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洛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862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河南省洛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862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河南省洛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28627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河南省洛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河南省洛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挥发性 B. 溶解性 C. 可燃性 D. 导电性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洁净的空气 B. 水泥砂浆 C. 液氮 D. 汽水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闻气体气味
C. 振荡试管 D. 读出液体体积
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禁放烟花爆竹 B. 废气达标排放 C. 工地洒水除尘 D. 秸秆露天焚烧
5.一定条件下,6000L氧气可压入40L的钢瓶中。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B. 氧分子的质量变小 C. 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D. 氧分子的数目减少
6.C3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可用切割工具.在C3N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N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4 B. ﹣1 C. ﹣3 D. +3
7.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B.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
C.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8.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卫星,在火箭的制造中使用了钛和钛合金。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钛原子的中子数为22 B. 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钛的元素符号是Ti D. 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 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 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10.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C. 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D. 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
11.最新临床医学研究表明,羟氯喹(C18H26ClN3O)对新冠肺炎并无明显疗效。下列关于羟氯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碳、氢、氯、氮、氧元素组成 B. 相对分子质量为
C.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氯元素的原子序数最大
1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B. 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C. 在净水过程中明矾作消毒杀菌剂 D. 在净水过程中用活性炭吸附杂质
13.如图为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 B. 氯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
C. 氯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为8 D. 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14.生活中常使用消毒剂来杀菌、消毒。下列几种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括号内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 双氧水消毒液(H2O2) B. “84"消毒液(NaClO)
C. 酒精消毒液(C2H5OH) D. 过氧乙酸消毒液(C2H4O3)
二、填空题
1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请你写出一种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 。
16.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1)汞元素________;
(2)铵根离子________;
(3)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17.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
(1)从微观上看,水是由________(选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
(2)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生活污水处理后再好排放
B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 任意排放工业污水
(3)生活中可以通过________的方法,既可以杀灭水中的细菌,又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18.医用双氧水消毒时,产生的无色气泡的成分是 ;使用这种消毒液的优点是 。
19.臭氧(化学式为O3)是空气的成分之一、比较臭氧和氧气的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条氧气和臭氧的相同点________;
(2)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请简述理由________。
20.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基石。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2)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用烧杯给食盐水加热,实验后发现烧杯炸裂。请你写出一条烧杯炸裂的原因________。
三、计算题
21.某氮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质量相等的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2.芹菜中的芹黄素(C15H10O5)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活性。请根据芹黄素的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芹黄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2)计算芹黄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3)计算芹黄素中碳元素的质量。
四、实验题
23.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1)实验前需________;
(2)试管中过量白磷的作用是________;
(3)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________mL刻度线处。
24.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甲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用来加热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用________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用化学式表示该反应的表达式是________;为防止水倒流,实验结束时应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
(2)图乙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说明氧气________。
五、简答题
25.在做硫的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放有少量水;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也放有少量水。其作用是否相同?请简述理由。
26.化学上可以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如:电解水可以表示为:“ ”。请你按照上述方法,用化学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________。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A.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
D.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 C
【解析】【解答】A. 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 水泥砂浆是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 液氮即液态氮气,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故符合题意;
D. 汽水由水和溶于水的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纯物质(元素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变化而组成的物质。
3.【答案】 B
【解析】【解答】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不符合题意;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符合题意;
C、振荡试管不应该上下振荡,应该用手腕振动,不符合题意;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滴管要在试管上方垂直悬空滴加液体分析;
B、根据正确闻气体气味要用扇闻法分析;
C、根据振荡试管要左右振荡分析;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分析。
4.【答案】 D
【解析】【解答】A. 禁放烟花爆竹,能减少空气污染,故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废气达标排放,能减少空气污染,故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工地洒水除尘,能减少空气污染,故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秸秆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做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就是要减少化石能源的燃烧,多使用清洁新能源;减少垃圾的焚烧,垃圾分类处理;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工厂的三废,先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多植树造林等等。
5.【答案】 A
【解析】【解答】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间隔变小,所以,容积40L的钢瓶中可压入6000L氧气。
故答案为:A。
【分析】分子间有间隔,增加压强,间隔变小;减小压强,间隔变大。
6.【答案】 C
【解析】【解答】解:C3N4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4)×3+4x=0,则x=﹣3价.
故选C.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C3N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7.【答案】 D
【解析】【解答】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
8.【答案】 A
【解析】【解答】A.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22,不是中子数,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 由“钛”的偏旁“钅”可知,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在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钛的元素符号是Ti,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在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的名称,下面的数字是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9.【答案】 D
【解析】【解答】A、化合物一定是纯净物,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空气中含有氧元素,但不属于化合物,故A说法不符合题意;
B、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混合物,故B说法不符合题意;
C、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而物质可以是分子构成的,也可以是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因此混合物不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故C说法不符合题意;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D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含氧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单质可能是化合物可能是混合物分析;
B、根据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而元素种类不一定分析;
C、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为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
10.【答案】 A
【解析】【解答】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缉毒犬闻到毒品气味,A符合题意;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不符合题意;
C、水降温会结冰,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C不符合题意;
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石块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很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结合事实判断即可.
11.【答案】 B
【解析】【解答】A. 由羟氯喹的化学式C18H26ClN3O可知,羟氯喹中含有C、H、Cl、N、O五种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羟氯喹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8+1×26+35.5+14×3+16=335.5,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一般省略不写,故错误,符合题意;
C. 羟氯喹中碳、氢、氯、氮、氧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 ∶ ∶ =432∶52∶71∶84∶32,则羟氯喹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C、H、Cl、N、O的原子序数分别为:6、1、17、7、8,故氯元素的原子序数最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化学式中有几种元素符号,物质就含有几种元素。
B、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
C、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中比值大的,其此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
D、根据物质化学式中元素的种类,进行分析。
12.【答案】 C
【解析】【解答】A、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肥皂水可以用来鉴别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不符合题意;
C、明矾可以净水,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但是明矾不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符合题意;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上的氧化物分析;
B、根据肥皂水鉴别硬水软水分析;
C、根据明矾的吸附沉降的性质分析;
D、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13.【答案】 B
【解析】【解答】A. 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圆圈内的数字是17,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氯原子的最外层上电子数是7,大于4,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 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的第二层电子数为8,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而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达到稳定结构。。
14.【答案】 A
【解析】【解答】A. H2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B. NaCl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C. C2H5OH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D. C2H4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故答案为:A。
【分析】在化合物中,
二、填空题
15.【答案】 Al;N2;He(或Ne或Ar等)
【解析】【解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符号为Al;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稀有气体是氦、氖、氩等气体的总称,其元素符号为分别为He、Ne、Ar;故填:Al;N2;He(或Ne或Ar等)
【分析】根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氮气,稀有气体是氦、氖、氩等气体的总称分析。
16.【答案】 (1)Hg
(2)NH
(3)
【解析】【解答】元素符号的书写要注意一大一小;离子的表示要在对应微粒的右上方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元素化合价要标在对应元素的正上方;
(1)汞元素Hg;
(2)一个铵根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铵根离子NH ;
(3)化合物种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水中氧元素化合价为负二价,设氢元素的化合价为x , 2x+(-2)=0,x=+1, ;
【分析】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17.【答案】 (1)分子
(2)C
(3)煮沸
【解析】【解答】(1)从微观上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故填:分子;
(2)A.生活污水处理后再好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不正确;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会造成水污染,不正确;
C.任意排放工业污水,会造成水污染,正确。
故答案为:C。
(3)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煮沸的方法,细菌微生物高温已失去活性;故填:煮沸。
【分析】(1)根据水由水分子构成分析;
(2)根据水污染的原因包括工业、农业、生活三方面的污染分析;
(3)根据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分析。
18.【答案】 氧气;无污染(或安全)
【解析】【解答】过氧化氢消毒时,产生的无色气泡是氧气,消毒时过氧化氢在生物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安全、无污染;故填:氧气;无污染(或安全)
【分析】根据过氧化氢分解可产生氧气及过氧化氢使用无污染分析。
19.【答案】 (1)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2)不相同;氧气和臭氧分子构成不同
【解析】【解答】(1)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粒子;氧气和臭氧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分析】(1)根据氧气、臭氧都由氧元素组成分析;
(2)根据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20.【答案】 (1)引流
(2)没有使用石棉网加热(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1)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测出,液体速度快而冲破滤纸;
(2)用烧杯给食盐水加热,实验后发现烧杯炸裂,炸裂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用石棉网、烧杯外壁有水珠等;
【分析】(1)根据过滤时玻璃棒的引流作用分析;
(2)根据烧杯加热需垫石棉网分析。
三、计算题
21.【答案】 N2O3;87:80
【解析】【解答】某氮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设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xOy;
则14x:16y=7:12,x:y=2:3;故化学式为N2O3;
可以设质量相等且均为mg的氧化铁和四氧化三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87:80。
【分析】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22.【答案】 (1)解:C15H10O5的相对分子质量= = =270
(2)解:芹黄素(C15H10O5)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等于12×15∶1×10=180∶10=18∶1
(3)解:芹黄素(C15H10O5)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析】【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分析,注意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不是g;
(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四、实验题
23.【答案】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使装置中氧气完全被消耗
(3)26 mL
【解析】【解答】(1)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以免测量结果不准;
(2)试管中过量白磷的作用是使装置中氧气完全被消耗;
(3)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氧气,压强减小,水进入装置,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130mL 26 mL,故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26 mL。
【分析】(1)根据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分析;
(2)根据测氧气含量时需将氧气完全消耗分析;
(3)根据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分析。
24.【答案】 (1)酒精灯;药匙;KMnO4 K2MnO4+MnO2+O2;先从水中取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2)木条复燃;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
【解析】【解答】(1)用来加热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加粉末状药品要使用药匙,用药匙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KMnO4 K2MnO4+MnO2+O2;实验结束后,应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否则试管内温度降低,水会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炸裂;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
(2)因为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故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
【分析】(1)根据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需用酒精灯作热源,粉末状药品用药匙取用,反应结束后要先撤导管又熄灭酒精灯分析;
(2)根据氧气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分析。
五、简答题
25.【答案】 解:不相同;前者是为了吸收生成的SO2 , 防止污染空气,后者是为了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解析】【解答】不相同;前者是为了吸收生成的SO2 , 防止污染空气,后者是为了防止燃烧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分析】根据硫燃烧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铁丝燃烧中水的作用是防止炸裂瓶底分析。
26.【答案】 (1)Fe+O2 Fe3O4
(2)
(3)
【解析】【解答】(1)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Fe+O2 Fe3O4;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
(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符号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连接起来)进行书写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嵩县、栾川、汝阳三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