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倍的认识(15)-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28499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倍的认识(15)-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28499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5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5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比出来的——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 P50 《倍的认识》。【教材分析】“倍”的认识是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在学习“倍”之前,学生头脑中建构的关于比较两个数量大小的方法是比较数量的多与少,即比较两个数量的差,也就是常说的差比。在比较两个数量关系时除了差比,还可以将一个量确定为标准量,通过判断另一个量里面有多少个标准量,来比较两者的比率关系,即我们常说的倍比。教材注重让学生经历从对生活中具体实物数量的比较中抽出倍的过程,通过沟通学生已学的“几个几”来建立“倍”的概念。【学情分析】我们常说:以学定教。对于“倍”的认识,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里?基于以上思考,我对任教班级40名学生进行前测:第一行画圆形,第二行画三角形,三角形的个数是圆形的2倍。学生反馈如下:情况反馈画2倍画3倍(多2倍)第二行比第一行多2个两行同样多完全不懂题目意思人数(人)1114546通过前测发现,近半的学生对“倍”并不陌生, 但通过对“画对”的孩子进行交流发现:孩子们在生活中有接触过“倍”,但对倍的认识还处在说不清道不明阶段。基于三年级学生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教学中,我将通过画一画、比一比、圈一圈、说一说、填一填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直观的“画”中抽象出“倍”的意义,并在不断的生生、师生互动交流中深化理解概念。【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中知道“倍”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是两个量比较的结果,结合图理解“几倍”和“几份”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2.在画一画、比一比、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中获得“倍”的直观体验,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3.让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观察、比较、操作、表达、概括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意义。【教学准备】 几何图形塑料片、学习单、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通过世界名画的欣赏以及想象数学“画”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续学习数学用画图的方法理解“倍”的意义埋下伏笔。二、观察操作,探究概念在“赏”中引出概念(1)看 “画”读取数学信息出示学生数学前测作品: 师:从画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圆形和三角形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呢?你能比一比它们的个数关系吗? (2)初识倍数关系比较两个数量,除了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这种相差关系外还可以用倍数关系来表示,刚才你们认为三角形的个数是圆形的2倍,你们有什么办法让人一眼就看出三角形的个数是圆形的2倍?(3)概括小结刚才我们把圆形的个数看作1份,再找三角形的个数有这样的2份,在数学上,就说“三角形的个数是圆形的2倍。”(板书:三角形的个数是圆形的2倍。)【设计意图:基于学生学情,借助具体的“图形”来认知“2倍”。】 2.在“圈”中理解概念 (1)出示前测收集的数学“画”。 (2)圈出倍数关系出示活动要求: 比一比,下列画中是不是2倍关系。 圈一圈,表示出图中的倍数关系。 改一改,把不是的改出2倍关系。(3)学生展示汇报。在师生、生生互动中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2倍。 (4)比较概括。出示前面的4幅作品,问:你有什么发现?他们画的两行图形的个数各不相同,为什么都说三角形的个数是圆形的2倍呢?只能画2倍关系吗?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比一比、圈一圈、改一改、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倍的概念建立过程,通过互相质疑解答,让学生在语言表征、图形表征等多种表征之间进行转化,建立“倍”的模型。】 3.在“画”中强化概念 (1)画图。出示操作要求:想:自己最喜欢的倍数关系。画:简单、清楚且与众不同。说:( )是( )的几倍。(2)学生展示汇报。在师生、生生互动中理解若干倍数意义。(4)想象建模。如果这幅图的第二行往里折,变成同样多,现在还是倍数关系吗?如果增加这样的1份就是几倍关系?100份呢?【设计意图:通过自由创造“倍”的活动,加深对“倍”的理解,培养创新精神,拓展学生的思维。】三、拓展概念,升华意义。 1.出示题目(1)蓝珠子的个数是红珠子的( )倍。 (2)涂色部分是没涂色部分的( )倍。 (3)扫地的人数是擦桌子的( )倍 2. 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3.一材多用有效拓展。【设计意图:通过比一比、估一估、填一填等活动,在渗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找准“倍”的本质,在变化的倍数关系中探寻不变的“几个几是几倍”的本质内涵。】 四、概念沟通,形成网络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在比较两个数“多”和“少”的关系时是这样比较的(课件演示),两个数去掉相同的部分后,剩下的就是“多”或“少”的部分;今天研究的倍,我们是怎么进行比较的?“倍”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多”和“少”一样,都是比出来的,不同的是“倍”在比较时要把标准看做1份,看另一个数有这样的几份(板书:比出来的----倍)。 【设计意图:通过新旧知识的沟通,帮助学生重新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五、拓展阅读,学以致用 生活中还有多地方也存在倍数关系,比如人体结构中就是以“头长”为基本单位,认真阅读材料想一想:“六头身”存在怎样的倍数关系?你能画出“八头身”的倍数关系吗? 【设计意图:拓展教材资源,丰富比较活动,初步感知部分与整体的倍数关系,同时也让学生用数学“画”表示生活中的倍数关系,前后呼应,沟通数学和绘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 比出来的—倍 1份 2份 三角形的个数是圆的2倍。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5 倍的认识教案,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5 倍的认识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知,重视操作,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运用新知,故事欣赏,课外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5 倍的认识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