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展开2021年秋季南安侨光中学高二年第一次阶段考
地理试卷
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三单元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请把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右侧甲图为“我国三个南极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成的第一个考察站。乙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 )1.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昆仑站 B.中山站 C.南极点 D.长城站 |
( )2.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乙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中国直飞德国的国际航班于北京时间6月26日11:00从浦东国际机场起飞,航班到达德国法兰克福(50°02′N,8°34′E)机场时,当地区时为6月26日17:00。据此完成3~4题。
( )3.若不考虑当地的天气状况,航班起飞时,法兰克福可能( )
A.旭日东升 B.艳阳高照 C.夕阳西下 D.正值深夜
( )4.该航班全程飞行时间为( )
A.9小时 B.10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据此完成5~6题。
5.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右图为“某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据此完成7~8题。 7.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相同的地点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丁 8.图中丁地的日落时刻是( ) A.6时 B.15时 | ||
C.18时 D.21时 读某地昼长季节变化图,据此完成9~10题。 9.该图反映的地点位于( ) A.北极点 B.北极圈 C.南极点 D.南极圈 10.下列日照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所示日期与图中a点所代表的日期相同的是( ) |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 A.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 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D.寒露有霜,晚稻受伤 12.下列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A.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 C.夏半年与冬半年的时间长度一样 | ||
D.寒露的夜较清明的昼短 右图为“山东省某地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此完成13~14题。 13.下列节气,正午时能够遮阳的车位最多的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4.当太阳光线为③时,该日山东省( ) | ||
A.正处梅雨季节 B.全省草木葱绿
C.一年中日出最晚 D.各地昼夜等长
2019年1月1日7:36分,北京天安门广场首次举行由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的升旗仪式。据此完成15~16题。 15.观看升旗的人们最可能看到2019年元旦的太阳从( ) A.天安门城楼后跃出 B.毛主席纪念堂后跃出 C.人民大会堂后跃出 D.中国历史博物馆后跃出 16.下列时间段中,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逐渐提前的是( ) A.国庆节至冬至日 B.儿童节至建军节 C.元旦至春节 D.重阳节至元宵节 |
冲(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水流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为祁连山北麓冲(洪)积扇的局部示意图,新洪积扇的上部以砾石为主,农业生产很少利用。据此完成17~18题。
17.与古冲积扇相比,新洪积扇后退的原因是( )
A.祁连山后退 B.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C.祁连山上升 D.河流堆积作用减弱 18.在古冲积扇上,酒泉成为聚落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水源充足 B.降水丰富 C.气候凉爽 D.地形平坦 右图为某地质构造剖面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下列地点煤矿能够露天开采且比较安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21~22题。 21.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 A.避开河谷 B.避开山脊 C.联系居民点 D.避开断层 22.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 ) ①沿河分布 ②沿交通线分布 ③沿断层线分布 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据此完成23~24题。
23.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
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 D.北印度洋自东向西的船只顺风顺水
24.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 B.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
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夏季多雨
公元399~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如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
A.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
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
26.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
A.1月~5月 B.5月~9月
C.9月~12月 D.11月~次年3月
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丙、丁四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27~28题。
27.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分别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C.极地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28.给甲、丁两地带来降水的盛行风分别是( )
A.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 B.西南季风 盛行西风
C.东南季风 盛行西风 D.东南季风 极地东风
下表为“我国某地区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统计表”。据此完成29~30题。
日期 | 天气 | 气温 | ||
26日 | 白天 | 晴 | 高温 | 4 ℃ |
夜间 | 小雪 | 低温 | -3 ℃ | |
27日 | 白天 | 小雪 | 高温 | 6 ℃ |
夜间 | 晴 | 低温 | -4 ℃ | |
28日 | 白天 | 晴 | 高温 | 2 ℃ |
夜间 | 晴 | 低温 | -8 ℃ |
29.下列锋面天气图中画法,符合此次天气变化的是( )
30.28日,该地区的昼夜温差变大,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单一暖气团控制,晴朗天气为主
B.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
C.暖锋过境后,天气转晴
D.大气运动以上升气流为主
二、综合题(共6题,55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一位到澳大利亚旅游过的游客在日记中写道:这里的十二使徒岩(下图所示),仿如哨兵一样站立在陡峭的石灰岩悬崖之前,守卫着澳大利亚大陆。其实它们是海边一组十二块各自独立的岩石,其数量及形态恰巧酷似耶稣的十二使徒,因此就以圣经故事里的这“十二门徒”命名。这些宛如“十二使徒”的石柱群,是大自然造就出的“海岸雕塑”。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随着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十二使徒现在只余下八个。
(1)据下面短文,续写被省略的后半段内容,完成对“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的描述。(4分)
“十二使徒岩”形成于海浪的侵蚀作用。在过去的1 000万到2 000万年中,来自南部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巨浪,不断地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洞穴,这些洞穴不断被侵蚀变大,以致发展成海蚀拱桥(门)……
(2)与图a比较,指出图b的明显变化并说明其变化的自然原因。(4分)
(3)推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十二使徒岩”海岸地带(景区)未来将发生的变化。(4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1)说出该区域的褶皱形态及判断依据。(3分)
(2)说出图中甲城镇所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成因。(3分)
(3)该地打算修建一条连接聚落丙、丁的公路,请在图中设计一条较为合理的线路。(3分)
(4)指出图示区域铁路选址的原则,并说明原因。(4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下图为2019年某月某日12时到21时22 ℃等温线向南扩散示意图。
(1)判断图示地区冷锋线以北地区的风向。并阐述理由。(2分)
(2)图中P点原为一台风中心,描述以P点为中心的台风系统的发展演化过程。(6分)
(3)说出图中L线的地理含义。(2分)
(4)比较甲、乙两地的天气状况,并阐释其形成原因。(4分)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月平均气温为3 ℃,7月平均气温为17 ℃。温哥华局部山地年降水量在2 000 mm左右,降水40%以上集中在冬季。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多刮西南风。右图为温哥华所在区域简图。 (1)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
(2)指出温哥华的气候类型,并分析该地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4分)
|
(3)结合大气环流知识,说明本区冬、夏季主导风向的成因。(4分)
(4)分析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2021年秋季南安侨光中学高二年第一次阶段考
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5 DDACD 6—10 DCBDC 11—15 AABCD
16—20 CBABA 21—25 CAABC 26—30 BBCDB
1.D 2.D 【解析】第1题,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四个考察站中长城站纬度最低,故线速度最大,D项正确。第2题,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冬至之后,故大致位于图中④点。
3.A 4.C 【解析】第3题,航班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东八区)6月26日11:00,法兰克福位于东一区,与北京时间相差7小时,故航班起飞时,法兰克福为6月26日4:00,此日接近夏至,法兰克福昼长夜短,4:00时即将日出,因此选A。第4题,结合上题可知,航班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东八区)6月26日11:00,对应法兰克福(东一区)时间6月26日4:00,降落时为法兰克福时间6月26日17:00,该航班全程飞行时间为17:00-4:00=13小时,因此选C。
5.D 6.D 【解析】
7.C 8.B 【解析】第7题,由图知,甲地昼长18小时,丁地昼长6小时,可知丁地夜长是18小时与甲地昼长相等,所以甲、丁两地的纬度数相同,但在不同的半球。故C项正确。第8题,丁地昼长6小时,日落时间=12+昼长/2=15时,即丁地15时日落。故B项正确。
9.D 10.C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点恰好在夏至日昼长为0时,出现极夜现象,又恰好在冬至日昼长为24时,出现极昼现象,故该地点位于南极圈上,D正确。故选D。第2题,据图可知,a点代表的日期为6月22日。A图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表示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A错误;B图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夜,表示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B错误;C图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夜,表示日期为6月22日前后,C正确;D图全球昼夜平分,表示日期为3月21日前后或9月23日前后,D错误。故选C。
11.A 12.A 【解析】第11题,根据二十四节气图可知,惊蛰是春分之前的一个节气,进入春季,“春雷响,农夫闲转忙”与之相符。“麦熟一晌”反映的是夏季麦子成熟的季节;“东风不倒”反映的是夏季多雨;“寒露有霜,晚稻受伤”反映的是秋季。第12题,图示立春与立冬关于冬至日对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则这两个节气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以北、赤道以南的同一纬线上,故这两天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寒露是秋分之后15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清明是春分之后15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但寒露与清明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数是一样的,清明的昼长应该等于寒露的夜长。小寒距离冬至日较大寒更近,昼长更短,日出时间应该更晚。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冬半年)运行速度较快,故相同长度所用的时间短,则冬半年的时间长度短于夏半年。
13.B 14.C 【解析】第13题,由于该停车场位于山东省(北半球),一年中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所以,在夏至日时正午能够遮阳的车位最多。第14题,由上题的分析可知,图中箭头①代表夏至日,箭头②代表春分日、秋分日,箭头③代表冬至日,故当太阳光线为③时,该日山东省在一年中日出最晚。
15.D 16.C 【解析】第15题,1月1日北半球位于冬半年,除极昼、极夜区外,全球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结合图中指向标和各事物的相对位置即可判定。第16题,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逐渐提前,说明白昼变长,太阳直射点北移,结合选项分析只有C项符合题意。
17.B 18.A 【解析】第17题,与古冲积扇相比,新洪积扇后退,说明河流径流量减少,搬运能力减弱。第1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酒泉位于源于高山的河流交汇处,水源充足,有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19.B 20.A 【解析】。
21.C 22.A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线走向的主导性因素。图中没有任何信息可以表明该区域有断层;聚落的分布规模与地形虽有关系,但此图中聚落主要是沿河分布,与河流有关。
23.A 24.B 【解析】第23题,由图2中风带、风向可知,甲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在图1中发生北移,说明为北半球夏季,A正确。第24题,图示乙、丙、丁分别为盛行西风带、副极地低压带、东北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和赤道低压带的交替控制;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纬度较高,气温偏低;南亚夏季多雨是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的影响,并非丁风带的影响。
25.C 26.B 【解析】第25题,斯里兰卡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多,雨季长,气温无明显季节变化;印度河上游谷地、帕米尔高原都属于高寒气候,不可能“草木常茂”;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冬夏差异大,不可能“田种随人,无有时节”。故选C。第26题,古代行船主要靠风力。根据图中的路线,从耶婆提国返回中国所经海域5月~9月盛行偏南风,顺风利于行船。故选B。
27.B 28.C 【解析】第27题,甲地最冷月均温在0 ℃以下,且最湿月降水丰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乙地全年高温,位于热带,且年降水量丰富,最湿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1/3左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丙地最冷月均温在0~15 ℃之间,位于亚热带,且最湿月降水量较小,属于地中海气候;丁地最热月气温不太高,最冷月气温也不太低,再加上其最湿月降水量并不是太丰富,应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故B项正确。第28题,甲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由夏季盛行的东南季风带来;丁地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受盛行西风带控制,降水主要是由盛行西风带来,C项正确。
29.D 30.B 【解析】第29题,由表可知,此次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故为冷锋过境。第30,冷锋过境后,受单一的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故昼夜温差变大。
二、综合题(55分)
31、(12分)
(1)在海浪的不断侵蚀下,海蚀拱桥(门)顶部最终倒塌(2分),海蚀拱桥(门)外侧的部分形成形状各异的岩石柱,并从海岸岩体分离了出去(2分),最终形成了“十二使徒岩”。
(2)(石柱数量发生变化)一根石柱已成碎石(2分)。
原因:海水波浪长期侵蚀着石柱的根基,导致这根石柱倒塌并破碎(2分)。
(3)由于“十二使徒岩”继续受海风海水的侵蚀,导致“使徒岩”仍会倒塌(数量减少),被海水搬运(2分);同时,海水不断击打、侵蚀石灰岩海岸,使其后退的过程中,又有新的“使徒岩”形成(2分)。
【解析】(1)在海浪的侵蚀作用下,已形成的海蚀拱桥(门)会倒塌,使海岸岩体从陆地分离出去,最终形成“十二使徒岩”。(2)对比两图可知,图b中有一根石柱已变成了碎石,这主要是石柱底部长期受海浪侵蚀后倒塌所致。(3)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海浪的侵蚀作用下,原有的“使徒岩”会不断倒塌,石灰岩海岸也会不断后退形成新的“使徒岩”。
32.(13分)
(1)背斜(1分)。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2分)。
(2)盆地(1分)。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形成低地(2分)。
(3)绘图略(3分)。
(4)原则:铁路选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2分)。
原因:在山区修建铁路,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该选址原则是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2分)。
【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可判断出该区域岩层中间为形成时间早的石灰岩,两侧为形成时间晚的砂岩和花岗岩,因而为背斜构造。第(2)题,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判断出甲城镇地处盆地,其成因为背斜成谷。第(3)题,线路的设计尽量沿等高线延伸。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铁路沿河谷和盆地延伸,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建设成本和难度。
33.(14分)
(1)东北风(1分)。22 ℃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为西南方向(1分)。
(2)台风登陆图示地区后,势力减弱,台风西部偏高纬度吹来的气流受北部低温气流助力南下,与南部暖湿气流相遇,形成冷锋(3分);台风东部由海洋吹入陆地的暖湿气流,与南下气流相遇,形成暖锋,最终台风系统演变为陆上的锋面气旋(3分)。
(3)低压槽线(1分)、暖锋锋线(1分)。
(4)甲地天气晴朗(1分);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1分)。甲地的冷锋已过境,受单一冷气团控制(1分);乙地位于冷锋锋后,正经历冷锋带来的天气变化(1分)。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22 ℃等温线向南扩散的过程中,等温线向西南方向凸出,说明风的移动方向是西南,即吹东北风,冷锋线以北地区的风向为东北风。第(2)题,由图可知,台风已登陆东南沿海,台风势力减弱,台风中心西侧有来自高纬的偏北低温气流与来自低纬偏南的暖湿气流相遇,形成冷锋(冷气团主动);台风中心东侧有来自高纬的偏北低温气流与来自低纬偏南的暖湿气流相遇,形成暖锋(暖气团主动),台风中心演变成锋面气旋,东侧为暖锋,西侧为冷锋。第(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P台风中心演变为锋面气旋系统,西侧为冷锋,东侧为暖锋,所以L线为暖锋的锋线,也就是气旋(低气压)的低压槽线。第(4)题,甲地冷锋已经过境,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气温低;乙地在冷锋控制下,气温较低,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甲地冷锋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乙地位于冷锋锋后,正经历冷锋带来的天气变化。
34. (16分)
(1)特征:向北凸(弯曲)(1分)。原因:西侧海洋7月温度较低(1分);东侧为高大的山脉,海拔高,温度低(1分);海拔较低的温哥华温度较东西两侧高,所以等温线向北凸(1分)。
(2)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原因:该地区西侧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1分);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1分);位于西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1分)。
(3)冬季时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2分);夏季时高压中心北移至本区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2分)。
(4)沿岸暖流增温增湿(2分);东部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从美洲大陆内部吹来的寒冷干燥气流(2分)。
【解析】(1)据图描述7月等温线的特征,其弯曲的原因主要是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影响。(2)气候类型根据所处纬度和海陆位置判断,大陆西岸40°~60°之间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的原因是受洋流、地形及盛行风影响。(3)结合大气环流的特征,冬夏季高低压中心位置的变化,再加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不同的主导风向。(4)温哥华冬季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暖流增温增湿、山地阻挡寒冷气流。
2022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共45分,A 4,D 6,C 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南安市侨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共45分,A 4,D 6,C 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