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同步练习课时作业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呼吸作用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呼吸作用课后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呼吸作用 实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5.2呼吸作用 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呼吸作用 实质是( ) A.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呼吸作用为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绿色植物呼吸作用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 A. 液泡 B. 细胞核 C. 线粒体 D. 叶绿体3.潮湿的稻谷堆中温度较高,这些热量是来自稻谷种子的(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吸收作用 D. 以上三项都有可能4.澄清的石灰水,遇到哪种物质会变浑浊( ) A. 二氧化碳 B. 水蒸气 C. 空气 D. 氧气5.蔬菜放入冰箱里保存可以保鲜,其道理是( ) A. 低温可促进植物呼吸 B. 低温可抑制植物呼吸
C. 低温可使植物不呼吸 D. 低温可使植物体内有机物增加6.“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践踏草坪造成土壤板结、小草生长困难的直接原因是( ) A. 缺少光照,妨碍叶的光合作用 B. 缺少水分,妨碍叶的蒸腾作用
C. 缺少二氧化碳,妨碍根的吸收作用 D. 缺少氧,妨碍根的呼吸作用7.把发芽的豌豆种子装入某容器里,其里面增加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氮气 D. 氧气和二氧化碳8.人类的下列活动中,能促进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
A. 将新鲜水果用保鲜膜包裹以延长保存时间 B. 大雨过后,给棉花和蔬菜等作物中耕松土
C. 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适当降温 D. 向储藏水果的地窖中通入二氧化碳9.夜晚到来,最好不要把较多的盆栽花卉植物放到卧室内,其原因是( )
A. 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B. 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C. 植物呼吸作用产生氧气 D.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植物呼吸作用都要消耗大量氧气10.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与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 B.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C. 光合作用释放能量;呼吸作用储存能量 D. 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只在夜晚进行二、综合题11.如图,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试验开始时阀门是关闭的.过一段时间后,往瓶内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内气体进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请分析:(1)该试验过程中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发生这种变化的气体是________。 (2)科学试验证明:这种气体是种子里的________被分解时产生的,同时还产生了________。 12.用两个暖水瓶(甲装有萌发的种子,乙装有煮熟已冷却的种子),各插入一个温度计(如下图所_示),两瓶内均有空气存在。据图分析回答: (1)甲暖水瓶放置几小时后,温度和实验初时比较,温度上升了,导致瓶内温度升高的热量来自________。 (2)乙瓶在与甲瓶在同样的时间里,瓶内的温度和实验之初没有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 (3)乙瓶在整个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13.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阳光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请分析回答: 甲 乙 (1)该实验应选用________(选填“黑色”或“透明”)的塑料袋,目的是避免塑料袋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作用,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打开B处的阀门,用手挤压塑料袋,发现瓶中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__,表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了________. (3)根据分析,请写出植物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变化的情况:________. 14.下图是“温度对豌豆幼苗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的坐标曲线,据图回答:(1)呼吸作用最弱的温度是________,最强的温度是________。 (2)由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会________。但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又会________。 (3)根据上图,你会建议妈妈储存水果、蔬菜时保持怎样的温度?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D 【考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下表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 区别联系场所原料条件产物能量光合作用叶绿体二氧化碳、水光有机物、氧气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相互对立相互影响呼吸作用所有活细胞有机物、氧气有无光皆可二氧化碳、水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植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除了一部分转变成热能散失以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有机物的合成与运输、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等.所以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细胞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体在任何时候都要进行呼吸作用,以便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2.【答案】 C 【考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解:呼吸作用的表达式为: , 所以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植物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除了一部分转变成热能散失以外,其余部分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有机物的合成与运输、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等。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线粒体位于细胞质中。
故答案为:C【分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3.【答案】 B 【考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解: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潮湿稻谷呼吸作用旺盛,释放了大量的能量,堆在一起会出现发热现象,甚至腐烂。 故答案为:B。【分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4.【答案】 A 【考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因此使石灰水变浑浊。空气、水蒸气和氧气与澄清的石灰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故答案为:A。
【分析】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5.【答案】 B 【考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解:防止食品腐败的原理都是杀死或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细菌、真菌繁殖很慢,数量少,不能充分分解食物,达到保鲜的目的。并不是低温杀死细菌。因此,把蔬菜放入冰箱可延长保存时间,其原理是在低温环境植物呼吸。 故答案为:B。【分析】因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6.【答案】 D 【考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践踏草地会使草地中的土壤板结,而板结的土壤中土壤颗粒间的间隙减小,其中氧气含量就减少,因此缺少氧气,根的呼吸作用减弱,从而使根的吸收功能受到抑制,影响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甚至造成植物体的死亡,因此不能践踏草地。
故答案为:D
【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促进呼吸作用:深耕松土、及时排水,促进根吸收氧气,从而促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2)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果蔬保鲜.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如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7.【答案】 B 【考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发芽的豌豆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所以容器里面会增加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8.【答案】 B 【考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A、将新鲜水果用保鲜袋包裹以延长保存时间,是隔绝了氧气,抑制了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分解,延长保存时间,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土壤板结,土壤中的氧气减少,不利于根的呼吸;中耕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B符合题意;
C、温度低可以抑制呼吸作用,夜间,给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适当降温,可减少有机物分解,利于有机物的贮存,可以增加产量,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越抑制呼吸作用,所以,向储藏水果的地窖中通入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促进呼吸作用:深耕松土、及时排水,促进根吸收氧气,从而促进根部进行呼吸作用,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2)抑制呼吸作用:储存粮食、果蔬保鲜.农产品保存法(抑制呼吸作用)可概括为“三低”:低温、低氧、低含水量.如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储存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9.【答案】 B 【考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植物在夜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主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把盆栽植物放在卧室内过夜,不仅会使植物与人竞争氧气,还会因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而使室内空气变得浑浊,从而影响人的健康。故答案为:B【分析】植物细胞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体在任何时候都要进行呼吸作用,以便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而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10.【答案】 A 【考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区别与联系 【解析】【解答】解:由分析可知: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A正确;B、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B错误;C、光合作用贮存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C错误;D、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和少量的蒸腾作用,D错误.故选:A.【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其场所是叶绿体,而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其场所为线粒体.它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如下: 区别联系场所原料条件产物能量光合作用叶绿体二氧化碳、水光有机物、氧气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相互对立相互影响呼吸作用所有活细胞有机物、氧气有无光皆可二氧化碳、水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二、综合题11.【答案】 (1)浑浊;二氧化碳
(2)有机物;能量 【考点】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题意,瓶中是装的是萌发的种子,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会消耗瓶中的氧气,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所以,过一段时间后,往瓶子里注入清水,打开阀门,气体进入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这是因为瓶子内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试管。
(2)种子萌发时进行呼吸作用,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了有机物,把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了出来,同时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
故答案为:(1)浑浊、二氧化碳,(2)有机物、能量。【分析】此题考查通实验考查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为基础题,熟知呼吸作用的实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产生二氧化碳。12.【答案】 (1)呼吸作用
(2)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
(3)对照 【考点】探究呼吸作用原料与产物的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题干描述,甲暖水瓶放置几小时后,温度和实验初时比较,温度上升了,这是因为萌发的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有机物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热量不断积累,导致瓶内的温度会升高。
(2)呼吸作用是发生在活细胞中的,而煮熟的种子失去生命力,所以乙瓶中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温度没有变化。
(3)乙瓶为煮熟的种子,所以作为实验组,验证了只有活的植物才能进行呼吸作用,而甲瓶是正常的有生命力的萌发的种子,是对照组,所以乙瓶起的作用是对照。
故答案为:(1)呼吸作用,(2)煮熟的种子不能呼吸,(3)对照。【分析】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相关实验,解答此题需要熟记:呼吸作用是发生在活细胞中的,即具有生命的植物才具有呼吸作用。13.【答案】 (1)黑色;光合(2)浑浊;二氧化碳(3)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考点】呼吸作用的实质 【解析】【解答】(1)本实验选用黑色塑料袋,是为了遮光,以避免植物因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掉二氧化碳而影响实验效果.(2)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打开阀门,用手挤压塑料袋,塑料袋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就进入了乙瓶中,从而使石灰水变浑浊.(3)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变化的情况是吸进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答案为:(1)黑色;光合 (2)浑浊;二氧化碳 (3)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需要光。14.【答案】 (1)0℃;35℃
(2)加强;下降
(3)3℃-7℃ 【考点】呼吸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解析】【解答】(1)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温度在0℃时,呼吸作用最弱,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慢慢的增强,到35℃左右时最强,大于35℃时,慢慢减弱。
(2)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在0℃以上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越来越强,而到35℃以后,呼吸作用强度又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弱。
(3)因为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的过程,所以在贮存水果、蔬菜时,以应该依据降低呼吸作用强度的原理来贮存,所以应保持在5℃以下,3℃-7℃范围内最好。
故答案为:(1)0℃、35℃,(2)加强、下降,(3)3℃-7℃。【分析】本题考查探究呼吸作用的强弱的相关实验,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会解读曲线图,并且熟知呼吸作用是一个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依据呼吸作用的原理保存粮食、贮存水果、蔬菜。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优秀复习练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35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呼吸作用随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第2节 呼吸作用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