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观察物体(一)(13)-人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2851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观察物体(一)(13)-人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2851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5 观察物体(一)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5 观察物体(一)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探究新知,分层训练,巩固应用,拓展延伸,深化提高,畅谈收获,总结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观察物体备课人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描述所观察物体的形状,因此教学过程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等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2.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过程与方法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准备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多媒体教学节数 1一、情境导入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教师讲故事。讲完后问: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学生交流。教师揭示课题:观察物体(板书)二、探究新知1.本位观察,初步感知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出示玩具大熊猫图:请小组里的四位同学分别坐在熊猫的四周,目光正对着熊猫,说说你们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看来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熊猫是不同的。2.换位观察,建立表象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这时看到的熊猫的样子,把它的样子记在脑子里。师组织学生顺次到其他三们位置进行观察。其他三个位置的观察同样按照上面的几个层次展开:看、说、想、记。3.情境模拟,沟通联系,发展空间观念出示P68页上的大熊猫图:这是小亮、小红、小明小芳四个小朋友看到的大熊猫的部分。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并说说理由。 如学生有困难,让小组的学生分别亲自站到小明、小红、小芳、小亮的位置上,站一站,看一看。4.游戏巩固,发展观察师:下面,老师任意圈出图中的一张照片,请你判断是谁看到的,然后快速站到那一面去。三、分层训练,巩固应用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完成做一做的连一连。2.完成练习十六1题、2题。四、拓展延伸,深化提高。完成练习十六4题。五、畅谈收获,总结评价。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畅谈。板 书 设 计 观察物体 观察位置不同 看到的形状不同教 学 反 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喜欢听故事,我用故事引入,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样子,在学生的头脑中进一步加深印象。在形式多样的知识应用中体验成功。通过重视指导观察方法不同,观察物体不是简单地用眼睛去看,而是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在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一定的观察物体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通过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观察物体的结果,比如用语言描述,根据给出的视图连线,画出看到的图形,用小正方形摆出视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5 观察物体(一)教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5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 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共6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