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2 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2 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讲授新课,变式训练,熟练技能,总结反思,情意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使学生在理解线段概念的基础上,了解线段的长度可以用正数来表示,因而线段可以度量、比较大小以及进行一些运算,使学生对几何图形与数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2.掌握比较线段长短的两种方法.
3.会用直尺和圆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理解线段和、差的概念及画法.
4.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概念和线段中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学会线段中点的简单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线段长短的两种比较方法.
2.线段中点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线段比较的正确方法.
2.线段中点的应用.
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线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线段的长短也有了感性的认识,在比较线段长短的问题上都有了一定的方法,这些为本章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活动经验基础:在小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通过观察、测量、画图、模型操作、拼摆、图案设计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自觉体会线段长短的概念及相互比较的方法,同时在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顺利实现了由小学到初中的学习过渡,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初中数学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主动参与、合作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在对线段的长度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对比较线段也有了自己的方法,初步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在这一基础之上使学生进一步对线段的和差进行探究,理解线段中点及等分点的特性,从而将图形与数量关系结合在一起.
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构建了“以问题研究和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课堂学习环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设计说明
从简单的生活现象出发,开门见山,引出课题.
教师:教师手中有两根筷子(一红一绿),如何比较它们的长短?
学生:先移动一根筷子,与另一根筷子一头对齐,两根筷子靠紧,观察另一头的位置,多出的较长.
教师:比较长短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必有一头对齐.
教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可以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根筷子的长度,然后比较两个数值的大小.
教师:我们可以用类似于比筷子长短的两种方法来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教学说明
以实物为例,在学生熟知的事物和操作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入新课.这样引入,既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又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目的是带领学生复习回顾小学中有关线段长短的知识,同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筷子的长短,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交换自己好的想法,在实际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方法,实践证明,这样处理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成功地引入了新课.
二、讲授新课
1.用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
设计说明
从比较筷子的长短,引出用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
步骤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AB、CD两条线段.(长短不一)
步骤2:“议一议”怎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
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比较的过程,然后教师边演示边用规范的几何语言描述.
步骤3:总结叠合法的三个步骤(如图1).
(1)将线段AB的端点A与线段CD的端点C重合.
(2)将线段AB沿着线段CD的方向落下.
(3)若端点B与端点D重合,则得到线段AB等于线段CD,可记作:AB=CD(几何语言);
若端点B落在点D的内侧,则得到线段AB小于线段CD,可记作:AB<CD;
若端点B落在点D的外侧,则得到线段AB大于线段CD,可记作:AB>CD.
图1
2.用度量法比较线段的长短
度量法: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线段AB和线段CD的长度,再将长度进行比较.
教学说明
用度量法比较线段的长短,其实就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从“数”的角度去比较线段的长短,在此活动环节中,教师从数与形这两方面对线段长短的比较进行了说明,这样做既肯定了学生比较的方法,肯定了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同时又将生活中的方法科学化,实现了知识的抽象与升华.
3.用尺规作一条线段
设计说明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尺规作图,必须让学生规范作图,把握尺规作图的基本方法.同时结合画图使学生了解线段的和、线段的差.
问题1:已知线段a(如图2),用直尺和圆规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已知线段a.
图2
画法:(1)先作一条射线AC;
(2)用圆规量取已知线段a的长度;
(3)在射线上截取AB=a,线段AB就是所求的线段.
问题2: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c,使它的长度等于已知线段的长度的和.
教学说明
问题1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画,然后教师示范画图并叙述作法,让学生模仿画图,该问题不必要求学生写画法,但最后必须写出结论;对于问题2,同样让学生自己先画,可以请一位学生板演.教师总结,讲规范的步骤,同时指出线段和的概念,并强调线段的和指的是线段的长度之和;结合这两个问题,可以给出一个变式练习:画一条线段d,使它的长度等于已知线段的长度的差,从而使学生了解线段差的概念.
本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作图,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线段和与差的概念,将生活中粗糙的概念清晰化、数学化、准确化.
4.线段的基本性质
问题1:教材图4-6中,从A地到C地的四条道路中,哪条路最近?
问题2:从这个现象中,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问题3: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教学说明
对于问题1,可出示教材中的图片.而后结合问题2,总结归纳两点:一是两点之间的距离的概念,即“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需要强调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而不是两点间的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是数值;二是线段公理,即“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了这些性质后,为体现知识的应用,特提出问题3,以锻炼学生的应用意识,例如学生举例:从A到B架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等.
5.线段的中点
设计说明
通过折纸,探索线段的中点.
请按下面的步骤操作:(如图3)
图3
(1)在一张透明纸上画一条线段AB;
(2)对折这张纸,使线段AB的两个端点重合;
(3)把纸展开铺平,标明折痕点C.
教师:线段AC和线段BC相等吗?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说明?
学生1:用刻度尺测出它们的长度,再比较.
学生2:用圆规测量比较.
教师:像图3这样,点C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C与BC,点C叫做线段AB的中点.
用几何语言表示:
因为点C是线段AB的中点,所以AC=BC=eq \f(1,2)AB(或AB=2AC=2BC).
教师:刚才用折纸的方法找出AB的中点C,你还能通过什么方法得到中点C呢?
学生:用刻度尺量出AB的长,再除以2,从点A开始量出该长度就得到点C.(让学生板演)
教学说明
以折纸的方法,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发现中点问题中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在教材中的方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现更多的找中点的方法,从而对中点这一重要的数学概念有更好的理解.
三、变式训练,熟练技能
1.教材随堂练习第1题;习题4.2知识技能1、2.
答案:略.
2.填空:如图4,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AC的中点.
图4
(1)AB=__________BC;
(2)BC=__________AD;
(3)BD=__________AD.
答案:(1)2 (2)2 (3)3
3.下列四个生产、生活现象:①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定在墙上;②植树时,只要定住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③从A地到B地架设电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AB架设;④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可用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是________(只填写序号);其余的可以用________来解释.
答案:③④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如图5,点P是线段AB的中点,点C、D把线段AB三等分.已知线段CP的长为1.5 cm,求线段AB的长.
图5
可让学生讨论后再作答(教师可作如下分析:如果能得到线段CP与线段AB之间的长度比,就能求出线段AB的长).
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完成.
解:因为点P是线段AB的中点,
所以AP=PB=eq \f(1,2)AB.
因为点C、D把线段AB三等分,
所以AC=CD=DB=eq \f(1,3)AB.
所以AP-AC=eq \f(1,2)AB-eq \f(1,3)AB=eq \f(1,6)AB,
即CP=eq \f(1,6)AB.
所以AB=6CP=6×1.5=9(cm),即AB的长为9 cm.
教学说明
第1题可先让学生观察,再回答.说明“眼见不一定为实”的道理,培养严谨的推理习惯;第2题和第3题重在加强对中点的认识,并且在中点的基础上将其推广到等分点中,发现等分点中存在的数量关系;第4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区分线段公理和直线公理的区别.
四、总结反思,情意发展
1.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学生可结合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1)线段长短比较的两种方法;
(2)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3)线段的和、差的概念及画法;
(4)两点间距离的概念;
(5)线段的性质“两点间线段最短”及应用;
(6)线段的中点的概念及简单的应用.
2.教师给以必要的点拨和提示.
(1)线段大小比较中的叠合法是单纯的几何方法,而度量法则是从线段长的角度去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这种用具体的数据去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这种思想方法不仅在线段的大小比较中出现,在中点问题中同样也有所体现;
(2)数和形是数学的两大支柱,今后研究诸如此类的几何问题,就可以从数和形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实现殊途同归.
小结
1.教师提问:怎样表示线段的长度?怎样比较线段的大小?通过本节课你对图形与数之间的关系有什么了解?
2.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教师重点总结数与形的结合以及比较线段大小的两种方法.
评价与反思
1.本节课时设计的主导思想是: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对数与形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节课是一堂起始课,它为学生的思维开拓了一个新的天地,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中,这节课的地位没有提到一定的高度,只是交给学生比较线段的方法,没有从数形结合的高度去认识.实际上这节课大有可讲,可以挖掘出较深的内容.在教知识的同时,交给学生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这一点不容忽视,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时时注意.
2.学生在小学时只会用圆规画圆,不会用圆规去度量线段的长短以及截取线段,通过这节课,学生对圆规的用法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4.2 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及反思,共7页。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4.2 比较线段的长短获奖教案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4.2 比较线段的长短优秀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