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九 哦,香雪 铁 凝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哦,香雪》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应用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 挟( )带 碾( )轧( ) 娇嗔( )
② 虔( )诚 斟( )酌( ) 撼( )天动地
③ 一惊一乍( ) 咋( )呼( ) 推搡( )
④ 接茬( )儿 惆( )怅( ) 窸窸( )窣窣(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铁诡 心不在蔫 喘息 埋怨
B.撇嘴 五彩宾芬 惦脚 黯淡
C.红缎 磨磨蹭蹭 尼龙 攒下
D.呡嘴 慷概大度 皎洁 战粟
3.下列句子中的横线上的词语,填写最恰当的一组是( )。
它勇敢地 在山腰,又悄悄地 着前进,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终于 台儿沟脚下,然后 幽暗的隧道, 又一道山梁,朝着神秘的远方 。
A.盘曲 摸索 转到 爬进 爬上 驰去
B.盘旋 试探 绕到 钻进 冲向 奔去
C.缠绕 探测 拐到 溜进 爬上 跑去
D.弯曲 探索 开到 开进 冲向 驶去
4.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她有点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
B.她们仿照火车上那些城里姑娘的样子把自己武装起来,整齐地排列在铁路旁,像是等待欢迎远方的贵宾,又像是准备着接受检阅。
C.火车停了,发出一阵沉重的叹息,像是在抱怨着台儿沟的寒冷。
D.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5.仿照例句的内容和格式,写一个结构相似、意思完整的句子。
例句: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满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仿句:
。
二、阅读与表达能力训练
(一)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中的节选文字,完成6~10题。
她这才想到把它举起来仔细端详。它想,为什么坐了一路火车,竟没有拿出来好好看看?现在,在皎洁的月光下,它才看清了它是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只有这时,她才觉得这铅笔盒真属于她了,真的。它又想到了明天,明天上学时,她多么盼望她们会再三盘问她啊!
……
山谷里突然爆发了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声音是那样奔放、热烈;她们笑着,笑得是那样不加掩饰,无所顾忌。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6.请找出文中能表现香雪激动和兴奋心情的一处细节描写。
答:
。
7.拿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自动铅笔盒后,香雪为什么盼望同学们“再三盘问她”?
答:
。
8.文中,铅笔盒象征着什么?香雪对铅笔盒的“渴望”又象征着什么?
答:
。
9.怎样理解文章收尾处的“古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战栗了,它发出洪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这句话?
答:
。
10.请结合《哦,香雪》全文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概括该文的主题。
答:
。
(二)课外阅读
请阅读下文后完成11~15题。
(1)秀是山里的姑娘,却总喜欢望着山外那座城出神。
(2)以前她只是数数城里有几幢房子,而房子越来越多,形状也越来越多,就数也数不过来了。
(3)晚上,天上的月亮升起来,那城里便会有许多星星亮起来。无月的日子,那星星密密叠叠,一闪一闪便和秀离得很近。随手拣起几颗,穿成串挂在脖子上,那一定是天下最美丽的项链。秀总爱这么痴痴地想。
(4)那夜,月亮又圆又亮,而城里的星星却散散的,淡淡的,似乎有许多忧愁想和秀诉说,秀就越发感到城里是那么神秘,那么诱人。可惜,秀却生在了山里。每每此时,就有泪珠从秀的眼里滚落下来。
(5)后来,秀听进城的人讲进城的故事,说城里有比山还高的大楼,有比山里的野兔跑得还快的汽车,城里的有钱人都住在一按电钮就能上下的大厦里,尤其是听说城里的姑娘穿着很时髦,出门不走路想到哪就到哪……听得秀的心里像爬了许多毛毛虫,痒痒的。一闭上眼,城里美极了,她仿佛已置身其中,用身体的每一个毛孔去吸收城里的气息,于是,秀产生了强烈的进城的念头。
(6)秀攒钱,又攒钱,不为出嫁,只为进城。
(7)秀果真进了城,城也果真美,比她想象的还要美。高楼大厦,宽街窄巷,红男绿女,令她眼花缭乱。她尽兴地在人流中穿梭,好快乐,好惬意,她觉得生活在城里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8)那日傍晚,很多城里人在街边坐着歇凉,秀走过去,他们便看着秀,当中有人问:“你是从哪里来的?”
(9)“山里。”秀说。
(10)所有的眼睛便亮起来,就有人很自豪地说自己刚从山里回来,那清凉的山风吹着好舒服,简直是天然的避暑胜地,接着又有人谈起山村、绿草、夕阳,说那里有最好的风景,最好的空气。所有的话题一下子便很集中:山是老人的脸,是壮汉的背,是姑娘的花衬衫……人们的情绪就越发激昂。末了,是个眼睛睁得大大的小姑娘出其不意地长叹一声:“咳,我怎么就生在了城里!“又望望秀,好羡慕的样子。
(11)渐渐地,秀的情绪也被感染了,她便觉出自己的心怦怦的。一瞬间,那再熟悉不过的山在秀的眼前定格成一幅十分陌生的图画,仿佛自己正从画卷中走来走去。
(12)到底是山美,还是城美?秀想不明白。
1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结合文章内容解释词语。
① 时髦( ):
② 穿梭( ):
③ 惬意( ):
④ 心怦怦的( ):
12.文章对秀儿向往城里做了哪几层铺垫?
答:
。
13.第(10)段中画线的句子表现出大山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
。
14.第(11)段中,“熟悉不过”与“陌生”是否矛盾?“熟悉”是指什么?“陌生”又是指什么?
答:
。
15.文章最后一段写道:“到底是山美,还是城美?秀想不明白。”秀想不明白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结尾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对于“山美”还是“城美”,你有怎样的看法?
答:
。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应用
1.① “挟”读xié,“碾轧”读niăn yà,“嗔”读chēn ② “虔”读qián,“斟酌”读zhēn zhuó,“撼”读hàn ③ “乍”读zhà,“咋呼”读zhā hu,“搡”读săng ④ “茬”读chá,“惆怅”读chóu chàng,“窸”读xī,“窣”读sū 2.C(A项:“诡”应为“轨”,“蔫”应为“焉”;B项:“宾芬”应为“缤纷”,“惦”应为“踮”;D项:“呡”应为“抿”,“概”应为“慨”,“粟”应为“栗”) 3.B 4.B(B项为比喻,其他为拟人) 5.略
二、阅读与表达能力训练
(一)
6.细节描写为:“她小心地把它打开,又学着同桌的样子轻轻一拍盒盖,‘哒’的一声,它便合得严严实实。她又打开盒盖,觉得应该立刻装点东西进去。她从兜里摸出一只盛擦脸油的小盒放进去,又合上了盖子。” 7.因为她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自动铅笔盒,她感到很自豪,很希望同学们知道它的来历,所以希望同学们盘问她。 8.铅笔盒不仅仅是一个实物,它还象征着文化和知识;香雪对铅笔盒的渴望象征着她想摆脱小山沟封闭落后生活的一种企盼,象征着她对现代文明的一种渴求。 9.可理解为: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古老的大山终于被现代文明唤醒,它与姑娘们共同迎接现代文明时代的到来。 10.这篇文章通过描写台儿沟的一群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展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走出阴影,人们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逐渐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
(二)
11.① “髦”读máo;指着装新颖,符合时代潮流。② “梭”读suō;形容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③ “惬”读qiè;指心情愉快、舒畅。④ “怦”读pēng;形容心快速跳动的样子。 12.做了这样四层铺垫:① 远远地望城;② 痴痴地想城;③ 听进城的人讲城的故事;④ 攒钱进城和看城。 13.表现出大山具有苍老、雄伟和秀美的特点。 14.不矛盾。“熟悉”是指秀熟悉山里的人、物和习惯。“陌生”是指秀以前从没发现和感受到山里的美。 15.① 原因是:山里和城里各有其美,不知道谁更美。② 这种结尾生动地表现了秀儿的心理,表达含蓄、耐人寻味。③ 城里美,山里也很美。
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九 哦,香雪 铁 凝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九 哦,香雪 铁 凝优秀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要求,字词积累,作者简介,题目解说,旧知回顾,情节梳理,故事情节,情节品读,人物形象,景物描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第三单元阅读与欣赏九 哦,香雪 铁 凝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第三单元阅读与欣赏九 哦,香雪 铁 凝获奖课件ppt,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体会小说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九 哦,香雪 铁 凝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高教版(中职)基础模块 上册九 哦,香雪 铁 凝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中职语文高级版39《哦-香雪》课件pptx、中职语文高级版39《哦香雪》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