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广东省2022届新高考普通高中联合质量测评高三年级一轮省级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广东省2022届新高考普通高中联合质量测评高三年级一轮省级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1页
    广东省2022届新高考普通高中联合质量测评高三年级一轮省级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2页
    广东省2022届新高考普通高中联合质量测评高三年级一轮省级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2022届新高考普通高中联合质量测评高三年级一轮省级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2022届新高考普通高中联合质量测评高三年级一轮省级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杜甫看过唐代舞蹈名家公孙大娘舞剑,写下了有名的句子——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这四句描写舞蹈的形容,写“闪光”,写“速度”,写爆炸的“动”,写收敛的“静”。这位公孙大娘的舞蹈,正是使张旭领悟狂草笔法的关键。
    张旭当然从书法入手学习,但是使他有创作美学领悟的却是舞蹈。杜甫看了公孙大娘舞剑,也看了张旭狂草,他在《饮中八仙歌》里写张旭醉后的样子——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新唐书·艺文传》里对张旭书写时的描述,也许更为具体传神——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酒”成为狂草的触媒,使唐代的书法从理性走向癫狂,从平正走向险绝,从四平八稳的规矩走向背叛与颠覆。
    张旭、怀素被称为“颠”张“狂”素,颠与狂,是他们的书法,也是他们的生命调性,是大唐美学开创的时代风格。杜甫诗中谈到张旭“脱帽露顶”,似乎并不偶然。同时代诗人李颀的《赠张旭》也说到“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脱帽露顶”常被解释为张旭不拘礼节,不在意同席的士绅公卿。但是“脱帽露顶”如果呼应着《新唐书》里“以头濡墨”的具体动作,张旭的狂草,或许是要摆脱一般书法窠臼,反而应该从更现代前卫的即兴表演艺术来做联想。
    唐代的狂草大多看不见了,“以头濡墨”的淋漓迸溅,或留在寺院人家的墙壁上,或留在王公贵族的屏风上,墨迹斑斑,使我想起克莱因(注:克莱因,法国艺术家)在20世纪60年代用人体律动留在空白画布上的蓝色油墨。少了现场的即兴,这些作品或许也少了被了解与被收存的意义。如果张旭书写时果真“以头濡墨”,他在酒醉后使众人震撼的行动,并不只是“书写”,而是解放了一切拘束、彻底酣畅淋漓的即兴。“以头濡墨”,是以身体的律动带起墨的流动、泼洒、停顿、宣泄,如雷霆爆炸之重,如江海清光之静。
    张旭的“狂草”才可能不以“书法”为师,而是以公孙大娘的舞剑为师,把书法美学带向肢体的律动飞扬。颠张狂素,像久远的传奇,他们的“颠”“狂”似乎无法、也不计较坚持留在轻薄的纸绢上,他们的墨痕随着历史岁月,在断垣残壁上漫漶斑驳,消退成废墟里的一阵烟尘,供后人臆测或神往。颜真卿在现代人的心目中是唐楷的典范,恭正大气,但是颜真卿曾向比他年长的张旭请益书法,刻石本的“裴将军诗”或许可以看到颜真卿与张旭的承续关系。他们的“狂草”里也并不刻意避忌楷体行书,几乎是用汉字交响诗的方式出入于各种形体之间。怀素也曾经向颜真卿请益书法。从张旭到颜真卿,从颜真卿到怀素,唐代狂草的命脉与正楷典范的颜体交相成为传承。
    (摘编自蒋勋《狂草——颠与狂的生命调性》)
    材料二:
    书法与舞蹈历来被称为“姊妹”。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一书中提出:“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特殊艺术——书法,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的里面都贯穿着舞蹈的精神,由舞蹈的动作显示虚灵的空间。”舞蹈家在舞台上翩跹的身影恰似书法家手中飞舞的笔墨,舞蹈家与书法家通过人心、身体协调的内外运动,将种种情感波澜表现在舞动的身姿和飞动的笔墨之中,使观赏者进入审美境界。舞蹈与书法同属视觉艺术,也同属表演艺术。
    舞蹈的表演是艺术展现的最终目的,它会随演即逝,而书法的表演只是一个过程,最终目的是展现书法作品,书法作品是不会消失的。书法家表演(即创作)的过程,也与舞蹈一样,非常精彩、优美。书法中的横、竖、撇、捺、提、折等具体点画,和舞蹈中一些公认的手、足、头的姿态一样,都来自于动作过程的一个平衡的瞬间。王朝闻先生在《门外舞谈》中认为,中国书法的点画与古典舞蹈的动作存在着“一种形式方面的联系”。他说:“这种联系的事很多。例如‘一’字在用笔方面的特点——下笔与收笔所显示的如意(侧卧着的S),与舞蹈的出手——欲右先左和欲左先右的过程多么接近。”尤其行书和草书的造型变化以及运动迁转,与舞蹈有更多的相似处。唐代著名书法家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那“神虬腾霄”的气势、“旋风骤雨”的动态“夏云出岫”的变幻、“奔蛇走虺”的线条、“回环圆转”的体势,综合起来,立即会使人想到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诗中对剑舞的描写:“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传说张旭草书即从公孙大娘剑舞的淋淳顿挫的气势和节奏中以及浓郁豪荡的神韵里汲取灵感,得其神,自此草书长进,传为佳话。今天,公孙大娘的剑舞早已失传,但我们却从张旭的草书中看到了她那优美的舞姿。中国书法艺术与舞蹈虽是两种艺术门类,但它们的审美属性可以说是相通的。20世纪80年代,某些国内外的书法家和舞蹈家曾尝试将书法与舞蹈合为一体,演员的舞蹈动作配合幕布背景上变幻的书法作品,编排了“墨舞”剧目,在美国和国内演出过,受到了一定的好评。
    舞蹈艺术的动态存在于表演过程中,而书法艺术的流动表现已经凝固在线条中,正如郑诵先生所说:“舞蹈是动态的书法;书法是婀娜多情的舞姿。”
    (摘编自《墨乐之韵——李斌权音乐书法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孙大娘的剑舞亦刚亦柔、亦动亦静,使观者有淋淳顿挫、浓郁豪荡的感觉。
    B.公孙大娘舞剑是张旭领悟狂草笔法的关键,也是他在书法上摆脱传统束缚的来源。
    C.公孙大娘舞剑、张旭创作草书、克莱因绘画都强调“即兴”,不易被人理解。
    D.我们现在虽看不到公孙大娘的剑舞,但从文学和书法作品中仍能体会其美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理性、平正、规矩是张旭之前唐代书法创作的特征,狂草的出现是大唐美学上的突破。
    B.从张旭到颜真卿再到怀素,唐代书法在不断地创新,从而得以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
    C.舞蹈引领书法、绘画、戏剧等各种中国传统艺术发展,因此是中华传统艺术的核心。
    D.书法和舞蹈属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不同,而审美学研究的是二者外在形式上的共性。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中心论点的一项是(3分)
    A.唐文宗时,裴旻的剑舞、李白的诗歌与张旭的草书并称“三绝”。
    B.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用诗的形式记录这支当时著名的舞蹈。
    C.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将草书称为“纸上强烈的舞蹈”。
    D.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舞蹈《画卷》,舞者足蘸墨水绘出山水画卷。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台北舞蹈社团“云门舞集”领悟古代书法作品精髓,编排了《行草》系列舞蹈,表演大获成功;许多书法爱好者前往观看,也受益匪浅。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狼图腾(节选)
    姜戎
    额仑狼群消失以后的第二年早春,兵团下令减少草原狗的数量,以节约宝贵的牛羊肉食,用来供应没有油水的农业团。首先遭此厄运的是狗崽们,草原上新生的一茬小狗崽几乎都被抛到腾格里,额仑草原到处都能听到母狗们凄厉的哭嚎声,还能看到母狗刨出被主人悄悄埋掉的狗崽,并叼着死狗崽发疯转圈。
    草原女人们嚎啕大哭,男人们则默默流泪。草原大狗和猎狗也一天天消瘦下去。半年后,二郎远离蒙古包,在草丛中沉思发呆的时候,被一辆兵团战士的卡车上的人开枪打死,拉走。陈阵、杨克、张继原和高建中狂怒地冲到团部和两个连部,但是一直未能找到凶手。所有新来的汉人在吃狗肉上结成统一战线,把凶手藏得像被异族追捕的英雄一样。
    四年后一个白毛风肆虐的凌晨,一位老人和一位壮年人骑着马驾着一辆牛车向边防公路跑去,牛车上载着毕利格老人的遗体。大队的三个天葬场已有两处弃之不用,一些牧民死后已改为汉式的土葬。只有毕利格老人坚持要到可能还有狼的地方去。他的遗嘱是让他的两个远房兄弟,把他送到边防公路以北的无人区。据老人的弟弟说,那夜,边防公路的北面,老狼和狼崽的嗥声一夜没停,一直嗥到天亮。陈阵、杨克和张继原都认为,毕利格阿爸是痛苦的、也是幸运的老人。因为他是额仑草原最后一个由草原天葬而魂归腾格里的蒙古族老人。此后,草原狼群再也没有回到过额仑草原。1975年,内蒙生产建设兵团被正式解散。但水草丰美的马驹子河流域,却早已被垦成了大片沙地。房子、机器、汽车、拖拉机,以及大部分职工和他们的观念、生活方式还都留在草原。额仑草原在一年一年地退化。如果听到哪个蒙古包被狼咬死一只羊,一定会被人们议论好几天,而听到马蹄陷入鼠洞,人马被摔伤的事情却渐渐多了起来。
    ……在北京知青赴额仑草原插队30周年的夏季,陈阵和杨克驾着一辆蓝色“切诺基”离开了京城,驶向额仑草原。陈阵在社科院研究生院毕业以后,一直在一所大学的研究所从事国情和体制改革的研究。杨克取得法学学士学位以后,又拿下硕士学位和律师资格,此时他已经是北京一家声誉良好的律师事务所的创办人。这两个年过半百的老友一直惦念草原,但又畏惧重返草原。
    然而30周年这个“人生经历”的“而立”之年,使他俩立定决心重返额仑草原。他俩将去看望他们的草原亲友,看望他们不敢再看的“乌珠穆沁大草原”,看望黑石山下那个小狼的故洞。有时候他们脑海里甚至幻化出这样的一幅图景:风声呼啸、白毛狂飞,小狼像一条金色的飞龙,腾云驾雾,载雪乘风,快乐飞翔,飞向腾格里、飞向天狼星、飞向自由的太空宇宙、飞向千万年来所有战死的蒙古草原狼的灵魂集聚之地。陈阵还想再到草原感受并验证一下自己学术书稿中的论点。吉普一进入内蒙地界,天空依然湛蓝。
    然而,只有在草原长期生活过的人才知道,腾格里已经不是原来的腾格里了。天空干燥得没有一丝云,草原的腾格里几乎变成了沙地的腾格里。干热的天空之下,望不见茂密的青草,稀疏干黄的沙草地之间是大片大片的板结沙地,像铺满了一张张巨大的粗砂纸。干沙半盖的公路上,一辆辆拉着牛羊的铁笼卡车,卷着黄尘扑面而来,驶向关内。一路上几乎见不到一个蒙古包、一群马、一群牛。偶尔见到一群羊,则乱毛脏黑、又瘦又小,连从前额仑草原的处理羊都不如……两人几乎打消了继续前行的愿望。他俩都舍不得自己心中湿润碧绿的草原美景底片被干尘洗掉,被“砂纸”磨损。杨克在路边停下车,拍了拍身上的干尘对陈阵说:前十来年实在太忙了,没时间回草原看看。
    这两年,我下面的人都可以独当一面了,这才腾出空儿。可说真的,我心里还是怕见草原。今年春天张继原回了一趟额仑,他跟我讲了不少草原沙化的事儿。我作了那么长时间的精神准备,没想到草原沙化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陈阵拍了拍方向盘说:让我来开吧……阿爸才走了20多年,咱们就亲眼看到他所预言的恶果了,咱俩还真得回额仑草原去祭拜他。而且,再不回去看看,小狼的那个洞可能真要被沙子填死了。老洞是称霸草原千万年的草原狼留在世上的唯一遗迹了。
    杨克说:百年老洞都是最结实的洞,几百年都塌不了,才过了20多年就会坍塌?老洞那么深,没一百年风沙也填不满它吧?陈阵说:我也想念乌力吉,真想再见到他,再向他好好请教请教狼学和草原学。只可惜,他对草原伤透了心,退休以后就离开了草原进了城,住到女儿家里养病去了。中国没有竞争选拔人才的科学民主机制,耿直的优秀人才总被压在下面,这位中国少有的狼专家和草原专家就这么被彻底埋没了。我看,体制黄沙比草原黄沙更可怕,它才是草原沙尘暴的真正源头之一。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产建设兵团开进额仑草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蒙古牧民的生活习俗及其环境地貌。
    B.为节约宝贵的牛羊肉食,兵团下令大量宰杀草原上新生的狗崽来补充人们食物的不足。
    C.新来草原的汉人和陈阵等人对“二郎”被杀态度的不同,折射出对生命的冷漠和悲悯两种不同人性。
    D.草原中狼咬死羊现象成为人们的谈资和人马因鼠洞而摔伤的常见均与狼群消失不无关联。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描写母狗“凄厉的哭嚎声”“叼着死狗崽发疯转圈”、女人们的“号啕大哭”和男人的“默默流泪”等情景从不同侧面表现了狼群消失后草原狗的惨状。
    B.毕利格老人天葬于边防公路北面荒草连天的无人区,彻夜未停嚎叫的狼群此后再也没有回到过额仑草原,人与狼的命运相互映衬,满蕴苍凉与凄怆。
    C.小说调动人们的多种感官,以轻松的笔调从视觉、听觉、触觉上描写了小狼飞向灵魂集聚之地的欢快之景,虽为虚幻,读来却令人如临其境。
    D.作者借陈阵之口,交代擅长狼学和草原学的乌力吉遭受排挤的事实,将体制黄沙与草原黄沙作巧妙映衬,表达了对草原黄沙源头的深入探寻和深刻反思。8.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4分)
    9.小说多次写到小狼的故洞,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秦王世民至高墌,仁果使宗罗睺将兵拒之。罗睺数挑战,世民坚壁不出。诸将咸请战,世民曰:“我军新败,士气沮丧,贼恃胜而骄,有轻我心,宜闭垒以待之。彼骄我奋,可一战而克也。”相持六十余日,仁果粮尽,其将梁胡郎帅所部来降。世民知仁果将士离心,命行军总管梁实营于浅水原以诱之。罗睺大喜,尽锐攻之。梁实守险不出,罗睺攻之甚急。世民度贼已疲,谓诸将曰:“可以战矣!”使右武候大将军庞玉陈于浅水原,罗睺并兵击之,玉战,几不能支,世民引大军自原北出其不意,罗睺引兵还战。世民帅骁骑数十先陷阵,唐兵表里奋击,罗睺士卒大溃。世民帅轻骑追之,窦轨叩马苦谏曰仁果犹据坚城虽破罗睺未可轻进请且按兵以观之世民曰吾虑之久矣破竹之势不可失也舅勿复言遂进。仁果陈于城下,世民据泾水临之,仁果骁将浑幹等临阵来降。仁果惧,引兵入城拒守。日向暮,大军继至,遂围之。仁果计穷,已酉,出降。诸将皆贺,因问曰:“大王帅骑直造城下,众皆以为不克,而卒取之,何也?”世民曰:“罗睺所将皆陇外之人,将骁卒悍;吾特出其不意而破之,斩获不多。若缓之,则皆入城,仁果抚而用之,未易克也;急之,则散归陇外。高墌虚弱,仁果不暇为谋,此吾所以克也。”众皆悦服。上遣使谓世民曰:“薛举父子多杀我士卒,必尽诛其党以谢冤魂。”李密谏曰:“薛举虐杀不辜,此其所以亡也,陛下何怨焉?怀服之民,不可不抚。”乃命戮其谋首,余皆赦之。上使李密迎世民于豳州,密自恃智略功名,见上犹有傲色。及见世民,不觉惊服,曰:“真英主也!不如是,何以定祸乱乎?”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窦轨叩马苦谏曰/仁果犹据坚城/虽破罗睺/未可轻进/请且按兵以观之/世民曰/吾虑之久矣/破竹之势/不可失也/舅勿复言/
    B.窦轨叩马苦谏曰/仁果犹据/坚城虽破/罗睺未可轻进/请且按兵以观之/世民曰/吾虑之久矣/破竹之势/不可失也/舅勿复言/
    C.窦轨叩马苦谏曰/仁果犹据/坚城虽破/罗睺未可轻进/请且按兵/以观之世民/曰/吾虑之久矣/破竹之势/不可失也/舅勿复言/
    D.窦轨叩马苦谏曰/仁果犹据坚城/虽破罗睺/未可轻进/请且按兵/以观之世民/曰/吾虑之久矣/破竹之势/不可失也/舅勿复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王:最初是周代诸侯秦国的君主,后世也有多人受封或自立为秦王,如李世民。
    B.轻骑:骑指骑兵,古代作战,一人一马为一骑;轻骑指骑兵数量少,战力不强。
    C.己西:“己”为天干名,“西”为地支名,干支结合可记年、月、日,这里是记日。
    D.陇:这里指陇山,在现甘肃、山西交界的地方。现在的“陇”可用作甘肃的简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世民到达高墌时,罗睺多次挑战,李世民因为军队刚吃败仗士气不高而坚守不出战,他想等到士气振奋时,趁敌人骄傲轻敌而战胜敌人。
    B.李世民先是相持几十天不出战,使敌人城中粮尽,然后趁敌方将士离心之时命梁实在浅水原扎营诱敌,敌人进攻,梁实却不出战,而是等敌人疲惫之时再出战。
    C.庞玉差点抵挡不了罗睺时,李世民出奇兵,从浅水原北面出其不意攻打罗睺,与庞玉里应外合击溃罗睺,罗睺溃败后,李世民又迅速追击。
    D.皇上派人告诫李世民杀光薛举的同党以向死去的冤魂谢罪,李密反对,认为应该安抚归顺的人,于是李世民下令只杀主谋,赦免了其他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仁果陈于城下,世民据泾水临之,仁果骁将浑幹等临阵来降。(4分)
    (2)大王帅骑直造城下,众皆以为不克,而卒取之,何也?(4分)
    14.请概括“罗睺士卒大溃”之后李世民“帅轻骑追之”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宋)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
    只消闲处过平生,
    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
    问谁千里伴君行?
    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阕前两句阐明无论富贵或隐居都要宠辱不惊的道理,以与祐之弟共勉。
    B.下阕前两句不直写送别却回忆当年风雨之夜灯下畅谈的情景,倍显多情。
    C.词人想象送别后只有翠山秋水伴祐之弟前行,表现了离别时的孤独感伤。
    D.这首词描写、叙述、议论结合,运用想象、比喻、对仗等手法,耐人回味。
    16.“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离骚》中“ , ”两句,以头戴高冠、身佩宝剑的描写,刻画了诗人品德高洁的形象。
    (2)《观沧海》中,曹操登石观海,豪情满怀,看到沧海之上碧波荡漾、岛屿高耸的景象,不由得吟出“ , ”。
    (3)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以月为例,说明事物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其实心里 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千古寂寞,朔风把大山和岩石揉成沙砾。然后又把白灼的细沙重新焊成一座山岩——当鸣沙山成为鸣沙山之时,它已是一群雄健而威武的西北汉子,壮硕的胸膛上刻着重重深邃而峻峭的线条。绵延的山脊如一道锋利的刀刃,挎于腰间、举过头顶。曾有过 的想象,可是没想到,一座沙子聚成的山,居然能聚得如此坚实如此刚硬如此有棱有角如此 。那沙子是如何一粒粒汇拢堆积聚合又 地升高壮大的呢?有人说,当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游人留在鸣沙山上那行行凌乱的脚印,就会消逝得无踪无影,鸣沙山又恢复了原状。是月牙泉的神女,在黑夜里辛劳而奇巧的创作吗?也许是来去无踪的风,在人们歇息时,抚平了沙山的每一道印迹、将沙子驱赶到它们原来的位置,将它们重新整合、磨砺、凝聚。每日每夜,风都这样不知疲倦地完成它手中不朽的雕塑。所以鸣沙山每天都是新的。而当人们发现风儿揉捏了修复了再造了沙山时,风,已飘然而去。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历历在目 千篇一律 泾渭分明 浑然天成
    B.历历在目 千姿百态 泾渭分明 浑然一体
    C.念念不忘 千姿百态 轮廓分明 浑然一体
    D.念念不忘 千篇一律 轮廓分明 浑然天成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且与上文衔接不好,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抚平了沙山的每一道印迹,沙子被驱赶到它们原来的位置,又将它们重新整合、磨砺、凝聚
    B.抚平了沙山的每一道印迹,将沙子驱赶到它们原来的位置,又将它们重新凝聚、整合、磨砺
    C.抚平了沙山的每一道印迹,沙子被驱赶到它们原来的位置,又将它们重新凝聚、整合、磨砺
    D.抚平了沙山的每一道印迹,将沙子驱赶到它们原来的位置,又将它们重新整合、磨砺、凝聚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狗真的有计算能力吗? ① ,但动物学家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进行了一项特别的实验,测试对象是一条以擅长“计算”而著称的达克斯猎犬,这是条“身经百战”的猎犬,在此前的测试中每次拿到算式卡片后,它总是会仔细观察主人,然后顺利从几个答案卡片中挑选出正确的。但这次实验的方法很“奸诈”:( )。动物学家做了一套卡片,在卡片的正面写着一道简单的算式。可有一点是主人不知道的,那就是卡片用几层透明纸制成,最后一层上印了另外一个算式,从背面是能看见的,卡片的背面对着主人,卡片的正面对着狗。毫无疑心的主人看到 ② ,以为就是狗要“计算”的算式,就不自觉地把这个算式的答案传递给了狗,殊不知这个答案和卡片正面的问题完全对不上,于是狗接二连三地答错。因此,动物学家的结论是:狗 ③ ,但它们敏锐的观察能力让人惊叹。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是让狗的主人得出错误的答案,而是向“算数”的狗传达错误答案
    B.不是向“算数”的狗传达正确答案,而是让狗的主人得出错误的答案
    C.不是让狗的主人得出正确的答案,而是向“算数”的狗传达错误答案
    D.不是向“算数”的狗传达错误答案,而是让狗的主人得出错误的答案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被网友调侃为“发明界的泥石流”的河北青年发明家“手工耿”,获得了2020年菠萝科学奖的发明奖,并上了央视《讲述》节目。他的发明被戏称为“无用良品”,比如“不锈钢脑瓜崩”“菜刀手机壳”等等,看似没有多少实用性,但充满创意,让人捧腹大笑。这些发明虽然不太实用,却都是在向好奇心致敬,反映了一个普通人在思考与创造过程中的智慧和快乐。“手工耿”的意义,也许不在于他发明的东西,而在于他对待科学研究的非功利态度,在于他这种纯粹的科学和创新精神。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分析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材料一第一段中杜甫诗既写公孙大娘舞剑之“动”——来如雷霆收震怒,也写了其“静”——“罢如江海凝清光”;材料二第五段写到“传说张旭草书即从公孙大娘剑舞的淋淳顿挫的气势和节奏中以及浓郁豪荡的神韵里汲取灵感”。B项,材料一第二段说,公孙大娘的舞蹈,正是使张旭领悟狂草笔法的关键;材料一第七段说,张旭的“狂草”才可能不以“书法”为师,而是以公孙大娘的舞剑为师,把书法美学带向肢体的律动飞扬。C项,材料一第五和第六段分析张旭创作时“以头濡墨”和克莱因的绘画都强调“即兴”,但文章没有提到公孙大娘舞剑也强调“即兴”。另外,“不易被人理解”无中生有。D项,材料二第五段提到公孙大娘剑舞已失传,但从杜甫的诗和张旭的草书中可以感受到她优美的舞姿。
    2.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作者观点含义的能力。A项,可以从原文中找到依据,材料一第四段说,“使唐代的书法从理性走向癫狂,从平正走向险绝,从四平八稳的规矩走向背叛与颠覆”。B项,材料一第十段说“从张旭到颜真卿,从颜真卿到怀素,唐代狂草的命脉与正楷典范的颜体交相成为传承”,原文的观点是唐代的书法在不断传承与创新,才得以保存其强大的生命力。C项,材料二第一段只说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书法贯穿了舞蹈的精神。D项,“研究的是二者外在形式上的共性”错,材料二第一段指出研究的是“内在的(精神上的)审美共性”。
    3.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本,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运用的能力。材料二的中心论点是“中国书法艺术与舞蹈虽是两种艺术门类,但它们的审美属性可以说是相通的”。A项,只是说裴旻的剑舞、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同时并存,而看不出三者之间的联系,不能作为材料二的论据;B项说的是诗歌和舞蹈之间的审美共性,不能作为材料二的论据;C项宗白华的论述谈论书法与舞蹈之间的审美共性,可以作为材料二的论据;D项说的是舞蹈和绘画之间的审美共性,不能作为材料二的论据。
    4.材料一从杜甫诗歌和《新唐书》关于张旭的描述出发,通过引用论证与类比论证(2分),指出观公孙大娘舞剑和“以头濡墨”“脱帽露顶”等多种因素一起作用,激发出张旭等书法家颠与狂的生命调性,得出“这种生命调性是狂草取得创作突破的关键”的结论,并延展到书法的传承与创新这一更深刻的话题。(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作者思路、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材料一共10段。1-3段由杜甫诗歌和《新唐书》关于张旭的描述引出作者对狂草形成原因的分析;4-7段做进一步分析,通过引用论证与类比论证,指出观公孙大娘舞剑、“以头濡墨”“脱帽露顶”等多种因素一起作用,激发出了张旭等书法家颠与狂的生命调性,才有了狂草的诞生;第8段分析狂草带给后世的影响;第9、10段谈唐代书法的传承与创新。
    5.①书法与舞蹈有审美共性(书法与舞蹈是有密切联系的艺术形式),都通过人心、身体协调的内外运动体现出艺术家的情感波澜,可以互相借鉴。②书法中蕴藏舞蹈的特质,《行草》系列舞蹈的编排者可以学习借鉴行书和草书的点画特色、造型变化、运动迁转等,从而取得审美突破。③书法爱好者可以学习《行草》系列舞蹈的气势、节奏以及神韵等,从而得到提高。(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作者观点(重点语句)的能力。本题的答题思路是:①舞蹈和书法为什么可以互相借鉴?②《行草》系列舞蹈借鉴了书法中的什么?为什么能取得成功?③书法爱好者可以从《行草》系列舞蹈借鉴什么?①可以从材料二中1、2段中找到以下信息:书法与舞蹈历来被称为“姊妹”;舞蹈家与书法家通过人心、身体协调的内外运动,将种种情感波澜表现在舞动的身姿和飞动的笔墨之中,使观赏者进入审美境界。②可以从材料二第4段中找到以下信息:书法中的横、竖、撇、捺、提、折等具体点画,和舞蹈中一些公认的手、足、头的姿态一样,都来自于动作过程的一个平衡的瞬间;尤其是行书和草书的造型变化以及运动迁转,与舞蹈有更多的相似处。③可以从材料二第5段中找到以下信息:张旭草书即从公孙大娘剑舞的淋淳顿挫的气势和节奏中以及浓郁豪荡的神韵里汲取灵感。如考生从材料一中寻找信息,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6.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兵团下令大量宰杀草原上新生的狗崽来补充人们食物的不足”表述与原文不符,文中并无兵团下令宰杀草原新生狗崽的信息。
    7.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分析时不仅要注重手法的使用,还要注意内容分析上是否准确的问题。小说并未从触觉的感官来写小狼,其笔调并非轻松。
    8.①综合运用比喻与对比的手法,把眼下草原的腾格里与过去的草原的腾格里作对比,形象深刻地展现出草原沙漠化的现状。(2分)②借助眼前荒凉破败之景,烘托出陈阵和杨克内心的失落与感伤。(2分)[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分析时可从手法、语言、内容分析、环境描写、情感表达等角度进行分析。[评分标准]写出手法并结合文本分析草原特点2分,人物情感2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9.(1)暗含了陈阵他们对小狼的怀念和对称霸草原千年狼群消失的感伤。(2分)(2)在结构上前后形成呼应。(2分)(3)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含蓄表达了对狼群消失和草原破坏的隐忧和反思。(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作用的理解,可从情节、人物、主题、结构等角度去分析。[评分标准]从人物情感、结构、主题上去思考其作用,每点2分,共6分。
    10.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坚城”是“据”的宾语,“罗睺”是“破”的宾语,“世民是“曰”的主语。
    11.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在语境中把握文言文化常识的能力。轻骑,指装备轻便的骑兵,不是指“骑兵数量少,战力不强”。
    12.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对人物和事件进行概括和评价的能力。下令只杀主谋赦免其他人的不是李世民,而是皇上,即李渊。
    13.(1)薛仁果在城下列阵,李世民依靠泾河面对敌阵,薛仁果手下骁将浑幹等人到唐军阵前来投降。(陈、第一个“临”、第二个“临”各1分,大意1分)(2)大王率领骑兵直接追到城下,众人都以为不能攻克城池,您最终却攻取了,这是为什么呢?(造、克、卒各1分,大意1分)[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1)陈:列阵,1分;第一个“临”:面对,1分;第二个“临”:到,1分;大意1分。(2)造:到,1分;克:攻克,1分;卒:最终,1分;大意1分。
    14.①罗睺军都是陇外之人,骁勇善战,只有出其不意才有胜算。②如果迟迟不追击,他们就会返回城内受到抚慰重用,城池就不容易攻克;如果迅速追击,他们就会跑散回到陇外。③此时城池空虚,仁果没有时间谋划。(每点1分)[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筛选信息的能力。题目要求概括“罗睺士卒大溃”之后李世民“帅轻骑追之”的原因,先找到题干中这两句原文,但这个原因,并不是紧接着这两句话说的,而是后来别人问李世民为什么能攻克时,李世民才解释的,所以答案在李世民解释为什么能攻克的那番话中。
    [参考译文]
    秦王李世民到高墌,薛仁果派宗罗睺领兵抵御。宗罗睺几次挑战,李世民坚守营垒不出战。诸位将领都请战,世民说:“我军才打了败仗,士气沮丧,对方仗着得胜而骄傲,有轻视我们的意思,我们应当紧闭营门耐心等待。等到他们骄傲我们奋勇的时候,可以一仗打败他们。”双方相持六十多天,薛仁果的军队粮食吃完了,将领梁胡郎率领各队伍前来投降。李世民了解到薛仁果手下的将领士卒有离异之心,命令行军总管梁实在浅水原扎营来引诱敌人。宗罗睺知道后非常高兴,出动全部精锐攻打梁实。梁实守住险要不出战,宗罗睺的攻击很猛烈。李世民估计对方已经疲劳,对诸位将领说:“可以打了!”李世民让右武候大将军庞玉在浅水原列阵。宗罗睺合兵攻庞玉,庞玉作战,几乎不能坚持了,李世民带领大军出其不意从浅水原北方出现,宗罗睺带军迎战。世民率领几十名骁骑率先冲入敌阵,唐军内外奋力搏斗,宗罗睺的部队大败。世民率领轻装骑兵追击宗罗睺,窦轨拉焦马苦苦地劝道:“薛任果还占据着坚固的城池,我们虽然打败了宗罗睺,但不能轻易冒进,我请求暂且按兵不动,观察一下薛仁果的动静。”李世民说:“我考虑这个问题很久了,现在我军取胜势如破竹,机不可失,舅舅不要再说了!”于是进军。薛仁果在城下列阵,李世民依靠泾河面对敌阵,薛仁果手下骁将浑幹等人到唐军阵前来投降。薛仁果怕了,带兵进城拒守。天快黑时,唐大军相继到达,于是包围了城池。薛仁果无计可施,己酉日,出城投降。诸位将领都来祝贺,顺便问:“大王率领骑兵直接追到城下,众人都以为不能攻克城池,您最终却攻取了,这是为什么呢?”李世民说:“宗罗睺的部下都是陇山之西的人,将领骁勇,士卒剽悍;我只是出其不意打败了他,杀伤不多。如果迟迟不追击,他们就都会返回城内,薛仁果加以抚慰再派他们作战,就不容易战胜了;如果迅速追击,则将跑散回到陇山之西。高墌虚弱,薛仁果(吓破了胆,)没有时间谋划,这就是我取胜的原因。”众人都心悦诚服。唐高祖派遣使者对李世民说:“薛举父子杀了我们很多士卒,务必杀光他们的同党以向死去的冤魂谢罪。”李密进谏说:“薛举残暴地杀害无罪的人,这正是他灭亡的原因,陛下又有什么可怨恨的呢?对内心归服的百姓,不能不加安抚!”于是下令杀掉主要谋划者,其余的人都给予赦免。高祖派李密到豳州迎接李世民,李密仗着自己的智略功名,见皇上尚且有傲慢的脸色。等到见了李世民,不由得惊服,说:“这真是英主!不是这样的人,怎么能平定祸乱呢?”
    15.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古代诗词内容和手法的能力。C项“表现了离别时的孤独感伤”有误,这里将景物写得清新明丽,表现了词人对祐之弟的美好祝愿:前程美好,就像这陪伴着的秀美山水。
    16.秋来饮美酒,冬夜吟佳句,描述了闲适自在的生活场景,(2分)既表现了词人闲处过平生的人生态度和高洁的情趣,(2分)又嘱咐了祐之弟走后要闲淡处世,宠辱不惊。(2分)[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并分析其思想感情的能力。先理解题干所指的诗句的内容并进行概括性的解释,然后联系整个作品分析其包含的思想感情。
    17.(1)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3)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默写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理解性的默写,既要理解题干语句中表达的内容,又要注意与题干上下文的衔接。
    18.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在语境中辨析词语的能力。第一处:念念不忘是时刻思念着,不会忘记;历历在目是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物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文中想表达的是自己心中一直挂念鸣沙山,所以选“念念不忘”第二处:千姿百态是指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非常丰富;千篇一律是形容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完全按老一套,没有任何变化;文中作者想表达自己想象的种类丰富,所以用“千姿百态”更合适。第三处:轮廓分明是词语,一般形容人的脸五官清晰,有立体感;泾渭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好坏分明;作者在这儿把鸣沙山当作人来写,强调它的“坚实”“刚硬”“有棱有角”,用“轮廓分明”更合适。第四处:浑然一体的意思是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浑然天成则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文中作者强调沙子聚合与上升的整体性,用“浑然一体”更合适。
    l9.B[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根据前文,主语应该是“风之手”,A和C“沙子被驱赶到它们原来的位置”将主语换成了“沙子”,与后文“将它们……”的主语不一致,故不正确;按逻辑顺序,风将沙子先凝聚再整合,最后进行磨砺,“磨砺”也和前文“抚平了沙山的每一道印迹”相照应,故A和D不正确。
    20.①这句话使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2分),②把鸣沙山比作是风手中的雕塑作品,把风聚拢沙粒并保持鸣沙山原状的过程当作人“不知疲倦地雕塑”来写(1分),③赋予风以人格,表达了作者对风的力量的赞叹和敬佩(2分)。(评分参考:修辞手法每种1分,有分析1分,表达效果2分,言之有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语言(修辞)的能力。
    2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意理解与语言衔接的能力。“奸诈”是理解动物学家测试方式的关键词,说明这次的实验测试和之前的测试不同。从前后文来看,狗回答问题正确与否的关键不是因为自己的判断,而是来自主人不自觉的传递信息,狗通过对主人的细致观察从而获取有关答案的信息。所以应该是主人看到另一个算式并得出答案后把错误答案传递给了狗,所以狗才会答错。
    22.示例:①很多人认为有②卡片背面透出的算式③并不具有计算能力(评分参考: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对即可。字数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综合(理解分析推理表达)的能力。①处是对前一句问题的回答,与下文“但动物学家不这么认为”相对应,这里填的是一般人的看法,与动物学家的观点相反;②处要填的是狗的主人所看到的道具,是卡片,但这次测试与之前的测试不同。动物学家在道具上做了手脚,他们把卡片正面给狗看,而狗的主人看到的是通过透明纸在卡片背面透出的算式,和狗看到的算式是不同的;③要填的是动物学家的结论,即狗自身并不具备计算的能力,有时候它们能“计算”正确是源于对人类的细致观察。
    23.[写作提示]
    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作文写作能力。这是一道文字类材料作文题,材料为事实类材料,其文字有叙述,也有评价。叙述文字:被网友调侃为“发明界的泥石流”的河北青年发明家“手工耿”,获得了2020年菠萝科学奖的发明奖,并上了央视《讲述》节目一介绍人物及其成就。他的发明被戏称为“无用良品”,比如“不锈钢脑瓜崩”“菜刀手机壳”等等,看似没有多少实用性,但充满创意,让人捧腹大笑——举例说明其发明特色。评价文字:这些发明虽然不太实用,却都是在向好奇心致敬,反映了一个普通人在思考与创造过程中的智慧和快乐一关键语有不太实用、向好奇心致敬、普通人在思考与创造过程中的智慧和快乐。“手工耿”的意义,也许不在于他发明的东西,而在于他对待科学研究的非功利态度,在于他这种纯粹的科学和创新精神——关键语有对待科学研究的非功利态度、纯粹的科学和创新精神。叙述文字,是写这篇作文时得出观点的引子和分析论证的基础。评价文字,是写这篇作文的立意和内涵的范围。它有上述五个关键语,其中最关键的是材料最后一句话的内涵,即“对待科学研究的非功利态度”“纯粹的科学和创新精神”。总之,这个材料规定了写作的论题是一种科学创新精神,而且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科学创新,一定是“非功利的”“纯粹的”科学创新。
    参考立意:①提倡不唯功利的科学创造。②提倡纯粹的科学创新精神。③追求充满智慧和快乐的创造过程。④保持科学创造的好奇心。⑤科学创新不只是追求有用,也可以追求有趣。

    相关试卷

    2021广东省高三普通高中学业质量联合测评(11月大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广东省高三普通高中学业质量联合测评(11月大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广东省2021届普通高中学业质量联合测评docx、广东高三大联考语文答案1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广东省新高考普通高中联合质量测评新高三省级摸底考试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广东省新高考普通高中联合质量测评新高三省级摸底考试语文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广东省新高考普通高中联合质量测评高三上学期10月一轮省级联考试题语文图片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广东省新高考普通高中联合质量测评高三上学期10月一轮省级联考试题语文图片版含解析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