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朱湾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朱湾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为报倾城随太守, ______ 。
(2)俗子胸襟谁识我, ______ 。
(3)略无慕艳意, ______ , ______ 。
(4)秋容如拭。 ______ , ______ 。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______ , ______ 。
(6)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典故表达词人希望被朝廷重用的心愿的句子是:“ ______ , ______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1)-(4)题。(9分)
时间的流逝是那样的悄然无息,花开花落,两年的初中生活已然过去。青春的欢歌笑语与年少的烦恼无奈编织成了这段如诗的旅程。旅程中,虽偶有心酸与疲惫,但都在青春的且歌且行中成为chuí炼成长的动力。面对新的初三生活,你作好准备了吗?初三对许多同学的印象可能是成堆的习题集,无休无止的考试,疲惫不堪的紧张繁忙……可是,同学们,你可曾注意过初三的美丽?
初三之美,在于专注。一生之中,有几次能像初三一样, 地为一个目标奋力拼搏?任凭窗外云卷云舒,季节更迭,窗内永远是苦读的身影。这份专注,这份执着,将会成为你人生中一段美好的回忆,将会激励着你不断前行!初三之美,在于细节。同学间的一次鼓励,给予彼此前进的动力; , ; , ;这些温情的瞬间,时刻慰藉着同学们疲惫的身躯和心灵。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悄然 chuí炼
(2)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短语。( )
A.一意孤行 B.埋头苦干 C.心无旁骛 D.敬业乐群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任凭窗外云卷云舒,季节更迭,窗内永远是苦读的身影。”这是一个条件关系的复句。
B.“云卷云舒”“季节更迭 ”“疲惫不堪”“不断前行”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C.“青春的欢歌笑语与年少的烦恼无奈编织成了这段如诗的旅程。”这句话的句子主干是“青春与年少编织成旅程”。
D.“初三对许多同学的印象可能是成堆的习题集”这一句话有语病,可以改成“许多同学对初三的印象可能是成堆的习题集”。
(4)根据语境,补齐语段空缺处的内容。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4分)
想起一些人时,总感觉自己的生命是切成一段段的,每一段都和一些人联在一起。没有这些人,生命似乎也就苍白 A_________(贫穷贫乏),没有着落。 因此也不单是朋友,一些不是朋友而不得不与他们发生联系的人,甚至一些憎恨的人,也常常要想起他们。所以,生命便可以分解成这样:一些被你所爱的人分去了;一些被你恨的人分去了;一些被你无所谓爱或恨的人分去了。你的生命被这三种人分解去了。你在漫长的岁月里想念他们,因此你觉得自己的生命实在而B________(丰沛丰足)。幽幽的想念不为人知,带着往昔的感情色彩,或爱或恨或浓或淡或长或短。当你想念着一个人时,使你便觉得在极深极深的心底,有一些莫名的颤动,若隐若现,欲升还沉。你想紧紧地抓住他们,但他们稍纵即逝。当你想念滑过你生命的那些人时,所有的爱憎都蒙上一层淡淡的晕光。透过晕光,你再看他们,爱和憎都化做一种体验生命的深广的欣慰了。
(1)为文中AB两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4.“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养育子女,并不求回报;作为子女的我们,则要充满感恩之心,孝敬父母。如果更进一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将孝敬双亲的心,扩大到敬爱所有的长辈,则是一种更为可贵的品德。学校将开展以“孝”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12分)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不能少于四种活动形式)。
(3)请写一段感恩父母的话,并用上一句感恩父母的诗句。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一】那些色彩,刚好温暖青春(22分)
张莹
①六月,花红柳绿。小城的清晨,异常清爽。
②今天,太阳还没起床,街上却比往日热闹了许多,陆陆续续的人啊、车啊,都奔向一个个写着“高考考点”的地方。
③“哈,都穿上我们的新衣服啦!”一群穿着一模一样红 T恤的少年,在轻声地交谈着。彼此看着T恤上五个可爱的字--明天会更好,他们相互举拳示意“加油”。
④“老师来了……”不知是谁轻声地说了一句,底下红色的一片刹那间安静了下来。
⑤一位拄着拐杖的年轻男子朝他们走来,同样身着一件红色 T恤。
⑥孩子们好奇地围过去,老师的 T恤后面竟然也有五个字--我们在一起。“老师……”微弱的,却又是清清楚楚的哽咽,在红色的人群中蔓延开来。
⑦那拄拐杖的男子微笑着,轻轻拍拍紧挨着他的孩子:“没事儿,老师这不是来了吗?放心去吧,老师等着你们!记着哦,我们是风火少年 !”
⑧“是,我们一起去追风……”孩子们相继笑了,响亮地和老师应和着。
⑨原来,考试前夕,老师在送生病的学生去医院的路上不小心扭伤了腿。同学们原本想去探望他,可他不但阻止了,还托同事带给孩子们每人一件火红的 T 恤。
⑩此刻,这片红,艳艳的,像一团火,无畏无惧地热烈着,给孩子们蓬勃的希望,无穷的力量!
⑪出考场,一场暴雨不期而至,孩子们正一筹莫展。“看,那里!”一位同学兴奋地叫道。
⑫考点外,几顶黄色遮阳棚内,摆放着五颜六色的花伞-- 灿灿然,如一朵朵绽放的花儿;欣欣然,似一张张明媚的笑脸。
⑬孩子们跑过去,一个接一个地拿着伞,欢呼雀跃。片刻之间,马路两边翠绿的梧桐树下,一朵朵花儿,飘动着,四散开去。
⑭翌日,那些青春少年又来了,他们走到黄色的遮阳棚下,放下一把把花伞,冲着遮阳棚里的人清脆地说了声:“谢谢。”之后,便你说我笑着,再次走向考场,那么洒脱,那么自然。
⑮121把伞,是小城二十名爱心志愿者为孩子们买的,他们不过是想给孩子们一点点的鼓励,一点点的方便。现在,盛开过的伞全部返航了,带着一股青春特有的芬芳,带着无人而设突然出现的特殊“考题”的满分答案,带着青春里实实在在的正能量。
⑯121把伞啊,一把不少!这金灿灿的遮阳伞,在青春少年里,熠熠生辉啦!
⑰终于,完成了自己12年奋斗的答卷。走出考场时,天是蓝的,地是绿的,就连心情,也是明晃晃地透亮着。
⑱人群中,分外惹眼的是一位瘦高的“绿色男孩”,他戴着太阳帽,穿着绿色T恤,抱着一台单反相机,穿梭在来往的人群中。他身后有着这样的标示牌:给青春留下高考的印记(免费拍照)。
⑲原来,他是去年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如今就读于某大学的编导专业。大学里的他,回首自己的高考,愈加觉得,应该为那青春里最庄严的时刻留下一些什么。于是,他就想利用自己的所学,在高考时为更多的考生和家长留下美好的回忆,而最后一场考试之后的离开,也许是最能触动心灵的时刻吧。于是,小伙子抱着相机来了。他不停地忙碌着,在他的单反相机里,一幅幅画面在定格……
⑳都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可是,翩翩少年们才不是呢,他们不惆怅,不多忧,一任前行,只把韶光变锦绣。再回眸,却是品了樱桃,甜哩;雨打芭蕉,
美呀。这声色,饱满而生动,斑斓而多彩,孜孜不倦地温暖了整个青春。
(选自《知识窗》,有删改)
(1)请简析标题的含义。
(2)试概括文中令孩子们倍感温暖的三件事。
(3)文章第⑨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4)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味下列语句。
①灿灿然,如一朵朵绽放的花儿;欣欣然,似一张张明媚的笑脸。(品味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②再回眸,却是品了樱桃,甜哩;雨打芭蕉,美呀。(品味加点语气词的情味)
(5)文章第⑲段中写到“一幅幅画面在定格……”,会有些什么样的画面呢?请合理想象,描绘一幅画面。(温馨提示:恰当运用描写手法,字数在80字左右)
【二】(17分)
【材料一】
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天问一号火星车的命名结果正式公布!在10个候选名字中,“祝融”最终脱颖而出成功当选。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火神,首辆火星车以祝融命名,象征着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和未知宇宙的不断探索和自我超越。
阿联酋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于 2月9日成功入轨,美国的毅力号于2月18日成功在火星表面着陆,机智号火星直升机4月19日成功在火星完成试飞。接下来,大家的目光都投向计划于2021年5、6月间择机在火星着陆的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摘自“果壳网”
【材料二】
备受关注的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 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
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按照计划, 2020年我国将通过长征五号发射火星探测器,并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中国首个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进入轨道,并于今年2月10日成功被火星捕获,成功进入绕火轨道。
火星车“祝融号”的高度为 1.85米,重量约为240公斤。设计寿命为3个火星月,相当于92个地球日左右。火星车“祝融”将探索火星的表面组成、物质类型分布、地质结构和火星上的气象环境,以此帮助人类更好地研究地球的演变与未来发展。
--摘自《北京晚报》
【材料三】
北京时间 2021年2月19日,美国的火星车毅力号抵达火星,直接登陆,于4时55分成功降落在杰泽罗陨石坑。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月10日进入环火轨道,将围绕火星飞行3个月左右,计划于2021年5月至6月择机实施火星着陆。
两台探测器从地球飞到火星所用的时间几乎一样,为何在降落环节区别这么大?美国“毅力号”登陆火星,它与天问一号区别在哪?
中美火星探测的任务目标和技术方案均不相同。毅力号的任务目标是寻找生命,而且美国通过此前的探测,对着陆点比较熟悉,因此他们选择“直奔主题”。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则是将“绕、落、巡”三步并作一步,在环绕过程中对着陆区进行详细勘测。
毅力号所用着陆方案难度更大。毅力号在降落过程中采用的“空中吊车”方式,也与天问一号计划采用的“降落伞 +反推发动机”方式不同。该技术的先进性和复杂程度极高,但能满足着陆质量较大的任务需求。天问一号的着陆方式,对地面平整度要求很高。因此它将沿用我国探月工程中“嫦娥”落月所用的悬停避障技术,确保落在比较平坦的地方。
--摘自“知乎”
【材料四】
人类发射的很多探测器,还隐藏着一些不易察觉的细节,充满了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创意和奇思。还有一些细节是为了向探索深空的先驱者致敬。
在祝融号火星车的相机桅杆顶部,有一个红色方框图形,是一个“火”字,正是代表了这个古老的民族长久以来对火星的憧憬,也与“祝融”这个名字完美契合。
4月19日,美国的机智号火星直升机在火星试飞成功,成为第一架在另一颗星球上成功起飞的动力受控飞行器。
1903年,莱特兄弟驾驶飞行者一号飞上蓝天。从1901年开始,莱特兄弟便开始使用一种材料覆盖他们的滑翔机和飞机的机翼,并最终完成了人类在地球上的首次动力受控飞行。机智号团队用绝缘胶带把飞行者一号上覆盖机翼的这种材料缠在了机智号太阳能电池板下方的一根电缆上,以此向莱特兄弟表示他们的敬意。
--摘自《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______
A.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计划于2021年5、6月间择机在火星着陆。
B.火星车“祝融”对火星的探索将帮助人类更好地研究地球的演变与未来发展。
C.“天问一号”是世界首个成功进入绕火轨道的火星探测器。
D.飞行者一号上覆盖机翼的一种材料缠在了机智号太阳能电池板下方的一根电缆上,以此敬意莱特兄弟。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天问一号”和“祝融”的寓意。
(3)“材料二”中划线句子是如何体现新闻语言准确性的?
(4)“材料三”中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5)航天人以他们独特的方式在向探索深空的先驱者致敬,请你写一段话表达对航天人的敬意。(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
【三】(15分)
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行者①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终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②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
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③,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
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④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
--《浑然子》【注】①行者:过路人。②所以:用什么方法。③未及移时:还没过多少时间。④术:方法。
(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______
(2)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______
A.“农夫耕于田”与“投以骨”都是状语后置句。
B.“甚矣,农之惰也!”与“贤哉,回也!”都是主谓倒装句。
C.“气竭汗雨”“一狼洞其中”中“雨”“洞”都是名词作动词。
D.“一锄尽一身之力”句中的两个“一”都是数词。
(3)翻译下面句子。
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
(4)这则寓言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大型综艺节目《朗读者》首期的主题是“遇见”。主持人董卿是这样阐释这个选题的:“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
请以“遇见”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 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
(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 3)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1】亲射虎,看孙郎
【2】英雄末路当磨折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5】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1)qiă 锤 (2)C (3)C (4)示例:父母的一个微笑,足以消除所有的烦恼;老师的一次谈话,重新点燃奋斗的热情
【详解】(1)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辨识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辨识字形,要根据词义字义和形声字的特点,注意偏旁部首。悄然:形容安静而无声。悄,多音字,表示寂静无声时,读作“qiǎ”;锤炼:比喻经受多次的艰苦斗争的锻炼、考验。
(2)考查选择合适的词语。根据词语和语境分析。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心无旁骛: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敬业乐群: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根据语境“初三之美,在于专注”和下文“这份专注,这份执着”分析,“心无旁骛”符合语境。故选C。
(3)考查对词句的正确理解。“青春的欢歌笑语与年少的烦恼无奈编织成了这段如诗的旅程。”这句话的句子主干是:欢歌笑语与烦恼无奈编织成旅程。故选C。
(4)考查根据语境补充句子。结合上下语境,观察句式和修辞补充句子。横线中运用分号,横线上的句子与前一句构成排比句式,根据上句“初三之美,在于细节”和下文“这些温情的瞬间,时刻慰藉着同学们疲惫的身躯和心灵”分析横线上的内容要体现“细节”“温情的瞬间”。由此分析补充句子,如,老师的一个眼神,重新燃起奋斗的热情;父母的一个微笑,足以消除所有的烦忧。
3.【答案】(1)贫乏丰足
(2)但也不单是朋友,一些不是朋友而不得不与他们发生联系的人,甚至一些憎恨的人,也常常要想起他们。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A:贫穷,生产资科和生活资科缺乏。贫乏,贫国,贫民或欠缺,不足。使用对象是“生命”不是指经济,因此用“贫乏”。
B:丰沛,(雨量)充足。丰足,富裕;充足。使用对象是“自己的生命”,而不是雨量,因此选“丰足”。
(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关联词语使用错误,“不单是朋友”和“一些不是朋友而不得不与他们发生联系的人,甚至一些惜恨的人,也常常要想起他们”是转折关系,不是因果关系,故把“因此”改成“但”。
答案: (1)贫乏丰足
(2)但也不单是朋友,一些不是朋友而不得不与他们发生联系的人,甚至一些憎恨的人,也常常要想起他们。
4.【答案】【1】答案:
(1)示例:以人为本先敬老,子孙后代都说好。
(2)示例:①“孝亲敬老”名言警句展示会;②“孝亲敬老”征文比赛;③“孝亲敬老”演讲赛;④“孝亲敬老”摄影展。
(3)示例:最深沉的感情却最容易被忽略,不是可以不在乎,只是已习惯你们举手投足的关爱,其实我对你们的爱也强烈浓郁,只是我不善于表达,爱在心口难开。但今天,我想对你们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解析】(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围绕“孝”这个主题来写,言简意赅,条理清晰,有宣传性、鼓动性,语言优美。
(2)本题考查活动设计。围绕“孝”这个主题来设计,活动要便于落实,能引起大家共鸣,有实际意义。
(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要求写一段感恩父母的话,用上一句诗句,语言要简练,条理清晰,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一】【答案】(1)意指班主任、爱心志愿者、绿T恤男孩,给了正值青春期(高考期间)的孩子们正好需要的帮助、鼓励、理解等,让他们倍受鼓舞,倍感温暖,倍感青春(人生)的美好。
(2)临考前班主任老师到考场外给孩子们加油;爱心志愿者给孩子们送伞;绿T恤男孩为孩子们免费拍照。
(3)插叙,补充交代老师受伤的原因和红色T恤的来由,表现老师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使情节更完整,内容更充实。
(4)(1)示例一: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伞”比作“花儿”,比作“笑脸”,生动表现出伞缤纷的色彩和孩子们看到伞后兴奋、快乐的心情。
示例二:此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表现出伞缤纷的色彩和孩子们看到伞后兴奋、快乐的心情。
(2)两个语气词“哩”“呀”,表现出孩子们回眸青春岁月时掩饰不住的甜美与快乐,无悔与自豪,乐观与自信。
(5)示例:一帮少男少女聚集在操场上,或坐或立或卧,有的四目相对击掌相庆,有的两头相靠无限亲密;最抢眼的是一个着红T恤的少年,只见他侧身双脚跳起,双拳紧握,飘动的头发画出不同的几何图形,仿佛快乐已实在没法掩藏。
【解析】本文通过记叙高考考场前班主任给考生们送去的红色T恤鼓励学生,爱心志愿者搭建的黄色遮阳棚给考生送去五颜六色的伞,绿T恤男孩给考生免费拍照,他们给了正值青春期(高考期间)的孩子们正好需要的帮助、鼓励、理解等,让他们倍受鼓舞,倍感温暖,倍感青春和人生的美好。
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1)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注意比喻拟人一定要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分析表达效果。
【二】. (1)C
(2)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天问一号”意为首次火星探测。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火神,象征着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和未知宇宙的不断探索和自我超越。
(3)列数字,“1.85米”“240公斤”等数字;“约”是大约的意思,表约数、估计,体现了新闻报道语言的准确性。
(4)作比较。把美国“毅力号”与天问一号作比较,突出强调了中美火星探测的任务目标和技术方案不同之处,以及美国“毅力号”先进性和复杂程度更高,使读者更清楚两者的区别。
(5)从古至今,人类都对比天空更高的深处是什么样子有着好奇心。航天人,是你们用坚持让我们看到,用智慧让我们看得更远,用无畏让我们懂得航天精神。从载人登月到探测火星,你们怀着敬畏与勇气,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和未知宇宙的不断探索和自我超越。我向航天人致以深深的敬意。
【解析】(1)ABD.正确;
C.有误,“世界首个成功进入绕火轨道的火星探测器”错误,由材料一“阿联酋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于2月9日成功入轨”可知,“天问一号”并非是世界首个成功进入绕火轨道的火星探测器。
故选:C。
(2)由材料一“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火神,首辆火星车以祝融命名,象征着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和未知宇宙的不断探索和自我超越”可知,祝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尊为火神,象征着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和未知宇宙的不断探索和自我超越。由材料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可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3)首先,这句话中“1.85米”“240公斤”采用列数字的方式,且精准到小数点后面两位数,精确的数字,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其次,“约”是大约、大概之意,约数的使用,也是语言的准确性的体现。
(4)由“两台探测器从地球飞到火星所用的时间几乎一样,为何在降落环节区别这么大?美国‘毅力号’登陆火星,它与天问一号区别在哪”“中美火星探测的任务目标和技术方案均不相同”等可知,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由“中美火星探测的任务目标和技术方案均不相同。毅力号的任务目标是寻找生命,而且美国通过此前的探测,对着陆点比较熟悉,因此他们选择‘直奔主题’。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则是将‘绕、落、巡’三步并作一步,在环绕过程中对着陆区进行详细勘测”可知,采用作比较的方法,主要是突出强调了中美火星探测的任务目标和技术方案均不同之处。由“毅力号所用着陆方案难度更大”“该技术的先进性和复杂程度极高,但能满足着陆质量较大的任务需求”可知,美国“毅力号”先进性和复杂程度更高。这样能使读者从科学的角度更清楚两者间的区别。
(5)学生在写这段话时,要注意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或比喻或排比,语言要表达准确,且要突出对航天人的敬意。如:怀着敬畏与勇气,抱着信念与执着,揣着探索与超越,是你们甘于为航天事业贡献智慧、心血和力量的博大胸怀。正是依靠广大航天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的淡泊名利、默默奉献,才铸就了人类航天史上的一座座里程碑。航天人,向你们致敬!
【三】答案:
(1)A
(2)D
(3)不是耕田困难,而是你的方法错了!人处理事情也是这样,想要刻意追求速度反而达不到目的。
(4)示例:①做事情要讲究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否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目的)。②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③实践胜于说教。④事非经过不知难。⑤要学会动脑,不能快速否定别人的想法或做法。要学会实践。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于:在/于:在;
B.以:把/以:来;
C.之: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而:表修饰关系/而:表转折关系。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辨析能力。 ABC.正确;
D.有误,句中第二个“一”不是数词,是“全”的意思。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非。不是。乃,是。子,你。则,就。句意:不是耕田困难,而是你的方法错了!人处理事情也是这样,想要刻意追求速度反而达不到目的。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文中过路人嘲笑农夫的耕地方法,在用自己认为的耕地方法实践之后,发现自己所认为的方法是错误的。农夫多年耕地经验告诉人们做任何事,刻意追求速度反而会达不到目的。这则故事的寓意除了欲速则不达以外,还有实践出真知;实践胜于说教。
【参考译文】
有个农民在田里耕种,他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头。有个路人看见了说:“你真是太懒了!你喘几口气才挥一下锄头,这样一个月也干不完。”农夫说:“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耕地,你可以向我示范耕地的方法吗?”
过路人脱下衣服走到田里,喘一口气连挥几下锄头,每锄一下都用尽全身的力气。还没过多少时间,他的力气就用完了,汗如雨下,气喘吁吁的样子,不能发出声音,并且倒在了田里,他对农夫说:“从今往后,我知道了耕田的困难了!”
农夫说:“困难的不是耕田,是你的方法错了!人处理事情也是这样,想要快一点反而达不到目的。”过路人心服口服地走了。
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10.【答案】遇见平凡生活中的美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世间一切,都是遇见。美好的遇见常常使你魂牵梦萦,辗转反侧。
记得家门前槐树开花时的美妙景象。
起初,只是淡淡的小点点,隐匿在树叶间,不仔细观望还不怎么容易被发现。阳光倾洒下来,整棵树都被笼罩在温暖的光晕中,那小花在闪闪的绿叶中静静地躺着,朝你微笑。当你和它们对视上时,你会由衷觉得,这是多么美好、纯真的遇见!
遇见美丽的景,让你心旷神怡,遇见可爱的人儿,更会使你欢欣愉快。
起晚了,胡乱洗漱一下出门吃早饭。走近那家招牌不起眼但飘出淡淡香气的熟悉的面店,阿婆看见我,迎了上来:“小姑娘,来吃早饭啊?是不是和上次一样?”“阿婆早,嗯,上次的面。”经常来这儿,阿婆也记住了我的喜好。一会儿,热腾腾的面端了上来,替我浇了一大勺汤汁,“小心烫,慢慢吃啊!”我抬头,望着她舒展的皱纹和仿佛合不拢的嘴角,也同样用微笑回复。
平平常常的早晨,因为遇见了美丽的人而显得格外满足。
回到家,家里养的小狗迫不及待地奔向我,舔舔我的手,蹭蹭我的腿,把肚子露出来让我摸。这个毛茸茸的小生命,在它眼里,我就是它的全世界,它永远爱着我,就算有时我会对它发脾气。
系上牵引绳,出门遛弯。走过一片草地时,我将它放了。它欢快地在草地上打滚,像一个小白球在青青的草间蹦上蹦下,我看得入了神。
我蹲下来,它朝我跑过来,我一把抱起它,我的鼻子对着它的鼻子,我的眼睛望着它的眼睛,我说:“遇见你是我的幸运。”
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
我遇见你,就有了世间最美妙的彼此。
A.农夫耕于田
其一犬坐于前
B.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
静以修身
C.乃子之术误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行者服而退
人不知而不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朱马学校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名著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朱马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累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朱马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名著阅读, 解读青春之谜, 阅读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