载在每场中出现,46个人的音容相貌活脱在绢上。
中国画的线不仅仅是用来勾画形象的,线条运行的本身也流露着艺术家的情感。不同质感的线条给予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并主宰着画面的整体风貌。
古人把执笔方法归纳为推、押、钩、格、托五个字。●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后,再学运腕。用五字执笔法还要做到“指实掌虚”,掌不仅要虚还要竖起来,“掌竖才能腕平”,“腕平才能悬肘”。 ●画工笔人物或者是细微处,必须枕腕来画,即把手腕靠在桌面上或另一只手背上,这样指头也得以稳定,便于描绘其精细处。
运笔时笔尖在线条中间藏而不露,线显得均匀圆滑;
运笔时笔尖在线条一侧,笔头侧身接触纸面显得扁平;
笔接触纸后,手推笔头由右向左逆向运笔,笔意粗滞朴拙;
运笔时笔拖着笔头在纸上自由描绘,线条灵活且多变化;
草书古诗四首 (局部)唐代 张旭
中国画的线条表现与中国画书法同源,粗细,曲直,转折,顿挫,缓急,挺拔和效果均可以与书法笔画线条相对应。
送子天王图 吴道子 唐代
渔翁渔妇图 黄慎 清代
中国画的线不仅仅是用来勾画形象的,线条运行的本身也流露着艺术家的情感。不同质感的线条给予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并影响着画面的整体风貌。
思考·练习 比较人物画作品中衣褶的线条表现之间的差别。
用挺拔,流畅的线条勾勒人物形象,通过顿挫的用笔来表现衣褶的暗部和转折。
人物衣褶以狂草笔法写出质感
1.牛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憨厚质朴稳重)2.画中的线条给你什么感受?(圆润拙朴,疏密关系表现了不同部位皮肤松弛和柔韧)
中国画的线不仅表现事物的特质,同时追求绘画的形式意味和个性表现。
● 劲笔重墨表现坚硬的牛角和牛蹄
● 圆润的线条表现厚实柔韧的体态
● 线条的疏密对比表现褶皱或光滑的皮肤质感
五牛图(局部)唐代 韩滉
“运墨而五色具”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焦、 浓、 重、 淡、 清
运笔时的水分多寡、速度疾缓、提按使转等等,造成画面墨色千变万化,淋漓尽致。
墨葡萄图 明代 徐渭
水在作画时有什么重要作用?墨与水的关系?
作用:水是白的,无形的,在绘画中当白运用,墨是黑的,为五色之主,以白(水)配之则明。水墨相会,在毛笔的作用下互相渗透在宣纸上显现出焦、浓、重、淡、清五个色阶来,并在色阶之间又生化出无限变化,这些全是水起的作用。关系:墨因水而活、无水则死,水因墨而显、无墨则空,用墨之妙全在用水。
泼墨法:大笔挥洒,好像往纸上泼墨,所画的形象面积较大,形体表现自由度较大。画荷叶、山水等,用泼墨较多。
破墨法 第一层墨没干时,接着画第二层,让不同的墨色相互渗化,形成丰富的墨色变化。
积墨法:墨色层层积加,一层干后再加一层,最后达到理想效果。
练一练:分析名家用笔用墨
山水图轴 近代 黄宾虹
容膝斋图 元代 倪瓒
← 疏淡用笔,表现了超凡脱俗的心境。→ 繁复的笔法,墨色变化浑厚苍润。
墨色的表现不可脱离用笔,对比两幅山水画,说一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参照本课图例,撰写一篇分析笔墨特点的短文。
笔墨造型气韵生动,画面虚实变换,心与物交融,营造特殊而隽永的意境。
款识和印章提高或补充观者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也起到点缀与平衡画面等多方面作用。
游鱼图 清代 朱耷
画面往往不做环境背景的描绘,空白与实体灵活地分割着画面,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思考·练习 给这幅画配上背景,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赏析要点: 1.作为绘画表现的题材2.笔墨造型3.构图4.你所理解的这幅画表现的意境
踏歌图 宋代 马远
画家如在空中鸟瞰,山中景象尽收眼底。画面多重空间交叠,意境深远。
自下而上仰望山峰,远近景物层次清晰,画面意境高远。
早春图 宋代 郭熙
鹊华秋色图 元代 赵孟頫
由近而远望,意境平远。
从洋溢着早春气息的郊野风光,到繁华而闲适的汴河两岸情景,再到汴河街头实况,画家似乎一路走来,将不同地点的景物依次描绘,打破了时空的局限。
清明上河图 宋代 张择端
“步步移、面面观”使画面横向延伸。
归纳: 中国画注重笔墨的抽象意味,不刻意追求具体物象外表的形似,不拘泥于固定的时空表现,重视艺术形象的神情气韵,构成真实而又不等同于自然的图景,表现丰富的人文情怀。
清卞隐居图 元代 王蒙
花果册之一 清代 金农
泼墨仙人图 宋代 梁楷
选择一幅作品,从笔墨和意境等方面撰写欣赏短文。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美版七年级下册7.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精品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人美版七年级下册7.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美版七年级下册7.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备课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中国画,文房四宝,中国画的墨法,泼墨法,课堂练习,水墨动画视频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