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4章 第1节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作业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2858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4章 第1节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作业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2858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4章 第1节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作业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28584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第3课时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第3课时精练,共8页。
基础课时落实(二十)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建议用时:40分钟)[基础过关练]1.碱金属是典型的活泼金属,其根本原因是( )A.碱金属单质的密度小,熔、沸点低B.碱金属在常温下易被氧化C.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都只有1个,容易失去电子D.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比较小[答案] C2.部分卤族元素的某种性质A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则A可能表示( )A.原子半径B.氢化物的稳定性C.原子的电子层数D.单质的密度 B [A项,从Cl到I,原子半径逐渐增大,A项不符合题意;B项,从HCl到HI,稳定性逐渐减弱,B项符合题意;C项,从Cl到I,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C项不符合题意;D项,从Cl2到I2,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D项不符合题意。]3.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K与H2O反应最剧烈B.Rb比Na活泼,故Rb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NaC.碱金属的阳离子没有还原性,所以有强氧化性D.从Li到Cs都易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且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D [A项,K与H2O反应比Li、Na剧烈,但不是最剧烈;B项,Rb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H2O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C项,碱金属阳离子氧化性很弱。]4.下列各项中的叙述Ⅰ和叙述Ⅱ都正确,但叙述Ⅱ不能用于对叙述Ⅰ进行解释的是( )选项叙述Ⅰ叙述ⅡA金属钠和钾都容易用小刀切开钠和钾的硬度都较小B金属钠和钾都可用煤油密封保存钠和钾都不与煤油反应,且比煤油的密度大C金属钠和钾分别在空气中燃烧,钾的反应相对较快钾的金属性比钠的强D金属钠和钾分别与水反应,钾的反应相对较快钾的密度比钠的小D [金属钠和钾分别与水反应,钾反应相对较快的原因是钾的金属性比钠的强,或者说钾原子比钠原子更易失去电子。]5.下列关于碱金属(ⅠA族的金属元素)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B.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弱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弱D.化合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是+1价D [A项,ρ(K)<ρ(Na);B项,原子序数越大碱金属越活泼,与H2O反应越剧烈;C项,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强。]6.我国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锂资源,开发锂的用途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课题。关于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Li是较轻的金属 B.LiOH的碱性比NaOH弱C.Li的金属性比Na强 D.Li在空气中燃烧生成Li2OC [Li比Na的活泼性弱,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Li2O,LiOH的碱性比NaOH弱,Li的金属性比Na弱,C项错误。]7.如图是卤素单质(F2、Cl2、Br2、I2)的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质①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B.单质②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②对应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最强D.单质④的氢化物在卤素氢化物中最稳定D [①②③④分别为F2、Cl2、Br2、I2、HF最稳定,HI最不稳定,D项错误。]8.已知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进行氯气的性质实验(如图)。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选项①②③④A黄绿色橙色蓝色无色B无色橙色紫色白色C黄绿色橙色蓝色白色D黄绿色无色紫色白色C [常温下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放出Cl2,Cl2的颜色是黄绿色,①处充满黄绿色的Cl2;Cl2进入玻璃管后与②处NaBr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Br2,溴的水溶液颜色为橙色,所以②处的白色棉球变为橙色;Cl2或Br2和③处KI溶液反应置换出I2,淀粉溶液遇I2变蓝,③处棉球变为蓝色;④处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O,棉球本身是白色的,所以④处的颜色为白色。]9.下列关于同主族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B.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单质氧化能力逐渐减弱C.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D.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逐渐增大A [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故A错误,B、C、D正确。]10.已知铷(Rb)是37号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是85.5,与钠同主族,回答下列问题:(1)铷位于第________周期,其原子半径比钠元素的原子半径________(填“大”或“小”)。(2)铷单质性质活泼,写出它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铷单质易与水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表明,Rb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________(填“剧烈”或“缓慢”);反应过程中Rb在水__________(填“面”或“底”)与水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3)同主族元素的同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相似,写出过氧化铷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现有Rb和另一种碱金属形成的合金50 g,当该合金与足量水反应时,可得到22.4 L(标准状况下)氢气,则另一种碱金属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a.Li b.Na c.K d.Cs[解析] (2)Rb的密度比水大,遇水后沉在水底与水反应,Rb的还原性比Na强,与水反应比Na剧烈。(3)可根据Na的相应化合物发生的反应进行类推。(4)由生成氢气的量可知,50 g合金共失去2 mol电子,50 g纯Rb失去的电子少于2 mol,故50 g的另一种碱金属与水反应失去的电子应多于2 mol,结合各碱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知Li、Na符合要求。[答案] (1)五 大 (2)2Rb+Cl22RbCl 2Rb+2H2O===2Rb++2OH-+H2↑ 剧烈 底 Rb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3)2Rb2O2+2CO2===2Rb2CO3+O2 (4)ab[拓展培优练]11.(易错题)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T>Q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T<QD.五种元素中Z的化学性质最稳定C [由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可知R为F,再根据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以确定X为S、T为Cl、Z为Ar、Q为Br。R的原子序数为9,Q的原子序数为35,则R与Q的电子数相差:35-9=26,B项正确;Cl、Br两种元素位于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减弱,A项正确;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C项错误;Z为稀有气体元素,化学性质稳定,D项正确。]12.(双选)镭(R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下列关于镭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测错误的是( )A.镭的原子半径比钙的大B.氯化镭的化学式为RaCl2C.单质镭不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D.氢氧化镭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CD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A项正确;第ⅡA族元素均显+2价,故氯化镭的化学式为RaCl2,B项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镭与水反应比钙与水反应剧烈且有氢气产生,C项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氢氧化镭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强,D项错误。]13.(CN)2、(OCN)2、(SCN)2等化合物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称为“类卤素”。已知卤素单质和“类卤素”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2、(OCN)2、Cl2、Br2、(CN)2、(SCN)2、I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I2+2SCN-===2I-+(SCN)2能自发进行B.反应Cl2+2CN-===2Cl-+(CN)2不能自发进行C.氧化性:F-<OCN-<Br-<SCN-D.“类卤素”在碱性溶液中会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D [(SCN)2的氧化性强于I2,A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故A项错误;Cl2的氧化性强于(CN)2,反应Cl2+2CN-===2Cl-+(CN)2能自发进行,B项错误;还原性:F-<OCN-<Br-<SCN-,C项错误。]14.下列与有关非金属元素的叙述以及推理结果不正确的是( )①非金属性F>Cl,故将F2通入NaCl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F2+2Cl-===Cl2+2F-②非金属性F>Br,故酸性:HF>HBr③非金属性S>Se,故前者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更强④非金属性O>N,故O2与H2化合比N2与H2化合容易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D [将F2通入NaCl溶液中,F2与水反应生成HF和O2,不与NaCl发生置换反应,①不正确;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但不能判断氢化物水溶液酸性的强弱,②不正确,③正确;元素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反应越容易,故O2与H2化合比N2与H2化合容易,④正确,故选D。]15.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气密性已检验)。4、5、6是蘸有相应溶液的白纸,U形管上方插入填充有淀粉KI溶液和NaBr溶液的两团棉花、两头带有弹簧夹的玻璃管。实验过程:Ⅰ.关闭弹簧夹b,打开仪器a,滴加浓盐酸。Ⅱ.当4、5、6白纸发生颜色变化后,打开弹簧夹b。Ⅲ.当玻璃管中蘸有NaBr溶液的棉花团变成红棕色后,关闭弹簧夹b。Ⅳ.……(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验证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过程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5、6白纸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U形管中生成Cl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2)氯气能置换出碘化钾中的碘,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白纸4变蓝或白纸5变黄。(3)为验证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应使棉花团2中生成的溴挥发到蘸有淀粉KI溶液的棉花团1上,过程Ⅳ的操作是取下玻璃管,加热2处,现象是棉花团1变蓝。(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实验时应避免氯气的干扰,当棉花团2变为红棕色时,说明有大量的溴生成,此时应关闭弹簧夹b,否则氯气过量,会干扰后续Br2与I2氧化性的判断。[答案] (1)分液漏斗(2)白纸5变成黄色(或白纸4变蓝)(3)取下玻璃管,加热2处,棉花团1变蓝(4)反应生成溴单质,并防止氯气干扰(5)Cl2+2I-===I2+2Cl-Cl2+2Br-===Br2+2Cl-(6)2MnO+16H++10Cl-===2Mn2++5Cl2↑+8H2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2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2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