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份月考物理【试卷+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份月考物理【试卷+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嘉兴五高高一物理阶段性检测试题卷(2021.10)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B.速度、速率、加速度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D.路程、时间、位移 2.如图所示,一架执行救援任务的直升机悬停在钻井平台的上空,救生员抱着伤病员,缆绳正在将他们拉上直升机.若以救生员为参考系,则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A.伤病员B.直升机C.钻井平台D.直升机驾驶员 3.Science刊登的一篇报道表明,研究人员发现在蚂蚁体内似乎存在一种“计步器”,将蚂蚁腿加长后,蚂蚁会“过家门而不入”,而“截肢”后的蚂蚁还没有到家就开始寻找巢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蚂蚁很小,一定可以看成质点B.研究蚂蚁走过的轨迹,可以把蚂蚁看成质点C.研究蚂蚁的走路姿态,可以把蚂蚁看成质点D.小蚂蚁可以看成质点,大蚂蚁不能看成质点 4.下列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中,表示时刻的是( )A.一般人的反应时间约为0.7 sB.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周期约为85 minC.校运动会100 m赛跑的最好成绩是12.8 sD.省运动会开幕式于2019年10月25日17时开始 5.下列生活中涉及位移和路程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会上参加400米比赛的同一组的8位同学,他们通过的路程和位移都是相同的B.乘坐出租车时按位移的大小收费C.在操场上跑步时,位移的大小一定不为0D.从家到学校有很多条路可以选择,选择不同的路径,路程不同,但位移是相同的 6.物体做加速度恒定、速度增加的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 m/s2,则( )A.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该秒初的速度的2倍B.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 m/sC.物体在某秒初的速度一定比前秒末的速度大2 m/sD.物体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前秒初的速度大2 m/s 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的物体g值大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D.g值在赤道处大于北极处 8.电动汽车不排放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某辆电动汽车在一次刹车测试中,初速度为21 m/s,经过3 s汽车停止运动.若将该过程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这段时间内电动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 )A.3 m/s2 B.7 m/s2C.14 m/s2 D.21 m/s29.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应用传感器检测轨道运行的实验装置.在轨道某处设置监测点,当车头到达传感器瞬间和车尾离开传感器瞬间,信号发生器各发出一个脉冲信号,由记录仪记录.假如轨道车长度为22 cm,记录仪记录的信号如图乙所示,则轨道车经过该监测点的速度为( )A.0.20 cm/s B.2.0 cm/sC.22 cm/s D.220 cm/s 10.一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AB∶BC等于( )A.1∶1 B.1∶2 C.1∶3 D.1∶4 11.一辆汽车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汽车在0~2 s内和2~3 s内相比( )A.位移大小相等 B.平均速度相等C.速度变化相同 D.加速度相同 12.质点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的是( ) 13.下列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B.它的加速度是一个定值C.它的速度和加速度方向可能同向,也可能反向D.它的速度变化量是一个定值 14.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 s内与开始刹车后6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1 B.1∶3C.3∶4 D.4∶315.下列哪位科学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科学的发展(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C.牛顿 D.爱因斯坦 16.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平方t2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该质点( )A.加速度大小恒为1 m/s2B.在0~2 s内的位移大小为1 mC.2 s末的速度大小是4 m/sD.第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 m/s 17.有关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 ②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 ③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 ④军用喷气式飞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速度高达600 m/sA.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B.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C.匀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一定很大D.空中匀速飞行的飞机由于速度很大,加速度一定很小 1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木板一定要水平摆放B.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不必估读C.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D.作vt图像时,所描线必须经过每一个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46分)19.(6分)为测定滑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的遮光板.如右图所示,滑块由静止释放后依次通过固定在斜面上的两个光电门A和B,用光电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板通过光电门A的时间为Δt1,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为Δt2,遮光板从开始遮住光电门A到开始遮住光电门B的时间间隔为Δt. 则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 ,由此可得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__.(用d,Δt1,Δt2及Δt表示) 20.(8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1)(单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C.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D.纸带上打点越密集,说明纸带运动速度越大(2)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应选用_____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若频率为50 Hz,则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3)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分别标明0、1、2、3、4,量得x1=30.0 mm,x2=36.0 mm,x3=42.0 mm,x4=48.0 mm,则打2这个点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m/s. 21.(10分)一滑雪运动员从85 m长的山坡上匀加速滑下,初速度是1.8 m/s,末速度是5.0 m/s,滑雪运动员通过这段斜坡需要多长时间? 22.(10分)一小球沿斜面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滚下(斜面足够长),已知小球在第4 s末的速度为4 m/s.求:(1)第6 s末的速度;(2)前6 s内的位移;(3)第6 s内的位移. 23.(12分)甲物体从阳台由静止下落,已知甲在下落过程中最后2 s的位移是60 m.g取10 m/s2,试求:(1)最后2 s的平均速度;(2)阳台离地面的高度;(3)若甲释放2 s后,乙也从阳台以某一竖直向下的初速度抛出,其加速度也为g,若甲、乙同时落地,则乙的初速度为多大? 参考答案1、[解析] 位移、速度是矢量,但时间是标量,故A错误;速度、加速度是矢量,但速率是标量,故B错误;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都是矢量,故C正确;路程、时间是标量,位移是矢量,故D错误.[答案] C2、[解析] 以救生员为参考系,伤病员处于静止状态,故A正确.[答案] A3、[解析] 研究蚂蚁的走路姿态时,不能把蚂蚁看做质点,故A、C错误;研究蚂蚁走过的轨迹,可以不考虑蚂蚁的形状,把蚂蚁看成质点,故B正确;能否看做质点,与蚂蚁的大小无关,只取决于蚂蚁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内容是否有影响,故D错误.[答案] B4、[解析] 一般人的反应时间约为0.7 s,0.7 s是指一段时间,是时间间隔;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周期约为85 min,85 min是指一段时间,是时间间隔;校运动会100 m赛跑的最好成绩是12.8 s,12.8 s是指一段时间,是时间间隔;省运动会开幕式于2019年10月25日17时开始,2019年10月25日17时是指时间点,是时刻.选项D正确.[答案] D5、[解析] 运动会上参加400米比赛的同一组的8位同学,他们通过的路程是相同的,由于各同学的起点和终点不同,则位移不同,选项A错误;出租车按路程收费,选项B错误;在操场上跑步时,跑完整的圈数时,位移的大小为0,选项C错误;从不同的路径到学校,路程不同,由于初、末位置相同,故位移一定是相同的,选项D正确.[答案] D6、[解析] 要理解某秒末与该秒初相隔1 s,某秒初与前秒末是同一时刻,某秒末与前秒初相隔2 s,分析可知选项B正确.[答案] B7、[解析] 同一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一样大,但在不同地点重力加速度不一样,它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故B正确.[答案] B8、[解析] 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有v=v0-at,所以汽车的加速度a== m/s2=7 m/s2,故B正确.[答案] B9、C [由题图可知车头到达该监测点与车尾离开该监测点的时间间隔为1.0 s,即轨道车运行车身长度的位移时所用时间为1.0 s,故车速为v==22 cm/s,选项C正确.]10、[解析] 由v2-v=2ax得:xAB=,xBC=,xAB∶xBC=1∶3.[答案] C11、[解析] 汽车在0~2 s内和2~3 s内平均速度相等,位移不等,速度变化大小相等,方向不同,加速度不同,B正确.[答案] B12、[解析] 质点位移由负值变到0,一直向一个方向运动,故A项错误;质点位移由正值变到0再变到负值,一直向一个方向运动,故B项错误;质点位移由0增大再减小到0,故运动方向发生变化,故C项正确;质点位移先由0增大后不变,故质点先朝一个方向运动后静止,故D错误。[答案] C13、[解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由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可知,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是恒定不变的,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而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速度的变化量与加速度和时间有关,D错误,符合题意.[答案] D14、C [汽车从刹车到停止用时t刹== s=4 s,故刹车后2 s和6 s内汽车的位移分别为x1=v0t-at2=20×2 m-×5×22 m=30 m,x2=v0t刹-at=20×4 m-×5×42 m=40 m,x1∶x2=3∶4,故C正确.]15、B [在物理学发展史上,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科学的发展.]16、C [根据x=at2可知题图线的斜率等于a,则a= m/s2,即a=2 m/s2,故A错误;在0~2 s内该质点的位移大小为x=at2=×2×4 m=4 m,故B错误;2 s末的速度大小v=at=2×2 m/s=4 m/s,故C正确;质点在第3 s内的位移大小为Δx=at-at2=×2×(9-4) m=5 m,则平均速度大小为==5 m/s,故D错误.]17、B [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尽管速度为零,但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A错;运动的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匀速行驶,军用喷气式飞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尽管速度很大,但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速度不发生变化,所以加速度为零,C、D均错;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所以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很大,B对.]18、C [实验过程中,一般长木板应平放,不能侧向倾斜,但适当一端高一端低,也是可以的,A错误.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B错误,C正确.作vt图像时,若各点与直线拟合,则作直线并使直线经过尽量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分布在直线两侧,D错误.]19、[解析] 根据题意,遮光板通过单个光电门的短暂时间里视滑块为匀速运动,则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1=,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2=,滑块的加速度a===.[答案] v1= v2= 20、[解析] (1)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A、C错误,B正确;纸带上打点越密集,说明纸带运动速度越小,故D错误.(2)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每隔0.02 s打一个点.(3)计数点2的瞬时速度为v2== m/s=0.39 m/s.[答案] (1)B (2)交流 0.02 (3) 0.3921、[解析] 利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公式和速度公式求解.由v2-v=2ax得a==0.128 m/s2由v=v0+at得t==25 s.[答案] 25 s22、 [解析] (1)由于第4 s末与第6 s末的速度之比v1∶v2=4∶6=2∶3故第6 s末的速度v2=v1=6 m/s.(2)由v1=at1得a===1 m/s2.所以第1 s内的位移x1=a×(1 s)2=0.5 m第1 s内与前6 s内的位移之比x1∶x6=12∶62故前6 s内小球的位移x6=36x1=18 m.(3)第1 s内与第6 s内的位移之比xⅠ∶xⅥ=1∶(2×6-1)=1∶11故第6 s内的位移xⅥ=11xⅠ=5.5 m.[答案] (1)6 m/s (2)18 m (3)5.5 m23、[解析] (1)最后2 s的平均速度为== m/s=30 m/s.(2)设运动的总时间为t,最后2 s内有gt2-g(t-2 s)2=60 m,解得t=4 s所以总高度为H=gt2=×10×42 m=80 m.(3)甲释放2 s后,乙也从阳台释放,要甲、乙同时落地,则乙运动的时间为t′=2 s,乙做匀加速运动,则v0·2 s+×10×22 m=80 m解得v0=30 m/s.[答案] (1)30 m/s (2)80 m (3)30 m/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高一10月份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高二(上)10月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10-19 C,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下列电表中,属于多用电表的是, 如图所示,苹果在空气中下落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浙江省嘉兴市海盐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下)3月阶段测试物理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