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极N,南极S,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球两极,纬线和经线,地球仪上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划分,北半球,南半球,北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认识地球仪及地轴、两极、经纬线。3.掌握经纬度的划分方法,记住几条特殊的经纬线的度数 。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古代巴比伦人认为地是圆的,大地周围是河流;古代欧洲人认为大地是一个平面,海的尽头是无底洞。也有些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大地是球形的。但是,15世纪的欧洲大多数人认为大地是平的,海洋的尽头是无底深渊。 葡萄牙航海探险家麦哲伦是“地圆说”的信奉者,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麦哲伦进行了航海探险。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探险船队驶离了西班牙。1520年10月21日,探险船队沿着南美洲海岸向南航行;1521年,麦哲伦船队横渡了太平洋,之后到达印度洋,绕过好望角,越过佛得角群岛;1522年9月6日回到了西班牙,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麦哲伦船队以巨大的代价获得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世界各地的海洋是连为一体的。为此,人们称麦哲伦是第一个拥抱地球的人。 地球的形状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知识点一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
16世纪初麦哲伦环球航行
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到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生活中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实例
运用实例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
知识点二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说一说,地球仪与地球有哪些差异?在地球仪上你发现了哪些地理信息?
1.表示方法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2.地球仪的用途(1)地球仪的制作和使用,方便人们知道地球的全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2)人们还可以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公转,理解认识地球上四季变化、昼夜交替等自然现象。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穿过地心的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对着北极星,是地球上的最北点
与北极相对,是地球上的最南点
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三、纬线和纬度1.纬线
提醒:特殊纬线——①赤道:即0°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是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②23.5°纬线:回归线,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太阳能够垂直照射的最南、最北界线。北回归线为23.5°N,南回归线为23.5°S。③66.5°纬线:极圈,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南极圈为66.5°S,北极圈为66.5°N。④90°纬线:极点,南极点为90°S,北极点为90°N。
为了区别纬线,人们给每一条纬线确定了度数,规定赤道的纬度为0°,从赤道向南北方向分别逐渐增加到90°,赤道以北的0°~90°称为北纬,用大写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的0°~90°称为南纬,用大写字母“S”表示。如北纬40°可写成40°N,南纬30°可写成30°S。核心归纳:①地球上度数相同的纬线(除赤道外)各有两条,它们不仅长度相等,而且距离赤道也相等,且分别位于赤道南北两侧。②纬度越低,纬线圈越长。③纬度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
从赤道开始,向北度数增大的是北纬( ); 向南度数增大的是 纬( ),南北极各为 .
人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分为了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为南半球;赤道以北的半球为北半球。南半球的纬度为南纬,北半球的纬度为北纬。
判断哪个半球? 中心点?外围线?
低纬度:0º-30º
中纬度:30º-60º
高纬度:60º-90º
四、经线和经度1.经线
提醒:①特殊的经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是东西经划分的起点线。180°经线:东西经的分界线,东西经的止点线。180°经线既不为东经,也不为西经。②经线指南北,单独成半圆;条条均相等,相交两极点;0°经线过伦敦,东西各有180°。
(1)含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点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2)特点:所有经线均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的形状均为半圆形;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约为2万千米;任意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这个经线圈能够平分地球。
2.经度(1)为了区别每一条经线,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经线向东、向西各增加到180°,向东的0°~180°称为东经,向西的0°~180°称为西经。为方便书写,东经用大写字母“E”表示,西经用大写字母“W”表示。如东经90°可写为90°E,西经20°可写为20°W。
核心归纳:①经度与纬度的数值范围不同,经度度数为0°~180°,纬度度数为0°~90°。②东经180°和西经180°重合为一条经线,不分东西经,写作“180°经线”。③构成经线圈的两条相对经线的经度和为180°,除0°和180°外,一条为东经度,另一条为西经度。④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是0°经线和180°经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度,以西为西经度;180°经线以东为西经度,以西为东经度。⑤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减小的是西经,逐渐增大的是东经。也可简记为,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
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向西各划分为 , 向东度数增大的是____,用 表示;向西度数增大的是____,用 表示.
①和0°经线相对的是____经线;和20°W经线相对的是______经线。②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这两条线东西经____,度数之和为____。
本初子午线( 0º经线) (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20ºW、160ºE把地球分为东西两半球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经度数值逐渐增加;从180度经线向东向西,经度数值逐渐减少
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东经(E);西经(W)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东半球: 20W向东到160E的经度范围
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西半球: 20W向西到160E的经度范围
判断哪个半球?经线各是多少度?
(2)东西半球的判定规律
<20度的经线均在东半球; >160度的经线均在西半球; 20—160度之间的经线, 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不等:赤道最长,到南北两极缩短为零;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同
20ºW和160ºE划分 东西半球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至90°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至180°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
从本初子午线开始向东西逐渐增大
20ºW和160ºE的经线圈 划分了东西两半球
6.某地点所在半球的判定方法
北纬即在北半球, 南纬即在南半球; <20度的经线均在东半球; >160度的经线均在西半球; 20—160度之间的经线, 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
注意:经纬线相互垂直相交。
1.含义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2.经纬网的作用(1)定位:利用经纬网,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个地点的位置。①确定地球表面某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②确定地球表面两地之间的相对位置。(2)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经纬网的应用经纬网应用领域广泛,如在军事、航海、航空、交通及气象观测等领域。
4.经纬网中经纬度的判定方法
判断经纬看度数(变化), 向东(→)增大为东经(E) 向西(←)增大为西经(W) 向南(↓)增大为南纬(S) 向北(↑)增大是北纬(N)
2.龙卷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小强根据天气预报将龙卷风始发地M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图中作了标注。据此回答(1)、(2)题。
(1)M地的经纬度位置是:(2)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是:
1.甲、乙两人同时从北极出发,分别沿0°和180°经线向南行进,产生 的现象是( )
C. 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4万千米
B. 他们会在南极相遇
A.他们之间始终保持等距离
3.写出下列字母的坐标和半球位置。
5.读图判断方向: A在B的 西南方向;A在C的西北 方向;A在D的西北方向; D在B的东南方向。
4.写出图中A、B、C三点的地理坐标:A( 20°N,40°W );B( 40°N,20°E );C( 0°,20°W )。
6.图中描画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案配套ppt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球和地球仪,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利用经纬网定位,地球卫星照片,宇航员眼中的地球,北半球,南半球,阅读材料,温哥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图文ppt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