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数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2第1课时基本不等式 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2881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高中数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2第1课时基本不等式 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2881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2 基本不等式第1课时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2 基本不等式第1课时学案及答案,共5页。
2.2 基本不等式第1课时 基本不等式[目标] 1.理解基本不等式的内容及证明;2.能熟练运用基本不等式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3.能初步运用基本不等式证明简单的不等式.[重点] 基本不等式的内容及证明.[难点] 运用基本不等式证明简单的不等式.知识点 两个不等式 [填一填]1.重要不等式:∀a,b∈R,有a2+b2≥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2.基本不等式:如果a,b∈R+,那么≤,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其中叫做正数a,b的算术平均数,叫做正数a,b的几何平均数.所以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答一答]1.下面是基本不等式≤的一种几何解释,请你补充完整.如图所示,AB为⊙O的直径,AC=a,CB=b,过点C作CD⊥AB交⊙O上半圆于D,连接OD,AD,BD.(1)由射影定理可知,CD=,而OD=;(2)因为OD≥CD,所以≥,当且仅当C与O重合,即a=b时,等号成立;(3)基本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是半径不小于半弦.2.不等式a2+b2≥2ab和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有什么不同?提示:不等式a2+b2≥2ab对任意实数a,b都成立;≤中要求a,b都是正实数.3.(1)基本不等式中的a,b可以是代数式吗?(2)≥与2≥ab是等价的吗?提示:(1)可以.但代数式的值必须是正数,否则不成立.(2)不等价,前者条件是a>0,b>0,后者是a,b∈R. 类型一 用基本不等式比较大小[例1] 若0<a<1,0<b<1,且a≠b,试找出a+b,a2+b2,2,2ab中的最大者.[解] ∵0<a<1,0<b<1,且a≠b,∴a+b>2,a2+b2>2ab,∴四个数中最大的应从a+b,a2+b2中选择.而a2+b2-(a+b)=a(a-1)+b(b-1),∵0<a<1,0<b<1,∴a(a-1)<0,b(b-1)<0,∴a2+b2-(a+b)<0,即a2+b2<a+b,∴a+b最大. 利用基本不等式比较实数大小的注意事项1利用基本不等式比较大小,常常要注意观察其形式和与积,同时要注意结合函数的性质.2利用基本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条件是否满足a>0,b>0. [变式训练1] (1)已知a,b∈R,且ab>0,则下列结论恒成立的是( D )A.a2+b2>2ab B.a+b≥2C.+> D.+≥2解析:对于A,当a=b时,a2+b2=2ab,所以A错误;对于B,C,ab>0只能说明a,b同号,当a,b都小于0时,B,C错误;对于D,因为ab>0,所以>0,>0,所以+≥2,即+≥2成立.(2)已知a,b是不相等的正数,x=,y=,试比较x,y的大小.解:a,b是不相等的正数,由x=得x2=<=a+b,又∵y=,即y2=a+b,∴x2<y2,即x<y.类型二 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例2] (1)已知a,b,c为不全相等的正实数,求证:a+b+c>++.(2)已知a,b,c为正实数,且a+b+c=1,求证:≥8.[分析] (1)左边是和式,右边是带根号的积式之和,所以用基本不等式,将和变积,并证得不等式.(2)不等式右边数字为8,使我们联想到左边因式分别使用基本不等式,可得三个“2”连乘,又-1==≥,可由此变形入手.[证明] (1)∵a>0,b>0,c>0,∴a+b≥2>0,b+c≥2>0,c+a≥2>0.∴2(a+b+c)≥2(++),即a+b+c≥++.由于a,b,c为不全相等的正实数,故等号不成立.∴a+b+c>++.(2)∵a,b,c为正实数,且a+b+c=1,∴-1==≥,同理-1≥,-1≥.由上述三个不等式两边均为正,分别相乘,得≥··=8.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的策略与注意事项1.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不等式,关键是所证不等式中必须有“和”式或“积”式,通过将“和”式转化为“积”式或将“积”式转化为“和”式,从而达到放缩的效果.2.注意多次运用基本不等式时等号能否取到.3.解题时要注意技巧,当不能直接利用基本不等式时,可将原不等式进行组合、构造,以满足能使用基本不等式的形式. [变式训练2] 已知a,b,c为正数,且a+b+c=1,证明:++≥9.证明:++=++=3+(+)+(+)+(+)≥3+2+2+2=9.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1.给出下列条件:①ab>0;②ab<0;③a>0,b>0;④a<0,b<0,其中能使+≥2成立的条件有( C )A.1个 B.2个C.3个 D.4个解析:当,均为正数时,+≥2,故只须a、b同号即可.所以①③④均可以.2.已知x>0,y>0,且+=1,若x+2y>m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D )A.{m|m<6} B.{m|m≤6}C.{m|m≤8} D.{m|m<8}解析:本题考查基本不等式的应用.x+2y=(x+2y)·=4++≥4+2=8(当且仅当=,即x=4,y=2时等号成立),所以x+2y>m恒成立,只需(x+2y)min>m.所以m<8.故选D.3.设b>a>0,且a+b=1,则四个数,2ab,a2+b2,b中最大的是( A )A.b B.a2+b2C.2ab D.解析:因为b>a>0,所以a2+b2>2ab.又因为a+b=1,所以b>.又b=b(b+a)=b2+ab>b2+a2,所以b最大,故选A.4.若a>0,b>0,a+b=2,则下列不等式对一切满足条件的a,b恒成立的是①③⑤(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①ab≤1;②+≤;③a2+b2≥2;④a3+b3≥3;⑤+≥2.解析:因为a>0,b>0,a+b=2,所以ab≤()2=1,所以①恒成立;+≤2=2,所以②不恒成立;a2+b2≥=2,所以③恒成立;当a=b=1时,a3+b3=2<3,所以④不恒成立;+=(a+b)(+)=(2++)≥2,所以⑤恒成立.5.已知x,y都是正数.求证:(1)+≥2;(2)(x+y)(x2+y2)(x3+y3)≥8x3y3.证明:(1)∵x,y都是正数,∴>0,>0,∴+≥2=2,即+≥2,当且仅当x=y时,等号成立.(2)∵x,y都是正数,∴x+y≥2>0,x2+y2≥2>0,x3+y3≥2>0.∴(x+y)(x2+y2)(x3+y3)≥2·2·2=8x3y3,即(x+y)(x2+y2)(x3+y3)≥8x3y3,当且仅当x=y时,等号成立.——本课须掌握的两大问题 1.两个不等式a2+b2≥2ab与≥都是带有等号的不等式,对于“当且仅当…时,取‘=’”这句话的含义要有正确的理解.一方面:当a=b时,=;另一方面:当=时,也有a=b.2.在利用基本不等式证明的过程中,常需要把数、式合理的拆成两项或多项或把恒等式变形配凑成适当的数、式,以便于利用基本不等式.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2 基本不等式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本不等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2.2 基本不等式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问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2 基本不等式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问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