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 枫树上的喜鹊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2857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9 枫树上的喜鹊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2857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版二年级下册同步教案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8 彩色的梦 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0 沙滩上的童话 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1 我是一只小虫子 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9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9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指导书写,迁移方法,布置作业,课堂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9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目标1.认识“渡、荫”等9个生字,会写“伞、姨”等8个字,会写“好像、一直”等10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3.朗读课文,能根据情景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人文主题感受“我”对喜鹊一家的喜爱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2.朗读课文,能根据情景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教学准备《新解新教材》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要求1.朗读课文,自学生字,画出文中自己感兴趣的生词,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2.搜集有关喜鹊的资料。
课时目标1.认识“渡、荫”等9个生字,会写“伞、姨、弟、便”4个字。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3.朗读课文,能根据情景展开想象,体会“我”对喜鹊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老师先让大家猜个谜语:“头黑肚白尾巴长,站在树上叫喳喳,因为常来报吉祥,人们看见都爱它。”你们猜,这是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板书:喜鹊)2.认识喜鹊:小朋友们,看,这就是喜鹊!(出示喜鹊图片)喜鹊是吉祥的象征,我们有句俗语叫“喜鹊叫,喜事到”。多漂亮的鸟儿啊!让我们一起再叫叫它的名字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特别有意思的课文。出示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课题:枫树上的喜鹊)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力求读通读顺,并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2.分段读课文,相机正音。预设:“荫、拼、案、伞、便”是前鼻音;“撑、冈、懂”是后鼻音;“教、便”是三拼音节。3.开火车读词语。出示词语:渡口 绿荫 遮蔽 拼音字母 山冈 懂得 答案三、学习第1~4自然段,品“喜欢”之情1.默读课文,品味情感。(1)默读课文,圈出“我”喜欢的事物。(枫树、喜鹊)认读“喜鹊阿姨、喜鹊弟弟”。提示:在“我”眼里,喜鹊不再是普通的动物,而是“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足见“我”对他们的喜爱。把“喜鹊”当作人来写,这是童话的语言。(2)再读课文,分别用直线和波浪线画出“我”喜欢枫树、喜鹊的语句。2.分组出示喜欢枫树、喜鹊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提示:通过学生自读、教师范读、生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体悟喜欢之情;注意语句的停顿、重音的变化。如,“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朗读时语气轻松愉快,突出重音“喜欢极了”,强调对喜鹊窝的喜欢程度。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句子。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是的,我喜欢站在枫树下,抬头看喜鹊的窝。我真是喜欢极了。4.思考:“我”喜欢什么呢?学生交流,教师根据交流相机引导。预设1:“我”喜欢枫树。(1)思考:这棵枫树在什么地方呢?学生读句子: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2)识记“渡”,认读“渡口、渡船、渡河”。思考:有什么好办法记住“渡”字?提示:用“拆分法”识记形声字“渡”,“氵”是形旁,表示“渡”的意思横过水面,“度”是声旁,表示“度”的读音,也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3)借助课文插图,理解“渡口、渡船、渡河”。提示:“渡口”指过河的地方;“渡船”指过河用的船只;“渡河”指渡船到对岸。 (4)这棵枫树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读句子: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一直打开着。它的绿荫遮蔽了村里的渡口。(5)出示伞的图片,指导书写“伞”:一撇一捺要舒展,平面大好遮雨,一竖像伞柄要写直。(6)识记“荫”和“蔽”,注意两个字都有“艹”。预设2:“我”喜欢喜鹊的窝。(1)指名读句子: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2)指导朗读。预设3:“我”喜欢喜鹊阿姨。(1)指名读句子:我常常觉得喜鹊会跟我说话,我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喜鹊阿姨。(2)思考:你是从哪里发现“我”喜欢喜鹊阿姨的?(3)学生交流。(4)引导想象:喜鹊阿姨会对“我”说些什么吗?预设4:“我”喜欢喜鹊弟弟。(1)指名读句子:我真是像童话书里那样,在心中称呼他们喜鹊弟弟。(2)思考:“我”在什么时候发现鸟窝里有喜鹊弟弟的?(3)指名读句子:上个星期天早上,我正要撑着渡船到对岸的树林里去打柴,发现喜鹊阿姨的窝里有六只小喜鹊了。(4)随文识记“撑”。提示:“撑”是后鼻音,指名做动作演示“撑”,点明“撑”要用手掌,所以是提手旁加上“手掌”的“掌”。四、指导书写,迁移方法1.学生自主练习书写“便”字。2.集中指导书写“姨”字。教师观察学生写字情况,提示:“姨”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3.学生尝试书写“弟”字。五、布置作业,课堂延伸1.订正《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2.抄写本课重点词语。课时目标1.能正确书写“教、游、戏、母”4个字。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情景展开想象,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喜欢”之情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渡船 绿荫 遮蔽 撑船 拼音字母 山冈 懂得 答案2.听写词语:太阳伞 阿姨 弟弟 童话 喜欢3.回顾:课文中反复说“我喜欢”,“我”喜欢的是什么?4.学生齐读含“喜欢”一词的句子。二、理解课文,感受“喜欢”之乐1.教师引导:我是如此喜欢喜鹊,从那天起,我一有空,便来到渡口边,站在枫树下看。我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5~12自然段,看看这部分讲了哪些有趣的事。(1)学生默读课文,教师提示默读方法。(2)指名说一说“我”看到了什么。(板书:教、学)2.朗读排比句。(1)出示句子: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2)指名读,想一想:这一句话里说了几件事,都是谁做的?(3)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句末的省略号中你读懂了什么?喜鹊阿姨还会教小喜鹊做什么?(4)语言训练:你能试着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吗?3.指导学生写字:这句话包含了本课要写的4个汉字。我们来学学写字吧!(1)田字格出示4个字“教、游、戏、母”。(2)学生观察,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3)学生练写。 4.朗读“学拼音”部分。(1)创设情境:我真想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学拼音,你们想来试一试吗?老师来当喜鹊阿姨,你们就是喜鹊弟弟。出示句子:“鹊!鹊!鹊!”喜鹊阿姨教道。喜鹊弟弟也跟着学:“鹊,鹊,鹊……”(2)朗读想象。①教师读第一句,学生接读第二句。②去掉旁白读一读。教师:鹊!鹊!鹊!学生:鹊,鹊,鹊……③拓展想象:你听懂他们在学什么了吗?学生当翻译,翻译喜鹊阿姨的话。如:教师:鹊!鹊!鹊!学生:a、o、e。教师:鹊!鹊!鹊!鹊!鹊!鹊!学生:a、o、e、i、u、ü。教师:鹊!鹊!鹊!鹊!学生:b、p、m、f。(3)通过提问引导发现:①你们从省略号里又能读出什么?②喜鹊阿姨只念了3个“鹊”,喜鹊弟弟为什么读了这么多“鹊”?5.朗读“看日出”部分。(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9~12自然段。(一人读旁白,一人读喜鹊阿姨的话,一人读喜鹊弟弟的话,一人读“我”想象的话。)(2)指导朗读。①读喜鹊阿姨的话。出示句子:“鹊!鹊鹊鹊?”指导读好感叹号和问号。②读喜鹊弟弟的话。出示句子:“鹊!鹊鹊!鹊鹊鹊!”指导学生根据音节“鹊”的多少读出节奏,根据提示语“快乐”和3个感叹号,读出喜鹊弟弟的兴奋与快乐。③读“我”的想象:根据标点符号读出恰当的语气。6.师生合作表演读第5~12自然段。三、展开想象,进入“喜欢”之境1.想象写话。 (1)出示图片:喜鹊阿姨衔着一条虫子回来了。喜鹊弟弟可高兴了。(2)出示句子:我看见喜鹊阿姨找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嘴里,叫起来:“鹊,鹊,鹊……”我知道,她是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想象的合理性与新颖性。②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2.教师小结:在枫树下,我望着喜鹊的窝,就这样听着喜鹊阿姨问,听着喜鹊弟弟答,我真是无比的快乐。所以作者在课文的结尾写道——“我真高兴啊!”(出示句子,学生齐读。)3.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全文。四、布置作业,课堂延伸完成《新解新教材》随堂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枫树上的喜鹊》是一篇想象丰富、充满童趣的散文。教学时要真正让学生入情入境,让课文与他们的生活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在他们的心灵播下神奇的种子。教学本课时,为了让学生读出感情,一开始就让学生投入到对喜鹊阿姨和喜鹊弟弟角色的真切体验中,让学生跟他们打招呼,投入自己的情感,孩子们动情的朗读犹如一股清泉在课堂上流淌。在学生读的同时,还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尝试去发现感叹号的惊喜,问号的疑问,不同标点符号朗读时语气的不同。低年级孩子的想象力极其丰富,根据这一特点,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化抽象为具体,以好奇灵动的童心去想象,去体验,既发展了语言,又升华了情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9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9 枫树上的喜鹊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9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接读导入,激发“喜爱”之情,理解课文,感受“喜爱”之乐,展开想象,进入“喜欢”之境,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