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全册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5凸透镜成像巩固训练(5)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四章 一、实验题1.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做了一系列的实验
(1)他伸直手臂,通过手拿的凸透镜看远处的房屋,他看到的是房屋_______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2)小明将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在一条直线上后,要移动蜡烛与光屏使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他是同时移动蜡烛与光屏,还是先移动某个再移动另外一个(写清具体的物体名称):________。2.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__上。(2)如图所示,当蜡烛距离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___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神相机、投影仪、放大镜中,成像情况与之类似的是___________。(3)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用白纸遮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烛焰的像亮度将___________。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2)某次实验情形如图乙所示,此时光屏上恰好得到烛焰清晰的、_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3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向___________ 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此成像特点与_________原理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这时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___________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3)丙、丁两图,表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原理,需佩戴凸透镜矫正的是___________图。4.某兴趣小组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的光具座,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_____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2)小明将蜡烛和凸透镜位置如图所示,要得到明亮、清晰的像,他应该把光屏放在65cm刻线处至______cm刻线处之间的某个位置;(3)小红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线处,仍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会成清晰的、倒立、______(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此时她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会变得模糊,要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左/右)移动,这是因为远视眼镜对光线有______(会聚/发散)作用;(4)小虎同学将蜡烛和透镜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个)。5.用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将焦距为10.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0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根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幻灯机 B.照相机 C.放大镜(2)保持透镜在50.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比烛焰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保持透镜在50.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45.0cm刻度线处,烛焰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6.小明在实验室用蜡烛、凸透镜、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让一束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当移动光屏找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2)小明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固定好位置,并将三者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后,无论怎样只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________。(3)小明用该透镜进行实验,他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A位置时,光屏应向M点的______(选填“左”或“右”)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5)小刚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C,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用另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代替原来焦距为f的凸透镜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D,观察实验现象,他发现像D比像C变大了,则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f′与f大小关系是f′________f(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由实验可知:当用变焦照相机拍照时,如果想使被拍摄景物的像变大些,应调节相机的焦距变________些(选填“大”或“小”)。7.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观察到光屏上成__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这个现象能够说明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65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______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倒立放大 B.倒立缩小 C.正立放大8.小华和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室里,老师已经为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准备带支架的蜡烛、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平行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甲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f1=_______cm;(2)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_______像(选填“虚”、“实”);这个成像规律应用在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现象可以判断:凸透镜A和凸透镜B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1_______f2(选填“>或<”),小华移动光屏时,是向_______(选填“靠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的。9.“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甲同学的实验:(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_____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上;(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乙同学的实验:(1)如图所示,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______调整(填“上”或“下”);(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______cm; (3)接着使烛焰向右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移到某一位置(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清晰的实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10.小亮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经历了以下过程.(1)在阳光下测定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所示).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 cm;(2)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中心、________中心和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3)在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像,生活中的________是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甲可知,估读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2)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l7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_____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3)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丙所示不完整的像,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______调节。1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图下表所示,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序号直径焦距甲5cm30cm乙4cm10cm(1)实验中选用______凸透镜,较好(选填“甲”或“乙”)。选好器材后,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的A、O、B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应将凸透镜向______移动(选填“上”或“下”),可以使烛焰的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央,此时所成像的原理应用在______上;(2)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______,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调整光屏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与原来相比将______(选取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1.缩小 应该先移动蜡烛,再移动光屏 2.同一高度 放大 投影仪 变暗 3.10.0 倒立 右 投影仪 能 丁 4.同一高度 光屏中央 80 等大 左 会聚 物距小于焦距 5.B D 不能 6.10 烛焰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右 投影仪 近视 大于 大 7.倒立 缩小 A D A 8.10.0 实 投影仪 > 靠近 9.10.0 同一高度 缩小 照相机 上 7.5 右 放大 10.会聚 12 凸透镜 缩小 照相机 11.10.5 放大 投影仪 上 12.乙 下 照相机 在同一高度 变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