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教案第一单元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2874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教案第一单元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2874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小结,巩固复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遣唐使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行取经等史实。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唐朝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唐朝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而六次东渡日本远播中华文化的品质,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重点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难点唐朝对外交往的原因。课时计划1课时实际完成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利用西游记的故事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1. 以中日文化交流、中印文化交流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2. 了解唐朝都城长安城的布局特点,知道长安既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一个开放的国际大都市;了解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认识唐代的强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3. 学习玄奘、鉴真等人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受唐代开放包容的政策,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学习难点:唐朝对外交往的原因。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三、自主学习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1.遣唐使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日本派出的 遣唐使 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他们把唐朝先进的__制度____、______历法等___传回日本,对日本 社会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鉴真东渡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___鉴真__。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___6__次东渡,终于在___753____年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_佛经__,修建了____唐招提寺__还传播中国的文化等,为中日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3.玄奘西行(1)贞观初年。高僧_____玄奘_______西行,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_______那烂陀寺_____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2)《______大唐西域记______》:根据玄奘的口述成书,记载了他游历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_____中印_______交流的珍贵文献。为中印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四、合作学习1.唐朝的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的原因?(1)政治清明促进经济文化繁荣(2)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利于交往(3)对外交通的发达为交往提供了条件唐代中国的经济更是飞速发展,开元、天宝年间经济达到了顶峰。当然在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朝的政治、文化、对外关系、科学教育等等也遥遥领先于世界的最前端,这使得世界经济和其他方面不得不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大唐。由此,唐朝的经济对于当时的世界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统一多民族繁荣的封建国家,唐太宗在政治机构的建设、“唐律”修订、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制定还有学校与科举方面都做的全面详尽的改革和创新,在唐太宗在位期间(626年—649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较为安定,经济较快发展,史称“贞观之治”。与此相似的是武则天的武周统治,唐玄宗的“开元之治”。经过一百年的恢复和发展,唐朝的社会经济在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达到高峰,呈现出繁荣局面。农业、手工业、矿业、商业都有了古之少见的繁荣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文化高度发展、国力强盛的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处于世界的先导地位。亚、非地区许多国家的使节、商贾、学者、艺术家、僧侣等,不断来到唐朝访问、求学和贸易。唐朝派往国外的使臣、僧侣以及到外国经商的商人也不绝于途。那时和唐朝通使交好的国家,主要有70多个。唐朝的对外交通很发达,当时,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北路可达中亚、西亚、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南路可达尼泊尔和印度;往东可到朝鲜半岛。海路交通方面,去日本有三条路;到达南亚诸国如苏门答腊、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和印度等国家是从广州经越南海岸;到西亚的海路,主要是从广州出发,经东南亚越印度洋、阿拉伯海至波斯湾沿海各国。在唐代,还初步开辟了到埃及和东非的海上交通。这些事实说明,唐朝在当时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是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中心。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遣唐使 1.含义 2.目的 3.影响 鉴真东渡 1.经过 2.贡献玄奘西行 1.经过 2.贡献 思考、归纳、总结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部编版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出示本课学习目标,整体把握唐朝历史,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