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2.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3.感受作者旷达的心境,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记承天诗夜游》选自《苏轼文集》卷七十一,写于词人贬官黄州期间。元丰二年七月发生了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将其关入大牢。后获赦出狱写下此篇短文。借着对美好月色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和对知音难觅的无限感慨。
小品文,散文的一种,主要是通过事实和艺术形象来表现思想内容,议论较少,叙述、描写或抒情成分较多,以幽默的方式、戏剧性的情节、活泼轻松的语言,给人一种揭露性的笑,并使人在笑过之后,看到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小品文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具有议论、抒情、叙事的多重功能,偏重于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段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因内容不同,一般有讽刺小品、时事小品、闲适小品、历史小品和科学小品之分。体裁多种多样,有游记、速记、随笔、杂感(或称杂文)、语言、序、尺牍等。
掌握重点字音字形。遂( ) 寝( ) 藻( ) 荇( )
古今异义。户 古义:门。例:月色入户。 今义:指人家。但 古义:只是。例: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今义:但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闲人 古义:清闲的人。例:但少闲人如吾两人 者耳。 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
一词多义。与 念无与为乐者( ) 相与步于中庭( ) 寻 寻张怀民( ) 未果,寻病终( )词类活用。相与步于中庭( )
重点虚词。者 念无与为乐者( ) 逝者如斯夫( )遂 遂至承天寺( ) 遂迷,不复得路( )
文言句式。①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 )②省略句 念无与为乐者( )③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 )
省略主语和介宾短语中的宾
语,应该为“<吾>念无与<吾>为乐者”
状语后置,应为“相与于
重点词语解释。念:相与:中庭:空明:盖:但:
重点句子翻译。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有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根据内容(或表达方式)可以把短文分为几个层次?
第一层(第一至三句):记事,交代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 第二层(第四句):写景,写月下庭中景物。 第三层(第五至七句):抒情,抒发面对月光、竹柏疏影的感触。
如何理解“月色入户”?
“入户”二字把月色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善解人意,主动来与人做伴,安慰这位失意的人。
作者在描绘月色时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光比作积水,把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积水空明”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出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词人称两人为“闲人”,由此表达出词人怎样的心情?
入夜及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认真,两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冬夜出游赏月的更是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都是忙人。结尾更是直接点出两人是闲人。自嘲的意味。贬谪的悲凉心境。
短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1.叙事简洁,写景独具匠心。 文章虽然简短,但从交代时间,到记叙作者的 行为,到写景,到抒情点题,脉络清晰可见。“庭下 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无 一字写月,却又字字写月。作者紧扣“月”字,从竹 柏之影入手,可谓独具匠心。2.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本文主要是写景,但景中有情。作者见“月色 入户”,则“欣然起行”,流露出欢欣之情。“念无与 为乐者”“遂”“寻”等显露出作者微妙变化的思想 感情。结尾更是用了点睛之笔,以“闲人”二字表 达了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苦闷之情。
学完该文,我们可以体会到一种“美”,试着写一写你对这种“美”的理解。
这里的“美”首先来自于内容的“真”。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于是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是那么的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这里的“美”还来自于语言的“纯”。字里行间如同拉家常,娓娓叙来。虽然没有奇景之处,却也不能增删或改动什么字眼儿。点明日期,是笔记体游记所必须的,“月色入户”与“欣然起行”互为因果,寥寥数字,何其洗练!写庭下景色,用“空明”一词,不枝不蔓,体现出空灵、坦荡的意境,将竹柏影子比作水
中藻荇,已然十分贴切,“交横”一词更准确地表现了藻荇姿态,仿佛触手可及。接着,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二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
古代官吏的任免升降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除:拜官授职。 擢:提升官职。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去:解除职务,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
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全文仅80余字,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笔调清新淡雅,景象明净澄澈,行文波澜起伏,极具诗情画意。
记承天寺夜游 描绘——庭中月色 贬官谪居 追求——美好 事物 人生观 热爱生活、旷达处世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课文内容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短文二篇,第一课时,答谢中书书,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课文配套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写作背景,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何谓闲人,碧水之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备课ppt课件,共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记承天寺夜游,问与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