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教案 第一单元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28744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小结,巩固复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背景;了解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把握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果,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比,认识到统治者个人的作为,将直接影响历史发展的轨迹,甚至导致一个王朝,一个国家的衰亡,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2.从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维护国家大一统的重要性。重点安史之乱。难点唐朝灭亡的原因。课时计划1课时实际完成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利用杨贵妃的故事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2.了解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3.了解唐朝灭亡的原因和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学习重点:安史之乱。学习难点:唐朝灭亡的原因。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任务。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下面环节。三、自主学习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1.安史之乱(1)开元末年, 唐玄宗 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755 年, 安禄山 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的叛乱,史称“ 安史之乱 ”。(2)安史之乱是唐朝 由盛而衰的 转折点。2.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1)唐末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军在 黄巢 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2)907年,朱温建立 后梁 ,唐朝至此灭亡。3.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 楚 、吴越、前蜀、后蜀、南平 、闽、南汉、南唐 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 北汉 ,史称“ 五代十国 ”。(2) 五代十国 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四、合作学习1.唐朝灭亡的原因?唐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指的是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叛乱,这场动乱几乎摧毁了李唐政权,给社会、经济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安史之乱成为唐代历史的转折点,乱后的唐朝由鼎盛进入了衰落阶段,并最终走向了灭亡。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中央集权的虚弱,这点主要体现在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唐朝后期,由于藩镇自雄,中央政权变得虚弱无力,几次企图削弱藩镇的努力,不仅没有达到目的,还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致使国家再没有能力与藩镇较量。与中央力量下降形成明显对比的是,藩镇的力量却越来越强,藩镇割据更加无法控制。宦官专权。唐朝的宦官掌控禁军,在朝堂上架空皇帝、压制文臣。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亡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分裂与更迭思考、归纳、总结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点,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出示学习目标,出示重点,出示难点,出示任务,学法指导,精讲点拨,明确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