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一节 走进微观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一节 走进微观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走进微观》基础练习一、单选题下列各项,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 太阳系、地球、生物体、电子 B. 地球、太阳系、生物体、电子
C. 生物体、地球、太阳系、电子 D. 电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在物理学中,原子、原子核及其更深层次的客体统称为微观粒子,以下微观粒子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A.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夸克 B. 夸克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C. 夸克 原子核 质子 原子 D. 原子核 质子 夸克 原子关于原子及其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是由分子构成的
B. 原子核带负电,核外电子带正电
C.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D.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相同如图所示,关于氢原子的模型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列哪个图形最相似( )A. 西瓜 B. 面包
C. 太阳系 D. 西红柿下列微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原子、原子核、质子、电子 B. 分子、电子、质子、原子
C. 原子核、电子、质子、分子 D. 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把“H1N1病毒、地球、排球”按空间尺度从小到大排列。排序正轴的是( )A. H1N1病毒、排球、地球 B. 地球、排球、H1N1病毒
C. H1N1病毒、地球、排球 D. 排球、H1N1病毒、地球在原子中,带负电的是( )A. 核子 B. 中子 C. 质子 D. 电子下列描述物质结构的四个图中,上层方框内的粒子由下层方框内的粒子构成正确的是( )A. B.
C. D. 下列关于微观粒子和天体宇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天体之间、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力
B.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的结构很相似
C. 宇宙天体与分子的运动都是没有规律的
D. 宇宙天体与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2017年底,“悟空”号卫星上的计算机被太空中带正电的某些粒子击中,导致“死机”。在遥控指令下,计算机重新启动,卫星恢复正常,带正电的粒子可能是( )A. 原子核 质子 B. 原子核 中子 C. 电子 原子核 D. 电子 质子二、填空题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__构成的。在天文观测中,人们通常用光年表示______单位。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时,有得失电子的过程。某粒子从带正电的原子核旁边高速穿越,其运行路线如图②,据此现象,可以猜想该粒子带______电。在探索微观世界的过程中,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下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_____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原子核带______电。 分子、电子、太阳系、地球四个物体中,尺度最大的是______,最小的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A
【解析】解:A、太阳系、地球、生物体、电子是按由大到小排列的,故A正确;
B、地球、太阳系、生物体、电子中,太阳系比地球大,故B错误;
C、生物体、地球、太阳系、电子中,太阳系、地球都比生物体大,故C错误;
D、电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是按从小到大排列的,故D错误。
故选:A。
物质从大到小可以分为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等。
物体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是分子、原子、原子核等。
本题考查学生对组成物质的微粒和宏观世界组成的掌握情况,熟练掌握。2.【答案】B
【解析】解: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又由夸克构成,因此从小到大的顺序应为:
夸克、质子和中子、原子核、原子、分子。
故选:B。
物体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解答此题要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知道分子、原子的结构,是一道基础题,比较简单。3.【答案】C
【解析】解:A、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而不是原子是由分子构成的,故A错误;
B、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故B错误;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C正确;
D、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这也是摩擦起电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C.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
本题主要考查了我们对原子及其结构的全面了解,属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4.【答案】A
【解析】解:原子核应该是在中央位置,而且只占了很小一部分的体积;核外电子是在外层绕着原子核作轨道运动,故只有A符合。
故选:A。
核式原子结构是1911年由卢瑟福提出的一种原子结构模型。核式原子结构认为: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直径很小的核心区域,叫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作轨道运动。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原子的核式结构我们经常比喻成太阳系的形式,原子核就相当于太阳系中的太阳,核外电子就相当于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结合这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太阳系来记忆会比较容易些。5.【答案】C
【解析】解: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其结构与太阳系相似,故C正确.
故选:C.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分析图示情景,然后答题.
本题考查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6.【答案】A
【解析】解: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与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因此,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只有A选项。
故选:A。
物体由物质组成的,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据此对选项中的排列做出判断。
此题考查分子、原子等微粒的尺度大小及组成关系,属基本的物理常识。7.【答案】A
【解析】解:根据人眼观察的能力和效果,三者的正确排序为A。
故选:A。
病毒的体积很小,用肉眼无法观察到。
排球的体积比病毒大得多,用肉眼可以很轻松地进行观察。
地球的体积十分庞大,肉眼根本无法进行全面地观察。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大小的掌握情况,其中病毒、细菌一类的物体必须通过显微镜才可以看到。
这部分的内容需要多背,加强记忆方面的练习。8.【答案】D
【解析】解:由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可知,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所以,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基础知识可以确定带负电的微粒是哪一个。
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对于解决此类识记性的基础题目非常方便。9.【答案】A
【解析】解:A、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故A正确;
BC、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故B、C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故D错误。
故选:A。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分子又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且核外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高速运动,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比质子中子还小的微粒还有夸克。
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和原子结构的知识,相对比较简单,但越是简单的题越要细心,防止粗心大意而出错。10.【答案】C
【解析】解:A、天体之间、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结构类似于太阳系的结构,中心为原子核,核外为绕核转动的电子,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C、宇宙中天体的运动符合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故其运动是有规律的,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D、宇宙中任何物质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则是相对的,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相似,天体及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天体之间及分子之间都存在相互的作用力,宇宙天体的运动符合万有引力定律。
本题考查宏观的宇宙及微观的原子,天体的运动及微观粒子的运动有很多相似之处,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11.【答案】A
【解析】解: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因此,选项中带正电的粒子是原子核、质子;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不带电的粒子是中子;
由题知,该计算机被太空中带正电的某些粒子击中,所以带正电的粒子可能是原子核、质子;故只有A正确。
故选:A。
根据原子和原子核的构成分析知:带正电的粒子是 原子核、质子;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不显电性的粒子是分子、原子、中子。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的构成,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所带的电荷,物质构成的基本微知道分子、原子都不显电性。12.【答案】分子;长度(距离)
【解析】解:常见的物质都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而分子还有其更细的内部结构;
光年是指光一年内通过的距离,在天文观测中,通常用光年表示长度(距离)的单位。
故答案为:分子;长度(距离)。
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在天文学中,用光年来表示长度的单位。
知道物质由分子组成,了解光年这一单位的含义和用途,可顺利解答,属基础知识的考查。13.【答案】负
【解析】解:某粒子从带正电的原子核旁边高速穿越,其运行路线如图②,据此现象,可以猜想该粒子带负电;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故答案为:负。
(1)人们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摩擦起电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本题要记住正负电荷的规定:丝绸摩擦这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14.【答案】乙 正
【解析】【分析】(1)汤姆生认为电子是平均的分布在整个原子上的,就如同散步在一个均匀的正电荷的海洋之中,它们的负电荷与哪些正电荷相互抵消,这种模型叫做葡萄干蛋糕模型; (2)卢瑟福认为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原子核外饶核做圆周运动,这一模型被称为核式模型,后来的研究表明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组成。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及原子核组成问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解答】由图可知,甲是葡萄干蛋糕模型,它是由汤姆生提出的;乙是原子的核式模型,中间是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核外是带负电的电子在绕核旋转,它是由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故答案为:乙;正。15.【答案】太阳系;电子
【解析】解:地球是围绕在太阳周围的一颗行星,地球以及地球上的一些物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故答案为:太阳系;电子。
浩瀚的宇宙是由各种星系构成的,银河系是其中的一个,太阳系又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系,太阳的周围有八大行星,地球是其中的一个;
各种物体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了解宇宙,了解物质的组成,这是“宇宙和微观世界”这一节最基本的要求。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探索宇宙随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演绎式探究﹣﹣探索宇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走进微观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C,【答案】A,【答案】D,【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节 走进微观课堂检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的科学家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