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人患肾小球肾炎,将会导致②中蛋白质减少,形成组织水肿
B.从外界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①→②→组织细胞
C.①中若Ca2+浓度过高,易引起肌肉抽搐
D.淋巴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只有③
2.如图表示正常人体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人体不同部位的液体或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
B.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需要经过3层生物膜才能被细胞①利用
C.②与③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图中B端②中CO2浓度低于A端②中CO2浓度
3.如图表示人体组织细胞与细胞外液发生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B.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
C.①代表血液,②代表组织液,③代表淋巴
D.组织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多数是组织液
4.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5.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机体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6.下列有关人体维持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
B.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
C.内环境中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激素、抗体、血红蛋白等物质
D.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血浆中,但血浆的pH不会有明显变化
7.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
②人吃酸性食品会导致体内的pH降低。
③每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是保持不变的。
④严重腹泻、呕吐,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不用补充Na+。
⑤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A.①②④⑤B.②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
8.分别向20 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度变化与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
A.B.C.D.
9.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③液和①液的减少
D.③液和①液的成分相同
10.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1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机体能够保持高度的协调一致与稳定,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B.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C.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能控制四肢运动
D.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
12.《史记·项羽本纪第七》中记载:“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在项羽扛鼎时,其体内自主神经调节的结果不包括( )
A.瞳孔扩张B.胃肠蠕动加快C.支气管扩张D.心跳加速
13.为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感神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搏动减慢
B.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
D.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处于工作状态
14.如图为人体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3种神经元形态相似,树突通常短而粗,用来接受信息并将其直接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
B.3种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一样,基本结构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功能也相同
C.3种神经元都由细胞体、轴突、树突等组成,并且神经末梢只位于轴突末端
D.3种神经元尽管突起数量不同,但末端形成的神经末梢分布于全身各处
15.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f为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B.反射不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C.刺激e处,肌肉收缩,此过程为反射
D.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受损,反射不能完成
16.下列对“望梅止渴”与“吃到梅子分泌唾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望梅止渴”的反射活动
B.“望梅止渴”是在“吃到梅子分泌唾液”的基础上形成的
C.听到别人讲“望梅止渴”的故事分泌唾液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D.两者均可使人体分泌唾液,但其反射弧是不完全相同的
17.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短期记忆不断的重复可能会形成长期的记忆
B.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外界信息输入会形成瞬时记忆
C.学习过程中反复刺激各种感官,有助于长期记忆的形成
D.短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18.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中, 错误的是( )。
A.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 Na+的通透性增大
B.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C.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D.细胞膜内外 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19.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B.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C.使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的受体被破坏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
20.关于排尿反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婴儿因大脑发育不完善,对排尿的抑制能力较弱
B.成年人的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
C.尿意的产生部位是大脑皮层
D.尿检时主动排尿不属于反射
21.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偶尔吃咸的食物不会长时间影响血浆渗透压的稳定
B.在高温或寒冷条件下,正常人的体温总是接近37 ℃
C.血浆的pH是由血浆中的氢离子维持的,与其他物质无关
D.喝水多则多尿,出汗多则尿少,以维持体液中水含量的稳定
22.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
B.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②含量高于正常值
C.图中体现激素③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
D.a除能分泌激素②外,还能分泌多种促激素,因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23.尿崩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抗利尿激素(九肽激素)的产生或作用异常,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产生障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通透性减小
B.尿崩症患者常表现出多尿和多饮的症状,是由于其尿液渗透压较大
C.若尿崩症是由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抗利尿激素的反应障碍引起的,则血浆中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可为正常值
D.若尿崩症由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量的减少引起,则可以通过口服抗利尿激素来治疗
24.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错误的是( )
A.血糖平衡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
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
D.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在调节血糖平衡时相抗衡
25.观看惊险电影时,电影中的画面和声音信息会使人们心跳加速且久久不能平静,其原因一方面是兴奋通过神经传导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之分泌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另一方面是兴奋通过传出神经直接作用于心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紧张刺激可作用于听觉、视觉感受器使之产生兴奋
B.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和传递的过程都会消耗ATP
C.心跳加速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D.久久不能平静说明神经调节具有作用时间长的特点
26.下列是常见激素及激素类药物的作用,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长期口服甲状腺激素
B.人工合成的雌激素类药物——影响女性排卵的口服药
C.给雌雄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促进雌雄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
D.胰岛B细胞受损的糖尿病患者——按时口服胰岛素
27.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请据图判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假如细胞1是甲状腺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垂体细胞
B.假如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
C.该图可以表示激素、神经递质等化学物质的调节过程
D.细胞1的分泌物之所以能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是由于靶细胞有特异性的受体
28.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过少可能会导致糖尿病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在肝脏细胞中②④过程均可发生
29.根据已学的知识,健康人分别进行如下操作,分析合理的是( )
A.若X为大量进食,a、b和c分别为血糖、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
B.若X为剧烈运动,a、b和c分别为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
C.若X为实施垂体切除术,a可以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若X为实施甲状腺切除术,a、b和c分别为TRH、TSH、甲状腺激素
30.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 )
A.激素可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影响代谢,从而实现对生命活动的催化作用
B.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直接导致催化脂肪氧化分解的cAMP增加
C.寒冷刺激使下丘脑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图中①~③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D.与同质量的糖类相比,脂肪因含氧多氢少,被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多
二、综合题
31.图甲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图乙是部分细胞物质交换的具体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在人体内,由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内环境的组成包括图甲中的A、B、C三种液体,其中A代表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B、C的成分和含量与A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温度和__________________,所谓的渗透压,简单地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3)若图示表示肌肉组织,则①②③中O2浓度最高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填数字代号和名称),CO2浓度最高的是[ ] 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填数字代号和名称)。
32.图A表示突触结构的模式图,图B表示图A的部分结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
(1)突触是由图中结构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共同构成。
(2)结构②中含有的神经递质可通过________方式释放到结构④中。
(3)图B中含有可以特异性识别递质的受体,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当受体接受兴奋型神经递质刺激后,对________(填“Na+”或“K+”)通透性增加,使膜内电位变为________。
(4)兴奋在突触传递时信号形式的转变过程为________。
33.科研人员以大鼠神经元为材料,研究细胞外ATP对突触传递的作用。
(1)在突触前神经元上给予一个电刺激时,产生__________传至突触小体,引起神经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2)Glu是大鼠神经元的一种神经递质,科研人员分别用Glu受体抑制剂、ATP处理离体培养的大鼠神经元,检测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ATP对突触传递具有________________作用。
(3)科研人员用Glu和Glu+ATP分别处理突触后神经元,检测发现两组突触后神经位变化无差异。由此推测ATP对突触__________(结构)没有直接的作用。
(4)科研人员给予突触前神经元细胞一个电刺激时,能够引起细胞膜上Ca2+通道的开放,Ca2+流入细胞,使__________与__________融合,递质释放。由图2所示实验结果分析,ATP能够通过抑制__________,从而抑制突触传递。
34.下丘脑是间脑的组成部分,是调节内脏活动及内分泌活动的中枢。如图所示为下丘脑参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
(1)由图可知,下丘脑产生_______两类信息分子来调节机体生命活动,从而实现内环境稳态。
(2)若图中的“信号刺激”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则推测“信号刺激”是_______。若图中“信号刺激”为血糖浓度过高,则正常情况下,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会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
(3)下丘脑后部是体温调节的整合部位,能调整机体的_______过程,使体温稳定于一定水平。腺体A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35.在神经中枢的支配下,人体通过呼吸肌的收缩舒张能改变胸腔压强,引起人的呼吸运动,呼吸运动的频率和幅度能适应不同生理代谢状态需求,大脑皮层、脑干、脊髓中都存在呼吸中枢。体内CO2浓度上升能导致呼吸节律上升,代谢产生的CO2经血液运输对呼吸节律起调节作用。
(1)人体的呼吸调节是一种_______________调节。在该调节过程中,人体在剧烈运动时,人体的呼吸频率会加快,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白鼠呼吸运动调节机制与人体相似,甲状腺激素能增强小白鼠的呼吸速率和耗氧量。现选择30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白鼠,然后将其分成甲乙两组,做以下实验
A同学认为以上实验不足以验证甲状腺激素能增强小白鼠的呼吸速率和耗氧量,还必须添加怎样的对照实验来加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
正常情况
90
阻断副交感神经
180
阻断交感神经
70
组别
实验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
切除小白鼠体内甲状腺
10天后测得其呼吸速率和耗氧量下降
乙
切除小白鼠体内甲状腺,5天后,连续注射一定量溶于某溶液的甲状腺激素
10天后测得其呼吸速率和耗氧量没有下降
参考答案
1.B
2.C
3.C
4.D
5.B
6.B
7.C
8.D
9.A
10.C
11.B
12.B
13.C
14.D
15.D
16.A
17.D
18.B
19.B
20.B
21.C
22.D
23.C
24.D
25.D
26.D
27.C
28.C
29.C
30.C
31.
(1) 细胞外液 血浆 血浆(A)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液(B、C)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2) 酸碱度 无机盐、蛋白质
(3) ②血浆 ①细胞内液
32.
(1)③④⑤
(2)胞吐(外排)
(3) 蛋白质(糖蛋白) Na+ 正电位
(4)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3.兴奋(或“神经冲动”) 受体 (部分)抑制 后膜(或“后膜上的受体”)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Ca2+内流(抑制神经递质释放)
34.神经递质和激素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产热和散热 只有靶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能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35.神经-体液 人体剧烈运动时,呼吸作用增大,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刺激呼吸运动中枢,加快呼吸运动频率 切除小白鼠体内甲状腺,5天后,连续注射某溶液,10天后测得其呼吸速率和耗氧量的变化
陕西省渭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