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小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得的结果分别为:15.26cm、15.28cm、15.27cm、14.79cm,那么物体的长度为( )
A.15.28cmB.15.26cmC.15.27cmD.15.15cm
2.一辆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
A.20m/sB.10m/sC.5m/sD.2m/s
3.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前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m/s,后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则该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4.8m/sB.5m/sC.5.25m/sD.5.5m/s
4.一个物理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学完速度后,对速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得越快,运动的时间就越短
B.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的路程越长
C.物体的速度越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就越大
D.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5.单位换算常采用“等量代换”,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25cm=25cm×0.01=0.25mB.25cm=25cm×0.01m=0.25m
C.25cm=25×0.01m=0.25mD.25cm=25×0.01=0.25m
6.如图所示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7.小明坐在行驶的小车中,看到路边的树木、房屋、行人都向后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乘坐的小车B.路边的树木C.路边的房屋D.路边的行人
8.小宣在探究某个运动学问题时,通过测量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式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9.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同一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关于小球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球在BC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球在CD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D.小球在DE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10.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A.学校的课桌高度约为0.8mB.初中生的身高约170mm
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6m/s
11.如图为某款运动软件,显示小明的运动配速为15min/km,小明的平均速度最接近( )
A.散步B.跑步C.自行车正常骑行D.电动车正常骑行
12.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 )
A.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13.图是小车和卡车在某时刻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后,两车的位置变成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运动的
C.以卡车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D.以路牌为参照物,小车是运动的
1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甲比乙大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15.在实验室里,需要对一个物体进行精确测量长度,有四位同学用同一刻度尺进行了测量,读数分别为:3.82 cm、3.79 cm、3.81 cm、3.52 cm。则物块的长度为( )
A.3.735 cmB.3.74 cmC.3.807 cmD.3.81 cm
二、简答题
16.车迷王强和李鑫,各有一辆电动玩具车。他们都说自己的车跑的快,请你从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中选择一种,设计一个方案来比较一下(合理即可,限30字以内)。
17.时间的测量工具有哪些?(古代和现代的共举例3种以上)
18.在停车场里,A、B两辆轿车发生了碰撞事故.碰撞前,两司机均正常坐在驾驶室内,且只有一辆车在行驶.碰撞时,A车司机背部受挤压,B车司机身体前倾.请你描述出两车发生碰撞的两种可能过程.
19.根据你的生活观察,你认为你手拿小石子,放手后,由静止开始下落,属于哪一类机械运动。为什么_____?
20.小明同学每天都骑自行车上学,他想用自行车和一个钢卷尺测出自家到学校的大概距离,请问如何测量?在测量过程中还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使测量结果比较准确?
21.“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如图所示,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的原因。
22.在某次测量活动中,小刘同学对一个圆的直径进行了测量,并将6次测量的数据记录如下:17.72cm; 17.61cm;17.70cm; 17.18cm;17.71cm;17.7cm。
(1)请写出6次测量中错误的数据。
(2)通过简易的计算,测量结果应该记为多少?
参考答案
1.C
2.C
3.B
4.C
5.C
6.D
7.A
8.C
9.A
10.A
11.A
12.A
13.D
14.C
15.D
16.根据可知,在相同时间内谁的车移动的距离大,则运动快。
17.见解析
18.(1)A车静止,B车前进时(车头)撞击A车车尾;(2)B车静止,A车倒车时(车尾)撞击B车车头.
19.放手后,小石子受重力作用,受力不平衡,速度越来越大,做变速直线运动
20.用钢卷尺测出自行车后轮的直径,然后算出自行车后轮的周长;弄清楚大齿轮盘和后轮上的小齿轮盘的齿数,得出大齿轮齿数与小齿轮齿数的倍数,骑该自行车从家到学校,并记下蹬自行车的圈数,用圈数乘以齿轮的倍数就可得自行车轮子转的圈数,然后用此结果乘以自行车后轮的周长,就可得小明家到校的路程. 注意的问题:在骑车时,要不停地蹬,不能让自行车自己滚动,否则无法正确测量车轮的圈数.
21.楚人没有明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他以船为参照物,认为他自己是静止的,从而错误地认为剑也是静止的,很显然剑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而相对于船则是运动的,这也就告诉我们,描述不同物体的运动时,要选用同一参照物进行比较,不然就会出现“刻舟求剑”的荒唐事。
22.(1) 17.61cm、17.18cm和17.7cm;(2)17.71c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