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一读,材料说明了什么,致远舰直冲敌舰,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邓世昌,日军屠杀旅顺居民,知耻而后勇,丁汝昌,政治腐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衅,一些日本右翼政客不断地发出战争言论,中国人脑海深处的历史记忆被激活。中日之间的较量,由来已久。123年前的中日之间的那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道惨痛的伤痕,是百年来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创伤,战争不仅决定了中国海军的命运,而且决定了此后近半个世纪中日关系的格局,彻底改变了双方的历史轨迹。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那场硝烟弥漫、充满悲情的甲午中日战争。
材料: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63000名常备兵和23万预备兵的陆军,包括6个野战师和1个近卫师。战前日本海军拥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72000吨,超过了北洋海军。——邢德彦《民国风云史》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2)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政府“助剿”,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
(1)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左宝贵,山东费县人,回族。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奉命率部进援朝鲜。平壤战役打响后,负责防守城北玄武门一线,带病登城指挥。当部将劝他摘下红缨帽,脱掉黄马褂,以免引起敌人注意时,他却坚定地说:我之所以穿朝服,就是想让士卒们知道我还在,这样他们就会同敌人血战到底。
生于1849年,卒于1894年,近代著名海军将领,祖籍广东番隅。黄海海战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为国捐躯。
英国人阿伦曾亲眼见过日军在旅顺的大屠杀,他在《旅顺落难记》一书中写道:“日军进城后,满路都是被杀者的尸体,竟辨不清路来。在一个池塘边,站满了日军,赶着一群老百姓,往池塘里跳。只见水里有断头的、腰斩的、穿胸的、破腹的,搅作一团。有一个妇女抱着一个孩子浮出水面,正往岸边爬来,日本兵就用刺刀对准她的心扎了对穿,第二个就刺那个小孩,只见刺刀往上一挑,小孩就被挑在枪头上。在另一个地方,10个日军兵捉了许多逃难的中国人,把辫子联在一起,当枪靶子打。有的斩了一只手,有的割下一只耳朵,有的斩断一只脚,有的砍头”。
旅顺屠城后,美国纽约《世界报》刊登了下面这段话:“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体现了日军的野蛮性和侵略性。
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宁死不降,最后,自杀殉国。
威海卫之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材料二:黄海大战后,清军主力尚存。1895年,日军进犯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丁汝昌主动请求歼敌,李鸿章下令:“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材料一:“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
问题探究: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战争以如此结果收场,李鸿章不禁老泪纵横。其实李鸿章了解中日海军的实力对比,并不主张开战。在甲午战争初期,李鸿章曾上了《覆陈海陆兵数》的奏折,其中说:“自光绪十四年后,并未添购一船。操演虽勤,战舰过少。”
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
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割台湾和设厂,意味着列强的侵略有了新的要求,使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刺激了列强的侵华野心,由此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
赎辽费3000万两白银
实质:帝国主义(日俄)瓜分中国矛盾的激化
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威海卫
《时局图》是根据兴中会会员谢赞泰1898年发表在香港报纸上的漫画改绘的,图上的虎代表英国,熊代表俄国,肠代表德国,蛙代表法国,太阳代表日本,鹰代表美国。
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反映出美国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也形成了各国共同瓜分中国的局面。
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
1、在黄海战役中,率领致远舰迎战敌舰而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是( )A.邓世昌 B.刘步蟾 C.林永升 D.丁汝昌2、《马关条约》中最为严重地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项是(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辟通商口岸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开辟内河新航线
3、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指的是哪次战争的失败?(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其实质是( )A.帝国主义国家间争夺中国的矛盾加剧B.俄反对日本占领辽东半岛C.三国联合反对日本,支持中国收回失地D.俄德法三国利害关系不一致
5、阅读材料:请回答: (1)图中两位历史人物签署的对两国影响巨大的条约是什么?影响分别是什么?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方便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掠夺,增强了日本的实力。
(2)《马关条约》签订后,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不怕倭寇来,只怕中堂反(反:背叛祖国)”的歌谣,也有人说日本之所以“明目张胆如此之横者,皆李鸿章与之狼狈为奸也”。你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观点?如何评价李鸿章?
观点不完全正确。李鸿章有抵抗外国侵略的一面。《马关条约》的签订并非李鸿章一个人造成的,而是由于整个清王朝腐败无能;但他对北洋海军的覆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非常鲜明地体现了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特点,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中国的战败,进一步说明了清政府的腐败。《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之后,列强在中国进行大规模资本输出,并兴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部编版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公开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5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一等奖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甲午中日战争,致远舰,合作探究,反割台斗争,清政府,维新派,革命派,农民阶级,进行军事改革,戊戌变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作业课件ppt,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