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时作业(基础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838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时作业(基础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838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时作业(基础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22838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巩固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中指时刻的有, 教室门框的高度最接近于, 下列估测最不接近实际的是,8min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估计的数据与实际相符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60g
B.学校国旗杆的高度约为8cm
C.健康的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0s
D.一本物理教材的质量约为30kg
2. 学习物理时,经常要进行估测.下面是小英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明显不合理的是( )
A.身高约为1.5m
B.两臂侧平伸直时两中指间的距离约为1.5m
C.脉搏跳动约60次/min
D.手指甲的宽度约为1.0mm
3. 下列说法中指时刻的有( )
A.学校每天上午8点整开始上课B.学校每节课40min
C.某次测验时间是100分钟D.考试8:00−9:30
4. 很多同学都有佩戴电子手表的经历,当我们第一次看电子手表时,其表盘示数为10:00:01,隔了一段时间后,再观察该电子手表,此时表盘的示数为11:01:02,则两次时间间隔为( )
A.1ℎ 1min 2sB.1min 1sC.1ℎ 1min 1sD.11ℎ 1min
5. 初中同学刚参加了今年赣州市初中田径运动会,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 )
A.男子100跑成绩为1分40秒
B.男子立定跳远成绩为2.2m
C.女子800m跑成绩为50秒
D.女子仰卧起坐每秒10个
6. 物理实验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
A.手表B.停表C.电子表D.沙漏
7. 小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得的结果分别为:15.26cm、15.28cm、15.27cm、14.79cm,那么物体的长度为( )
8. 教室门框的高度最接近于( )
A.1mB.2mC.3mD.5m
9. 下列估测最不接近实际的是( )
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0.8min
B.我们所用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0mm
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0.8mm.
D.课桌的高度约为0.8m
10. 一位初中生的身高大约在( )
A.15 cm∼17 cmB.15 dm∼17 dm
C.1.5 km∼1.7 kmD.15 mm∼17mm
11. 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是测不出来的,这时可将许多张纸紧叠起来.使之有足够的厚度,再用刻度尺测出总厚度,就可间接测出一张纸的厚度,在下列测量中,与这一方法相同的是( )
A.测一条曲线的长度B.测一枚硬币的厚度
C.测圆锥的高度D.测细铜丝的直径
12. 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0刻线量起
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线
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线来读取数据
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13. 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时,指的是时刻
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
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
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
14. 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它的示数是________s。
15. 用两把尺子测同一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甲尺的测量结果为________,乙尺的测量结果为________,造成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就工具精密度而言,________尺精密些.
16. 在用放大倍数为2×104倍的电子显微镜拍摄白鼠动物细胞结构的图片中,用刻度尺测得该细胞核直径约1.6cm,则该细胞核的实际直径约________m.某校一节课45min=________ℎ=________s.中学生10次脉搏的时间大约为0.2________.一般人步行10min所通过的路程最接近________m.
17.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的读数为________cm。
18.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使用厚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情况,其中________是正确的.所测量的长度是________.
19.(10分) 亲爱的同学,请你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这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cm,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示数为________s.某同学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________cm.
(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块木板的长度,方法如图丁所示,请指出他在测量中存在的错误: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时作业(基础版)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0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30分 )
1.
【答案】
A
【考点】
时间的估测
【解答】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60g与实际相符,故A符合题意;
B.学校国旗杆的高度约为8m,8cm与实际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
C.健康的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s,10s与实际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
D.一本物理教材的质量约为200g,即0.2kg,30kg与实际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答案】
D
【考点】
长度的估测
时间的估测
【解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
解:
A、成年人的身高在165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50cm=1.5m左右.此选项合理;
B、中学生的身高在1.5m左右,两臂侧平伸直时两中指间的距离与身高差不多,约为1.5m.此选项合理;
C、人在平静状态下,心跳一次的时间接近1s,所以1min的心跳次数大约60次.此选项合理;
D、中学生食指的宽度在1cm左右,指甲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cm=10mm左右.此选项不合理.
故选D.
3.
【答案】
A
【考点】
时间的估测
【解析】
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解答】
解:
A、学校每天上午8点整开始上课,8点整是指时间点,是时刻.故A符合题意;
B、学校每节课40min,是指时间的长度,是指的时间间隔.故B不符合题意;
C、测验的时间是100min,指的是时间间隔,是时间.故C不符合题意;
D、考试8:00开始,9:40结束,8:00和9:40是指时刻,但8::00−9:40指时间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答案】
C
【考点】
时间的测量
【解析】
使用电子表测量时间时,记下开始时的示数,过一段时间记下此时的示数,两者之差就是中间所经历的时间.
【解答】
解:表盘开始的示数为10:00:01,隔了一段时间后的示数为11:01:02,所以两次时间间隔为1ℎ 1min 1s.
故选C.
5.
【答案】
B
【考点】
时间的估测
长度的估测
时间的测量
【解析】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
A、男子100跑成绩约为15秒。
B、男子立定跳远成绩为2.2m,故B正确。
C、女子800m跑成绩约为300秒。
D、女子仰卧起坐每分钟约20个。
6.
【答案】
B
【考点】
时间的测量
【解析】
根据对常见计时器测量对象及准确程度的掌握作答.
【解答】
解:
A、C、手表、电子表是生活中常用的计时工具.不符合题意;
B、停表可以较精确的测量时间,在实验室中经常使用.符合题意;
D、沙漏是古代的计时工具,准确程度较低.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
【答案】
C
【考点】
长度的测量
【解析】
对于给出的数据,首先要弄个清楚是否有错误数据,然后再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求出物体的长度.注意在求平均值时,计算结果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应该和给出数据的小数点后有几位数字相同.
【解答】
解:从四个测量结果看,14.79cm的数据是错误的数据,应去掉;
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即物体的长度为:
L=15.26cm+15.28cm+15.27cm3=15.27cm,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8.
【答案】
B
【考点】
长度的估测
【解析】
根据门框的高度大于人的身高,小于教室的高度进行估测.
【解答】
解:因为人的身高大于约1.65m左右,而教室的高度为3m左右,因此教室门框高度约2m左右.
故选B.
9.
【答案】
C
【考点】
时间的估测
长度的估测
【解析】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确定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
【解答】
A、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不到1min,在48s=0.8min左右,故A符合实际;
B、中学生食指宽度约1cm,物理课本厚度与此差不多,在1cm=10mm左右,故B符合实际;
C、人的头发的直径在80μm左右,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85μm=0.08m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0.8m左右,故D符合实际。
10.
【答案】
B
【考点】
长度的估测
【解析】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
解:
成年人的身高在1.7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5m∼1.7m之间,也就是15dm∼17dm之间.
故选B.
二、 多选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9分 )
11.
【答案】
B,D
【考点】
长度的测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特殊测量方法的了解与运用,对被测物理量太小,不便于直接测量则测多个相同物理量的总和,求平均值从而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
【解答】
解:
由于一张纸的厚度、一枚硬币的厚度和铜丝的直径和质量都非常小,不能直接测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所以要测多个相同物理量的总和,来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
故选BD.
12.
【答案】
A,C
【考点】
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
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
(1)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
(2)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
【解答】
解:A、测量时如果零刻线磨损,可以从较清楚的刻线处对齐测量,记录结果时从对齐的刻线处量起;则A选项中必须从0刻线量起;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由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可知,符合读数时视线的要求,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则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线来读取数据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D、符合正确记录测量结果的要求,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3.
【答案】
A,C,D
【考点】
时间的估测
【解析】
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根据时间与时刻的概念去分析选择.
【解答】
解:A、物体在5s末,指时间点,表示时刻,故A正确;
B、物体在5s内,是指0到5秒这段时间,时长是5秒,故B错误;
C、物体在第5s内指的是物体在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间隔,时长1秒,故C正确;
D、第4s末和第5s初指的是同一时刻,故D正确.
故选ACD.
三、 填空题 (本题共计 5 小题 ,每题 3 分 ,共计15分 )
14.
【答案】
2.82,99.8
【考点】
时间的测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5.
【答案】
2.3cm,2.30cm,分度值不同,乙
【考点】
长度的测量
【解析】
①测量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决定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
②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③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测量结果越准确.
【解答】
解:
由图知:刻甲度尺上1cm之间有2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5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5cm;物体左侧与10.8cm对齐,右侧与8.5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10.8cm−8.5cm=2.3cm;
乙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物体左侧与7.20cm刻度线对齐,右侧与9.5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9.50cm−7.20cm=2.30cm.
造成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乙刻度尺的分度值小,所以乙刻度值测量比较精密.
故答案为:2.3cm;2.30cm;分度值不同;乙.
16.
【答案】
8×10−7,0.75,2700,min,660
【考点】
长度的估测
时间的估测
【解析】
①已知放大后的直径和放大倍数,可以得到细胞核的实际直径;
②单位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最终结果;
③根据生活经验和对物理量单位的了解,选择合适的单位.
【解答】
解:
①细胞核的实际直径约1.6cm2×104=0.8×10−4cm=8×10−7m;
②∵ 1min=160ℎ,∴ 45min=45×160ℎ=0.75ℎ;
∵ 1min=60s,∴ 45min=45×60s=2700s;
③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75次左右,跳动10次的时间约12s=0.2min;
④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10min=600s通过的路程大约1.1m/s×600s=660m.
故答案为:8×10−7;0.75;2700;0.2;660.
17.
【答案】
2.30
【考点】
长度的测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18.
【答案】
乙,2.88cm
【考点】
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
刻度尺在使用时要求刻度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在使用前先看清分度值,读数时一定要估读.
【解答】
解:图示是甲、乙两位同学使用厚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情况,甲没有将刻度紧贴被测物体,所以乙的比较正确;
所测量的长度是2.8cm+0.08cm=2.88cm.
故答案为:乙、2.88cm.
四、 解答题 (本题共计 1 小题 ,共计10分 )
19.
【答案】
1,31.0,217.5,1.85
①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与物体边缘对齐;②读数的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③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
【考点】
长度的测量
时间的测量
刻度尺的使用
【解析】
①刻度尺的使用要注意其量程和分度值,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4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40.0cm即为木块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②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③从第一个圆的圆心到第五个圆的圆心长度为7.4cm,即4个圆的直径和为7.4cm;
任何测量工具的使用要讲究规则,刻度尺的使用规则为:零刻度线磨损的要从其它整数位置开始测量;刻度尺要放正,不能倾斜;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视线要和刻度尺垂直。根据以上几点来对照本题的图,从中找出问题所在。
【解答】
解:(1)①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40.0cm的刻线,物体的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71.0cm,所以物体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L=71.0cm−40.0cm=31.0cm;
②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秒表读数为3min37.5s=217.5s;
③刻度尺每一大格代表1cm,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起始端从零开始,右端对的刻度是7.40cm,4个硬币直径的长度之和为7.40cm。所以硬币的直径D=7.4cm4=1.85cm。
(2)由图看出,①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与物体边缘对齐;②读数的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③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课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误差与错误,096μm,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 sB.37,8 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多选题, 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