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巩固2)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2.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棍四周飘着“白气”。下列现象中与上述“白气”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冰凌消融 B.花瓣上的露珠 C.雪的形成 D.霜打枝头3.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A.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 B.热的空气遇冷发生了液化C.冷的水蒸气遇热发生了液化 D.热的水遇冷发生了汽化4.如图所示, 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A.冰是非晶体B.冰的熔点为0℃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5.下列关于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凝固点为0°CB.DE段表示当前物质的状态为固液共存态C.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D.BC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6.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下两个实验,如图所示,实验l:在试管内滴入少许酒精,在试管口紧套一个压瘪的气球,把试管压入开水中,静置时间t,发现气球膨胀,直径约20cm;实验2:试管中不放酒精,压瘪气球并将其紧套在试管口,把试管压入开水中,静置相同时间,发现气球膨胀,直径约5cm,对于以上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做实验1就可以说明酒精汽化使气球膨胀B.只做实验2就可以说明空气汽化后体积会膨胀C.对比实验1和2可知,使气球膨胀的主要原因是空气受热膨胀D.两次实验最后取出试管充分冷却,都可以发现气球变瘪7.如图,乙试管容器内盛有水,甲烧杯内盛有下表所列的其中一种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1 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物质液态氨酒精水煤油沸点/℃-33.578100150A.煤油 B.酒精 C.水 D.液态氨8.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A.露珠的形成 B. 壶口冒“白气”C.湿手烘干 D.冰雪消融9.物质M原来没有流动性,在发生某种物态变化后具有流动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物态变化一定是熔化B.这种物态变化一定是升化C.物质M发生该物态变化一定需要放热D.物质M发生该物态变化一定需要吸热10.炎炎夏日,江南第一古村—高椅古村是避暑纳凉、休闲度假、感受质朴民风的绝佳地方。村民纳凉时感觉凉快,是因为有风吹来,加快了汗液的蒸发。其实蒸发是( )A.液化 放热 B.液化 吸热 C.汽化 放热 D.汽化 吸热11.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具有很好的制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周围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小冰晶下降遇热变成小水滴,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关于下图“括号”内物态变化名称、“虚线框”中“吸(放)热”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是“汽化”,甲是“吸热”B.图中b是“液化”,乙是“放热”C.图中c是“升华”,丙是“吸热”D.图中d是“熔化”,丁是“放热”12.如图甲为某物质的凝固图像,从图中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非晶体B.凝固过程总共用时20minC.第2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混合态D.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凝固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将增加13.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 0℃, 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盐使冰的熔点降低,冰熔化放热,易拉罐温度升高B.盐使水的凝固点降低,水凝固吸热,易拉罐温度降低C.实验过程中发生了熔化和凝固现象D.白霜是易拉罐周围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晶14.如题图所示是冰箱的结构示意图,从压缩机到冷冻室,氟利昂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A.液化 放热 B.液化 吸热 C.汽化 放热 D.汽化 吸热 二、填空题15.年初,黄河部分地段出现了“水煮黄河”景象,远远望去,河面雾气腾腾,蔚为壮观。水煮黄河景象是由于河面上的水蒸气发生______现象,形成一层雾气后笼罩水面而成,形成“水煮黄河”的景象的条件:______。(应写出一条即可)16.依据表中提供的数据(1个标准大气压下)可知:水银在﹣40℃时的状态是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气态”);酒精的凝固点是______℃;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88.3℃,在南极长城站测量室外气温时应选用______温度计(选填“酒精”或“水银”),你的依据是什么______。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5℃水银﹣38.8℃357℃ 17.小阳在学习升华与凝华这部分内容的时候,看到老师做了演示实验,把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管放在温度约为的热水中,可以看到碘升华管中有紫色的气体产生。小阳想:为什么不把碘升华管直接放在酒精灯的火焰(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上直接加热?如图所示。他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碘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是,由此分析可知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把碘升华管直接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直接加热;用热水加热是为了使碘不发生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使碘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18.某学习小组同学在做“探究物质熔化规律”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第5分钟时,该物质处于______态。19.气象台2021年1月6日发布了寒潮黄色预警,全国多地市将出现寒潮天气,并伴有雨雪、强降温和大风。小蓉7日早上发现家里窗子玻璃上出现了冰花,这些冰花出现在窗子的______(选填“室内一侧”或“室外一侧”)。20.下表是几种物质的沸点和凝固点。凝固点/℃沸点/℃水银-38.8357酒精-11778.5水0100(1)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ºC,应选用______温度计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______;(2)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ºC,应选用______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21.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在BC段该物质吸收热量,温度______,此时物质是______态;在第15min,该物质是______态;该物质的熔点______°C,凝固点是______°C;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min。
参考答案1.B2.B3.A4.B5.B6.D7.A8.D9.D10.D11.B12.D13.D14.D15.液化 水面上有大量的水蒸气(水面上的气温较低) 16.固态 ﹣117 酒精 长城站最低温度低于水银熔点,高于酒精熔点,水银为固态,酒精为液态 17.不能 熔化 18.晶体 保持不变 固液共存 19.室内一侧20.酒精 酒精的凝固点是-117℃ 水银 21.不变 固液共存 固态 45 45 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粤沪版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粤沪版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