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疑自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按有理数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
3.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准确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
一、设疑自探
1、复习引入
①.计算(五分钟练习):
(1)-252; (2)(-2)3;(3)-7+3-6; (3)(-3)×(-8)×25;
(4)(-616)÷(-28); (5)-100-27; (6)(-1)101; (7)021;
(8)(-2)4; (9)(-4)2; (10)-32; (11)-23;
(12)3.4×104÷(-5).
②.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有理数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设疑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若在一个算式里,含有以上的混合运算,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运算?
1.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同一级运算中,按照式子的顺序从左向右依次进行.
审题:(1)运算顺序如何?
(2)符号如何?
说明:含有带分数的加减法,方法是将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相加,再计算结果.带分数分成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时的符号与原带分数的符号相同.
审题:运算顺序如何确定?
注意结果中的负号不能丢.
计算:(1)-2.5×(-4.8)×(0.09)÷(-0.27);
2.在没有括号的不同级运算中,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二.解疑合探
例3 计算:(1)(-3)×(-5)2; (2)[(-3)×(-5)]2;(3)(-3)2-(-6); (4)(-4×32)-(-4×3)2.
审题:运算顺序如何?
解:(1)(-3)×(-5)2=(-3)×25=-75.
(2)[(-3)×(-5)]2=(15)2=225.
(3)(-3)2-(-6)=9-(-6)=9+6=15.
(4)(-4×32)-(-4×3)2
=(-4×9)-(-12)2
=-36-144
=-180.
注意:搞清(1),(2)的运算顺序,(1)中先乘方,再相乘,(2)中先计算括号内的,然后再乘方.(3)中先乘方,再相减,(4)中的运算顺序要分清,第一项(-4×32)里,先乘方再相乘,第二项(-4×3)2中,小括号里先相乘,再乘方,最后相减.
三.质疑再探: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课堂练习
计算:(1)-72; (2)(-7)2; (3)-(-7)2; (7)(-8÷23)-(-8÷2)3.
例4 计算(-2)2-(-52)×(-1)5+87÷(-3)×(-1)4.
审题:(1)存在哪几级运算?(2)运算顺序如何确定?
解: (-2)2-(-52)×(-1)5+87÷(-3)×(-1)4
=4-(-25)×(-1)+87÷(-3)×1(先乘方)
=4-25-29(再乘除)
=-50.(最后相加)
注意:(-2)2=4,-52=-25,(-1)5=-1,(-1)4=1.
课堂练习
计算:(1)-9+5×(-6)-(-4)2÷(-8);(2)2×(-3)3-4×(-3)+15.
3.在带有括号的运算中,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最后算大括号.
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规律.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按顺序运算;
3.若有括号,先小再中最后大,依次计算.
计算:(1)-8+4÷(-2); (2)6-(-12)÷(-3);
(3)3·(-4)+(-28)÷7; (4)(-7)(-5)-90÷(-15)
(5)1÷(-1)+0÷4-(-4)(-1); (6)18+32÷(-2)3-(-4)2×5.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共6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精品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拓展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