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初中语文部编版九上第三单元诗歌考题汇总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部编版九上第三单元诗歌考题汇总,共1页。
1.诗中采用“垂钓碧溪”和“乘舟梦日”(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希望重新得到任用愿望和有为于当世的理想。
2.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形象比喻表达自己的仕途道路受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理想的追求。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哪两句最能体现?
既有怀才不遇的悲愤,更有坚信理想总会实现的豪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4.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
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因为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茫然。
5.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停、投、拔、顾一连串的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或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6.诗歌的前四句写酒宴时的情景,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当时的情绪变化。请自选角度作简要赏析。
诗人以极为夸张的笔法写宴饮,仿佛在营造欢乐的气氛,实则急转直下,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悲苦程度。(或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词,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苦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7.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诗人为何“停杯投箸不能食”?(2分)
作者想到现实之路充满坎坷险阻,前途迷惘无所适从,因而内心愁苦,面对玉盘珍馐也无法下咽。
8.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9.“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
运用典故,以姜尚、伊尹自比,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被重新任用,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也表明诗人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10.诗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
连用四个三字短句,运用反复、反问修辞手法,反复咏叹,节奏短促,声调低抑,写出了诗人面临的困难和坎坷,凸现了他苦闷、彷徨、茫然的心理。
11.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引用典故,表示自己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一定会有的,到那时将挂起风帆直渡大海,表达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反映诗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 。)
1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和力量,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常用作毕业赠言,请说说理由。(2分)
此句用典,表达了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意在告诫人们,即使人生处于低潮也不应该放弃理想、信念,只要坚持,机遇总会有的,理想终会有实现的时候。
13.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失望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15.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
反映出诗人既苦闷、迷惘、愤慨又积极、乐观、执着的复杂心理。
16.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著地追求理想,满身豪气的诗人形象。
《水调歌头》
1.赏析“又恐琼楼玉宇”一句中“恐”字的表达效果。
答:“恐”字把作者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含蓄写了出来,表达了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词人自比神仙,一个“欲”,一个“恐”字,表示他想去月中宫殿,但终因害怕那儿的寒舍而放弃,一进一退,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在吸引着他,使他处于矛盾之中。
3.赏析“起舞弄清影”中“弄”和“清影”的表达效果。
“弄”是玩弄、欣赏的意思,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
“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营造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
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答:借景抒情,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词人忧思难眠,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情。
5.“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6.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
答: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正如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要以乐观豁达的胸襟来对待。
7.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答:婵娟指月亮。这两句表明情谊的相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愿,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之情。
《水调歌头》这首词通过中秋醉酒赏月,以奇特的想象抒发了作者政治失意的苦闷和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寄托的美好祝愿。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1.赏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交代了诗人被贬谪的时间,地点,环境,从“凄凉地,弃置身“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运用典故,闻笛赋”表达了诗人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①用“沉舟”和“病树”比喻遭贬谪的自己,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之情。②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表达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写出了诗人与白居易共勉,充满对白居易的感激,也突出了诗人坚忍不拔的气概。
5.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
“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信念)和乐观的精神。(或“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或“此三字表明作者态度,不消极气馁,要抖擞精神,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
5.主旨:抒发了作者二十多年辗转巴山楚水的悲愤心情,对保守势力的愤慨,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
《无题》
1.理解“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
答: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谢),用“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营造了离别的悲伤凄凉的意境,借景抒情,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别离之情,倍增哀怨。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2.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这句话的本义是: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
3.理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妙处。
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用了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1)两人见面很难
(2)期待双方互通音讯
5.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的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答; 同意。颔联巧妙的运用比喻和双关,明写春蚕实写人,写出主人公对恋人思之切、爱之深、情之坚定;颈联则由己及恋人,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设想对方的种种情状,以示相爱之深。
1.诗中采用“垂钓碧溪”和“乘舟梦日”(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希望重新得到任用愿望和有为于当世的理想。
2.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形象比喻表达自己的仕途道路受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理想的追求。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哪两句最能体现?
既有怀才不遇的悲愤,更有坚信理想总会实现的豪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4.展开合理想象和联想,描绘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所展现的画面。
他端起酒杯,却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了。因为精神苦闷,所以眼前摆着这么多美味佳酿,也难以咽下。他离开坐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中茫然。
5.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停、投、拔、顾一连串的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或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6.诗歌的前四句写酒宴时的情景,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当时的情绪变化。请自选角度作简要赏析。
诗人以极为夸张的笔法写宴饮,仿佛在营造欢乐的气氛,实则急转直下,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是以乐景写哀情,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悲苦程度。(或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词,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苦和感情的激荡变化)
7.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诗人为何“停杯投箸不能食”?(2分)
作者想到现实之路充满坎坷险阻,前途迷惘无所适从,因而内心愁苦,面对玉盘珍馐也无法下咽。
8.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9.“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写得好,请简要分析。
运用典故,以姜尚、伊尹自比,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被重新任用,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也表明诗人对未来仍抱有希望。
10.诗句“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
连用四个三字短句,运用反复、反问修辞手法,反复咏叹,节奏短促,声调低抑,写出了诗人面临的困难和坎坷,凸现了他苦闷、彷徨、茫然的心理。
11.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引用典故,表示自己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一定会有的,到那时将挂起风帆直渡大海,表达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反映诗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 。)
1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破""挂"富有动感、充满气势和力量,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常用作毕业赠言,请说说理由。(2分)
此句用典,表达了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意在告诫人们,即使人生处于低潮也不应该放弃理想、信念,只要坚持,机遇总会有的,理想终会有实现的时候。
13.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失望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
15.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
反映出诗人既苦闷、迷惘、愤慨又积极、乐观、执着的复杂心理。
16.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著地追求理想,满身豪气的诗人形象。
《水调歌头》
1.赏析“又恐琼楼玉宇”一句中“恐”字的表达效果。
答:“恐”字把作者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含蓄写了出来,表达了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词人自比神仙,一个“欲”,一个“恐”字,表示他想去月中宫殿,但终因害怕那儿的寒舍而放弃,一进一退,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在吸引着他,使他处于矛盾之中。
3.赏析“起舞弄清影”中“弄”和“清影”的表达效果。
“弄”是玩弄、欣赏的意思,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
“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营造孤独、寂寞、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闷。
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答:借景抒情,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词人忧思难眠,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情。
5.“何事长向别时圆”中的“何事”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不能和亲人团聚的惆怅(或:抑郁、悲伤、痛苦之情;或:希望和亲人团聚的愿望)
6.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
答: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正如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要以乐观豁达的胸襟来对待。
7.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答:婵娟指月亮。这两句表明情谊的相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美好祝愿,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之情。
《水调歌头》这首词通过中秋醉酒赏月,以奇特的想象抒发了作者政治失意的苦闷和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寄托的美好祝愿。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1.赏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交代了诗人被贬谪的时间,地点,环境,从“凄凉地,弃置身“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运用典故,闻笛赋”表达了诗人怀念友人之情“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①用“沉舟”和“病树”比喻遭贬谪的自己,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之情。②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表达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4.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写出了诗人与白居易共勉,充满对白居易的感激,也突出了诗人坚忍不拔的气概。
5.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
“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信念)和乐观的精神。(或“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或“此三字表明作者态度,不消极气馁,要抖擞精神,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
5.主旨:抒发了作者二十多年辗转巴山楚水的悲愤心情,对保守势力的愤慨,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
《无题》
1.理解“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意境。
答: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谢),用“东风无力”和“百花残”营造了离别的悲伤凄凉的意境,借景抒情,以暮春衰残景物映衬别离之情,倍增哀怨。融情于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2.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这句话的本义是: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
3.理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妙处。
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用了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答;(1)两人见面很难
(2)期待双方互通音讯
5.有人认为春蚕两句是写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的女方,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答; 同意。颔联巧妙的运用比喻和双关,明写春蚕实写人,写出主人公对恋人思之切、爱之深、情之坚定;颈联则由己及恋人,拟想两人别后幽思孤寂的情状,设想对方的种种情状,以示相爱之深。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